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政务讲话 / 正文

论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2020-08-04 23:41:23

 论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摘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但社会主义的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的经验表明,要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计义,这是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反复思考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计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关键字: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邓小平理论;生产力

   “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 这是邓小平 1992 年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这两个重要论断曾经被写进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党章,但党的十六大党章中却没有再次提到它,提出的是 “ 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 ;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 “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由此可见,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不断地创新。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富裕”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要是这种富裕成为“共同富裕”。邓小平特别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能搞两极分化。”[2] 所以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化到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把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廓清了不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社会主义本质对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与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为我们从更高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为开辟一条发展更好、人民享受成果更多、能够充分体现出比资本主义更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指引下,我国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人认识也随着实践的推进逐步深入。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更好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唯物史观,十分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们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高。他们仍然强调,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还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总量,所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邓小平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3]然而解放生产力则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落后或超越生产力的水平,都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下力气多方面地改变了同产生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途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4]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马克思曾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技术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88年9月,邓小平强调:“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此后,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胡锦涛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习近平提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兴则国家强”等重要论断,进一步强调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大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起步,党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艰苦探索过程。尽管其中有过重大痛苦和挫折,但最终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同时,也使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论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1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