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党务讲话 / 正文

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在线教学总结

2020-06-10 10:06:39

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在线教学总结  本学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整体在线教学平稳有序,做到了各类课程教学有要求、在线教学资源有统筹、技术支持与服务有保障、在线教学质量有监控,现已进入课程考核阶段,各教学单位已开始下学期课程教学衔接工作。

一、在线教学工作实施情况 2月3日,学校召开专题研究在线教学工作网络会议,统筹布置相关工作,组建了校级、院级在线教学工作组和在线教学技术工作组,明确了“学校-学院-教学基层组织”三级保障组织架构,以学院为重心,多部门协同,扎实做好教师在线建课用课技术支持和学生线上选课指导工作,按课程类型分类实施在线教学,按课程开课时间有重点分阶段推进。

1.疫情防控期在线教学(2月17—5月15日) 以“校企合作+校内网络培训”的方式开展技术支持。学校本科在线教学工作团队自2月7日起专人线上值班,与平台技术团队QQ全天候技术答疑,及时更新并发布《本科在线教学工作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
推送各类线上讲坛、名师直播、宣讲、培训等约20次,集中线上培训4000余人次,推荐在线教学研究与专家观点20余篇。

强调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实施在线教学周报制,发布在线教学情况周报8个、在线教学工作指导文件3个。分阶段开展教学质量调查,3月5日面向全体本科生开展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340份;
5月18日完成第一轮学生评课,评课学生人次83584,评价课程906门次,涉及教师602人,同时随机调查了402位教师对在线教学的感受。

生动展现在线教学动态。各学院能密切跟踪教师的在线教学,充分发挥各教学基层组织活力,开展以改进在线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并在掌上校园、湘农青年或学院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学院在线教学典型案例和学生学习实况。

2.疫情防控后期在线教学(5月16日—正式复学前) 疫情防控后期的工作重点转向课程考核和春秋季课程衔接。5月9日组织召开教学院长教学工作例会,详细布置至复学前各类课程的教学与考核要求、毕业生指导等工作。

5月13日开始对本学期课程教学进行全面清理;
5月22日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考核的指导意见》,明确本学期在线课程考核原则上做到应考尽考,考核方式因课制宜、一课一策,鼓励开放式命题,强调过程考核,确保考核公平公正。各学院按照“分类实施、一院一案、保质保量、毕业不延”的原则,精心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二、在线教学整体运行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日,共有845位教师开展了2178门次课程的在线教学,其中理论课1525门次,实验课程447门次,实践课206门次,共有1977门次课程已经结课,1217门次课程(含超星尔雅平台公选课)已完成线上考核。

1.教学平台应用分析 高等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在线教学抽样调查数据表明,我校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平台和互动工具约有70多个,其中超星学习通、教师自建学习社交群、爱课程排名前三,其次是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教师以“引用+自建”的方式进行建课,其中引用相关电子书籍、公共网站资源和他人已上线慕课约占总资源的43%,自制PPT课件、课前录播或直播录屏教学视频、校本教学平台自建课程资源或自建课程约占总资源的54%。

授课方式上,约70%的教师积极学习在线教学新技术,并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教学方式。“教学材料共享+线上指导/会议系统”约为41%,“他人慕课+线上翻转课堂/线上指导”约为28%,“自建慕课/校本网络课程+线上翻转课堂”约为18%,也有10%的教师采取了“他人慕课+自建课程+线上翻转课堂”的形式,但是能自如运用在线工具教学的教师仅占10%。

教学交互形式上,除课堂签到以外,讨论区发言是最主要的方式,约占20%,其次是在线测评(18%)、小组讨论(13%),点名提问与主动发言的占比差不多,都为11%。教学互动中,有近一半的教师反映学生中被动学习与主动参与的比率基本持平,也有近30%的教师认为被动学习的情况远大于主动学习;
而在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况中,以发贴和弹幕的居多。课后与学生的交流的时间安排上,42%的安排在每次课课后,20%的选择每周课程结束后,31%的选择每单元学习结束后。98%的教师认为要将学生线上活动情况纳入课程考核范畴,其中近一半的教师认为其所占总成绩的比率应20%—50%之间,42%的则认为这一比率应在20%以内。

