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金融讲话 / 正文

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2020-09-22 20:07:14

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曾一度让众多一线教师看到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春天。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充满精彩的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课堂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更多的教师则是“新瓶装旧水”,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课堂教学还如从前一样——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学生素养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随着我市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不断查找,我们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
    1、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

2、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

3、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

4、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

5、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

6、课型研究少,课堂效率低。

7、题海战术多,有效延伸少。

8、继续传统多,自主创新少。

    上述种种现象表明,新课程的理念还只是在教师的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要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教师转化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
重视有意义的教学,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肤浅状态,促进新课程的实施由“边缘”到“核心”,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

 二、少教多学、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的概念及界定    一堂课总要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头,这个“学”是自学的意思,“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 其不准确的表达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课题申报之初,我们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关于“高效课堂”,国内外专家专著未有明晰的定位和阐述,“高效课堂研究”也还未成体系,比较多的是关于“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点呈现。

     国外关于教师课堂行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标准。(2)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将教师角色行为置于角色规范、角色期望、角色背景、角色一致和角色冲突等常用的角色观念下进行的,并且这些研究几乎都是与教学效能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国外学者对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虽然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是基于全班学生的特性这种内在教学情境而进行的。

    新课程背景下高效教师行为标准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也出于起步阶段,不少相关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宏观管理层面而没有深入课堂,不少领域还有很多空白。因而,我们认为我们的研究很有必要。

四、选题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真正减轻愈来愈沉重的教学负担;
二是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是有利于迅速适应国家推行的课程改革;
四是有利于提升望海中学办学品位。

 五、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从理论层面上深入研究学科特色的含义,便于一线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本位特征,以更有利于用好教材,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策略。同时,转变教师的思考角度。在给教师减轻教学压力、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践方面,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极大的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常态教学研究统一并规范到课堂效率研究上来,是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有较大意义的变革,充分挖掘体现学科本质特点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变革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最终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六、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叠加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

    2、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
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③“有效教学 ”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④“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4、有意义学习理论。迈耶认为,教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帮助学习者选择有关信息、组织信息及整合信息才能促进有意义学习。因此,有意义的学习依赖于学习过程中知识的主动建构。促进有意义学习的三种外部条件有:
(1)学习材料具有实质的意义。

(2)学习者需要帮助。

(3)测验所评估的是有意义的学习。

 七、研究目标     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4、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

 八、研究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策略。主要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效率低、效果差、效益小的问题,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一边研究一边实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

1、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2、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4、课后辅导的高效性。

5、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九、研究假设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2、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究。

    3、通过“备、教、批、辅、考”等常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4、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

    5、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6、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

    7、实行“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因材施练”。

 十、研究思路      以教研组为单位,由各备课组具体实施,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加强理论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当前教改的前沿理论,在平时教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
设信息库,利用学校信息组、计算机房、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重视横向、纵向比较研究,充实课堂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制订相关措施和计划,下达任务,明确责任;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举行研讨课,发现问题,完善操作思路。开展教研组内研究,组织听课小组听课、评课;
围绕“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校内备课组赛课活动和研讨会。

十一、研究方法     1、观察法     研究课堂必须观察课堂。本课题将采用两种方式实地观察课堂:一是日常课堂观察,即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学、审视自己的教;
二是局外结构观察,即课题组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深入某位教师的课堂,带着研究的问题,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确的观察提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课堂教学现象进行观察、记录。

    2、案例研究法     本课题将经常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最终形成一批体现课题研究特色、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

    3.叙事研究法 教育叙事研究,即教师以叙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诠释。本课题积极倡导教师开展教学叙事,在叙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深化对教学问题或教学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教学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

    4、经验总结法     本课题的研究,将注重实际、注重实践、注重实效。在大量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的经验,并适当进行理论上的提升。

十二、技术路线     (一)五个要求     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4、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5、三学:肯学、想学、会学    (二)少教多学、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的构成要素     1、技术支持:掌握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2、教学技巧: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
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3、功底:导学案:通过四级目标,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少教多学、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1、时间划分: 10+30+5     2、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3、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串插巩固、达标测评。

   (四)少教多学、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     1、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2、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3 、必须当堂达标测评。

   (五)少教多学、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的“三讲三不讲”     三讲: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
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
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不讲:只有极个别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的知识不讲;
只有极个别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知识不讲;
学生能讲清楚的知识,老师不讲。

   (六)评价     1、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2、“地心说”与“日心说”。学生是“太阳”,是“主体”。

    3、让学生评价课堂。学生是教师的课堂“纪委”。

   (七)评课看学生    “三看”: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

    具体是:一是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小于100%     二是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板演书写是否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

   (八)教师的作用      紧扣“盯、观、跟”,发挥“正数”作用,杜绝“负数课堂”;
鸟枪换炮时代要求教师放弃鸟枪;
转变成“同学”、“首席”,寻找“水源”;
真正体现“平等、尊重”,停止说教;
鼓励冒尖,但讲“公德”。

 十三、实施步骤     1 、申报与立项阶段(2011年3月—7月)     申报课题,等待批准;
修改开题报告,确定实施方案等材料。

    2、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1年6月)     召开开题报告会、课题研究培训会,审批确定课题的立项与实施方案;
开展研究,并适时检查、督促。

    3、中期检查(2011年9月—2012年7月)     检查课题进展情况;
撰写课题中期检查报告;
接受上级中期检查。

    4、结题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收集、整理子课题结题实验报告,举办子课题及实验教师成果评奖活动;
撰写总课题结题报告,提出成果申请评估验收;
总课题组结题大会,成果出版与展示。

十四、课题预期成果 关于《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学案》学案集 实验录像课(光盘) 阶段性研究报告、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开题报告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