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导讲话 > 党会报告 / 正文
农田项目服务技术方案
2020-08-26 22:40:18 ℃目 录
第一章 投标函 7
第二章 分项报价明细表 9
2.1 中小企业声明函 10
第三章 服务技术方案 12
3.1 服务技术方案 12
3.1.1 项目概况 12
3.1.1.1 “两区”项目建设必要性 12
3.1.1.2 建设要求 12
3.1.1.3 建设依据 14
3.1.1.4 **县“两区”划定任务概况 15
3.1.2 划定作业服务流程与详细技术方案 15
3.1.2.1 工作准备 16
3.1.2.2 图件测制 18
3.1.2.3 审核公示 21
3.1.2.4 数据建库 28
3.1.2.5 检查验收 29
3.1.2.6 成果管理 30
3.1.3 项目实施方案 33
3.1.3.1 总体实施方案 33
3.1.3.2 实施计划 34
3.1.4 突发事件处置方案 49
3.1.4.1 目的 49
3.1.4.2 工作原则 49
3.1.4.3 应急工作小组机构及职责 50
3.1.4.4 预警和预防机制 50
3.1.4.5 应急处理程序 51
3.1.4.6 保障措施 53
3.1.4.7 分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54
3.1.5 质量保证、涉密成果管理及保密措施 56
3.1.5.1 质量保证措施 56
3.1.5.2 涉密成果管理 59
3.1.5.3 保密措施 60
3.1.6 本项目成果后续合理化应用规划建议 64
3.1.7 两区划定信息应用平台 67
3.1.7.1 总体架构 67
3.1.7.2 系统架构 68
3.1.7.3 设计原则 70
3.1.7.4 运行环境要求 72
3.1.7.5 功能介绍 73
3.1.8 供货设备型号 99
3.1.9 售后服务方案、培训方案 99
3.1.9.1 培训服务 99
3.1.9.2 售后服务 115
3.1.10 项目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 143
3.1.10.1 检验方式 143
3.1.10.2 检验内容 143
3.1.10.3 检验核查 143
3.1.10.4 验收方案 143
3.2 投标人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方案 149
第四章 根据综合评分表提交的材料 150
4.1 信息安全 150
4.1.1 投标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1)证书 150
4.1.2 投标人保密制度 151
4.2 履约能力 152
4.2.1 投标人质量管理体系证书 152
4.2.2 投标人高新企业证书 153
4.2.3 投标人具有自主研发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库软件、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数据库管理系统、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电子政务系统、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移动平板调查软件的(提供软件著作权证书) 154
4.2.4 投标人获得省级及以上科技服务业示范项目荣誉认定 159
4.2.5 投标人承担过农业、国土相关系统建设项目 169
4.2.5.1 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信息应用系统建设项目 170
4.2.5.2 **省农业厅农村经营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第二批次采购项目(第二次) 183
4.2.5.3 攀枝花市本级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项目 190
4.2.5.4 雅江县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服务政府采购项目 206
4.2.5.5 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一张图”及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系统项目 217
4.2.6 投标人自2015年以来承担过类似项目业绩的(类似业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技术服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汇交项目或数据整合项目业绩) 248
4.2.6.1 临泉县农委农村土地确权汇交数据整合采购项目 250
4.2.6.2 和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县级成果汇交及涉密单机采购(第二次) 264
4.2.6.3 金安区农村土地确权汇交数据整合项目 273
4.2.6.4 枞阳县农村土地确权汇交数据整合项目 289
4.2.6.5 当涂县农村土地确权汇交数据整合项目 307
4.2.6.6 界首市农村土地确权汇交数据整合采购项目 316
4.2.6.7 霍山县农村土地确权汇交数据整合项目 330
4.2.6.8 义安区农村土地确权汇交数据整合项目 343
4.2.6.9 宁国市农村土地确权汇交数据整理项目 358
4.2.6.10 阜阳市颍泉区农委农村土地确权汇交数据整合采购项目 373
4.3 人员配置保障 387
4.3.1 人员证书材料 388
4.3.1.1 项目经理-李涛 388
4.3.1.2 内业负责人-杜金哲 391
4.3.1.3 外业负责人-马良才 396
4.3.1.4 质检负责人-李自强 398
4.3.1.5 其他人员证书复印件 401
4.3.2 51名服务人员名单 407
4.3.3 以上所有人员社保部门出具的缴纳的近半年的社保缴纳证明材料 408
第五章 其他材料 411
5.1 投标人基本情况表 411
5.2 商务应答表 413
5.3 投标人新三板挂牌函 415
5.4 投标人具有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认证(ISO20000)认证证书 417
5.5 投标人省级乙级测绘资质证书 418
5.6 投标人三证合一证书及工商变更 419
5.7 投标人AAA证书 421
5.8 投标人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证明 422
5.9 投标人关于实质性要求的承诺 423
服务技术方案
主要内容如下:
1.1 服务技术方案
1.1.1 项目概况
为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都江堰灌区“两区”划定百日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7〕147号)精神,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以水土资源环境条件较好、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优势产区为重点,选择优质地块划定“两区”,划足数量、划优质量、图地挂钩,切实将“两区”落实到田间地块,做到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本次百日行动涉及全县的11个乡镇,现有永久基本农田46.61万亩,2016年水稻种植面积10.94万亩,小麦14.37万亩,玉米20.34万亩,油菜12.85 万亩。“两区”划定地块总任务为23万亩,其中,水稻生产功能区8万亩、小麦生产功能区10万亩、玉米生产功能区15万亩,油菜生产保护区10万亩,小麦、油菜与水稻、玉米全部复种。
1.1.1.1 “两区”项目建设必要性
建立“两区”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要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1.1.2 建设要求
在11月上旬前完成**县的“两区”划定工作(合同约定具体完成时间),并通过建档立卡、上图入库,构建县级“两区”划定数据库及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两区划定工作内容
序号
工作类别
工作内容
数量
1
内业工作
1.数据收集:按照两区划定数据清单收集并初步检查数据质量
23(万亩)
2
2.数据分析:对比两区划定技术规程,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数据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等
3
3.底图制作:制作外业核查工作底图
4
外业工作
1.进行实地核查,并完善两区相关属性信息
23(万亩)
5
2.外业属性上图:内外业成果结合,进行外业属性补充、上图
6
3.两区管护人确定:确定两区管护人
7
4.公示公告:按照技术规程要求,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两区信息公式公告,对于有错的信息进行勘误。
8
5.签订两区管护责任书
9
数据建库
1.数据建库:以县为单位,汇总各乡镇数据按照农业部标准进行数据建库,形成两区划定成果。
23(万亩)
10
2.数据质检、修正:对两区划定数据库进行数据质检,并对有误的数据进行修正,形成最终的两区划定成果库
12
两区标志牌制作
按照农业部要求以及**省农业厅规格要求制作,每个乡镇一个管护(3米*2米)标志牌,县级一个大型标志牌(8米*6米)
县级一个,乡镇11个
13
硬件采购
采购加密单机服务器一台,CPU:8核,内存:32G,硬盘:6T,带专业图形显示器
1台
14
软件采购
SQLServer数据库软件一套
1套
15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一套
1套
16
两区划定数据建库工具一套,含10个授权
1套
17
县级两区划定数据库管理软件一套
1套
18
县级两区划定电子政务系统一套
1套
19
移动平板调查软件一套,含10个授权
1套
20
培训、维护
培训: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两区划定业务知识、技术规程、日常数据处理等培训
培训次数不少于3次
21
维护:两区划定成果数据维护,包括数据库巡检、软件运行状态检查等
免费维护一年
1.1.1.3 建设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GB/T 2260)
(2)《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0114)
(3)《土地基本术语》(GB/T 19231-2003)
(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5)《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
(6)《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GB/T33130-2016)
(7)《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
(8)《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
(9)《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10)《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
(1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 1032-2011)
(12)《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TD/T 1019-2009)
(1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 2538-2014)
(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9-2016)
(15)《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技术规程(试行)》
(16)《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
(17)《**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都江堰灌区“两区”划定百日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7〕147号)
1.1.1.4 **县“两区”划定任务概况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都江堰灌区“两区”划定百日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7〕147号)文件的要求,**县“两区划定任务如下:
行政区域
永久性基本农田(万亩)
功能区占地总面积(万亩)
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万亩)
油菜生产保护区建设任务
(万亩)
复种与重叠面积(万亩)
水稻
小麦
玉米
小麦玉米重合面积
小麦水稻重合
面积
**县
46.61
23
8
10
15
10
6
4
“两区”是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就是水稻、小麦和玉米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成保护区就是油菜生产保护区。
**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占地总面积为23万亩,包括了水稻、小麦、玉米的划定任务,其中小麦玉米重合面积为6万亩,小麦水稻重合面积为4万亩,因此23万亩功能区是水稻、小麦、玉米任务之和并去掉复种与重叠面积10万亩。而在**,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作物就是油菜,该作物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是完全重叠的。
因此,**县的“两区”划定任务总面积是23万亩。
1.1.2 划定作业服务流程与详细技术方案
“两区”划定主要包括工作准备(收集基础数据资料)、图件测制(勾绘基础地形和内外业调查上图)
、审核公示(张榜公告并勘误修正)、数据建库、检查验收、成果管理六个关键环节,项目管控及成果管理贯穿整个工作过程,具体工作流程见下图。
1.1.2.1 工作准备
“两区”划定是在基本农田的划定范围内,确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并确定其作物类型等属性信息,所以在“两区”数据划定前,需要收集相关资料,主要包括以下表格所罗列的数据:
资料名称
数据规范要求
获取部门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资料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成果汇交数据规范,数据库规范(NY/T 2539-2016)
农业部门
国有农场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成果资料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成果汇交数据规范,数据库规范(NY/T 2539-2016)
农业部门
测土配方施肥等耕地质量资料,耕地质量等别资料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
农业部门、国土部门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2007)
国土部门
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资料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成果汇交要求》(2017版)
国土部门
高标准农田成果资料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GB/T33130-2016)
国土部门
遥感正射图像资料
最新
农业部门、国土部门、规划部门
农业生产配套服务设施等相关建设项目的图件资料及文本说明
最新
农业部门
资料名称
数据规范要求
获取部门
其他资料(包括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农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交通规划等规划的图件、数据库、文本及说明,遥感正射图像资料,生态退耕及灾毁资料等)
最新
国土、农业水利、交通、规划、统计等相关部门
1.1.2.2 图件测制
1.1.2.2.1 底图制作
1.1.2.2.1.1 数据转换叠合
收集资料的格式统一转换和坐标系统一转换,主要是把收集的资料的格式统一转换为GDB数据库;因为“两区”划定最终的成果数据按照国家要求需要为国家2000坐标系,需要收集国家2000坐标系的基础数据。
需要对已有的资料进行预处理和分析,需要按照两区的划定要求,以基本农田为基础去掉不的部分,在内业分析完成后,形成外业核查核实的基本范围。
1.1.2.2.1.2 底图制作
在数据预处理完成后,在影像图成果上套合最新的行政界线并标注行政区名称,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基本农田图层。初步划定“两区”地块的范围边界,以乡镇、村为单位制作电子版外业核查工作底图,统一采用平板作业。
1.1.2.2.1.3 底图初步审核
完成外业工作底图制作后,提交**县农业局审核,由于两区划定涉及国土和城建发展规划,在提交**县农业局审核的同时需要协调国土和城建部门核实土地的发展规划,把初步成果中不适合划为两区范围的地块去掉。
1.1.2.2.2 外业调查
1.1.2.2.2.1 主要内容
“两区”外业调查即技术规程中的外业核查工作。外业核查组与村组干部确定核查区域并开展实地勘查。工作底图标注信息与实际存在偏差的,核实无误后予以修改,确保划定的“两区”图、数、实地一致。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① 实地核实地块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是否改变。
② 核实地块的坡度及海拔高度等信息。
③ 核实地块范围内的作物类型,如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
④ 在底图上标注范围内的桥涵、农业水利设施等农业相关设施,并利用GPS设备采集其相关空间坐标,海拔高度等属性。
⑤ 对于已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两区”片块,应查清或记录田间道路、沟渠等长宽、数量、属性,以及机井、气象站点等数量数据。
⑥ 调查清楚地块的管护责任单位及管护责任人。
1.1.2.2.2.2 “两区”范围内已有点状、线状地物实地核查
按地物最小上图标准,在实地核实点状、线状地物的位置、宽度、权属性质,将点状、线状地图绘到工作底图上并编号,同时在地物测量记录表上编号并填写地物的宽度、权属单位,权属性质等。地物的经、纬度、高程可通过GPS获取。下表是地物最小上图标准及外业记录表:
地物最小上图标准
比例尺
“两区”片块内的面状地物
“两区”片块内的线状地物
图上面积
实地面积
图上宽度
图上形态
实际宽度
1:2千
6mm2
24m2 (0.036亩)
0.5mm
单线
1m
2mm
双线
4m
1:5千
6mm2
150m2 (0.23亩)
0.2mm
单线
1m
2mm
双线
10m
1:1万
6mm2
600m2 (0.9亩)
0.1mm
单线
1m
2mm
双线
20m
点状/线状地物测量记录表
序号
GPS点号
地物类型
经度
纬度
高程
宽度
备注:
1)依据表G-1中的地物最小上图标准对线状地物予以调绘并实地丈量宽度,精确至0.1 m;
2)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5 mm时,依比例尺转绘,宽度从影像上直接量算,并实地核实;
3)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 mm小于5 mm,双线表示,注明宽度;
4)宽度小于图上2 mm的以线状地物中线转绘,单线表示,并注明宽度;
5)宽度变化较大的线状地物,应分段丈量。
1.1.2.2.2.3 核实“两区”片块和地块要素属性信息
要素信息包括行政区、代码、权属、面积、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农田基础设施等。行政区、代码、权属、面积不需要现场调查,沿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基本农田数据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属性。如“两区”范围内有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沿用其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时间等
1.1.2.2.2.4 核查成果确认
将核查完成的工作地图和表格整理后形成外业核查成果,并交给经营主体确认。经营主体需要确认的内容包括:“两区”范围边界是否准确,范围内的作物名称是否正确,点、线状地物是否有遗漏,点、线地物名称是否准确。经营主体确认无误后在外业工作底图和地物测量记录表上签字并摁手印表示确认,同时加盖公章。
1.1.2.2.3 内业上图
1.1.2.2.3.1 片块生成及属性上图
将外业核查完成的“两区”界线进行拓扑检查无误后生成地块面文件。根据规范创建相关属性字段,包括行政区、代码、权属、面积、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农田基础设施等。然后各地块的各个字段根据外业核查成果填写相关属性值。
1.1.2.2.3.2 点、线状地物上图
农业设施按照图示规范要求,在外业核查沟渠、水利设施等的位置、海拔高度、权属单位等属性,在外业形成调查表格及完成空间坐标的采集,外业完成后,根据核查底图及表格将点、线状地物矢量上图,创建相关字段并录入属性值。
1.1.2.2.3.3 面积量算及汇总
利用软件自动计算“两区”片块的水平投影面积,并按村、乡(镇)、县(区)逐级汇总面积。
1.1.2.2.3.4 外业核查表录入
外业作业人员在结束每个组外业核查后,将外业核查表录入电脑,形成“两区”片块和地块要素属性和点
、线状地物测量记录的电子表格。
1.1.2.3 审核公示
1.1.2.3.1 公示图件制作
“两区”划定数据在检查无误以及审核后,需要对两区工作形成的图、表进行公示,按照技术要求,“两区”划定成果公示需要准备的资料包括以下几部分:
(1)“两区”空间分布图样式
(2)“两区”面积统计表
填表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市)计量单位:公顷(0.0000)
序号
行政区域(乡)
“两区”片块数量
“两区”地块数量
涉及的行政村
作物类型
“两区”面积
经营主体数量
备注
合计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3)“两区”管护责任一览表
填表单位:县(市)乡(镇)计量单位:亩(0.00)
序号
行政区域(村)
两区片块
两区保护责任
备注
编码
四至
范围
面积
灌排工程
状况
质量等级
涉及主体
种植结构a
责任人
责任起始时间
主体
责任人
作物类型
种植面积
合计
a种植结构一栏中,作物类型填至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甘蔗、天然橡胶等作物名称,种植面积按主要作物类型填写面积。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4)“两区”管护责任书
“两区”农田管护责任书
(乡镇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签订)
为了对“两区”划定实行特殊保护,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行国家实行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根据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田水利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完善“两区”保护相关制度,将宝贵的水土资源保护起来,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签订“两区”农田保护责任书:
