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安全讲话 / 正文

全县人事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2020-07-08 15:20:27

 XX县人事人才工作考察调研报告 (201X年X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践行新发展理念”精神要求,学习借鉴苏浙及我省其他县市人事人才工作经验做法,X月初和中旬、X月中旬,副县长XXX带领县人社局、财政局、编办和人才办一行7人,先后赴我省XX县、XX区,江苏省XX市、XX市和浙江省XX区、XX县,就相关内容进行考察学习,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既开拓了视野、认识到了差距,又受到了启迪、鼓舞了信心。现将此次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外出调研情况 这次考察的6个县(市、区),既有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很高、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居环境俱佳的县(市、区),也有和我县地域毗邻、发展环境相似的县(区)。我县虽然与这几个县(市、区)在地域环境、经济总量、体制规划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但他们超前的发展理念、规范的人事管理运行制度、完善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五项举措”规范人事调配管理。一是坚持分类施策。XX区每年区外调入人员较多,原则上都先安排到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XX县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以上学位等紧缺人才原则上不得调出县外;XX区采取总量调控的办法严格限制区内人员调出,凡当年调出人员总数超出编制数的1%,即停止办理调出手续待第二年再办。同时,6个县(市、区)都严格控制乡镇人员向县(市、区)直调动,除组织上因工作需要,原则上均要参加公开选调考试,其中XX市将其它乡镇调到城关镇按进市直单位要求一样。二是严格按编调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必须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6个县(市、区)均明确由编制部门对用人单位编制进行审核,严禁超编进人。其中XX市为广纳贤才,对暂不空编的机关事业单位也视情放宽条件,采取先工作领取待遇、后进编的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三是从严控制条件。除一般性规定外,6个县(市、区)明确要求,机关事业工作人员从乡镇选调(聘)进县(市、区)直工作或者调出本县(市、区),均需工作满5年,且年度考核要达到称职以上。其中,XX市规定公检法工作人员原则上仅在本系统内流动,教师跨教育系统流动必须经市长批准;XX区规定机关事业工作人员若调整到新任领导岗位上,5年工作年限需从新任职起重新计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若新聘中级职称需再工作满3年、新聘高级职称需再工作满5年。四是注重简化流程。在审批程序上去繁从简,县(市、区)编办负责审核编制数额及结构、办理人员列编注册等,组织、人社部门按照权限负责办理调动手续和组织考试选调。其中,XX市专门开发应用了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人事信息可在组织、人社和编办等部门实时共享,实现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管、出”全程管理和服务,更进一步简化了人员调配的办理流程;XX区对符合规定的人员调动直接由区人社局和编办按权限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人员调动需上区委书记会专题研究。五是体现人文关怀。6个县(市、区)对于夫妻两地分居和家庭有特殊困难的人员,定期由组织、编制、人社部门根据编制空缺情况,综合考虑干部夫妻两地分居时间、人岗匹配、工作时间等因素,可以直接从外县(市)调入。

 (二)“四个关口”严格临聘人员管理。一是严把用工规模关。6个县(市、区)均明确规定,临聘人员数量由编办审核,岗位设置仅限于协管协理、技术性、临时性和辅助性等岗位,凡可以采取服务外包的均不予核定临聘人员指标,对岗位总数和聘用年限实行动态管理。其中,XX市、XX县、XX区将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总额控制在机关事业工作人员总编制数20-30%以内,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在总额不超的情况下调剂,乡镇临聘人员总数参照县(市、区)直标准由政府审批。二是严把进人渠道关。6个县(市、区)在具体操作上基本相同,实行申报核准制度和实名制动态管理,都是先经各用人单位申请、编制部门审核后,由用人单位会同人社部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计划,尔后由人社部门指导劳务派遣公司组织招聘,最后原则上都采取劳务派遣的方式派往用人单位工作。三是严把薪酬待遇关。用工薪酬标准按照以岗定酬的原则,综合考虑职称、工作年限、年度考核结果等因素确定,列入县(市、区)财政预算。其中,XX市以市直最低工资标准的的1.5倍确定工资基数(1750元),再加上工龄工资和考核奖综合计入;XX市将临聘人员薪酬待遇区分6大类15小类,标准从每年4.8万元到6万元不等(含五险一金)。四是严把日常管理关。按照“谁用工、谁管理”的原则,用人单位负责日常的管理、考核、培训和教育等工作,县(市、区)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审计等部门负责对临聘人员用工情况的监督检查,其中XX区专门成立临聘人员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编委办。

