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文秘写作 > 办公表格 / 正文

观看党风党纪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2020-06-08 11:16:49

  观看党风党纪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以平和心态掌为民之权——观看党风党纪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市***局xxx3月31日,根据市委的统一安排,我们集中观看了党风党纪警示教育片《落马的“县官”——8名县委书记、县长腐败案例剖析》,影片里播放的是我们熟悉的人、身边的事。看到他们留着后悔的泪水,发着沉重的叹息,我深感震撼,深受警示与启发。谢昌贵在分管副县长不同意贱卖土地的情况下,当天逼着县长调整分工;戴龙华假借集体讨论之名,行权钱交易之实;李晨峰不顾土地未如期开发应重新拍卖的规定,将私情置于党纪国法之上。徐跃进以权力投资,戴龙华不等值回礼,刘长泽建攻守同盟等,***指使他人利用网络、匿名信等造谣中伤、干扰换届,自以为做得高明、天衣无缝、心存侥幸,却最终难逃党纪国法制裁。***、徐跃进、汤成奇等人违法违纪的表现尽管各有不同,但都具有几个共同点:过度迷恋权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忽视政治理论学习,放松对自己的思想改造,使自己过于“自由”;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过度用权,甚至弄权,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至对权位、金钱、享乐的追求,到了几近丧心病狂的程度,其结局着实是可悲可叹。揭开他们籍以“表演”的“面具”,探寻他们滑向政治“不归路”的深层原因,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心态失衡”四个字。如***“为什么我没有被列为拟提任副厅级干部人选”的怨恨心态,刘长泽“吃点拿点不算么事”的自欺欺人心态,徐跃进“别人这样我也这样”的从众心态,傅云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弄权心态,杨峰“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享乐心态。他们的心路历程和所作所为,让我不禁想起托尔斯泰曾经写过的一个短篇故事《天使与农夫》。故事写到,有一个农夫,每大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癖的土地,累死累活,收获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往前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可是,终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我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可以得到比他需要的更多,结果他反而失去了一切”,天使感慨道。不知足,过度追求身外之物,反而让自己深陷囹圄。这9名“县官”的命运,与故事中的农夫是何其的相似?!这些落马的“县官”,他们面对眼前“不知足”,面对得失“不平和”,最终都是量变不觉悟,质变挡不住,以致干出种种类似托尔斯泰笔下“农夫”那样的“傻事”“蠢事”,成为阶下囚。岂不知,凡是心有所动,就会播下行动的种子,成为欲望的俘虏。不知足,能够激励人们去搏击、奋斗、进取;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者,其智慧在于知可行而必行之;知足者,其智慧则是知不可行而不行。如果明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则是对人生的懈怠。两者之间实际上有一个“度”的问题,故事中的那个可怜农夫欲壑难填,不愿往回跑,最终累死、一无所获,就是没有把握好知足这个“度”。看看警示案例中的主人公,有多少不是不愿回头的农夫?!经济学研究中一个中心概念是“最大化”,如收入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有智慧的人常常用经济学的头脑给生活导航,然而现实生活中财富、权势的最大化并不等同幸福的最大化。萨缪尔森曾给出一个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生活中的幸福有时并不取决于分子“效用”的量值,反而是由人们无法准确把握的欲望水平所决定。一方而,在现实世界中,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可能对事物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我们常说“物极必反”,吃饭吃多了会消化不良,距离产生美,……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与生活哲学紧密相连。财富太多了,权势太大了,往往会扩充人们奢侈的欲望,欲望增加了,却又降低了效用和欲望的商值。边际效用下降的道理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适可而止,过分追求反而会产生逆反效应。因此我们要提倡“知足”的生活态度,懂得把握分寸,才能长久地把握幸福。通过这些案例,我们看到,腐败思想、邪恶念头对人们的腐蚀,往往是从对人们心境的侵袭开始的。心态不平衡,不仅会怨天尤人,还会自责自怨,不知道去珍惜自己的处境,而只会挖空心思去改变自己的处境。一旦开始攀比,不仅仅是结果上的攀比,而且还会是路径上的攀比。计算成本和收益,看不到工作带给自己的尊严、尊严带给自己的无形资产,只看到有限的薪水和薪水无法承担的物质资产。最终免不了落入农夫的宿命,虽然没有天使的指引,但是却有权力的指引。往前迈一步,效用增加了,本来幸福也该增加的,可惜随之增加的欲望很快抹平了心灵上幸福的印痕,于此只能狂奔……,最终倒地而亡。或许下葬时,牧师会指着墓坑这样说道:“一个人需要多大的地方?就这么大”。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特别是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一定以案为戒,自觉摆正心态,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工作生活中时刻秉持“四个原则”。一是坚定从政信念。有句话说的好,“任意漂荡的船,难免要触礁;不断倾斜的塔,迟早要倒掉”。从政必先修德,党员干部最大的“官德”,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二是主动接受监督。监督是杜绝腐败的灵丹妙药。行权如行车,监督的目的就是为干部亮红灯,为干部指路标,帮助干部看到错误、少犯错误、不犯错误。三是保持平和心态。时刻提醒自己“当官为什么、掌权做什么、身后留什么”,为官一任,全力干一番事业、正一方风气、带一方队伍。四是秉持戒惧之心。我将时刻牢记从政的宗旨、纪律的威严、岗位的职责、自由的可贵,自觉反省和检点自己的行为和作风,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各项制度,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切实做到慎始、慎微、慎独、慎好、慎欲、慎友。