一、“两区”农田保护范围、面积、地块
本责任书所指的“两区”农田位于乡(镇)村范围内,“两区”片块编号为,涉及“两区”地块块,面积公顷(面积小数点后四位),耕地质量等别。
二、保护措施
1、集体经济组织应当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两区”范围内“两区”划定的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2、依法划定的“两区”农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两区”地块,需要占用,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3、经国务院批准占用“两区”农田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两区”划定方案,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两区”农田。
4、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两区”范围内建窑、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定废弃物或进行其他破坏“两区”划定农田的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
“两区”划定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5、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两区”范围内的农田。
6、国家提倡和鼓励农业生产者对其经营“两区”农田施用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7、“两区”设置和保护标志,不得损坏。
三、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1、鼓励本辖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保持和培肥地力。逐步建立“两区”农田地力与施肥效益长期定位监测网点,向县级人民政府提出“两区”农田地力变化状况以及相应的地力保护措施,并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施肥指导服务。
2、向“两区”农田提供肥料和作为肥料的城市垃圾、污泥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当事人必须采取措施并向当地环境保护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四、奖励和处罚
每年,乡镇人民政府要对村民委员会所辖范围内划定的“两区”农田保护情况进行检查,对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两区”农田保护规定,依法严肃处理,从重给予处罚。
五、本责任书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县人民政府、县农业局办公室备案各一份。
六、本责任书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人民政府(公章)村民委员会(公章)
责任人:(签字)责任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1.1.2.3.2 公告公示
将公告公示材料交由乡镇(街道、场)、村审核,审核通过后在“两区”划定涉及的集体经济组织或国有农场内进行张榜公告公示。
1.1.2.3.3 勘误修正
针对公告公示过程中集体经济组织、国有农场所提出的异议,作业员应及时进行踏勘、测量、核实、修正,并再次进行公告公示。
1.1.2.3.4 成果公示确认
公告公示后和勘误修正完成后,由集体经济组织、国有农场等经营主体在公告公示图件上进行签章确认。
1.1.2.4 数据建库
1.1.2.4.1 数据库内容
在完成审核公示后依照农业部“两区”数据建库标准规范进行数据建库。“两区”划定的基础资料、图件、表册和文本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整合入库,建立“两区”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包括应用于“两区”划定数据处理、管理、分析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土地信息要素、“两区”信息要素等
1.1.2.4.2 分类与编码
地理信息数据分为3个大类,并依次细分为小类、一级和二级。要素代码由6位数字码构成,其结构如下:
X
X
X
X
X
|
|
|
|
|
大
类
码
小
类
码
一
级
类
二
级
类
三
级
类
要
素
码
要
素
码
要
素
码
其中:
a) 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1位数字码。其中,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专业代码为1,土地信息要素专业代码为2,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要素为3,栅格数据专业代码为4。
b) 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1位数字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业务代码按照GB/T 13923的大类码执行;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要素中粮食生产功能区要素业务代码为1,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要素业务代码为2,建管要素业务代码为8;栅格数据中数字正射影像图业务代码为1,数字栅格地图业务代码为2,其他栅格数据业务代码为9。
c) 一至三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其中,一级类码为1位数字码、二级类码为2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1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
d) 各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1.1.2.4.3 要素代码与描述
“两区”数据库中各要素代码与名称以农业部最新的“两区”数据库规范为准。
1.1.2.4.4 数据库结构定义
“两区”数据库中各要素的数据结构以农业部最新的“两区”数据库规范为准。
1.1.2.4.5 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两区”数据库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以农业部最新的“两区”数据库规范为准。
1.1.2.5 检查验收
1.1.2.5.1 检验方式
“两区”划定成果检查验收采取内业审核、内业检测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作业队伍对划定成果全部自检自验。县级农业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本县域的成果检查验收并逐级上报。省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划定成果抽查核实。县级检查验收按照每个县
(市、区)不低于划入“两区”农田总面积50%的比例进行;省级抽查核实按照本行政区不低于划入“两区”农田总面积5%的比例进行。
1.1.2.5.2 检验内容
检查验收的内容包括组织管理和划定流程是否规范到位、划定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划定成果是否正确、划定面积是否达到“两区”划定任务指标、数据库是否符合“两区”数据库标准规范、成果资料是否规范完备等。
1.1.2.5.3 检验核查
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检查复核的地块。主要依据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对划定的“两区”片块和地块进行对比分析并实地核实。检查时做好核查记录(含现场照片)。
1.1.2.5.4 标志牌制作设立
在两区划定任务完成验收后,需要设立统一规范的“两区”标志牌。在每个乡镇设立一个管护(3 米*2 米)标志牌,区级一个大型标志牌(8 米*6 米)。标志牌内容包含“两区”片块空间位置和范围示意图、片块代码、农田面积、农田灌排工程、作物类型、管护责任人(主体)、管护起始日期和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两区”标志牌设立在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和城镇、村庄周边的显著位置。标志牌应结实耐用、外观简朴、造价节约,标志牌制作数量:县级制作一个,涉及两区的乡镇每个乡镇制作一个。
1.1.2.6 成果管理
“两区”划定成果经检查验收合格后,由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备案,并进行整理归档、统计和逐级汇交等管理工作,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推进成果的共享利用,按照测绘档案管理办法由专人进行管理。
建立“两区”划定信息管理平台。
成果内容:“两区”图、表、册、相关工作报告等纸质材料,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和数据库等电子信息。
1.1.2.6.1 成果检验
“两区”划定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组织成果整理与检验工作。在作业队伍完成质检后,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统一组织“两区”划定成果的县级检查验收,省级农业部门组织划定成果的抽检核查。成果检查验收过程和结果应有专门记录,检查验收完成后应编写检查验收报告,记录、报告应有具体的负责人签章或单位签章信息。
成果检查验收要求如下:
(1)“两区”划定过程合理合规,相关文件齐全;
(2)采用的资料真实、合法、实时;
(3)县级“两区”数据库、图、表、册等数据成果齐全,并与实地一致;
(4)县级“两区”数据库内容完整,各类要素齐全,属性结构正确,拓扑关系正确;
(5)“两区”图件的比例尺选取符合要求;图内外要素齐全,图面清晰可读;图外整饰完整、规范;
(6)各类表格齐全,编制符合规范。“两区”范围内按县、乡、村(组)统计各类信息(如农作物品种与种植情况、土地利用现状、质量等级、承包地情况、土地流转、坡度分级等信息的面积统计表格是否齐全,表格编制是否符合规范,面积统计是否正确;
(7)“两区”管护责任书及时签订或更新,责任内容完整明确,责任一览表齐全;
(8)“两区”标志设立规范;
(9)划定的“两区”农田的数量、耕地质量、作物类型等符合本规程要求;
(10)“两区”划定的成果档案的管理是否按照测绘资料的管理办法执行;
(11)检查验收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检查内容。
1.1.2.6.2 质量管控
“两区”划定工作应建立成果质量管控制度,地方农业部门对本辖区的“两区”划定成果质量负总责,县级政府和农业局加强“两区”划定工作任务的督查。项目承担单位对各自承担的“两区”划定成果质量负责,严格按照单位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成果质量。
对于同一“两区”地块,利用不同比例尺图件计算的面积存在冲突时,应以高精度的图件计算结果为准。
1.1.2.6.3 成果归档
县级农业管理部门应会同同级档案管理部门,按相关要求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明确
“两区”划定档案的整理、归档、管理和使用。“两区”划定成果检验过后,应及时组织进行成果归档工作。
1.1.2.6.4 成果分类
“两区”划定成果包括图件、数据、表册和文本报告等。
图件成果:包括工作底图、“两区”空间分布图、数字正射影像图等图件。
数据库及管理平台:“两区”划定数据库及管理信息平台。
表册成果:包括“两区”划定汇总表(“两区”范围内按县乡村组统计各类信息面积表)、“两区”管护责任一览表等表册。
文本报告:包括相关文件(立项文件、组织宣传文件、招投标文件等)、划定方案、管护责任书、检查记录、技术报告、工作报告等材料。
技术报告主要内容有:“两区”划定的任务、依据、技术方法(重点是工作底图编制、室内初步划定、外业调查、数据库建立等)、“两区”范围内按县乡村组统计各类信息面积的分析、“两区”存在的问题、“两区”建设的发展措施和建议等。
1.1.2.6.5 数据汇总
在完成“两区”划定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两区”农田空间管理信息系统。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对“两区”面积等进行统计,并按“村-乡-县”三级自下而上逐级进行汇总。主要汇总信息主要有“两区”面积、土地利用现状(“两区”范围内各种地类)、按坡度级统计面积、农户数、承包地面积、作物播种面积、土地流转信息、农业基础设施信息等。
1.1.2.6.6 成果整理归档与成果汇交
成果归档:成果整理归档应核查成果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要求,凡发现资料不全、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补充修正。
成果资料应按照统一的规格、要求进行整理、立卷、组卷、编目、归档等。建立专用的档案室和计算机房,对成果进行信息化管理。
“两区”划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应满足农业部有关技术标准。
成果汇交:“两区”划定成果经省级验收确认后,各地应将“两区”数据库信息逐级备案,实现县、市、省、国家四级备案。
地方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备案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负责。
“两区”划定信息包括电子信息和纸质资料信息。“两区”数据库及相关工作资料信息备案到省、农业部。
1.1.2.6.7 成果安全
“两区”划定过程中涉及国家秘密的资料和数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管理,确保不发生失密、泄密问题。资料脱密处理应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简单的去除公里网格、坐标等是无法达到脱密要求的,须经专业处理;存放保密信息的计算机严格按保密规定使用。
涉及资料使用的单位和作业队伍应与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保密协议书。作业人员应与所在作业单位签订保密协议书,并交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1.1.3 项目实施方案
1.1.3.1 总体实施方案
**县是都江堰灌区“百日行动”区县之一。共有11个乡镇,共23万亩“两区”划定面积任务。
“两区”划定工作最主要部分是底图制作(内业)、外业调查核实以及上图入库工作(内业)。
根据农业部《“两区”划定技术规程(试行)》和《**省“两区”划定技术细则(试行)》的要求, “两区”划定工作将以乡镇为单元进行外业作业。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将安排各个作业小组通过移动平板电脑进行外业核查模式,配合我公司自主研发的“两区”核查作业软件,降低作业难度,提升作业精度,提高作业效率。
根据**县实际情况,结合作业服务流程,本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 开展培训工作
在项目初期,我们将提供全区各个乡镇的集中培训工作,让各个乡镇工作人员能够充分了解“两区”划定工作与乡镇工作的内容,同时收集摸底调查信息。
(2) 进行底图制作工作
我公司将组织专业人员集中进行数据分析和底图制作工作,包括基础资料的分离,编制重点勘查区任务,乡镇级资料生成,并向外业作业人员分发底图(移动平板数据准备)。
(3) 进行外业调查核实工作
按照每个乡镇至少2名人员的方式,进行外业调查核实工作,每个小组用1周的时间对每个乡镇的数据进行核实。
(4) 进行上图工作
由内业作业人员将经核实的外业数据更新录入到“两区”数据库中。
(5) 进行公告公示工作
协助各个乡镇用户进行公告公示,并进行勘误修正等工作。
(6) 进行数据建库工作
对完成公告的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并更新数据属性,完成建库工作。
(7) 进行标志牌和成果提交工作
按照省厅要求在各个乡镇设立标志牌,所有乡镇作业完成后经过整理检查、整理成果并提交给农业管理部门。
1.1.3.2 实施计划
1.1.3.2.1 项目人员安排
项目人员投入情况表
项目总体负责
1人
外业负责
内业负责
建库负责
质检负责
软件负责
小计
1人
1人
1人
1人
1人
5人
外业
作业员
内业
作业员
建库员
质检员
软件
工程师
后勤人员
21人
12人
3人
2人
3人
2人
49人
总计
55人
1.1.3.2.2 工期管理
根据项目内容及要求,我公司保证在11月上旬前完成所有项目内容,整个划定过程采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使用的比例尺开展图件测制,严格按照《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技术规程(试行)》执行,
并对各项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时间,具体见下表:
**县两区划定工作安排
序号
工作类别
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
备注
1
内业工作
1.数据收集:按照两区划定数据清单收集并初步检查数据质量
10月底前
2
2.数据分析:对比两区划定技术规程,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数据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等
10月底前
3
3.底图制作:制作外业核查工作底图
10月底前
4
外业工作
1.进行实地核查,并完善两区相关属性信息
10月底前
5
2.外业属性上图:内外业成果结合,进行外业属性补充、上图
10月底前
内外业一体化
6
3.两区管护人确定:确定两区管护人
11月上旬前
7
4.公示公告:按照技术规程要求,以镇为单位进行两区信息公式公告,对于有错的信息进行勘误。
11月上旬前
8
5.签订两区管护责任书
11月上旬前
9
数据建库
1.数据建库:以县为单位,汇总各乡镇数据按照农业部标准进行数据建库,形成两区划定成果。
11月中旬前
10
2.数据质检、修正:对两区划定数据库进行数据质检,并对有误的数据进行修正,形成终的两区划定成果库
11月中旬前
11
两区标志牌制作
每个乡镇一个管护标志牌(版面3 米*2 米),区级一个大型标志牌(版面8 米*6 米)的设计制作安装
11月中旬前
序号
工作类别
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
备注
12
硬件供应
采购加密单机服务器一台,CPU:8 核,内存:32G,硬盘:6T,带专业图形显示器
11月中旬前
13
软件供应
两区划定数据建库工具一套,含10个授权
11月中旬前
14
SQLServer数据库软件
11月中旬前
15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11月中旬前
16
区级两区划定数据库管理软件一套
11月中旬前
17
区级两区划定电子政务系统一套
11月中旬前
18
移动平板调查软件一套,含10个授权
11月中旬前
19
培训、维护
培训: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两区划定业务知识、技术规程、日常数据处理等培训
11月中旬前
对乡镇、县级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20
维护:两区划定成果数据维护,包括数据库巡检、软件运行状态检查等
2018年11月30日
1.1.3.2.3 项目管理
1.1.3.2.3.1 项目管理机构图
1.1.3.2.3.2 工作职能组织运行图
1.1.3.2.3.3 项目人员责任划分
(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整个工程的执行管理者,经验业绩丰富,对项目的进度、质量负直接责任。
(2)技术负责人
负责项目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设计方案中的重要技术路线;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进行指导;
对整个项目的具体实施提出科学的合理建议;
解决项目执行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协助项目经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任务分配进行管理。
(3)项目保障机构
1)项目管理办公室
负责项目经理部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制定、监督工作计划,项目进度计划控制,项目实施进度协调、安排设计的评审工作;
负责与本项目相关的财务工作。
2)质量安全部
质量安全部主要负责细化用户需求、进行现场质量监督控制、项目测试方案编写项目验收方案编写、ISO质量体系编制及过程文档管理。
(4)项目技术部门
1)需求分析组
由公司派出需求分析工程师,完成“两区”划定各方面的需求分析,并最终形成需求分析报告。
2)数据库建库组
数据库建库组将按照依据“两区”数据库规范要求进行数据整合入库工作。
3)配置管理组
负责完成系统实施过程的核对、文档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负责合同、设备等商务部分的核对、落实;
负责系统技术资料、软硬件平台技术资料、数据库软件资料、支持工具资料、业务资料、图纸、数据资料以及文档的管理;
负责管理由各小组在实施和服务过程中项目计划、项目工作计划、项目周报等的管理。
4)内业作业组
负责工作底图制作、矢量图形上图、地块生成及属性上图、面积量算及汇总、外业调查表录入等工作。
4)外业作业组
负责“两区”片块和地块调查、“两区”范围内点状、线状地物实地调查、调查成果确认、成果审核公示、管护责任书签订、标志牌设立、配合检查验收等工作。
5)质量保障组
制定质量保证的大纲与细则;
测试计划的审定;
实施质量保证计划,对项目进行过程中各阶段的质量进行监督与把关;
在项目质量上,对项目经理负全面责任,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质量方面的问题;
项目初验和终验准备与实施。
6)客户培训组
制定培训计划,安排落实培训事宜;
对客户的领导进行相关培训;
对客户的技术人员进行软件管理、维护培训;
对客户的最终用户进行软件的操作培训。
7)售后服务组
售后服务组负责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即数据库建成后对整个数据库的运行维护,为数据库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售后服务组的主要职责是:
制定质保期内的数据库维护保障方案;
负责相应客户的维护请求,对数据库进行及时维护,保证数据库正常运转;
负责数据库的定期维护巡视,保证数据库正常运转;
为用户提供各种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咨询;
提供数据库维护手册,建立完整的维护档案。
1.1.3.2.3.4 项目管理控制
项目管理是贯穿整个咨询项目的一项任务。通过实施有效的项目管理,保证本咨询项目能够按工作范围要求、按时间、按质量完成。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包含以下这些关键性活动,每一个项目经理必须执行和良好的完成这些任务。
项目计划、执行和监控
l 制定周密完整的项目计划,定义项目任务、子任务及任务的依赖关系、顺序、
时间、资源安排
l 控制项目按计划执行,对出现的偏差做出必要的纠正措施 n
l 监督、确认项目当前状态 n
l 项目协调与沟通
l 针对项目时间、进度、任务执行情况、资源、各方配合等方面协调项目组与
用户项目组的关系;协调项目组内部关系 n
l 每周召开项目组内部例会
针对项目计划、进度、任务完成情况、出现问题、各方配合等方面与用户方进行沟通,每周向用户方负责人提交书面项目情况通报;每两周与用户方管理层开一次项目协调会,通报项目状态,协调处理项目待解决问题;每月提交项目月度报告,汇报每月项目进展、下月计划、待解决问题等
