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组织讲话 / 正文

浅谈学校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2020-04-03 16:00:48

  浅谈学校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摘要】学校的管理水平决定一所学校的成功与否。当前在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通过对其他学科特别是企业管理新的经验与理论的借鉴学习,为学校管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精细化管理:是移植借鉴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与经验,以四有为前提,通过精心设计目标,细化工作职责,精心分层实施,细化分类考核,从而达到责任到位,管理落实,工作质量标准提高,减少和避免工作失误,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能力,全面提高管理效益目的的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对精细化管理内涵的剖析,提出了学校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学校  精细化管理

 一、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精细”就是精密细致之意。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在规范的基础上,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做到四有:有全面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有可监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有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有反馈的精细化管理结果。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移植借鉴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与经验,以四有为前提,通过精心设计目标,细化工作职责,精心分层实施,细化分类考核,从而达到责任到位,管理落实,工作质量标准提高,减少和避免工作失误,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能力,全面提高管理效益目的的管理模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大境界、大事业都是由易事、小事累积而成,它们的成败往往是由细节所决定的。可以说,精细的态度和方法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和保证。

 精细化不是什么新东西,精益求精的追求古已有之。宋朝的朱熹说道:“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也就是说,对任何事情要做到精密细致,好了还要求更好。现代意义上的精细化管理起源于日本的丰田汽车,他们以“精益”相号召,切实改进了产品质量,推动了日本经济增长,使日本很快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之后,“精益”企业和“精益”生产方法,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而走向全世界。我国的海尔集团也因为采用了精细化的管理而迅速崛起,他们的“零缺陷”理念、“日清”理念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管理史上的坐标。

 纵观国内的优秀学校,都在细节管理上下过很大功夫。学校靠喊口号和粗放式管理就能打造出品牌、就能培养出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的想法是极其幼稚的。正是不注意细节的毛病使很多有潜质的教师不能成为一流名师,使无数智力出众的学生和理想失之交臂,使不少硬件一流的学校不能成为一流名校。教育资源闲置浪费、课程改革裹足不前、教学质量每况愈下、人浮于事相互推诿……凡此种种,无不可以在细节上找到其理由。

 关于学校的“精细化管理”:①主要强调管理思想的精细化,管理内容的精细化,管理方法的精细化,管理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结果表述方式的精细化等等;②“精细化”是一个过程,“精”、“细”是一个整体,“化”是指精细的程度已成为无需外力推动的一种自觉行为。

 二、学校“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瞄准现代管理的前沿成果,借鉴先进学校的办学经验,引入精细化管理的发展理念,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精细化管理平台,形成学校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机制,是学校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我们认识到,“细”是提高管理质态的必经途径,“精”是管理精细、水到渠成的结果。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到督导检查经常化、评价反馈及时化、跟踪指导制度化。我们要把精细化的工作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并逐步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精细化管理之路,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起“精心、精细、精品”的工作观念和品牌意识。

 1、处理好六种关系。

 建立起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精细化管理与常规管理的关系、精细化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关系、刚性管理与人性管理的关系、追求细节完美与提高管理效益的关系、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和理论与实践等关系。

 2、学校三大体系的建设。

 (1)全面目标计划体系。

 把学校办学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管理行为,学校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据此学校制定学期工作目标计划,各部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部门工作计划,直到具体岗位与个人。各层面的目标具体全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如教学方面涉及:学生满意率指标、学生家长满意率指标、单招高考指标、统考指标、教师教案、作业批改指标等。学校职能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目标时时处于受控状态。学校所有人员都参与管理并以目标来指导行为,并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各部门、各岗位、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过程,都处于目标计划的指导之下。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在全面目标计划体系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全面、全员、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全面管理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后勤工作全面进行质量设计并全部进行质量控制。紧扣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将凡是影响质量的因素都纳入强化管理的范畴,实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以此为前提,将质量管理的重点向全体学生以及教育、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的质量管理倾斜。全员管理就是对上至校长下至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岗位职责都建立目标责任书,使不同岗位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基本工作要求。每项工作都建立管理的流程,说明管理的步骤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细化工作规范。全程管理是指紧紧抓住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以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保证高质量结果的实现。对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接口”,都要进行设计和质量控制,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能紧紧围绕着教育质量目标科学、和谐、高效地开展。

  (3)全员业绩考核体系。

 创建全员业绩考评体系,从考核对象上分,分为部门(分为若干部门:比如教务处、年级组、学生处、办公室、实训处等)考核和个人考核。部门考核主要是把一个部门,比如把高一年级组看作一个实体进行考核,这样做是为了把个人和所属部门联系起来,形成荣辱共同体。个人考核从德、能、勤、绩方面全面考查,促进教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考核模块上分,可以分为过程、质量、业绩、素质与表现考核。考核办法由校行政拟定,由教代会通过,经由公示才可施行。上至校长下至教职工,既是考核者,又是被考核者。考核的结果强调数据。考核的结果作为教职工绩效工资、评优、晋级、聘任的基本依据。

 3、四类制度的建立

 建立健全与人事制度改革配套的支撑三大体系的四类管理制度,包括:一是职责类;二是规范类;三是鼓励类;四是制度建设类。涵盖了学校行政管理、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后勤工作等方面。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四有”为基础:有全面的精细化学校管理目标,有可监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有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有反馈的精细化管理结果,真正做到管理的“精细化”。

 4、一个学校精细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设计制作出符合学校精细化管理文化的集办公、校园网站、教学研究与教学资源网、教育科研与培训网、教师业绩档案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于一体的学校精细化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黄华英.学校管理的刚和柔.湖南教育.2006:7

 2、汪中求.精细化管理.新华出版社.2008

  

 /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