2.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以本次线上课程使用量最多的超星学习通平台数据(图1-3)为主,分析具体教学行为可发现:师生活动总量和教师发布的活动数呈周期性变化,且在前七周较多,第七周后显著减少;
而教师发贴个数则相对比较平稳,但数量较少,每天平均约200条,这相对于每天运行的课程平均量800门次来说,显然还是偏少;
学生的回应一直较为平稳,但在4月16日-4月19日、5月15日出现了两次激增,分别是因平台公选课和学校体育课考试通知发布后学生的回复数激增所致。结合平台实时监控数据可发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频率最多的是签到,其次是抢答、测验、讨论,而问卷、选人、直播、评分的选择则相对较少。第七周后,大部分课程开始陆续结课并开始线上考试。第12周的实时数据显示,在题库建设上,以单选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为主,简答题和其它类的主观题占比不到13%;
成绩分布上,合格率达95%,优良率为77%。

结合“**农业大学学生在线”平台学生在线学习日报数据和学校“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可发现:学生每日在线学习时长以2-4小时为主,其占比超过50%,5-6小时的约为25%,时长在1小时以内的约占10%。学习时间分布上,与课表基本吻合,早8点至晚8点是学生的集中学习时间,也有大量同学会选择晚上10点至12点进行学习。在线学习方式上,以观看教学视频和PPT课件为主,线上测验约占30%,线上讨论约占10%, 没有开展线上学习的比率基本维持在3%左右;
线上学习课程门数以8门及以上为主,约占57%,5-7门的约为25%。

3.教学效果反馈 教师对在线教学效果的评价中,认为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效果差不多的和有一定差距的比率均为40%,有14%的教师认为在线教学效果超过传统教学,近8%的教师认为差很多,还有约14%的教师认为无法确定效果差异。

学生对在线课程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中,78%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课程教学目标明确,63%的学生认为课程难度适中。40%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效果超过或与线下学习效果相同,其中25%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效果能达到线下学习效果的80%及以上,8%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效果不足线下的60%。总体来说,75%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66%的学生对在线课程非常满意和满意,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仅为3%。

在这一次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中,虽然因面对电子设备而非实体教学现场所导致“无法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无法掌控课堂状态”是教师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但通过精心的教学活动设计、辅以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师们努力探索,近80%的教师认为本次在线教学收获很大,70%的教师相信自己以后能很好地完成在线教学,90%的教师愿意在以后的教学中实施线上线下教学。实践证明,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甚至在一些关键重要指标上还可以做得更有声有色。

三、下一步在线教学改革要求 本次疫情促使在线教学从“新尝试”转为了“新常态”,必须认真总结,形成包括思想、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标准、评价、范式等在内的一整套改革方式,按“一个目标、两项工作、三项举措”的在线教学改革要求,将“战时措施”转化为“平时机制”,将“临时教改”转为“质量行动”,提升教学管理效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1.一个目标 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围绕新农科建设目标,以在线教学改革为主要抓手,对接省级、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有序推进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五大金课建设。

2.两项工作 一是持续保障在线教学有序运行。各学院必须持续密切关注课程教学进度,积极提升教学质量,及时、有针对性制定春秋季课程教学衔接与运行方案;
挖掘并培育优质线上课程,加强课程资源建设、课堂讨论环节设计与引导,保证课程教学与金课建设协调一致。

二是积极创新在线教学工作机制。推进教学工作重心下移,学院必须积极部署,并结合《**农业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认真落实,充分发挥教学基层组织的力量,挖掘教学团队的潜力,激发广大教师的教学热情,把在线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及时转化为政策、制度,重点思考大数据驱动下的在线教学激励机制创新、教师教学素养和思政素养提升,凝练课程教学模式的新范式,形成学院在线教学工作特色常态化。

3.三项举措 一是加强在线教学资源的战略储备。做好平时教学资源的积累;
鼓励引用或改造课程优质资源;
倡导校际间教学资源共享、课程共建,以在线形式实现特色课程的校际间有限制开放与共享。

二是倡导多样化在线教学组织形式。开展学科基础课“大班线上教学,小班线下研讨”;
开展实体课堂和在线课堂的平行同步课堂实践;
鼓励开展专业课分级分类线上教学;
倡导进行教室与基地、教室与农场、教室与车间空间自由切换的线上课堂实践。

三是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完善在线教学课程质量评价指标,形成“评价、引导、反馈、提高”的良性教学评价机制,全面完善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