对于项目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到双方管理层
风险管理
l 制定风险防范计划 n
l 监控项目情况,发现潜在风险
l 评估、定义风险的范围、影响
l 制定风险防范策略,执行风险防范措施
质量管理
l 制定并执行项目质量计划
l 制定项目质量标准和规范 n
l 制定项目质量流程
l 组织项目质量活动,如设计文档审查、测试等
l 监督项目质量标准和规范的执行情况;对出现的偏差作出适当判断,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l 制定项目测试计划,保证测试执行的质量
l 文档管理,包括文档命名、规范、版本的控制,文档归档和分发
变更管理
l 制定变更管理计划(任务、流程、责任、组织) n
l 变更识别、确认 n
l 变更范围及其影响评估 n
l 应变措施制定 n
l 应变措施执行及记录
其他
l 定义项目组织结构、所需人员,有效组织全体项目成员投入项目工作中,保证项目资源的有效使用
l 有效控制项目费用
l 对项目全程执行涉密管理标准规范
1.1.3.2.3.5 项目进度控制
1.1.3.2.3.5.1 项目进度管理的原则
要求全体成员积极主动,在项目进展中,遇到问题主动找相关人员解决,若解决不得力而又确实属此人管的,则应及时向上一级反映,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脱不按进度计划完成任务,除非确实是技术上不可解决的,即便如此,也应尽早汇报,以免影响整体进度。
1.1.3.2.3.5.2 项目进度管理的方法
在开始实施项目时,项目经理必须根据任务情况做好进度安排计划,按周做计划以书面呈交项目协调委员会,以周为单位做计划以书面形式下达各组,各组分头安排落实到个人,组长或个人在接到计划书时,认为恰当,则签字;若认为不恰当,必须及时陈述理由,否则责任自负。在计划时间到时,项目经理严格按照进度计划书验收。在验收合格情况下,项目经理在原下达的计划书上签字,并结合完成任务情况给出一定的评价,将来作为奖励晋级的参照依据;若验收不合格,则责成3日内修正,若仍不能完成必须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项目经理依情况处理。
在每次验收都合格或者在责成期限内都合格的情况下,若项目不能及时完成,则责任应在项目经理身上,项目经理必须以书面形式向项目协调委员会陈述理由。
1.1.3.2.3.5.3 项目沟通机制管理
交流有助于解决问题,尤其是在研究开发、系统集成等项目组之间,具有更
频繁和更公开交流过程的组织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比那些交流不太频繁和封闭的组织有更大的创新倾向。针对本项目的特殊性——多方参与,沟通机制更为重要。沟通畅通能融多方智慧,促进项目成功;沟通阻塞,则障碍重重、举步维艰,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也是有经验的。项目实施组作为沟通畅通的领头羊,制订相关计划,定期举行项目组和用户的交流会,建立和保持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做到双向沟通;定期安排项目组内部各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日常工作中,营造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氛围。
1.1.3.2.3.5.4 资料文档的管理
为保证系统的建设和正常运行,我们将提供如下几类资料和文档。
一、 产品类
l 硬件资料l
l 系统软件及开发工具资料
l 其他相应产品资料
二、 工程类
l 系统需求规格书
l 逻辑设计文档
l 系统结构设计文档
l 数据库设计文档
l 接口需求说明书
l 接口设计文档
l 程序详细设计说明书
l 系统故障处理流程文档
三、 计划与测试类
l 项目开发与管理计划
l 项目实施计划
l 系统开发标准手册
l 测试计划及测试标准
l 测试结果报告
l 验收计划及验收标准
l 验收结果报告
四、技术支持与维护类
l 应用系统用户手册
l 系统运行手册
l 网络操作手册
l 网络接口手册
l 系统接口标准
l 故障处理和恢复手册系统操作员手册
1.1.3.2.4 系统测试方案
1.1.3.2.4.1 职责
系统测试是项目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如下责任:
在需求文档确立后进行测试,从用户体验和测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Ø
编写合理的测试计划,并与项目整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Ø
编写覆盖率高的测试用例。
针对测试需求进行相关测试技术的研究。
认真仔细地实施测试工作,并提交测试报告供项目组参考。 Ø
进行缺陷跟踪与分析。
1.1.3.2.4.2 角色组成
角色名称
主要责任
测试负责人
组建测试组
协调测试组内部的沟通
代表测试组与其他角色组进行沟通
编写测试计划
测试报告分析
测试工程师
编写测试用例
执行测试
为测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1.1.3.2.4.3 工作流程及规范
1.1.3.2.4.3.1 计划与设计阶段
1.1.3.2.4.3.1.1 成立测试团队
在项目组成立的同时,测试组也将同时成立。团队成立的工作与责任如下:
过程要点
详细说明
输入条件
项目组成立(参与《项目计划书》的评审)
工作内容
为测试组任命一名测试负责人,同时确定测试组的构成人选。
退出标准
测试组成立
责任人
测试负责人
1.1.3.2.4.3.1.2 测试预通知
在正式测试任务下达前,开发团队应提前一周左右向测试团队下达预通知,告之较为确切的测试参与日期,提供当前最新的相关资料。测试人员可预先熟悉必要的背景资料,测试负责人编写《测试计划书》初稿。
过程要点
详细说明
输入条件
项目进入软件开发阶段
工作内容
项目经理邮件通知测试负责人正式测试交接时间,测试规模预估等
退出标准
预通知得到测试负责人确认,并提交《测试计划书》初稿
责任人
项目经理,测试负责人
1.1.3.2.4.3.1.3 召开测试启动会议
过程要点
详细说明
输入条件
测试负责人完成测试计划书初稿
工作内容
开发团队与测试团队对测试目标达成一致,商讨测试计划初稿的可行性,统一项目组的目标和测试的工作重点。
退出标准
预通知得到测试负责人确认,并提交《测试计划书》初稿
责任人
项目经理,测试负责人
1.1.3.2.4.3.1.4 编写测试计划
需求分析文档确立后,测试组需要编写测试计划文档,为后续的测试工作提供直接的指导。
过程要点
详细说明
输入条件
项目需求文档建立
工作内容
根据项目的需求文档,按照测试计划文档模板编写测试计划。测试计划中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关键内容:
l 测试需求——需要测试组测试的范围,估算出测试所花费的人
力资源和各个测试需求的测试优先级
l 测试方案——整体测试的测试方法和每个测试需求的测试方法
l 测试资源——本次测试所需要用到的人力、硬件、软件、技术
的资源
l 测试组角色——明确测试组内各个成员的角色和相关责任 l
l 里程碑——明确标准项目过程中测试组应该关注的里程碑 l
l 可交付物——在测试组的工作中必须向项目组提交的产物,包
括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等等
l 风险管理——列举出测试工作所可能出现的风险
测试计划编写完毕后,必须提交给项目组全体成员,并由项目组组中各个角色组联合评审。
退出标准
l 测试计划由项目组评审通过
l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适时的对测试计划进行跟踪,以评估此计划的完整性、可行性,在项目结束时还要最后评估一下测试计划的质量
责任人
测试负责人
1.1.3.2.4.3.1.5 设计测试用例
在需求分析文档确立基线以后,测试组需要针对项目的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在实际的测试中,测试用例将是唯一实施标准。在用例的编写过程中,具体的任务和责任人如下:
过程要点
详细说明
输入条件
测试需求明确,测试计划明确
工作内容
编写测试用例(可根据实际开发模式进行,如迭代完成需求、设计及测试工作)
退出标准
测试用例需要覆盖所有的测试需求
责任人
测试用例设计工程师(可由测试实施工程师或测试负责人兼做)
1.1.3.2.4.4 测试执行阶段
1.1.3.2.4.4.1.1 测试执行
测试执行将花费测试组绝大部分时间,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前期很多计划工作的基础上。
过程要点
详细说明
输入条件
测试用例完成,产品可测试(即开发团队完成内测)
工作内容
测试工程师根据测试计划中分配给自己的测试任务(包括但不限于测试用例),执行相应的测试,并将记录实测结果
退出标准
测试用例中的所有任务被执行,结果被记录
责任人
测试工程师
1.1.3.2.4.4.1.2 阶段测试报告
在计划的测试周期后,测试负责人需要总结此轮测试的结果,编写阶段测试报告。
过程要点
详细说明
输入条件
测试组完成了计划的测试任务
工作内容
测试负责人根据此轮测试的结果,编写测试报告,主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l 测试报告的版本 l
l 测试的人员和时间
l 此轮测试新发现缺陷情况,包括数量、分类及分布等 l
l 此轮测试缺陷的回归情况
l 经过此轮测试,所有活动缺陷的数量、分类及分布等 l
l 测试评估——写明在这一版本中,哪些功能被实现了,哪些还
没有实现,这里只需写明和上一版本不同之处即可
l 急待解决的问题——写明当前项目组中面临的最优先的问题,
可以重复提出
退出标准
在每轮测试结束之后应尽快将符合标准的测试报告发给全项目组
责任人
测试负责人
1.1.3.2.4.4.2 总结阶段
测试工作结束时,测试组就要开始着手准备进行总结的工作。
1.1.3.2.4.4.2.1 测试总结报告
在所有测试任务完成之后,测试负责人将要编写测试总结报告,对测试进行总结,并且提交给全体项目组,为产品的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过程要点
详细说明
输入条件
测试组完成了所有的测试执行工作
工作内容
测试负责人根据测试的结果,按照测试报告的文档模板编写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必须包含以下重要内容: l
l 测试资源概述——多少人、多长时间
l 测试结果摘要——分别描述各个测试需求的测试结果,产品实
现了哪些功能点,哪些还没有实现
l 缺陷分析——按照缺陷的属性分类进行分析l
l 测试需求覆盖率——原先列举的测试需求的测试覆盖率,可能
一部分测试需求因为资源和优先级的因素没有进行测试,那么在这里要进行说明
l 测试评估——从总体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估
l 测试组建议——从测试组的角度为项目组提出工作建议
退出标准
测试负责人完成了符合标准的测试报告,发送给全项目组
责任人
测试负责人、项目经理
1.1.3.2.4.4.2.2 测试归档
测试归档是在测试验收结束宣布测试有效、结束测试后,对测试过程中涉及到各种标准文档进行归类,存档。
过程要点
详细说明
输入条件
测试工作完成
工作内容
归类,存档测试过程涉及到的文档,主要包括以下文档(必须) l
l 测试计划书 l
l 测试用例书 l
l 测试报告书 l
l 测试总结书
退出标准
全部文档归类完毕,版本号封存
责任人
测试负责人
1.1.4 突发事件处置方案
1.1.4.1 目的
为科学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的应急响应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制订本应急预案。
1.1.4.2 工作原则
a) 统一领导
遇到重大信息系统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以便于统一调度、减少损失。
b) 综合协调
明确综合协调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做到职能间的相互衔接。
c) 重点突出
应急处理的重点放在运行着重要业务系统或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后果的关键信息系统上。
d) 及时反映,积极应对
出现信息系统故障时,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应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抢修、及时控制,积极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进行防范、监测、预警、报告、响应。
e) 快速恢复
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在坚持快速恢复系统的原则下,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团结协作,必要情况下与设备供应商以及系统集成商共同谋求问题的快速解决。
f) 防范为主,加强监控
经常性地做好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提高基础设备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综合保障水平。加强对信息系统应用的
日常监视,及时发现信息系统突发性事件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件影响范围,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1.4.3 应急工作小组机构及职责
在信息系统事件的处理中,一个组织良好、职责明确、科学管理的应急队伍是成功的关键。组织机构的成立对于事件的响应、决策、恢复,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公司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将有关应急人员的角色和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1.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及时掌握信息系统故障事件的发展动态,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动态;对有关事项做出重大决策;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和调度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
2.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
负责定期了解外部支持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其技术人员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快速响应信息系统发现的故障事件、业务部门对信息系统故障的申告;执行信息系统故障的诊断、排查和恢复操作;定期通过设备监控软件、系统运行报告等工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尽早发现信息系统的异常状况,排除信息系统的隐患。
工作小组组长:信息管理部负责人
工作小组成员:信息管理部技术支持室全体成员
3. 外部支持人员
包括设备供应商以及系统集成商。负责事先向信息管理部提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技术方案和应急技术支援体系;积极配合信息中心应急人员进行故障处理。
名单: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等
1.1.4.4 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 信息系统监测及报告
1. 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应加强信息系统应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
2. 建立信息系统故障事故报告制度
发生信息系统故障时,值班人员应当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领导报告,并及时进行故障处理、调查核实、保存相关证据等。
(二) 预警
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当经初步核实之后,将有关情况及时向应急处理小组领导报告,进一步进行情况综合,研究分析可能造成损害的程度,提出初步行动对策。由上级领导视情况紧急程度召集协调会,决策行动方案,发布指示和实施命令等。
(三) 预警支持系统
应建立和完善信息监测、消息传递和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保证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共享、运转正常、指挥有力。
(四) 预防机制
各业务信息系统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抗毁性与灾难恢复,制定并不断完善应急处理预案。针对基础信息信息系统的突发性、大规模异常事件,各相关部门建立制度化、程序化的处理流程。
1.1.4.5 应急处理程序
(一) 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的说明
根据业务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性质和机理,业务信息系统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 攻击类事件:指信息系统因计算机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
2. 故障类事件:指信息系统因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停电、人为误操作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
3. 灾害类事件:指因爆炸、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外力因素导致信息系统损毁,造成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
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将其分为一般故障、严重故障、重大故障、特级故障四级。
1. 一般故障
信息系统中单个系统故障,但未影响业务系统运行,也未造成社会影响或经济损失的突发事件。
2. 严重故障
信息系统中单个分公司节点故障导致分公司业务中断,可能造成较大业务影响或较大经济损失的突发事件。
3. 重大故障
特指发生不可预见的灾难性事故,如火灾、水灾和地震等。
(二)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启动
根据以上定义的故障分级,当信息系统事件的要素满足启动应急预案要求时,进入相应的应急启动流程。
1)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从业务人员或值班人员的故障申告、信息系统监控报告的故障告警中得知信息系统异常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赶赴信息系统故障现场。
2)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针对信息系统事件做出初步的分析判断。若是电源接触不好、物理连线松动或者能在最短时间内自行解决的信息系统问题,及时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故障处理,并报领导小组备案;否则,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将故障大致定性为设备故障、线路故障、软件故障等故障之一,及时告知领导小组和受影响的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避免事件影响范围的扩大。
3)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向领导小组报告,在领导小组的授权后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针对灾难事件和影响重要业务运行的重大事件,还要及时向上级机关进行报告。
4)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根据故障类型及时与外部支持人员取得联系。其中,设备故障的,可与设备供应商和集成商联系;软件故障的,可与系统集成商联系,由系统集成商进行现场或远程技术支持;线路故障的,可与电信运营商联系,三方密切协作力求通信线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5)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在上级机构或外部支持人员的配合下,充分利用应急预案的资源准备,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故障处理,及时恢复信息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
6)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通知业务部门信息系统恢复正常,并向领导小组报告故障处理的基本情况。重大事件形成文字资料,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报告。
7) 总结整个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应急预案。
(三) 现场应急处理
1) 如遇到预知外界因素(如定时、定点停电)影响业务信息系统系统的正常运行,将根据有关部门的通知,提前安排技术人员到实地关闭信息系统设备并进行现场维护,直至外界因素消除。
2) 如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如火灾)造成的信息系统系统故障时,接到通知的值班人员要快速到达现场,果断切断相关设备配电柜的电源,积极参与消除不可抗力因素,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应急处理工作小组领导。
3) 如遇到一般故障、严重故障和重大故障,影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值班人员要迅速、及时地赶到现场,进行相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1.1.4.6 保障措施
(一) 应急演练
为提高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水平,信息管理部和相关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各环节之间的通信、协调、指挥等是否符合快速、高效的要求。通过演习,进一步明确应急响应各岗位责任,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补充、完善。
(二) 人员培训
为确保本应急预案有效运行,应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技术讲座或研讨会,以便不同岗位的应急人员能全面熟悉并熟练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知识和技能。
(三) 硬件资源保障
为了在信息系统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尽量降低业务系统的受影响程度,须为相应的核心业务信息系统提供必要的备份设备与线缆等硬件资源,并且配备与现有设备兼容的设备,确保相似或兼容的设备可以在应急情况下调配使用。这些备份设备需预先采购并保存在专门位置。
(四) 文档资料准备
包括信息系统工程文档、维护手册、操作手册、设备配置参数、拓扑图以及IP地址规范及分布情况等。
(五) 技术支持保障
建立预警与应急处理的技术平台,进一步提高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发现和分析能力,从技术上逐步实现发现、预警、处理、通报等多个环节和不同的业务信息系统、系统以及相关部门之间应急处理的联动机制。
(六) 公众信息交流