 (三)“三项举措”加强人事编制工作。一是理清家底,夯实工作基础。XX县、XX区以实名制系统数据库为基础,力求做到理清机构、理清编制、理清职责,为2017年年底兑现减编任务打好基础;XX市、XX市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建设,实现基础信息数据与组织、机构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的业务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实时动态掌握本市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变动情况。二是控制总量,资源统筹使用。XX县、XX区以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以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对职能弱化和工作任务减少的单位相应核减编制,对撤销和转企的事业单位,全部收回编制。同时本着改善人员结构、提升服务效能的原则,合理确定各单位用编进人计划。XX市、XX市根据机构职责、工作任务和未来发展方向,对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实行有保有控的分类管理。在总量控制、动态平衡的原则下,实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计划年度申报制度,强化管控,进一步发挥编制使用计划的源头控制作用。三是规范程序,加强编制人员管理。XX县出台了《XX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管理暂行办法》,XX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交流的若干意见》,严禁超编进人,工作人员坚持顺向流动的原则;XX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的意见》,对因编制不足,采用不占用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的方法使用人员,在用工规模、范围、招聘程序、人员待遇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四)“多轮齐驱”优化人才引进机制。一是引才机制灵活多样。XX、XX市等地首先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牢固树立抓经济工作必须先抓人才工作的鲜明导向。XX市启动“暨阳英才计划”,明确将以产业领军人才、特色乡土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海外人才、社会事业人才六大人才队伍为重点,全面实施“六大人才工程”。XX市针对顶尖人才出台八条新政,强化了在人才项目配套资助、便捷高效金融服务和完善的津补贴等方面的政策力度。二是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XX市组织上百家企业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杜克大学,中国中科院、上海交大、东南大学等100多个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成立了产学研合作联盟。设立“海外引才工作站”6家,在美国硅谷、波士顿、印度班加罗尔等地设立5家境外“创新驿站”,帮助本地企业佰翱得生物、贝瑞森生化和普莱医药公司分别与3名诺贝尔奖得主达成了合作协议,成立研究院进行科技研发,并推动开展各类重点产学研项目合作300多项。三是服务体系配套完备。XX市实施“人才直通车工程”,为高层次人才办理市民卡(人才卡),在社保、医疗、出入境管理、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住房安排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积极实践“企业家+科学家+金融家=大赢家”的发展模式,依托在全国建立的第一家科技人才资本战略合作创新联盟,引进了美国湾区风投、新加坡ICH、光大创投等一批投资机构,各类创投基金达30亿元,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二、启示与建议 实践证明,只有紧跟人事人才发展的时代步伐,才能取得经济社会大突破、大飞跃。全县人事人才工作必须紧密围绕“1166”总体工作安排,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坚持用改革办法推进人事人才工作,敢于突破管理上的束缚;坚持用法制理念规范人事人才工作,实行依法高效行政;坚持用创新思维谋划人事人才工作,大气魄引进高端人才。

 (一)适应新常态,积极优化人事调配工作。一是突出法制规范。认真执行《XX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调配管理办法(试行)》和《XX县机构编制管理事项办理程序的暂行规定》等文件相关规定,明确人员调动程序、调入条件,严把审核关,实行集体研究,从制度上规范干部人事工作,促进干部人事工作的公开透明规范,避免“随意调”、人情调”等问题。二是控制逆向调配。从严控制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由下级向上级调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向差额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向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逆向调配。除组织需要和公开选调(聘)外,严格控制从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向县直机关单位调入人员,保障乡镇工作力量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公务员要求调出本县的,应在本县工作满5年以上(含试用期一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求调出本县的,应在首聘合同期满(3年)后,方可申请调动。三是严把组织流程。县内人员调动调出或县外人员调入须保证行政、事业身份相符,调入单位根据编制空缺情况向县编办提出用编申请并经审批通过后,调入单位按干部管理权限填写《XX县县内(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审批表》,按照管理权限和范围报县委组织部或县人社局签署意见后,向县编办提交编制使用和人员入编报告,经县编办审核后提请县编委会研究或报县编委主任签批。四是做到统筹兼顾。调入单位必须以编制空缺为前提,不得超编进人,拟选调人员身份必须与空编职位相符合。各部门各单位人员配备应充分考虑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专业需求和年龄结构,努力做到因才施用、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干部的专业特长,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人员调出调入应根据岗位设置要求,以工作需要为主,又适当兼顾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拟调人员的亲属关系,严格执行有关回避制度。