     以平和心态掌为民之权——观看党风党纪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市***局xxx3月31日,根据市委的统一安排,我们集中观看了党风党纪警示教育片《落马的“县官”——8名县委书记、县长腐败案例剖析》,影片里播放的是我们熟悉的人、身边的事。看到他们留着后悔的泪水,发着沉重的叹息,我深感震撼,深受警示与启发。谢昌贵在分管副县长不同意贱卖土地的情况下,当天逼着县长调整分工;戴龙华假借集体讨论之名,行权钱交易之实;李晨峰不顾土地未如期开发应重新拍卖的规定,将私情置于党纪国法之上。徐跃进以权力投资,戴龙华不等值回礼,刘长泽建攻守同盟等,***指使他人利用网络、匿名信等造谣中伤、干扰换届,自以为做得高明、天衣无缝、心存侥幸,却最终难逃党纪国法制裁。***、徐跃进、汤成奇等人违法违纪的表现尽管各有不同,但都具有几个共同点:过度迷恋权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忽视政治理论学习,放松对自己的思想改造,使自己过于“自由”;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过度用权,甚至弄权,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至对权位、金钱、享乐的追求,到了几近丧心病狂的程度,其结局着实是可悲可叹。揭开他们籍以“表演”的“面具”,探寻他们滑向政治“不归路”的深层原因,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心态失衡”四个字。如***“为什么我没有被列为拟提任副厅级干部人选”的怨恨心态,刘长泽“吃点拿点不算么事”的自欺欺人心态,徐跃进“别人这样我也这样”的从众心态,傅云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弄权心态,杨峰“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享乐心态。他们的心路历程和所作所为,让我不禁想起托尔斯泰曾经写过的一个短篇故事《天使与农夫》。故事写到,有一个农夫,每大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癖的土地,累死累活,收获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往前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可是,终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我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可以得到比他需要的更多,结果他反而失去了一切”,天使感慨道。不知足,过度追求身外之物,反而让自己深陷囹圄。这9名“县官”的命运,与故事中的农夫是何其的相似?!这些落马的“县官”,他们面对眼前“不知足”,面对得失“不平和”,最终都是量变不觉悟,质变挡不住,以致干出种种类似托尔斯泰笔下“农夫”那样的“傻事”“蠢事”,成为阶下囚。岂不知,凡是心有所动,就会播下行动的种子,成为欲望的俘虏。不知足,能够激励人们去搏击、奋斗、进取;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者,其智慧在于知可行而必行之;知足者,其智慧则是知不可行而不行。如果明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则是对人生的懈怠。两者之间实际上有一个“度”的问题,故事中的那个可怜农夫欲壑难填,不愿往回跑,最终累死、一无所获,就是没有把握好知足这个“度”。看看警示案例中的主人公,有多少不是不愿回头的农夫?!经济学研究中一个中心概念是“最大化”,如收入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有智慧的人常常用经济学的头脑给生活导航,然而现实生活中财富、权势的最大化并不等同幸福的最大化。萨缪尔森曾给出一个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生活中的幸福有时并不取决于分子“效用”的量值,反而是由人们无法准确把握的欲望水平所决定。一方而,在现实世界中,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可能对事物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我们常说“物极必反”,吃饭吃多了会消化不良,距离产生美,……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与生活哲学紧密相连。财富太多了,权势太大了,往往会扩充人们奢侈的欲望,欲望增加了,却又降低了效用和欲望的商值。边际效用下降的道理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适可而止,过分追求反而会产生逆反效应。因此我们要提倡“知足”的生活态度,懂得把握分寸,才能长久地把握幸福。通过这些案例,我们看到,腐败思想、邪恶念头对人们的腐蚀,往往是从对人们心境的侵袭开始的。心态不平衡,不仅会怨天尤人,还会自责自怨,不知道去珍惜自己的处境,而只会挖空心思去改变自己的处境。一旦开始攀比,不仅仅是结果上的攀比,而且还会是路径上的攀比。计算成本和收益,看不到工作带给自己的尊严、尊严带给自己的无形资产,只看到有限的薪水和薪水无法承担的物质资产。最终免不了落入农夫的宿命,虽然没有天使的指引,但是却有权力的指引。往前迈一步,效用增加了,本来幸福也该增加的,可惜随之增加的欲望很快抹平了心灵上幸福的印痕,于此只能狂奔……,最终倒地而亡。或许下葬时,牧师会指着墓坑这样说道:“一个人需要多大的地方?就这么大”。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特别是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一定以案为戒,自觉摆正心态,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工作生活中时刻秉持“四个原则”。一是坚定从政信念。有句话说的好,“任意漂荡的船,难免要触礁;不断倾斜的塔,迟早要倒掉”。从政必先修德,党员干部最大的“官德”,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二是主动接受监督。监督是杜绝腐败的灵丹妙药。行权如行车,监督的目的就是为干部亮红灯,为干部指路标,帮助干部看到错误、少犯错误、不犯错误。三是保持平和心态。时刻提醒自己“当官为什么、掌权做什么、身后留什么”,为官一任,全力干一番事业、正一方风气、带一方队伍。四是秉持戒惧之心。我将时刻牢记从政的宗旨、纪律的威严、岗位的职责、自由的可贵,自觉反省和检点自己的行为和作风,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各项制度,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切实做到慎始、慎微、慎独、慎好、慎欲、慎友。

    

  ?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