在应急预案修订、演练的前后,应利用各种信息渠道进行宣传,并不定期的利用各种活动,宣传信息系统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规程及其预防措施等应急常识。
1.1.4.7 分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一) 黑客攻击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1) 当有关值班人员通过入侵监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应立即向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通报情况。
2) 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应在三十分钟内响应,并首先应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信息系统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并同时向应急处理工作小组领导通报情况。
3) 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负责被攻击或破坏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4) 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会同相关支持人员追查非法信息来源。
5) 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组织相关支持人员会商后,向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组长汇报有关情况。
6)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组长如认为情况严重,应立即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7)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如认为事态严重,则立即向公安部门或上级机关报警。
(二) 病毒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 当发现有计算机被感染上病毒后,应立即向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报告,将该机从信息系统上隔离开来。
2) 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应在三十分钟内响应。
3) 对该设备的硬盘进行数据备份。用反病毒软件对该机进行杀毒处理,同时通过病毒检测软件对其他机器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工作。
4) 如果现行反病毒软件无法清除该病毒,应立即向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组长报告,并迅速联系有关产品商研究解决。
5)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经会商,认为情况严重的,应立即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6)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经会商后,认为情况极为严重的,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或上级机关报告。
7) 如果感染病毒的设备是中心服务器系统,经领导小组同意,应立即告知各相关部门做好相应的清查工作。
(三) 软件系统遭破坏性攻击的紧急处置措施
重要的业务系统必须存有备份,与业务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必须有多日的备份,并将他们保存在安全处。
1) 一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性攻击,应立即向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业务系统技术人员报告,并将该系统停止运行。
2) 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检查日志等资料,确定攻击来源。
3) 由业务系统技术人员向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组长汇报。
4)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组长认为情况严重的,应立即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汇报。
5)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认为情况极为严重的,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或上级机关报告。
(四) 数据库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 主要数据库应按双机热备设置,并至少要准备两个以上数据库备份,平时一个备份放在机房,另一个备份放在另一个安全的场所。
2) 一旦数据库崩溃,应立即启动备用系统,并向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组长报告。
3) 在备用系统运行期间,业务系统技术人员应对主机系统进行维修。
4) 如果两套系统均崩溃,业务系统技术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组长报告,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如认为情况严重,应立即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同时通知相关科室部门暂缓使用业务系统和上传上报数据。
5) 系统修复启动后,将第一个数据库备份取出,按照要求将其恢复到主机系统中。
6) 如因第一个备份损坏,导致数据库无法恢复,则应取出第二套数据库加已恢复。
7) 如果两个备份均无法恢复,应立即向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组长汇报,并向有关厂商请求紧急支援。
(五) 设备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关键设备损坏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向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报告。
1) 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立即查明原因。
2) 如果能够自行恢复,应立即用备件替换受损部件。
3) 如属不能自行恢复的,立即与设备提供商联系,请求派维护人员前来维修。
4) 如果设备一时不能修复,应向处理工作小组组长汇报,并告之相关部门,暂缓使用受影响的业务系统。
(六) 供电中断后的设备运行预案
1) 一旦机房发生火灾,应遵循下列原则:首先保人员安全;其次保关键设备、数据安全;三是保一般设备安全。
2) 人员疏散的程序是:机房值班人员立即按响火警警报,并通过119电话向公安消防请求支援,所有人员戴上防毒面具,所有不参与灭火的人员按照预定的路线,迅速从机房中有序撤出。
3) 人员灭火的程序是:首先切断所有电源,启动自动气体灭火装置,灭火值班人员戴好防毒面具,从指定位置取出气体灭火器进行灭火。
1.1.5 质量保证、涉密成果管理及保密措施
1.1.5.1 质量保证措施
1.1.5.1.1 进度保障
为保证项目的进度可控,将制订严密的工作计划,并根据每个人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团队精神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鼓励按时完成任务,从而保证项目的建设进度。
通常情况下,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会有很多,包括需求不明确、方案设计偏差、技术难题不能解决、人员变动等等。我公司拟在工期控制方面主要采取以下
措施:
(1) 方案评审。方案设计经用户组织的专家评审,确定方案的完善性和可实施性。
(2) 制订奖惩制度。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项目组人员按时完成任务,从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对表现好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3) 合理分工。实行业务管理和技术管理分离的项目管理制度,为项目成员制定合理的责任范围,做到分工明确,避免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给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营造好的工作环境。
(4) 技术难题重点攻关。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没有考虑到的技术难题,出现这样的情况后,要及时向上级汇报。相关技术人员和领导在发现问题后,要组织专家针对出现的技术难题展开研讨,争取尽快解决,做到问题出现及时解决,不拖拉问题。
(5) 开协调会。每周组织开一次项目协调会,组织项目实施相关人员和用户方相关人员到会,就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需用户方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商讨,确保能尽快将问题解决。
(6) 进度汇报。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定期向用户方相关负责人汇报项目的实施情况。
(7) 健全沟通。保证各个项目小组之间和小组内部人员之间沟通通畅,最大程度做到信息共享,并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
1.1.5.1.2 人员保障
为保障本项目得以顺利推进,需要成立以项目经理、技术经理、数据处理、质量管理等各作业组长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防范措施上保证项目建设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为保障本项目得以顺利推进,需要为本项目配备项目经验丰富的QA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配备测绘、数据库等方面的资深技术顾问为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点进行业务指导,确保项目保质保量的顺利推进。
1.1.5.1.3 质量保障
两区划定过程中,安排专职QA工程师依据质量控制原则对数据质量需严格进行把控,将质量控制贯穿在数据处理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1.1.5.1.4 安全保障
(1)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两区划定工作开展过程中对数据的安全保护主要是从数据日常备份和灾难恢复措施这两个方面进行,确保数据建库过程数据不因意外情况丢失导致工期延误。
A、数据日常备份
数据备份,通常采用的有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组合以及完全备份和差异备份组合等几种机制。备份手段通常有本地磁盘备份、外介质备份(移动硬盘)、异地备份,我公司将根据实施现场情况和数据安全要求,灵活选择一种或多种备份措施。
在需要数据恢复时,要求恢复时间尽可能短,因此采用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组合的机制。每周7天一个备份循环。周六或周日进行完全备份,其它工作日采用增量备份。
B、灾难恢复措施
灾难恢复措施在整个备份制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关系到数据在经历灾难后能否迅速恢复。灾难恢复措施主要是异地备份完整的数据库和异地恢复受损的数据库。
(2)数据保密措施
本项目要求数据建库工作全程在符合保密要求的环境下进行。并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与采购人签订保密协议,在实施过程中不留有空间数据的任何复制产品。
空间数据具备较高的保密性,需加强对实施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本项目的参与人员务必是素质高、品质好、作风过硬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在关键业务岗位上的人员,如数据管理、数据维护等。
1.1.5.2 涉密成果管理
一,本单位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做好涉密测绘成果的保密工作。
二,建立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领导责任,保密管理人员承担涉密测绘成果的保密管理责任。
三,成果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管理人员承担涉密测绘成果的日常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涉密测绘成果保管库房,按铁门,铁窗,铁柜 "三铁"标准建立涉密测绘成果存放设施,配置必要的监控,防火,防潮等设施.档案管理人员离开时应关门落锁,发生工作调动时应办理资料管理交接手续。
四,对涉密测绘成果的使用,传递,复制,保存等情况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凡使用涉密测绘成果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予登记后,方可提供.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后应及时归档.登记清册须存档保存,要求帐物相符,记录清晰.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让或转借涉密测绘成果,不得拷贝,对外传送涉密测绘成果数据.确需复制的,应报原提供成果的测绘行政部门批准,并向原测绘成果提供部门登记备案。
五,使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须严格遵守《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杜绝外传,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六,处理,传输,存储涉密测绘成果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必须采取安全保密防护措施,设置进入登陆密码和屏幕保护密码,密码应超过八位;安装加密防毒软件.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应采取物理隔离措施,不得与互联网,外部网络相联,不使用无线网卡等无线联网装置.涉密计算机和载体介质未经批准不得带出保密档案室.使用和维修涉密计算机系统,须有成果资料专管人员监督。
七,涉密测绘成果只能用于被许可的使用目的和范围.因使用目的或应用项目结束等原因,须销毁涉密测绘成果的,必须报本单位主要领导审批,并报原测绘成果提供单位备案。
八,销毁涉密测绘成果须经专人清点,核对,登记,造册,由本单位主管领导和成果资料档案负责部门派员销毁.对销毁的时间,地点,方式及销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与销毁清册,领导批示一并存档。
九,如发现涉密测绘成果泄密,失密事件,应及时报告单位主管领导和国家保密管理部门,及时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责任,将事件调查处理到位。
十,本管理制度应根据国家规定的新要求和新情况作必要补充和修订.。
1.1.5.3 保密措施
1.1.5.3.1 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证
1.1.5.3.1.1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1、建立全员安全意识,合理规划信息安全
安全意识的强弱对于整个信息系统避免或尽量减小损失,乃至整个具备主动防御能力的信息安全体系的搭建,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首先建立起全员防护的环境。在意识上建立牢固的防患意识,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形成内部的信息安全的共识与防御信息风险的基本常识,其次是选用安全性强的软硬件产品,构筑软硬协防的安全体系,确保安全应用。
2、建立信息采集(来源)、审核、发布管理制度并结合关键字过滤系统,保障信息安全。
3、涉密信息,包括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经审查、批准与外部交换的秘密信息,不得在连有外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递。加强对计算机介质(软盘、磁带、光盘、磁卡等)的管理,对储存有秘密文件、资料的计算机等设备要有专人操作,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严格对涉密存储介质的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存储有涉密内容的介质一律不得进入互联网络使用。
4、建立系统保密措施,严格实行安全管理。系统的安全、帐号及权限的管理,责任到人;对系统软件的管理;在系统维护过程中,产生的记录:系统维护日志、系统维护卡片、详细维护记录。
5、对涉密信息实行加密、解密及管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
6、建立数据库的信息保密管理制度,保障数据库安全。数据库由专人管理并负责。
7、建立日志的跟踪、记录及查阅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漏洞。
1.1.5.3.1.2 技术保障措施
1、加强内部网络管理、监测违规
(1)在强、弱电安全方面,采用双路交流电供电形成电源冗余并配置UPS的设计方案保证强电安全,另外,采用避雷防电和放置屏蔽管道的方法来保证弱电
线路(交换机、网线)的安全。
(2)在IP资源管理方面,采用IP+MAC捆绑的技术手段防止用户随意更改IP地址和随意更换交换机上的端口。通过网管中心的管理软件,对该交换机远程实施Port Security策略,将客户端网卡MAC地址固定绑在相应端口上。
(3)在网络流量监测方面,使用网络监测软件对网络传输数据协议类型进行分类统计,查看数据、视频、语音等各种应用的利用带宽,防止频繁进行大文件的传输,甚至发现病毒的转移及传播方向。
(4)在违规操作监控方面,对涉秘信息的处理,严禁“一机两用”事件的发生。即一台计算机同时联接内部网和互联网,还包括轮流上内部网和国际互联网的情形,实行电脑在线监测、电脑在线登记、一机两用监测报警、电脑阻断、物理定位等措施。
2、数据加密
考虑到网络上非认证用户可能试图旁路系统的情况,如物理地“取走”数据库,在通信线路上窃听截获。对这样的威胁采取了有效方法:数据加密。即以加密格式存储和传输敏感数据。发送方用加密密钥,通过加密设备或算法,将信息加密后发送出去。接收方在收到密文后,用解密密钥将密文解密,恢复为明文。如果传输中有人窃取,他只能得到无法理解的密文,从而对信息起到保密作用。
3、病毒防治措施
安装防病毒软件,在软件安装、病毒代码升级等方面,可通过服务器直接进行分发,尽可能减少客户端维护工作量;病毒代码的升级要迅速有效。
4、补丁更新与软件分发
网络安全防御不是简单的防病毒或者防火墙。只有通过提高网络整体系统安全,才能让病毒进攻无门。然而提高网络整体系统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问题。
自动分发软件、升级补丁等工作是确保系统安全的关键步骤。可使用系统自带软件来自动实现这一功能。
1.1.5.3.1.3 信息安全审核制度
1、设立信息安全岗位,实行信息安全责任制
2、建立并实行服务器日常维护及管理制度
3、建立并实行机房值班安全制度
4、建立并实行防火墙等软件更新制度
5、建立应急处理流程
6、建立并实行信息储存与查阅制度
1.1.5.3.2 测绘保密制度
(1) 总则
① 为了保护公司利益,特制订本规定,公司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
② 秘密分为三等级:绝密、机密、秘密。
(2) 细则
③ 严守秘密,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公司内外无关人员散布、泄漏公司机密或涉及公司机密。
④ 不得向公司内部员工窥探、过问非本人工作职责内的公司机密。
⑤ 严格遵守文件(包括传真、计算机盘片)登记和保密制度。秘密文件存放在专用文件柜内,计算机中的秘密文件必须设置口令,并将口令报告公司总经理。不准带机密文件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不得在公共场所谈论秘密事项和交接秘密文件。
⑥ 项目及承担工作完成后需数据刻盘、入库确认备份无误后必需将工作使用的计算机中(包括项目经理)图件、文本数据进行清理删除任何与项目有关的图件、文本等汲密资料。生产基地公司确定专人对机器内数据进行删除,确保机器上不能存在与生产有关数据资料(影像、数据文件、技术设计等),除技术部外(涉及招投标技术资料需参考)。
⑦ 外业项目部资料进出必须有登记,发放到个人(小组)必须登记签名。要加强图像资料、数据成果等资料保管,防止丢失、被盗和泄密事故发生;特别是在外出差时一定要防盗。
⑧ 严禁任何人复制各类保密资料、文件(包括利用计算机的光驱、移动盘复制)。严禁生产基地公司各部门、个人向外单位和个人提供、复制各类保密资料、文件。
⑨ 严格遵守秘密文件、资料、档案的借用管理制度。如需借用秘密文件、资料、档案,须经总经理批准。并按规定办理借用登记手续。
⑩ 秘密文件、资料不准私自翻印、复印、摘录和外传。因工作需要翻印、复制时,应按有关规定经办公室核准后办理。复制件应按照文件、资料的密级规定管理。不得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引用秘密文件和资料。
⑪ 会议工作人员不得随意传播会议内容,特别是涉及人事、机构以及有争议的问题。会议记录(或录音)要集中管理,未经办公室批准不得外借。
⑫ 调职、离职时,必须将自己经管的秘密文件或其他东西,按离职程序办理移交,决不可随意移交给其他人员。
⑬ 公司员工离开办公室时,必须将文件放入抽屉和文件柜中,不得带回家中。
(3)
责任
发现失密、泄密现象 ,要及时报告,认真处理。对失密、泄密者,按公司保密协议处理;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经济制裁;造成公司严重损失的,报送有关机关处理。
1.1.6 本项目成果后续合理化应用规划建议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现了粮食连年丰收,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但是,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还不牢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生产用地矛盾不断凸显,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任务仍然艰巨。
建立“两区”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要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十三五”时期,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培育互联网农业,建立健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管理服务能力;《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也将对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作出总体部署。为贯彻落实以上纲要和规划,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确保“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取得明显进展,有力引领和驱动农业现代化,特制定本规划。