 (二)争取新作为,不断规范临聘人员管理。一是实行员额管理。研究制定全县临聘人员员额管理规定,采取总量控制、分类核定、动态管理、只减不增等原则,按合理比例并结合工作需要严格核定临聘人员员额。二是规范用人程序。县编办负责核定单位临聘人员控制总数,县人社局负责指导组织招聘,财政部门负责核定人员费用并拨付,三部门既密切配合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各单位根据县编办统一核定的临聘人员控制数,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对社会进行招聘,严肃招录纪律,主动接受监督。三是规范人员岗位。对可以使用临聘人员的岗位作出限定,原则上临聘人员只能从事后勤服务、技术服务、辅助执法、特殊专业(职业)以及其它辅助性事务,涉密、机要、财务等关键或敏感岗位不得使用临聘人员。四是规范合同管理。明确用人单位、劳动者和劳务派遣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用人单位对临聘人员依法依规依合同管理,对核定的岗位服务控制数人员实行第三方人事管理,用人单位与第三方人事管理单位依法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第三方人事管理单位与聘用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控制好各单位临聘用人风险。五是规范经费渠道。研究制定临聘人员薪酬实施意见,由县财政和审计部门对临聘聘用人员经费渠道进行统一核查,严禁挤占办公经费、专项经费列支临聘人员工资。

 (三)落实新举措,全面推开政府购买服务。一是科学合理界定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在广泛听取社会公众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政府应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界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制定目录,明确服务类别和项目,防止“新瓶装旧酒”现象出现,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全面实行项目购买和岗位购买。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必须经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使用岗位和限额。对属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畴的项目和岗位,不分资金来源,全部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执行,采取社会化管理,既减轻管理压力,又减轻财政负担。三是落实市场竞争机制。根据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凡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都应按照一定程序与规则执行。在采购方式上,要综合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方式购买服务。在坚持公开招标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公共服务本身的特性,视实际情况选择确定采购方式,以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有序有效进行。四是进一步规范和细化服务流程。目前我县政府购买服务正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改革工作仍需正常推动,只能在进一步规范省级政府购买服务流程制度办法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如何有针对性地优化、细化和规范实施购买服务项目在预算编制、信息公开、组织采购、资金支付等环节工作流程,保障购买服务各环节规范顺畅运转。五是开展监督评价确保服务绩效。试行购买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由购买主体、服务承接商及第三方组成的综合性评审机构,对购买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资金使用绩效等进行考核评价,确保群众享受到丰富、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强化合同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力,建立风险防范框架,各方充分履行参与和监督权利。对通用的后勤岗位的购买,建议由编制、人社、财政、物价等有关部门制定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必要时设定指导价。

 (四)运用新思维,努力盘活机构编制资源。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根据我县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要求,科学利用好现有的机构编制资源。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职责关系,适时调整机构编制,用好用活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合理设置政府组织机构,整合部门内设机构,优化人员编制配备。根据各部门运行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的方式盘活机构编制资源。二是控编减编规范管理。严格落实控编减编方案,严格审批新增机构和编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在2012年底基数上只减不增,确保2017年底事业编制总量核减XX%目标实现。严格执行《XX县机构编制管理事项办理程序的暂行规定》,加强与组织、人社、编办、财政、审计等部门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理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不断完善更新机构编制实名制和台账。三是改革创新盘活存量。继续结合简政放权、事业单位改革、行业体制改革等核减收回编制,用减下来的编制充实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工作力量,在总量内通过统筹调剂、内部挖潜解决基层教育、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等编制需求。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着眼公立医院编制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同时结合我省正在探索的编制周转池制度,通过事业单位招聘等方式,尽量补齐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的空缺编制人员;对县级公立医院进行摸底调查,拟定我县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争取省级统筹的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试点。

 (五)探索新机制,强势推进人才引进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扶持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按照人才引进突出高端、急需优先、梯次配置的原则,制定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人才扶持政策。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对区内申报和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引导、信贷风险补偿和产业发展促进等基金导向作用,对人才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建立人才服务中心,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提供涉及落户、医疗、保险、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二是重点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出台完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孵化和产业化。建立并完善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兼职、讲学、入股、合作等流动方式,面向全国乃至国外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学历企业管理人才。与苏浙沪高校联系,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邀人才、请专家,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帮助企业提升自身形象,提高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着力引导企业发挥引才主体作用。转变企业发展理念,进一步确立企业人才引进培养、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在资金扶持、科技立项、项目报批等方面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人才集聚企业倾斜,提高企业引才用才的积极性。针对企业实际需求,牵头组织项目对接、校企合作、人才招聘等活动,并积极发挥网络招聘、高端猎头、人事外包等人力资源企业的作用,帮助企业吸纳引进各类人才。四是建立完善建人才市场体系。以县人才市场为龙头,以“XX人才网”为纽带,形成上下结合、广泛合作的人才大市场,在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构建起“金色桥梁”,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抓好包括高中低层次人才、智力合作人才、XX籍外地人才、本地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的全县人才库建设。健全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及时准确反映我县人才需求状况,为各类人才择业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