两区划定信息应用平台建成后可以将制种信息、土地划分信息、产量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和分析,通过监测网络、产业GIS 地图,以及大数据服务,为政府和企业等产业链机构提供制种监管和服务,实现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
农业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促进农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的组建,旨在通过农业大数据指导未来农业的发展,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联盟成立四年来,在对农业心怀赤诚的企业和企业家共同努力下,农业大数据在落地事件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作为国家非常重视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各方面建设都会得到重点支持。从已经公布的措施来看,无论是人还是地,都将得到现代化的综合提升。
l 补贴到户应用
按照汪洋副总理关于“两区”建设的讲话,经过“两区”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将实现补贴到户。“两区”范围内种植“两区”要求作物的经营户将获得政策性生产补贴,能够极大保障“两区”成果的落实。
l 高标准农田建设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号)》的要求,“两区”建设完成后,国家将在“两区”范围内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省政府的要求,都灌区内已经完成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将全部划入“两区”,同时未完成的规划高标准农田将全部调整规划到“两区”范围内,后续将持续按照国家要求将“两区”范围内的农田建设为高标准农田。
l 作为农业数据中心核心基础服务数据建设
“两区”建设成果,包含了丰富的作物信息、农业基础设施信息,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号)》的要求,国家在完成“两区”划定后将重点进行“两区”建设,包括财政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并增加基础设施投入等,把“两区”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安排的重点领域,现有的高标准农田、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要积极向“两区”倾斜。因此“两区”内的农业相关投入将会持续增加,“两区”成果也将成为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重要依据,“两区”成果的共享应用也必将成为农业基础数据服务核心,成为农业数据中心的核心基础数据之一。
l 农田水利会更棒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号)》的要求,积极推进“两区”范围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两区”范围内的骨干水利工程和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l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号)》的要求,加大“两区”范围内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优化支持方向和领域,使其成为“两区”建设的骨干力量。以“两区”为平台,重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加强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
l 全程机械化、大数据将更普及
抓紧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技推广和服务能力。
以“两区”为重点,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加快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普及应用,提升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
1.1.7 两区划定信息应用平台
1.1.7.1 总体架构
两区划定信息应用平台总体架构见图1。
图1 总体架构图
(1)两区划定数据库管理系统。两区划定数据库是两区划定成果的数据仓储,是信息应用平台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对两区划定数据库进行统一组织、存储、管理、维护和更新。
(2)两区划定电子政务系统。在两区划定数据库基础上建立的两区成果管理电子政务支撑平台,主要面向管理部门对区县业务办理、业务监督、管理和指导。
(3)建库工具:主要用于本次两区划定数据库建库的主要工具,可以通过将基本农田数据、高标准农田数据等数据为基础数据并根据行业规范进两区的范围进行划定、建库,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制作相应的专题图,最终形成以县为单位的两区划定数据库。
(4)移动平板调查软件:平板调查主要提供对建库工具划定的数据进行现场核实的辅助作用,平板数据和建库工具可以无缝衔接。
(5)基础设施环境。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硬件和基础软件,是信息应用平台运行的基础,采用云服务模式集成。根据系统建设要求和业务应用的需求,由应用服务器集群环境、数据库服务器集群环境、存储备份系统和基础软件系统构成。
(6)相关标准规范。分为应用规范和两区划定标准规范两类,其中应用规范包括数据管理规范、产品生产规范、集成与共享规范,两区划定标准规范则两区划定数据库规范和要素编码规则。
1.1.7.2 系统架构
两区划定信息应用平台总体采用三层架构的模式来进行设计,其中电子政务系统使用 B/S 模式,基于 J2EE 架构和ArcGIS 平台,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技术实现,后端采用hibernate+spring+springmvc的三层开发架构模式,前段采用主流的 MVVM 模式以note js+vue2+Vuex+vue-router+webpack+es6+pug+less技术来实现;数据库管理系统、建库工具和移动平板调查软件采用cs模式,界面采用采用 WPF 定制,符合 Ribbon 风格,管理系统支持IE9以上及谷歌等主流浏览器
;底层采用 ORM+MVVM 模式;地图采用主流 ArcGIS技术来实现。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及具有二次开发接口。
1.1.7.2.1 Mvvm模式
MVVM 由 Model,View,ViewModel 三部分构成,Model 层代表数据模型,也可以在Model中定义数据修改和操作的业务逻辑;View 代表UI 组件,它负责将数据模型转化成UI 展现出来,ViewModel 是一个同步View 和 Model的对象。
在MVVM架构下,View 和 Model 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通过ViewModel进行交互,Model 和 ViewModel 之间的交互是双向的,因此View 数据的变化会同步到Model中,而Model 数据的变化也会立即反应到View 上。
ViewModel 通过双向数据绑定把 View 层和 Model 层连接了起来,而View 和 Model 之间的同步工作完全是自动的,无需人为干涉,因此开发者只需关注业务逻辑,不需要手动操作DOM, 不需要关注数据状态的同步问题,复杂的数据状态维护完全由 MVVM 来统一管理。
1.1.7.2.2 平台架构
系统平台技术架构设计充分利用当前比较先进和成熟的高新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案、生产技术和工艺,保证数据获取、更新、建库、产品制作、分发服务以及质量控制等过程的健壮性、科学性、可扩展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基于主流GIS和空间数据库、Web的门户网站技术、工作流技术、分布式应用框架开发,支持大型主流数据库以及Windows操作系统。
系统采用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架构设计,共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
图3-1
系统技术架构图
1. 应用层
应用层包括各子系统的业务逻辑模块和各子系统的统一用户接口,通过隔离业务逻辑的实现和用户界面的实现,达到弱耦合的要求,以利于义务逻辑在流程或方式上的改变,以及基于易用性对用户界面的修改和升级。统一用户接口提供各子系统用户操作的界面,可根据其交互操作的复杂性和性能要求,实现为浏览器页面或专用客户端。
2. 中间服务层
服务层包括了GIS平台提供的服务和支撑业务系统的业务服务,GIS服务类型和功能支撑如下:
l 矢量地图服务:提供矢量数据出图、查询等功能支撑
l 影像地图服务:提供对栅格影像、无人机影像数据的访问
l 要素服务:提供矢量数据在线编辑的支撑
l 地理编码服务:提供地址与地理位置查询的服务
l 空间处理服务:提供在线空间分析和地理处理的支撑
l OGC服务:用于支撑与其它业务系统集成的预留服务类型
3. 数据层
数据层包括系统中涉及到的空间和非空间数据,如:影像数据、基础地图数据、空间元数据、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其它数据等,数据层的下端由数据库软件、存储和备份管理系统和相应硬件以及外部数据源等部分支撑,是数据集中整合共享存储应用的中心。
4. 支撑平台层
支撑平台层主要为应用系统提供可靠的硬件设备支撑。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小型机、刀片应用服务器组、各类机架式应用服务器、磁盘阵列存储设备、工作站、机房辅助设备、显示设备等。
1.1.7.3 设计原则
(1)先进性和成熟性
为满足系统先进性和成熟性的要求,应用系统采用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软件技术,最大程度地支持业界标准,采用标准、开放的技术设计系统,保证系统的适应性、兼容性和扩展性。
(2)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提供稳健的安全保障功能,完善的验证、访问控制机制及关键数据的脱密加密存储和传输。采用安全令牌服务、传输层加密、关键消息加密等多种方式实现数据的安全方案。
(3)实效性和共享性
为满足系统实效性和共享性的要求,保证信息采集工具软件在联网和不联网的状态下都及时的保证可以将数据更新到数据库,以保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化平台中数据是最新的,并通过不同的变更登记申请流程保证变更数据的实效性。
(4)系统安全性
为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对于用户验证须提供完整的安全解决方案。首先对用户密码加密存储,对关键敏感数据加密;支持网络数据加密传输;记录相关日志(包括系统日志、流程日志、业务操作日志等)。提供从系统设计到网络应用系统的各级安全和审查方法,采用三维权限(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权限)来管理整个软件的访问权限,具有权限灵活分配、
ID密码到访问记录、安全备份等多级安全措施能配置不同角色在不同流转环节上对数据的处理权限,以确保数据正常流转的安全性。
系统的安全是一个整体化的策略,它包括硬件环境的安全性、支持系统的安全性、网络安全性、应用系统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具体可参考系统平台总体设计一章。
(5)可操作性和易用性
为满足系统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所有操作界面都具有良好“自说明”特性,直观、友好的人机交互页面,良好的用户体验,快捷的操作界面,功能操作方法风格统一设计并突出主要功能。全部操作页面符合标准WEB页面或Windows标准窗口操作风格,标准Windows文件编辑风格,Windows标准风格帮助文件。操作人员能够快速上手。同时,基于Portal技术的门户方案运行工作人员个性化的工作台设置,简单、快捷、易用的管理界面风格,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1.1.7.4 运行环境要求
系统软件
品牌
型号
操作系统
中间件
数据库
浏览器
SQLServer数据库软件
微软
2012中文标准版
Windows Server 2008 r2及以上版本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易智瑞(ARCGIS)
10.3
Windows Server 2008 r2及以上版本
电子政务系统
凯普顿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电子政务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r2及以上版本
Tomcat或weblogic等中间件
支持Sqlserver2008及以上版本
V2.0
两区划定数据库管理软件
凯普顿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数据库管理系统V2.0
Windows Server 2008 r2及以上版本
支持Sqlserver2008及以上版本
支持IE9以上及谷歌等主流浏览器
两区划定数据建库工具
凯普顿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库软件V2.0
Windows7及以上版本
Sqllint
移动平板调查软件
凯普顿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移动平板调查软件V2.0
安卓4.0及以上版本
Sqllint
1.1.7.5 功能介绍
1.1.7.5.1 电子政务系统
1.1.7.5.1.1 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模块主要是提供对两区划定过程所涉及的基础数据进行统一的展现和属性维护的功能,并提供图形数据的导出功能并提供对文本数据的导出和打印功能;
1.1.7.5.1.1.1 基础数据管理
系统可以从数据库管理系统提取相应的数据,并提供对影像数据、基本农田数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水利设施数据、气象站点数据、土肥数据、粮食生产功能区数据、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数据等多种数据的属性数据按照不同的分类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展示,用户可以通过查看图斑功能对数据的空间位置进行查看。并可以通过关键字进行模糊查询;
图:水利设施定图定位
1.1.7.5.1.1.2 基础数据维护
系统提供对两区数据的属性字段进行编辑的功能包括对两区、两区片块、两区地块、管护责任人等数据的属性字段进行添加、编辑、删除的功能,并能跟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实施的对接。
图:管护单位新增
1.1.7.5.1.1.3 数据导出
系统提供空间数据导出和excel数据导出两种导出功能。
1.1.7.5.1.2 两区管护
两区管护功能主要实现了对管护单位的变更、管护单位法人变更,以及对两区范围内的标志牌、种植情况、灾害情况、产量情况的监督管理功能。
1.1.7.5.1.2.1 管护单位管理
1.1.7.5.1.2.1.1 管护单位变更
在两区实际管理过程中管护单位可能因为某种外部原因需要发生变更,根据这种情况,系统实现了对管护单位进行变更的功能,对变更流程中的登记、资料上传、审核、合同上传的功能;
图:管护单位变更申请
1.1.7.5.1.2.1.2 管护单位责任人变更管理
实现对管护单位责任人发生变化时的变更登记、审核、资料上传功能;
1.1.7.5.1.2.2 巡查管理
实现对标志牌现状、种植情况现状、水利设施现状按照行政区域、两区范围进行巡查,并在巡查过程中记录标志牌是否损坏、损坏程度、相关图片等、管理人员对上报的结果进行审核。
图:标志牌巡查新增
图:标志牌巡查地图选择
1.1.7.5.1.2.3 两区监管
1.1.7.5.1.2.3.1 产量监管
1.1.7.5.1.2.3.1.1 产量上报
实现对管护单位按年发布产量上报的任务,管护单位接到任务后按时上报产量情况,管理人员可以对上报的产量进行审核。
图:产量上报
1.1.7.5.1.2.3.1.2 产量监督
系统提供对已经上报的单位进行抽查的功能,选择相关的单位进行抽查的审核,审核通过后可以发布任务给相关的人员,相关人员接到任务后可以实施对管护单位进行现场查看,并上报结果和现场图片等。
图:产量监管-选择抽查管护单位
1.1.7.5.1.2.3.2 灾害监管
1.1.7.5.1.2.3.2.1 灾害上报
系统实现了管护单位在发生了病虫害、洪涝灾害、旱灾、其他灾害后可以通过系统上报灾情的功能,系统管理员接到上报后可以对上报的内容进行审核;
1.1.7.5.1.2.3.2.2 灾害跟踪
系统实现了对已经通过的灾害进行跟踪管理以防止灾情的扩散;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发起跟踪申请,相关领导审核通过后,可以对实施人员发起跟踪任务,实施人员接到任务后可以通过系统实时上报相关跟踪情况,管理人员可以掌握最新的信息,以准备相关的防治方案;
图:灾害监管-选择跟踪灾害地块
1.1.7.5.1.2.3.3 标志牌监管
系统实现了对巡查后已经损坏的标志牌进行维护,相关工作人员发起维护申请,通过领导审核后,发布给相关的实施人员,实施人员接收任务后、对标志牌进行维护并对维护的结果进行上报,管理人员对其上报的结果进行审核验收。
1.1.7.5.1.2.3.4 种植情况监管
系统实现对未按要求种植农作物的地区进行整改监管,根据通过巡查上报的未按要求种植的地区填写整改申请,领导审核通过后,对实施人员发布整改任务,实施人员接收任务后、要求管护单位对其未按要求整改的地块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实施人员上报相关的结果,管理人员对其上报的结果进行审核验收
1.1.7.5.1.2.3.5 水利设施维护监管
系统实现了对巡查后已经损坏的标志牌进行维护,相关工作人员发起维护申请,通过领导审核后,发布给相关的实施人员,实施人员接收任务后、对标志牌进行维护并对维护的结果进行上报,管理人员对其上报的结果进行审核验收;
1.1.7.5.1.2.4 评估考核
系统实现对管护单位、管理单位每年的表现进行考核评估的功能,提供对产量完成情况,种植情况等因素进行考核评分的功能;
1.1.7.5.1.3 补贴管理
1.1.7.5.1.3.1 补贴预算
系统实现对各管护单位每年发放的补贴金额进行申请,相关领导对申请的金额进行审批,审批通过的管护单位可以通过补贴登记功能进行领取;
图:补贴预算-补贴预算申请
1.1.7.5.1.3.2 补贴发放登记
系统实现了对管护单位领取补贴时的登记备案功能,管理人员对发放的结果进行审核,对已经发放的补贴进行实时的统计;
1.1.7.5.1.4 两区地图
1.1.7.5.1.4.1 地图展示
系统实现对两区相关的空间数据通过图层的方式进行展现,用户可以通过对图层的筛选来展示不同的数据。
1.1.7.5.1.4.2 产量分析
在地图上展现各区域的产量情况分析;
1)灾害分析:在地图上展示受灾的地块、片块、保护区以及受灾的情况和严重程度;
2)土肥情况分析:展示各个保护区、片块、地块的土肥情况;
3)水利设施分布:可以在地图上显示水利设施的分布,并可以查看水利设施的现状;
4)种植分布:在地图上按种植类型显示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图:种植分布
1.1.7.5.1.5 统计中心
种植情况统计:按照行政区域、种植类型对中种植面积进行统计;
产量情况统计:按照行政区域、作物类型对产量情况进行统计;
受灾情况统计:按照行政区域、灾害类型对受灾面积进行统计;
补贴情况统计:按照行政区域对补贴发放金额进行统计;
未按要求种植统计:按照行政区、作物类型对未按要求种植的种植面积进行统计;
图:种植面积统计
1.1.7.5.1.6 档案管理
实现对两区划定业务过程产生的各种归档电子文件进行管理,系统会根据业务自动汇总相关电子文件,用户通过档案创建功能进行档案创建并填写档案相关属性保存后通过审核即可生效;
图:档案列表
1.1.7.5.1.7 政策宣传
系统提供政策资料录入-审核-发布的功能,政策资料发布后相关管理单位、管护单位可以查看相关政策资料。
1.1.7.5.1.8 系统管理
1.1.7.5.1.8.1 用户管理
系统为管理员提供了系统用户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为个人用户提供了个人信息编辑的功能;
1.1.7.5.1.8.2 角色管理
系统实现了角色的添加、修改、删除那个;角色下可以添加多个用户,并提供对角色设置权限的功能;
1.1.7.5.1.8.3 权限管理
系统实现了根据业务系统模块功能对用户角色分配权限的功能;
1.1.7.5.1.8.4 流程定制
系统针对各个业务流程默认定制了相关流程,用户可根据具体情况对非主要流程进行定制;
图:流程定制-标志牌巡查流程
1.1.7.5.1.8.5 日志管理
系统实现了对各个业务数据的操作的日志记录包括数据入库、出库、用户登录、退出事件等记录,上级管理员可以查看下级操作员的所有操作记录;并实现对记录的字段进行筛选查询、跟踪功能。
1.1.7.5.1.9 系统安全
1.1.7.5.1.9.1 用户验证
系统提供对用户敏感信息进行加密传输,并提供密码错误5次后需要等待1小时后才能继续登录的限制;
1.1.7.5.1.9.2 数据安全
旨在防止数据被偶然的或故意的非法泄露、变更、破坏,或是被非法识别和控制,以确保数据完整、保密、可用。数据安全包括数据的存储安全和传输安全两个方面。
数据的存储安全系指数据存放状态下的安全,包括是否会被非法调用等,可借助数据异地容灾备份、密文存储、设置访问权限、身份识别、局部隔离等策略提高安全防范水平。采用基于CA认证的传输加密方式,以保证数据的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加强软件安全性。
1.1.7.5.1.9.3 业务权限控制
将角色和用户组与权限和用户相结合,实现灵活而高效的用户权限控制。方案根据各级农业局实际情况,将系统权限管理与农业局内整体信息安全管理整合。
系统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部门管理员、系统操作人员与普通用户四类:
(1)系统管理员。具备系统管理最高权限,可以修改整个系统的权限体系;
(2)部门管理员。可进行本部门或本单位的权限管理;
(3)系统操作人员。根据系统管理员与部门管理员所赋予的权限进行操作;
(4)普通用户。根据系统管理员与部门管理员所赋予的权限进行查询操作。
系统权限设置中,上一级在权限范围内能对下一级的管理和使用权限进行设置。
1.1.7.5.1.9.4 日志管理
日志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它可以记录下系统所产生的所有行为,并按照某种规范表达出来。可以使用日志系统所记录的信息为系统进行排错,优化系统的性能,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调整系统的行为。在安全领域,日志系统的重要地位尤甚,可以说是安全审计方面最主要的工具之一。
1.1.7.5.2 移动平板调查工具
1.1.7.5.2.1 基础功能:
(1) 漫游:实现在地图上的拖拽移动;
(2) 选择:在地图上实现地块、片块等数据的选择,被选中的记录高亮显示,以其别于其它未选中记录
(3) 取消选择:被选中的记录取消高亮状态,保持与其它未选中记录一样;
(4) 放大:在地图上使用两个手指呈向外扩张操作,地图显示的视野手指扩张操作的最大范围,并不是最小范围。当放大到最大比例尺后就不能再放大。
(5) 缩小:在地图上使用两个手指呈拉拢操作,并按照两手指缩小距离动态缩小地图,当缩小到地图最小比例尺后不能再被缩小;
(6) 全图:将地图中所有要素呈现在用户视野范围内;
(7) 捕捉点:端点指线或面要素中线与线连线的交点。
(8) 捕捉边:通常指鼠标与线间垂直距离的交点。
(9) GPS定位:定位当前位置;
(10) 长度量算:在地图上对划定量算范围后对长度进行量算;
(11) 面积量算:在地图上对划定量算范围后对面积进行量算;
(12) 要素查看:显示选中要素的详细信息,信息根据要素的属性值进行显示。
1.1.7.5.2.2 两区核实功能
1.1.7.5.2.2.1 图像属性编辑
系统实现了两区范围、片块范围、地块范围的边界属性进行实时的编辑功能。
1.1.7.5.2.2.2 文字属性编辑
系统实现了对文字属性的编辑功能,并提供对现场图片、视频的录制上传功能;
图:属性编辑
1.1.7.5.2.2.3 规范检查
系统实现对数据的按照两区数据库规范自动规范检查功能。
1.1.7.5.2.3 水利设施核实功能
1.1.7.5.2.3.1 属性编辑
系统实现对水利设施的空间位置进行标注,标注后系统会弹出属性编辑框对现状情况进行编辑,并提供
现场图片和视频的录制上传功能;
1.1.7.5.2.3.2 规范检查
系统实现对数据的按照两区数据库规范自动规范检查功能。
1.1.7.5.2.4 标志牌核实:
1.1.7.5.2.4.1 属性编辑
系统实现对标志牌的空间位置进行标注,标注后系统会弹出属性编辑框对现状情况进行编辑,并提供现场图片和视频的录制上传功能;
1.1.7.5.2.4.2 规范检查
系统实现对数据的按照两区数据库规范自动规范检查功能。
1.1.7.5.2.5 测土配方施肥核实
1.1.7.5.2.5.1 属性编辑
系统实现对测土配方施肥的空间位置进行标注,标注后系统会弹出属性编辑框对现状情况进行编辑,并提供现场图片和视频的录制上传功能;
1.1.7.5.2.5.2 规范检查
系统实现对数据的按照两区数据库规范自动规范检查功能。
1.1.7.5.2.6 气象站点核实
1.1.7.5.2.6.1 属性编辑
系统实现对气象站点的空间位置进行标注,标注后系统会弹出属性编辑框对现状情况进行编辑,并提供现场图片和视频的录制上传功能;
1.1.7.5.2.6.2 规范检查
系统实现对数据的按照两区数据库规范自动规范检查功能。
1.1.7.5.3 建库工具
1.1.7.5.3.1 两区划定
图:两区地图
1.1.7.5.3.1.1 范围划定
系统实现对两区范围、片块范围、地块范围的划定功能,范围划定后可以直接对其属性进行编辑,并能上传相关附件;
1.1.7.5.3.1.2 合并
系统实现了对多个同一图层的地块、片块直接合并为上一级的片块和区,但不能合并为相同图层的要素;
1.1.7.5.3.1.3 空间标注
系统实现了对两区范围的标志牌、水利设施在地图上进行空间位置的标注和属性编辑的功能。
1.1.7.5.3.2 图层管理
系统实现了对、栅格数据、地貌、境界与行政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两区界线、两区标志牌、测土配方施肥、灌溉机井、气象站点数据的不同的图层进行显示、隐藏、叠加的功能。
图:图层管理
1.1.7.5.3.3 拓扑检查功能
图:拓扑检查
1.1.7.5.3.3.1 按图层检查
系统实现了选择一个图层对该图层的点状要素、面状要素、线状要素的拓
扑检查功能;
①点状要素图形检查:实现对点状要素重叠检查;
②线状要素图形检查:实现对线状要素的重叠、自相交、悬挂线、碎线等情况的检查功能;③面状要素图形检查:实现对面状要素节点重复、相邻节点、相互重叠、碎小图斑等情况的检查功能。
1.1.7.5.3.3.2 按行政区域检查
系统实现了选择相应行政区域图层后对行政区域下图层的拓扑检查
1.1.7.5.3.4 数据预处理功能
(1) 格式转换:将CAD格式数据转换成Shape格式数据
(2) 坐标系转换:能够支持对数据的坐标系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
(3) 坐标系定义:定义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坐标系
(4) 更改坐标系:更改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坐标系
(5) 投影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投影变换
(6) 坐标去代号:去掉坐标数据代号
(7) 坐标添加代号:为坐标数据增加代号
(8) 数据平移:将数据按照X、Y方向进行平移
(9) 仿射变换:对数据进行放射变换操作
(10) 现行变换:对数据进行线形变换操作
(11) 多项式变换:对数据进行多项式变换操作
(12) 数据拼接:支持相邻县矢量数据中空间线,矢量数据(空间和属性)的拼接
(13) 数据接边:支持相邻县矢量数据中空间线,空间数据等的接边
(14) 数据裁切:支持对矢量数据的裁切
图:数据预处理
1.1.7.5.3.5 数据分离
系统实现将行政区域数据、行政区域界线数据、地貌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基本农田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承包经营权地块数据等基础数据根据行政区区域进行分离系统提供按行政区域编码或者空间拓扑关系两种方式进行分离;
1.1.7.5.3.6 数据导入
系统实现将行政区域数据、行政区域界线数据、地貌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基本农田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承包经营权地块数据、粮食生产功能区数据、重要农产品功能保护区数据、标志牌数据等基础数据的导入功能。
图:数据入库
1.1.7.5.3.7 数据检查
系统实现了根据两区划定数据库规范对行政区域数据、粮食生产功能区数据、重要农产品功能保护区数据、标志牌数据等数据的属性检查功能。
1.1.7.5.3.8 模板定制
系统实现了对工作查表等需要导出的数据提供文件导出的模板在线定制、模板编辑、模板导出等功能。
1.1.7.5.3.9 专题地图
系统提供对乡级两区划定专题图和县级两区划定专题图等相关专题图的导出功能,并提供自定义专题图模板的工能同时还提供专题图预览、导出、打印的功能。
图:专题地图
1.1.7.5.3.10 两区台账
图:两区台账
1.1.7.5.3.10.1 台账管理
系统实现了对行政区域、两区、两区片块、两区地块、管护单位、标志牌的台
账管理功能,并提供对台账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1.1.7.5.3.10.2 台账查询
系统实现了根据关键字进行模糊查询和根据不同条件组合的高级搜索功能。
1.1.7.5.4 数据库管理系统
1.1.7.5.4.1 数据预处理
(1) 格式转换:将CAD格式数据转换成Shape格式数据
(2) 坐标系转换:能够支持对数据的坐标系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
(3) 坐标系定义:定义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坐标系
(4) 更改坐标系:更改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坐标系
(5) 投影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投影变换
(6) 坐标去代号:去掉坐标数据代号
(7) 坐标添加代号:为坐标数据增加代号
(8) 数据平移:将数据按照X、Y方向进行平移
(9) 仿射变换:对数据进行放射变换操作
(10) 现行变换:对数据进行线形变换操作
(11) 多项式变换:对数据进行多项式变换操作
(12) 数据拼接:支持相邻县矢量数据中空间线,矢量数据(空间和属性)的拼接
(13) 数据接边:支持相邻县矢量数据中空间线,空间数据等的接边
(14) 数据裁切:支持对矢量数据的裁切
(15) 栅格数据拼接:支持栅格数据的拼接
图:数据预处理
1.1.7.5.4.2 拓扑检查功能
1.1.7.5.4.2.1 按图层检查
系统实现了选择一个图层对该图层的点状要素、面状要素、线状要素的拓扑检查功能;①点状要素图形检查:实现对点状要素重叠检查;②线状要素图形检查:实现对线状要素的重叠、自相交、悬挂线、碎线等情况的检查功能;③面状要素图形检查:实现对面状要素节点重复、相邻节点、相互重叠、碎小图斑等情况的检查功能。
1.1.7.5.4.2.2 按行政区域检查
系统实现了选择相应行政区域图层后对行政区域下图层的拓扑检查。
1.1.7.5.4.3 图层管理
系统实现了对、栅格数据、地貌、境界与行政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两区界线、两区标志牌、测土配方施肥、灌溉机井、气象站点数据的
不同的图层进行显示、隐藏、叠加的功能。
1.1.7.5.4.4 数据处理
可以进行导入和上传两区工作所产生的汇交成果数据;
汇交成果数据包括:
l 粮食生产功能区数据
l 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数据
l 点状地物、线状地物、面状地物、零星地物
l 两区界线
l 标志牌
l 测土配方施肥
l 灌溉机井
l 气象站点
l 矢量元数据等数据。
图:数据处理
1.1.7.5.4.5 数据更新
(1) 模板制作:提供发包方、承包方、家庭成员、地块、地块空间shp、承包合同、登记簿/权证模板、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组级行政区模板制作。
(2) 数据更新:提供发包方、承包方、家庭成员、地块、地块空间shp、承包合同、登记簿/权证模板、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组级行政区数据更新。
1.1.7.5.4.6 数据管理
(1) 汇总表格管理:EXCEL汇总表格查看、更新及下载
(2) 其他资料管理:其他资料的查看、更新及下载
(3) 图件管理:地块示意图查看、更新及下载
(4) 文字报告管理:word文字报告查看更新及下载
(5) 元数据管理:元数据预览、编辑及更新
(6) 数据概览:预览汇交成果数据中心记录与大小
1.1.7.5.4.7 数据查询与统计
(1) 数据查询:提供类别、字段、条件进行查询,提供对字段进行选择组合进行复杂查询,并对查询结果进行导出及打印功能。
(2) 数据统计:提供自定义统计功能,可根据自定义统计选项统计相关数据个数及面积功能,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导出及打印功能。
图:数据查询与统计
1.1.7.5.4.8 两区划定
1.1.7.5.4.8.1 范围划定
系统实现对两区范围、片块范围、地块范围的划定功能,范围划定后可以直接对其属性进行编辑,并能上传相关附件;
1.1.7.5.4.8.2 合并
系统实现了对多个同一图层的地块、片块直接合并为上一级的片块和区,但不能合并为相同图层的要素;
1.1.7.5.4.8.3 空间标注
系统实现了对两区范围的标志牌、水利设施在地图上进行空间位置的标注和属性编辑的功能。
1.1.8 供货设备型号
序号
名称
品牌
型号
1
单机加密服务器
宝德
6630WH
2
两区标志牌
定制
定制
3
SQLServer数据库软件
微软
2012中文标准版
4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易智瑞(ARCGIS)
10.3
5
电子政务系统
凯普顿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电子政务系统V2.0
6
两区划定数据库管理软件
凯普顿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数据库管理系统V2.0
7
两区划定数据建库工具
凯普顿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库软件V2.0
8
移动平板调查软件
凯普顿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移动平板调查软件V2.0
1.1.9 售后服务方案、培训方案
1.1.9.1 培训服务
我公司免费3次提供对用户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并负责提供培训资料的准备,确保熟练掌握数据状况和应用。
1.1.9.1.1 培训计划
培训是两区划定工作顺利开展、实施与维护的重要保障。为加快推进两区划定工作进程,初步制定了本次培训方案。接受培训的人员为本次两区划定的管理人员和两区划定的实施人员。
1.1.9.1.2 培训目标
两区划定工作管理人员能够独立完成数据库的配置和管理,以满足两区划定工作的相关要求;通过培训,使数据维护人员和数据使用人员熟悉各自的使用操作,独立完成相应岗位的技术工作。两区划定工作管理人员能熟练的完成相关的配置,故障诊断,维护管理及开发工作,并能达到继续为其他人员做培训的水平。两区划定工作实施人员培训后能够达到熟练进行两区划定工作的水平。
数据库管理员
对于两区划定工作管理人员,要求具备相当的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等相关知识,能够负责两区划定工作期间的日常管理。
数据维护人员
数据维护人员主要指项目实施过程中负责数据维护和入库的技术人员。通过培训,操作员应能熟练的操作数据库,了解数据库的数据量大小、矢量数据图层内容、图层含义、影像数据内容、数据的时点等,并具备数据收集、整理、采集、编辑、更新和入库的能力。
相关业务人员
相关业务人员主要指项目成果验收后实际维护使用数据的人员,通过培训能够独立完成数据库的日常管理。
1.1.9.1.3 培训内容
现如今,农业部门的信息化远远落后于国土、税务和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整体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水平相对不高。两区划定建设既是当前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务必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两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把该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因此,这对这个项目的培训是极为重要的。本次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² 本项目总体介绍培训;
² 两区划定相关规范培训;
² 两区划定数据建库、两区划定数据库管理软件、两区划定电子政务系统、移动平板调查软件使用操作培训;
² ² 相关管理制度培训;
² 系统部署、配置和调试培训;
² 系统运行维护技术人员培训;
² 数据质量检查、数据库建库及汇交人员培训。
对系统管理员进行数据库、地理信息等平台软件的培训,使系统管理员掌握本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能够独立完成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
对业务工作人员,首先培训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培训他们掌握系统的各类数据录入、输出方法,以及各种功能的使用,从而能够利用系统各类功能完成相关工作。
对领导来说,主要培训他们系统软件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多涉及决策方面的案例,让领导直观清楚认识到系统的分析决策作用等,从而让领导有希望从系统中得到帮助的想法。
根据对接受培训的人员管理和应用水平不同层次的要求,我公司提供针对本项目的具体培训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培训内容
主题
内容
形式
成果
基础知识介绍
两区划定。
讲解、面授
(0.5天)
使用户了解两区划定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知识。
两区划定工作思路
1、两区划定工作路线;
2、实施方案。
讲解、面授
(1天)
1、用户清楚两区划定的整体思路,结合数据现状选择工作路线;
两区划定规范及标准培训
两区划定相关规范和标准。
讲解、面授
(2天)
客户了解到数据规范化处理的必要性,为后期工作奠定基础。
两区划定流程介绍
两区划定流程,包括准备阶段、规范化梳理、整理、外业调查、检查、公示、入库等。
讲解、面授
(2天)
用户了解两区划定的整个工作流程。
数据建库
1、数据的建库步骤介绍。
讲解、面授(1天)
用户了解、掌握数据建库、数据汇总方法。
交流、回顾
1、授课技术人员答疑;
2、交流回顾培训的内容。
讲解、讨论
(0.5天)
深化巩固培训知识。
1.1.9.1.4 培训方式
我公司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手段和方式,使用户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1)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是以培训班形式开展的一种培训方式,用户将会接受相关内容的正规培训,并会参与交互式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最终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针对本项目,公司将根据用户职责不同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2)现场培训
单纯的讲解是枯燥无味的,用户也不容易接受。在培训过程中,我公司安排了实际操作培训,增加用户的感性认识,提高培训质量。
(3)操作辅导与答疑
由于个体差异,以及培训的效果不同,不是每个用户都能通过一次培训把讲师所讲的内容全部消化吸收,对培训内容有疑问是培训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如何消除用户的疑问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后续培训课程顺利进行的前提。
我公司针对上述情况,提出操作辅导和答疑培训服务。我公司认为,培训不应当是单一的组织学习,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身就是在不断地提高应用能力的培训。所以,我公司的辅导答疑由以下两个方面组成:
1)集中培训答疑
这部分的答疑主要在用户集中培训的过程中进行的,可以在课后,可以在操作现场。
2)实施过程中答疑
用户在集中培训之后,在实施过程中可能还有疑问,我公司提供远程答疑。用户和讲师可以通过通讯工具交流问题,如果不能解决的,公司派相关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
1.1.9.1.5 培训管理
通过为**县农业局农业局各业务人员安排相应的培训计划,使本项目相关组织业务人员对**县农业局农业局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技术服务项目有整体认识,了解其技术概要与技术发展前景,通过培训使其掌握系统管理、系统运行以及系统维护等基础知识。
通过本培训,使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等掌握相关的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安全技术,使应用系统能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依据本项目的具体建设目标,技术培训包括网络(含广域网)、安全、网络应用、服务器、存储、数据库、中间件等方面的内容。
1.1.9.1.5.1 培训环境协助搭建
我公司在业主单位指定或业主单位委托我公司开展人员培训的固定场所,协助准备网络、服务器、个人电脑等硬件环境。我公司负责数据库软件、应用服务中间件等基础软件的安装,并将应用系统部署到服务器中,确保培训的应用环境与实际环境相同或类似。
1.1.9.1.5.2 培训组织及培训成员
我公司为人员培训服务提供专门培训小组,小组成员不少于2人,均为参与实施项目的技术人员,并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表达能力。
1.1.9.1.5.3 培训教材编制
我公司为培训工作组织编写《安装配置手册》、《系统使用手册》、《系统管理员手册》等,并提供培训计划、培训课件、培训考核表等其他相关文档,所有的培训资料均是中文书写。教材的内容与实际操作过程和课堂演示结果相一致的。教材的发放做到培训对象人手一册,可以按照业主单位要求,为相关人员发放套册。
1.1.9.1.5.4 培训方式
我公司为本项目提供现场培训、本地培训等方式的培训,其中现场培训和本地培训采取集中方式,提供上午和下午课程,并根据参加人员要求可加开晚上课程,用户可以根据填写统一下发的“培训日程安排表”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培训时间,以方便对用户进行培训。
对于领导用户和关键用户,我们可以根据领导和关键用户的日程安排,派出专人进行一对一培训,帮助掌握相关内容和使用系统的知识。
1.1.9.1.5.5 培训效果
我公司在满足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体现培训的生动性、活泼性、互动性和针对性。
培训结束前采用模拟实际应用情况的现场考核方法,由培训对象上机进行实际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内容即达到基本要求。
培训的目的是要使培训对象能够通过培训活动,能够正常完成培训内容的要求。
1.1.9.1.5.6 对培训教师严格管理
我公司培训组成员均通过公司内部培训考核,具备丰富的授课经验和授课能力。在其对用户的培训过程中,本项目经理将不定时的对其培训准备工作、培训现场教授、培训反馈等情况进行抽检,一旦发现培训员工不遵守培训章程或接到两次(含两次)以上投诉单、投诉举报等情况的,立即将其调出培训小组,另加选派合格的人员。
1.1.9.1.5.7 其他培训承诺
除培训计划外,在系统运行期间若业主单位有培训要求,我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协助完成相关培训。
1.1.9.1.6 培训工作组织
培训工作组织形式如下:
1、实施项目下设培训小组,培训组成员由参与项目的骨干人员组成,同时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培训小组负责培训方案、培训计划、培训材料、培训场地、培训环境等的组织和培训授课。
2、培训对象根据已定计划及内容安排,参加相关培训活动。培训活动以实际上机操作为主,包括安装、配置、调试、诊断、使用操作和系统维护、开发技术及接口等,同时结合标准规范和一定的理论介绍。
3、每期培训工作结束后,由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培训的考核,考核同样以实际上机操作为主。
4、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收集培训人员建议,由培训人员持续改进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以更好的满足人员使用的要求。
1.1.9.1.6.1 制定培训方案
培训方案
编号:日期:年月日
培训项目
培训时间
培训师
培训方式
培训课时
培训目的
培训内容
培训设备
培训地点
参训人员
要求
参训人数
培训结果
评价
用户意见
签字:
年月日
项目主管
意见
签字:
年月日
1.1.9.1.6.2 发出培训通知
方案确认后,由用户发出培训通知,组织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通知
编号:
发往:
领导签发:
:
按照**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技术服务政府采购项目培训计划,兹定于月日进行知识培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按要求安排参加此次培训。
一、培训时间
二、培训地点
三、培训内容
四、参加人员
年月日
1.1.9.1.6.3 培训成绩考核
培训完毕后进行考核,填写培训考核成绩表,考核成绩按A/B/C/D四个层次记录,分别代表优秀、良好、掌握、未掌握,对于D级考核成绩的人员将进行重点辅导。
培训考核成绩
编号:年月日
培训项目
培训单位
培训师
上课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序号
部门
姓名
考核成绩
考勤情况
课堂纪律
其它
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培训管理岗人员签字:年月日
培训师签字:年月日
1.1.9.1.6.4 培训结果评估
培训结束后,由学员对培训结果进行打分,用户方培训组织部门进行汇总统计,我公司根据评估情况改进以后的培训计划。
培训评估表
培训项目:姓名(可以不填):
序号
评估项目
差中好
1234567
1
培训目标已达到?
□□□□□□□
2
教师讲解技巧如何?
□□□□□□□
3
是否鼓励学员参与课堂教学?
□□□□□□□
4
是否很好地回答学员的提问?
□□□□□□□
5
讲课内容是否丰富,吸引人?
□□□□□□□
6
知识面是否宽广?
□□□□□□□
7
所讲内容是否切题?
□□□□□□□
8
培训内容对自身全面发展是否有启发?
□□□□□□□
9
培训内容是否紧密结合实际?
□□□□□□□
10
培训内容能应用到岗位上?
□□□□□□□
11
教师对所讲内容掌握得深、理解得透?
□□□□□□□
12
讲义编写质量?
□□□□□□□
13
整体上,您对这次课程的满意程度是?
□□□□□□□
(注:满分100分,每题满分7分,最后汇总成绩转化成百分,即总成绩*100/91,填入“讲师总得分”里)
说明:
1.本表请受训学员如实填写,并请填妥后交组织部门。
2.请在您认可的选项上打勾。
3.请您给予真实的反映批评,以帮助我们对将来的培训计划进行改进。
您的其它意见:
1.1.9.1.6.5 培训结果备案
用户方培训组织部门根据培训评估结果,在我公司培训前提交的“培训方案”表中填写“培训结果评价”内容和意见建议,由项目经理提交公司项目管理部门分析、备案,并作为对培训师的考核标准之一。
1.1.9.1.7 培训过程质量控制
对系统和服务质量的高度重视,在追求质量的过程中精益求精,这是我公司的一个重要的传统。对技术服务部门而言,不断强化质量管理,追求更高的服务质量,是一贯的目标。作为技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公司一直将培训质量控制视为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基于这种思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培训服务质量控制体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将以此培训服务质量控制体系为基础,针对本项目特点,来指导完成本项目培训工作。
1.1.9.1.7.1 针对培训的质量管理
我们认为,质量管理不能泛泛而论、平均用力,必须抓住重点,将注意力集中到具体措施上,才能真正做好质量管理。
针对本项目,我们将在总体项目质量检验小组中建立一项专门针对技术培训的质量控制分组,以确保用户培训能够顺利实施,达到用户对培训质量的要求。
这支分组的人员由有经验的质量管理人员、商务管理人员以及本项目负责培训事务的用户领导共同组成。
1. 制订项目计划
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项目计划是否完备。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用户针对该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全局统筹,对项目中有可能影响到质量的一些潜在因素加以考虑,制订一个可严格控制质量的培训计划。
2. 监督项目实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密切监视培训的各个重要环节的运作情况。一次培训的实施过程包括:联系用户、安排课程、指定教师、安排学员交通和住宿、准备教材、设置教学环境、学员报到、授课、收集反馈、总结评定。质量控制小组有专人负责随时考查这些环节的实施情况,及时与用户进行沟通,纠正出现的错误和发现实施中的质量隐患。
3. 定期汇报项目实施状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小组将定期向本项目办公室负责领导以书面形式汇报项目进度,同样的报告也将提交给本项目经理。根据双方领导的指示,通过协调行动,对项目的质量进行进一步控制,对项目进度进行调整。
1.1.9.1.7.2 质量管理方法
我公司有自己的一套大型项目管理的标准方法。该方法在运用于我公司承接的大型项目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被证明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结合人员培训的具体情况,将整个培训划分成三个阶段,并且定义了每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机制。
1. 项目初始阶段
该阶段完成的主要任务是:指定培训项目经理、在质量控制小组中建立专门针对培训质量控制的分组、准备培训方案与用户协调形成对培训方案的共识、制订培训项目的基本评定指数、签署培训合同、确认培训学员、确定培训教员。在该阶段结束时,应该提交最终定稿方案、项目评定指数、已签约合同文本、学员签到表等。
2. 项目实施阶段
该阶段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开始实施培训计划、实施计划控制(监控执行效果、控制日程、财务状况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协调用户)、培训学员、收集反馈信息、培训质量回顾。在该阶段结束时,应该提交项目跟踪报告、用户反馈表、质量评估文档。
3. 项目总结阶段
该阶段完成的主要任务是:评估培训项目总体效果、总体质量回顾。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最后阶段,应该提交项目总体评估报告。
1.1.9.1.7.3 面向ISO9001标准的培训流程
我公司根据多年的培训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具体的业务情况,归纳和制订了一套培训业务流程,我们将在该流程的每个阶段,以ISO9001标准作为评价尺度。培训项目的质量控制小组将严格按照ISO9001标准进行质量监视、评估和控制。根据技术培训的实际情况,这一业务流程突出了与用户交流和获取用户反馈,在培训的三个阶段框架中,具体包括了以下步骤:
1. 培训项目初始阶段
根据预定的培训日期,培训管理员在开课前与业主方联系,向其发出培训学员名单,名单中包含学员详细信息,这些信息将由本项目办公室予以确认。
得到用户确认信以后,培训管理员将向用户发出情况说明函,说明函中包括:报到时间和地点、课程内容介绍、教员介绍、培训材料介绍等。
在发出说明函后,培训管理员将相应的学员信息和其他文档(包括学员签到表、学员阶段反馈表和总结反馈表等)提交给教员,由教员主要负责后续的业务流程。
至此,培训项目初始阶段结束。
2. 培训项目实施阶段
培训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执行人员是教员。
授课过程是整个项目的核心步骤,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我们将按照ISO9001的要求,制订了“教员授课手册”,对授课过程进行了严格详尽的规定:
了解学员情况:通过查看用户基本信息表以及与学员交谈,了解学员的工作任务、技术需求和知识基础,根据情况调整授课策略。
备课:准备授课教案,重新作一遍课程实验,浏览授课历史记录以了解该课程以往学员常问问题等。
确认教室:确认教室配置正确,所有软件已正确安装,所有硬件设备运行正常。填写教室配置确认表。
授课:这是教员要完成的最主要的任务。
首先教员要求学员签到。
开场白,作自我介绍,介绍课程基本内容、学习目标,授课日程、时间安排、实验环境、基本设施。
按章节授课,每一章节包括:说明本章的学习目标,按幻灯片逐张讲解,随时回答学员提问,对无法立即回答的问题,记录到学员问题表中,课后通过查阅资料或寻求技术支持获得解答,在下一次授课前必须向学员做出回答,对学员多次问到的问题,记录到常见问题表中。
在每一章内容讲授完毕后,指导学员进行本章的实验。首先按实验步骤讲解需要学员完成的操作,指出其中的要点。实验进行时,随时回答学员提问或帮助学员解决实验中遇到的操作问题。在学员全部完成实验任务后,或规定实验时间结束时,结合本章的学习目标,进行实验总结。
根据学员的精神状况灵活安排课间休息,连续授课时间最大不得超过一小时,以免学员感到疲劳。
阶段回顾,在每天授课结束后,请学员或学员代表填写阶段反馈表,对当天的授课内容、教员表现、日程安排、教学环境等所有关心的问题提出意见,对持有异议的部分提出修改建议。教员在当晚与质量管理组召开阶段小会,向项目经理和用户方代表汇报情况,对用户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协调,根据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修改课程安排(包括课程内容、教员配置、培训日程、培训环境等方面的改动)。
授课总结在所有章节讲授完毕及所有实验完成后进行。结合本课程学习目标,教员提示学员回忆课程中的要点,为学员拟出复习提纲,对在课堂上提出的,超出课程范围的问题,建议学员修习相关课程或相应部门的技术支持。授课过程至此结束。
课程结束后,教员将要求每个学员填写用户总结反馈表,由学员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评价:
教员表现:教员的课前准备、教员的知识水平、教员讲课是否清晰明了、教员是否乐意帮助学员解决问题、教员的授课速度。
教学内容:内容是否适应用户的实际需要、教材的难易程度、实验/练习对掌握课程内容的帮助、用户对实验/练习感兴趣的程度。
其他内容:学习环境和教室设备、注册登记程序、总体满意度。
另外,对以上问题有具体意见或建议的,以及对以上没有提到的内容有意见或建议的,学员也可以在反馈表中提出。
3. 培训项目总结阶段
教员拟出总体报告,向培训管理员作总结汇报,主要内容包括用户总体满意度,自我评估,培训改进建议等。
培训管理员从教员处获得用户反馈表,算出总体评分,制作出统计图表。
对用户在反馈表中的具体意见,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经理察看评分,若发现某方面用户评分较低,针对问题分别处理。若“教员表现”得分低,责成教员本次教学的细化总结,质量控制小组帮助教员发现问题,要求教员纠正问题后重新备课和试讲,质量控制小组认可后方可重新参与该课程的培训。若“教学内容”得分较低,向文档小组报告用户意见,同时要求教员适当修改或补充授课内容。若“其他”得分较低,责成相应的管理和支持人员做出整改。
教员与培训管理员协作,将本次培训遇到的问题作整理和提炼,形成“常用问题及解答”,加入到培训部门的内部资料库中,以备下次培训准备时使用。
由项目经理主持的总结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本期的培训中归纳经验、纠正错误、听取意见、完善服务,在下一期的培训过程中,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改正和提高,以更高的质量为用户提供培训服务。
1.1.9.1.7.4 培训质量考核
培训工作的业务运作处于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的监管之下,其各地分支机构也都沿用该体系。质量体系从培训工作的各个业务流程出发,规范每个阶段进行的与质量有关的活动,对每一个细节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从制度上保证本培训工作能够保证质量得以完成。
采取用户培训反馈表和网上调查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和监督。
利用日报、周报、月报的形式及时发现和控制在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采用讲师备份、轮换制度,对讲师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以提高授课的质量。
1.1.9.1.7.5 提交成果
Ø 《培训计划》
Ø 《培训教材》
Ø 《培训记录》
1.1.9.1.8 培训时间和地点
在两区划定正式开展之前进行培训,具体培训时间和地点由用户指定,我公司培训人员按用户确定的时间,在用户指定的地点进行培训。如果有需要,在两区划定过程中和两区划定工作完成后均可免费提供相应的培训。
1.1.9.2 售后服务
1.1.9.2.1 服务目标
为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我公司坚持交付100%合格产品、对我公司的产品提供后续的售后服务等服务目标,依靠科技进步,为用户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以“用户成功,我们成功”的价值观衡量、规范员工的行为,致力于服务创新和服务承诺的兑现,力求为用户提供超越用户期望的服务。
1.1.9.2.2 服务承诺
(1)免费质保期承诺
我公司承诺自项目验收合格之日起1年免费质量保证期,质保期内我公司负责服务内容包括:数据升级、故障排除、数据维护、电话巡访、建议与咨询、技术培训等。
(2)应急维护时间承诺
我公司承诺在接到用户的服务通知后,在3小时内响应,如需现场服务的,确定具有解决故障能力的技术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时间不超过12小时),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我公司承担。
(3)培训承诺
我公司为用户提供3次免费技术培训服务,并指派专人负责与用户联系培训事宜,制定培训方案,与用户讨论,通过后按培训方案进行培训。
(4)其他服务承诺
①数据安全承诺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我公司承诺在实施过程中不保留数据的任何复制产品。
具体安全承诺如下:
A、不将涉密计算机及网络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
B、不在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
C、不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将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上的数据复制到涉密计算机及网络;
D、不擅自在涉密计算机上安装软件或复制他人文件;
E、不将无线外围设备用于涉密计算机;
F、不将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通过普通邮寄渠道寄运或违规交由他人使用、保管;
G、不擅自将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交由外部人员维修;
H、不将未经专业销密的涉密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出售、赠送、丢弃;
I、不将处理涉密信息的多功能一体机与普通电话线路连接;
J、不在连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涉密信息;
K、不在非涉密办公网上存储处理涉密信息;
L、不在公开网站上登载涉密信息;
M、不使用具有无线互联网功能的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
N、不使用个人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
②保密承诺
我公司承诺在中标之后的合作期间和合作方结束后,除获得用户书面同意外,不向任何第三方泄露用户的任何内部资料包括成果资料。不将所掌握的用户尚未面向社会公开的任何资料透露或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③诚信承诺
A、我公司申报的所有资料是真实、准确、完整的;
B、我公司没有被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做出停止市场行为的处罚;
C、我公司在参加本次政府采购活动前五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D、若我公司中标,将严格按照规定及时签订合同;
E、若我公司中标,将严格按照投标文件所承诺的报价、质量、工期、投标方案等内容组织实施;
F、若我公司违反上述承诺,隐瞒、提供虚假资料或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组织实施,被用户发现或被他人举报查实,无条件接受取消投标资格、中标资格、不良行为记录的处罚,对造成的损失、法律和经济责任完全由我公司承担。
投标人名称:**凯普顿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或加盖个人名章):
投标日期:2017年10月19日
1.1.9.2.3 系统运行维护方案
1.1.9.2.3.1 维护内容
系统维护内容主要包括部件数据的维护,地形数据等基础数据更新和维护,系统软、硬件设备维护,应用软件维护。
1.1.9.2.3.2 部件数据维护
数据维护根据系统的统一规划按如下方式进行:将本市新的部件数据进行初步审核,通过后统一编码,通过更新程序将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更新。
数据维护信息包含如下内容:
1.维护类型:
维护有如下三种方式:
Ø 新增:新的消防部件增加
Ø 删除:删除已有消防部件
Ø 更新:更新已有消防部件信息
2.部件编号:
Ø 删除和更新:该部分内容为该消防部件的消防部件编号。
Ø 新增:为一个临时消防部件编号,待审核确认后则转为正式消防部件编号。
3.地理坐标信息:
Ø 新增:存放该消防部件的地理坐标信息。
Ø 点类:x,y坐标。
Ø 线类:点个数和线上各点的坐标。
Ø 面类:点个数和面上各点的坐标。
Ø 删除:该部分内容不需要
Ø 更新:如该部分内容为空,这表示地理坐标不需更新,否则,则存放新的地理坐标信息。
4.属性信息:
Ø 新增:存放该部件的属性信息。
Ø 删除:该部分内容不需要
Ø 更新:如该部分内容为空,这表示属性信息不需更新,否则,则存放新的属性信息。
5.其它信息:
Ø 维护日志信息,如进行维护具体的人、时间、单位等。
1.1.9.2.3.3 地形数据等基础数据更新和维护
地形数据、地理数据、栅格影像数据、行政区划网格数据等基础数据的更新维护只能通过人工拷贝方式更新,更新周期需要根据测绘部门数据更新周期决定。
1.1.9.2.3.4 系统软、硬件设备维护
系统软、硬件设备的维护主要包括系统硬件的维护,系统软件的维护更新,视频监控设备、大屏幕设备等维护。
1.1.9.2.3.5 应用软件维护
应用软件的维护是本项目维护中的重点,是保障系统能与时俱进的关键,为使系统有更长的生命周期,必须确保应用软件提供商能提供及时的应用软件功能性修改和更新,把最新的消防理念应用到智慧消防系统中。
1.1.9.2.4 售后服务内容
我方所提供的售后服务内容包括故障排除、数据恢复、电话巡访、建议与咨询、技术培训等。
(1)故障排除
维护周期:每三个月一次
维护内容:如果数据出现的问题发生在我方对客户进行例行性维护或者巡检过程中,则我方技术人员将现场解决存在的问题,否则,我方在受理客户服务请求后在规定的响应时间内通过适当的服务方式为客户进行系统诊断与故障排除。
(2)数据恢复
维护周期:发生数据丢失情况时立即响应
维护内容:在异常事故下的数据丢失,可用本地备份介质中恢复出最新的数据。采用增量备份或采用完全备份恢复根据数据丢失情况判断。
(3)电话巡访
维护周期:每月一次
维护内容:与客户一起共同对数据库进行性能调优、故障诊断,数据库日常维护管理方面的交流,并与客户共同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并希望客户对我们的售后服务质量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每次电话巡访后,我方对巡访结果进行记录并备案,并在3个工作日内将结果反馈给客户。对于客户反映的需要现场解决的问题,在客户规定的响应时间内进行现场处理。
(4)建议与咨询
维护周期:在任何时候,如果我方认为有必要向客户提供必要的技术建议及咨询。
维护内容:以电话、传真或邮件形式提供一些必要的技术建议、咨询及数据库分析给客户,以帮助客户掌握数据库最佳使用方法和解决关于软件使用和操作上的困难。
(5)技术培训
维护周期:根据客户要求进行
维护内容:根据客户需要,对客户的数据维护人员进行临时有针对性的培训。我方制定完善的技术培训计划,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来指导客户快速掌握数据库的应用,并能够独立处理简单的应用问题。同时我方根据不同客户角色制定个性化的技术培训内容,满足不同应用人群在技术要求上的差异。
1.1.9.2.5 售后服务措施
1.1.9.2.5.1 软件免费升级时间
我公司将在免费服务期间根据实际需要和软件产品版本发布情况进行软件升级,对于安全性补丁和BUG补丁将随时进行升级服务。
1.1.9.2.5.2 售后服务响应方式
包括不限于全国范围内7*24小时热线电话(028-87789901)、互联网在线即时通讯(接口人员QQ:820007160)、传真(028-87785869)、特快专递、电子邮件(support@sccaptain.com.cn)、本地化团队服务等方式,以采购人要求为准,7x24小时的及时响应用户售后服务需要及各种技术咨询,解答用户在系统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操作方法。电话支持无法解决的问题将按照后文故障响应承诺进行现场技术支持。
l 售后服务响应方式包括电话支持、现场响应、优先级服务、远程电话拨入分析、专门客户支持等。
l 电话支持:客户可以从支持服务中心得到及时有效的电话支持。支持时间为7*24小时。要求电话支持的客户可以指定一名主要联系人及两名替补联系人与服务中心进行电话联系。
l 现场响应:如果问题不能通过电话解决,支持服务中心会派出经验丰富的现场工程师到现场为用户解决问题。服务时间为7*24小时。
l 优先级服务:当用户的设备发生问题时,用户可以自己确定问题的优先级和支持服务中心的响应时间。用户可以在下列三种优先级中进行选择:紧急(系统无法使用)、严重(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和不太严重,从而得到不同的响应速度。
l 远程电话拨入分析:如果需要,用户可以通过一个适当的网关来选用支持服务中心的远程电话拨入辅助计划。通过这项服务,支持服务中心的工程师可以远程检查您的系统,以便加速解决问题。
l 专人客户支持:如果支持服务中心提供的标准服务的现场支持服务仍不能完全满您的要求,您可以选择配备自己的专门支持小组。在这种情况下,支持服务中心将派专人为您提供技术支持,这个支持小组除包括两名现场服务工程师之外,还将指定一名客户经理作为您的主要联系人。支持小组在正常工作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早9:00到晚6:00)为您服务,在其它时间,售后服务中心的替补工程师将帮助您解决问题。
应急解决方案
在此次项目建设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等特点,我公司认真研究及总结以往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经验,提出针对此项目在实施过程及日后的维护中的应急方案。
1、 应急方案总体原则:
统一领导
遇到重大软件异常情况,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以便于统一调度、减少损失。
综合协调
明确综合协调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做到职能间的相互衔接。
重点突出
应急处理的重点放在运行着重要业务软件上。
及时反应,积极应对
出现软件故障时,系统维护人员应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抢修、及时控制,积极对系统突发事件进行防范、监测、预警、报告、响应。
快速恢复
软件管理人员在坚持快速恢复系统的原则下,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团结协作,必要情况下与设备供应商共同谋求问题的快速解决。
防范为主,加强监控
经常性地做好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加强对软件应用的日常监视,及时发现软件突发性事件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件影响范围,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 应急工作小组机构设置及职责:
在问题事件的处理中,一个组织良好、职责明确、科学管理的应急队伍是成功的关键。组织机构的成立对于事件的响应、决策、恢复,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此项目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有关应急人员的角色和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及时掌握软件故障事件的发展动态,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动态;对有关事项做出重大决策、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和调度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
领导小组成员:我公司项目经理。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
负责定期了解外部支持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其技术人员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快速响应软件发现的故障事件、业务部门对系统故障的申告;执行软件故障的诊断、排查和恢复操作,尽早发现软件的异常状况,排除软件的隐患。
工作小组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
工作小组成员:项目实施及维护人员。
3、 预警和预防机制:
系统监测及报告
软件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应加强信息系统应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
建立系统设备故障事故报告制度
发生软件故障时,值班人员应当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领导报告,并及时进行故障处理、调查核实、保存相关证据等。
预警
在接到软件故障报告后,应当经初步核实之后,将有关情况及时向应急处理小组领导报告,进一步进行情况综合,研究分析可能造成损害的程度,提出初步行动对策。由上级领导视情况紧急程度召集协调会,决策行动方案,发布指示和实施命令等。
预警支持系统
应建立和完善信息监测、消息传递和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保证突发故障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共享、运转正常、指挥有力。
4、 应急处理程序:
软件故障分类分级的说明
根据软件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性质和机理,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攻击类事件:指信息系统因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
故障类事件:指信息系统因设备软硬件故障、停电、人为误操作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系统瘫痪等情况。
灾害类事件:指因爆炸、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外力因素导致信息系统损毁,造成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
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将其分为一般故障、严重故障、重大故障、特级故障四级。
一般故障:系统中单个系统故障,但未影响业务系统运行,也未造成社会影响或经济损失的突发事件。
严重故障:系统中单个节点故障导致业务中断,可能造成较大影响或较大经济损失的突发事件。
重大故障:系统中多个节点故障引起的多个业务系统长时间中断,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巨大损失的突发事件。
特级故障:特指发生不可预见的灾难性事故,如火灾、水灾和地震等。
系统应急预案启动
根据以上定义的故障分级,当系统事件的要素满足启动应急预案要求时,进入相应的应急启动流程。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从使用人员或值班人员的故障申告、信息系统监控报告的故障告警中得知系统异常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赶赴故障现场。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针对信息系统事件做出初步的分析判断。若是电源接触不好、物理连线松动或者能在最短时间内自行解决的信息系统问题,及时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故障处理,并报领导小组备案;否则,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将故障大致定性为设备故障、线路故障、软件故障等故障之一,及时告知领导小组和受影响的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避免事件影响范围的扩大。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向领导小组报告,在领导小组的授权后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针对灾难事件和影响重要业务运行的重大事件,还要及时向上级领导进行报告。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根据故障类型及时与外部支持人员取得联系。其中,设备故障的,可协助业主方与硬件供应商联系;软件故障则自行解决,如无法解决,由我公司进行现场或远程技术支持;线路故障的,可协助与运营商联系,三方密切协作力求通信线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在上级机构或外部支持人员的配合下,充分利用应急预案的资源准备,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故障处理,及时恢复信息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通知业务部门信息系统恢复正常,并向领导小组报告故障处理的基本情况。重大事件形成文字资料,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报告。
总结整个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应急预案。
现场应急处理
如遇到预知外界因素(如定时、定点停电)影响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行,将根据有关部门的通知,提前安排技术人员到实地关闭信息系统设备并进行现场维护,直至外界因素消除。
如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如火灾)造成的信息系统系统故障时,接到通知的值班维护人员要快速到达现场,果断切断相关设备配电柜的电源,积极参与消除不可抗力因素,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应急处理工作小组领导。
如遇到一般故障、严重故障和重大故障,影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相关人员要迅速、及时地赶到现场,进行相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5、 保障措施:
应急演练
为提高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水平,我公司将协助业主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各环节之间的通信、协调、指挥等是否符合快速、高效的要求。通过演习,进一步明确应急响应各岗位责任,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补充、完善。
人员培训
为确保本应急方案有效运行,应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技术讲座或研讨会,以便不同岗位的应急人员能全面熟悉并熟练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知识和技能。
文档资料准备
包括信息系统工程文档、维护手册、操作手册、设备配置参数、拓扑图以及IP地址规范及分布情况等。
技术支持保障
建立预警与应急处理的技术平台,进一步提高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发现和分析能力,从技术上逐步实现发现、预警、处理、通报等多个环节和不同的业务信息系统、系统以及相关部门之间应急处理的联动机制。
服务监督管理机制
我司为本项目设立的服务监督管理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点:
1、 项目经理制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项目的实施工作,将设立专职项目经理,其监督职责如下:
作为整个项目实施计划的执行负责人和监督者,负责协调、监督由**凯普顿各部门按时、圆满地完成既定的实施工作任务,保证工程进度按时完成,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项目要求。
2、 监督工作组制
我司与业主方双方共同组成系统维护管理和监督工作组,全面负责管理和监督系统维护工作实施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排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1.1.9.2.5.3 故障分级及响应处理
我们将本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分为四个等级,我们将针对不同级别的故障分别提供相应的系统应急处理办法。
l 一级故障:严重故障,包括天灾以及人为引起的毁灭性的故障
应急措施:我方将建议客户购买一定数量的保险来尽量挽回损失。另外我方将制定一系列安全保险措施来避免人为灾害。如果故障发生我方将尽最大努力协助客户及时恢复系统的运行。
l 二级故障:系统故障
应急措施:当发生一般系统故障,我方将在接到客户通知后0.5小时内做出实质性响应,12小时内及时排查系统故障并解决问题;
l 三级故障:软件运行故障
应急措施:当发生一般软件运行故障时,我方将在接到通知0.5小时内做出实质性响应,24小时内及时排查系统故障并解决问题;
l 四级故障:设备硬件故障
应急措施:若系统设备发生硬件故障,我方将在接到通知0.5小时内做出实质性响应,24小时内及时排查系统故障并解决问题。若因复杂故障不能及时修复时,将启用存放在我方的系统备品备件,无偿提供给用户在故障设备维修期间的应急使用。且在不超过7天以内予以修复。
1.1.9.2.5.4 售后服务措施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理念
我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将“人”视为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和力量,“以人为本”的激励体系和企业文化是对这一理解的完美体现。这些“人”包括我们的客户和我们的员工。他们对公司的忠诚与奉献,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客户对我公司的支持,是建立在我们完整的解决方案及高效率的服务支持基础之上的。我们始终围绕客户价值创造我公司的软件,通过技术创新来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支持。
客户满意是我们存在的目的,协助客户去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是我们服务的目标,服务固然是需要高成本和高技术,但服务的高价值使客户与我们共同发展进步。我们通过不断地服务客户,保证了客户对应用的理解,因为客户需要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能创造客户价值的一种方案,而方案不是通过我们与客户间的交易完成,而是通过我们与客户的伙伴关系共同完成,服务是我们与客户
、产品技术与应用的融合。高质量的服务是我公司的价值,服务是我们学习和成功的基础,服务使我们更加了解市场和客户,从而保证客户投资更加安全。
我们为客户提供了全国一致的服务,给全国客户提供了丰富的服务支持内容。我公司的所有客户都可以通过签约购买我公司的全面服务支持。我公司在农村土地和不动产管理服务与信息化解决方案等多方面为客户提供支持。我公司具有多年的为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支持的经验,服务工作人员出色而敬业的表现得到了国内客户的一致认可。
服务管理策略
1、 服务期的管理策略和建议:
根据我公司在多个省、市大型软件系统开发实施和服务的经验,我们建议本项目采取如下管理策略:
成立系统协调管理责任组:
业主方可设立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当项目技术问题和业务管理问题发生时,与承建方之间的技术联系和项目建设内容的管理协调联络。
建立专职系统维护队伍:
建立专职的现场系统维护队伍,负责系统的监控管理、系统资源优化、系统环境配置、内部人员培训工作。
制定系统维护技术工程人员定期专业培训制度:
定期培训系统维护技术工程人员,掌握新技术、新动态,使系统始终处于可改进状态。
制定系统使用人员定制业务培训和系统操作培训制度:
定期培训业务人员,提高对系统的应用认识,最大化利用系统功能完成业务工作,持续扩展业务功能,提高系统实用性。
制定系统维护、操作管理制度:
系统相关事项制度化,技术参数有据可查,操作过程有理可依。
2、 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
首先必须采取的是“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我公司不仅要对系统的使用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要进行不断的持续性的培训,为用户提供长期的技术协助(提供新技术资料、新技术专题讲座等),同时将协助用户方和相关单位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使用与管理的制度和规范,以便能够预防问题出现并及时发现系统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和故障,并对故障隐患及时加以排除。
尤其是当发生了某一突发事故之后,双方要深入探讨问题原因,查明真相,根据实际情况查找各自的不足之处,并安排整改计划,针对性措施和培训方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坚决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我公司提供的技术管理策略:
在本地的项目售后技术服务组,为项目提供本地化的持续服务,所有到现场进行技术服务的工程师都经过培训和考核,主要人员参与项目建设。
同时,我们承诺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配置相关的技术服务组,每个技术服务组包括软件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负责为应用系统的试点和推广进行服务。
加强用户的技术维护力量:
为了更好地把项目的维护工作做好,我公司建议用户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不仅仅是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并建立一支能够完成日常维护的技术骨干队伍,为未来系统的应用打好基础。
为此我公司将进行如下的工作:
(1) 加强对IT管理部门系统管理人员的培训,其中对系统管理发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培训的章节中有详细的论述,本小节强调的是我公司协助用户方的技术骨干在其各自的业务部门中能够进行本部门的其他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工作,负责在各自部门内部的更广泛的培训,把系统的真正应用贯彻到底;
(2)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用户方的系统维护人员可以同我公司工程师一起共同担当各项实施任务,全程参与具体工作过程,掌握各项综合技能,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的解决能力尤为重要。
3、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组织
我公司总部的技术支持部担负着专职的客户服务工作,**作为公司所在地配备了针对本项目的技术服务团队,无论是在系统的安装调试过程中还是在系统投入运行之后,无论发生任何问题用户都可以得到最快的响应。此外,公司在全国各主要省会城市均设有分支机构,为全国各省市客户提供本地化的售后服务,也为今后在各地的售后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项目售后服务
l 我公司为业主方提供的为期一年的售后服务,在此期间内,如果软件发生故障,调查故障原因并修复直至解决问题和排除故障。
l 提供每年一定数量的上门预防性主动维护巡检服务,检查产品状态和性能,包含提交产品检查报告,负责提出预示发生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并提供用户培训,通过巡检,保证避免出现因产品故障导致生产中断的事故。
l 根据服务的需求分析,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服务领域的经验,我公司提供如下服务内容:
ü 项目经理负责制
ü 7*24电话响应支持服务
ü 按要求时间内解决问题
ü 主动维护服务,对维护对象进行巡检
ü 阶段性维护服务总结
ü 技术资料服务
ü 培训服务
l 针对用户的服务需求情况和要求,我公司在提供服务时将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ü 以保证用户的业务稳定正常为目标,全力保障所维护软件(特别是关键应用功能)的正常运行为最高指导原则。
ü 统一组织管理和调度针对本项目的技术资源,保证在客户需要时能提供符合要求的人员和设备支持。
ü 以单一的接口保证双方的沟通能够简捷有效,并易于落实责任。
ü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保证在特殊情况下,能够通过快速机制提供响应。
ü 通过责任到人与过程监控制等保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为此,我公司将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ü 设立针对本项目的项目经理统一管理对本项目的服务。
ü 建立一线技术支持和服务队伍,并采取轮流值班制度,保障客户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响应。
ü 采用问题升级制度,即在响应不到位或问题难以尽快解决的情况下,将问题升级给更高级别的技术管理层。
ü 我公司将根据用户的需要和知识产权的许可与用户共享与本项目服务相关的部分技术信息资源。
ü 在项目启动后,我们将与用户进一步协商,并根据我们以往的历史经验,制定出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
售后服务技术服务体系
我公司的售后服务是一个四级售后技术服务体系,将依靠所属项目各市区巡检人员、办事处、大区、成都总部的多层次技术支持,建立一个完善的四级服务体系,提供高效、方便、快捷的技术服务。
第1级服务:各市区巡检人员
l 负责此项任务的主要是——我公司总部项目经理和本地的软件维护和项目实施人员。他们是距离用户方最近的软硬件系统服务队伍,能够迅速赶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本地化的第1级服务。
l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项目的售后维护工作,将设立巡查机制,其职责如下:
1、作为整个项目售后维护的执行负责人和协调者,负责本地项目的巡检和售后维护,同时将获取的问题反馈至上级机构;
2、作为整个项目售后维护的一线人员,在现场担任我公司现场的总负责人,协调人员安排、问题协商与解决等工作。
第2级服务:办事处
l 由我公司在全省组建的项目实施维护工作组,常驻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和软件开发人员,为各地巡检人员提供最近距离的技术支撑,这其中包括:
1、常驻本地的技术支持工程师;
2、负责本项目软件完善的软件开发人员;
3、负责全面软件功能及系统测试的测试专家;
第3级服务:大区
l 我公司针对本项目将成立由软件事业部专家为主的项目支持组,其中包括:
1、行业解决方案咨询顾问;
2、解决方案技术总负责人、总体和详细设计总负责人、项目管理负责人;
3、我公司负责平台开发的系统升级、完善和性能维护等方面的设计、开发人员;
4、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保证人员(包括负责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5、负责全面软件功能及系统测试的测试专家;
这些人员为用户方提供系统级的技术基础平台建设咨询,并承担总体规划,模块设计与详细设计、应用系统总集成、技术支持等服务,作为第3级服务,如需要将即刻赶到现场,加入项目实施工作组参与实施服务。
第4级服务:我公司总部专业技术部门
我公司总部下设有“解决方案验证中心”,“网络软件事业部”,“客户服务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部门,都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软件和网络技术支持,还包括进行各种技术培训,解决各类技术疑难问题,计算机新技术的应用等。对各级服务机构提供电话、远程、现场等多种方式的支持服务。
1.1.9.2.5.5 技术运维体系建设
1.1.9.2.5.5.1 质量保证
系统服务业务已纳入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我公司于2014年3月通过ISO9001体系认证,2015年1月通过ISO20000体系认证及CMMI3认证,在前后实施项目中严格贯彻体系规范要求,对涉及系统运行、维护、维修与系统集成等服务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使得技术服务的质量管理更加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为系统、集成服务、外包服务、软件开发、硬件产品生产等工作的拓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IT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我们的质量管理制度、生产制度和集成服务制度,我们也非常欢迎用户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促使我们的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
公司大量的引进高级技术服务人员、工程设计人员,同时公司通过对技术培训的持续投入,不
定期和定期派出新老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建立了严格的技术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为提高公司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以及对各服务项目的全程质量监督、检查与考核,多方面的齐抓共管来切实保证系统服务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l 适应IT市场需要,改革部门组织体制
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技术服务部成立了专门的服务机构——客户服务机构,负责全天候受理客户服务的呼叫,并全程跟踪服务的实施,同时技术服务中心免费热线为用户提供技术咨询、工程规划咨询等服务。
建立一线技术服务和二线技术支持队伍,专业分工更趋合理。一线技术服务面对的是特定服务点的客户,二线技术支持面对的是整个公司的所有客户,但对客户来说是透明的,即只要一个电话,一切问题都能得到满意的解决。
l 强化市场意识,推行诚信服务
重视整个服务的过程,强制监督服务人员工作态度和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并在服务完成后为客户保留服务日志和服务实施记录,让客户能够清楚本次服务内容,并能在将来出现同样问题时,客户能够根据服务记录解决系统问题。
客户需要的是一个电话解决问题并得到满意的结果,而我公司服务所追求的是通过提供完美的服务与客户建立相互信任的积极持续的关系,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l 强化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作用
l 加强市场意识教育和危机感教育,鼓励承担责任和风险
l 有计划地安排各种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l 根据技能、责任性、业务的需要安排、调整岗位,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l 人员的集中管理,形成强大的服务支持队伍,充分有效使用技术资源
l 完善激励机制,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
l 量化考核指标,收入与贡献、业绩、用户满意度挂钩
l 业绩记入公司发展档案,作为晋级和提供学习培训等的优选考虑对象
l 为有能力的员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l 实行集成与外包服务项目经理责任制
l 从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向项目经理制转换,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作用
l 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和要求,编制服务计划书并得到客户的认可
l 建立服务规范,理顺服务流程
l 公司完善了公司级程序文件、服务实施部门的支持文件和作业流程规范。
l 公司质量管理部接受客户投诉,跟踪投诉处理过程,进行客户服务满意度调查和分析
l 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对服务部门的服务质量监督与管理,当投诉事件发生后还客户一个公道,协助服务实施部门整改,并跟踪结果,推进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必要时提请公司进行行政制裁,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1.1.9.2.5.5.2 管理原则
为了达到系统的稳定和长期完善要求,需要使用并制定一些基本的原则,来指导运维工作的开展。我司顾问咨询部、技术部(含设计部)、售后部等涉及项目实施的各部门均贯彻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中服务管理制度,用严格科学的制度规范服务流程。
服务、管理并重
本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系统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在我们这里涉及到横纵向众多单位的使用和管理,所以单单靠服务已经不能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发展,还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和服务并重,系统才能保证以后的不断扩展和深化。
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流程
技术运维工作需要流程的支持和落实,否则任何管理策略都不可能长久保持。这些流程主要的包括问题处理流程、需求审批流程。流程可以是通过系统实现固化的,也有可能就存在日常的基本工作管理中。
高效的运维系统来支持
技术运维工作的手段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支持的效率。目前常用的手段包括热线系统、问题跟踪系统,常见问题(知识库)系统、需求审理系统等。
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奖惩机制
由于技术运维工作的复杂性,不同的运维工作承担责任也不同。当系统出现问题后,影响的范围也不同。所以,不同的角色需要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对具体执行的业绩需要定性和定量的考核,如系统管理员需要对系统的运行稳定率负责,帐号管理人员需要对帐号的权限大小以及帐号的有效性等进行负责等等,从而从组织上保证责任的进一步落实。
运维和项目实施密不可分
技术运维不是在项目实施结束后才开始的,现在复杂应用系统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转移,就是为了保证系统在真正交付给客户使用后,能够使客户更深入地了解系统应用,能够对应用不断深入和完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运维的工作越早开始越好,运维工作最后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必须在系统的实施阶段参与的项目的建设中来。业务蓝图的实现过程,就是用户不断了解新业务和系统,不断接受培训的过程。在项目测试阶段,不同的情景和数据准备,一方面为测试工作做铺垫,同时也是未来培训教材的原型。在实施推广过程中,参与实施和测试的人员,也将会是推广工作的重要力量。
1.1.9.2.5.5.3 工作内容
l 系统运行管理
主要指对系统支撑环境的管理和维护。重点在于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系统的稳定运行,包括运行环境、网络系统、主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的配置、运行维护、故障检测、升级、恢复等。
1、网络系统维护管理,包括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主机设备、音视频设备等)的配置、故障诊断、维护和保养;网络接入管理;网络运行维护,主要内容有集群系统维护、双机系统维护、数据采编系统维护、数据库系统运行状态和备份、邮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维护等。
2、系统升级管理,包括网络设备升级、主机系统升级、数据库升级、防火墙设备升级、存储系统升级、备份系统升级等。
3、局域网内用户的计算机的管理与维护,包括故障诊断和板卡更换、配置修改等,保障客户端计算机及共享平台的运行正常。
l 信息管理
主要是面向各类应用产生、处理和使用的数据信息、语音信息、图像信息、视频系统的管理及维护,重点在于对各类信息的存储、转换、发布、访问、应用、备份与恢复等操作。
1、信息存储管理,主要包括数据版本维护、数据占用空间维护、数据存储位置维护、数据分级存储维护、数据存储系统维护等。
2、信息交换管理,主要指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系统内部上下部门之间,以及不同政府机关之间的信息交换管理。
3、信息发布管理,包括各类政务信息在内部网站、外部网站、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上的发布,以及信息发布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4、数据备份管理,内容有数据中心数据库系统数据备份、图像中心音视频数据备份、交换中心共享平台数据备份、设备及系统主要配置文件备份、备份数据的有效性检查等。
5、数据恢复管理,按可行数据恢复计划对关键数据进行恢复。
l 系统安全管理
系统安全主要指系统设备物理安全、网络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等,系统安全管理及维护内容主要包括:
1、网络安全设备管理及升级维护,如防火墙设备的故障诊断、维修、调试和问题排除,小型机、PC服务器、中心交换机等关键设备的系统级安全检查与升级维护;
2、网络安全设备的运行管理,主要包括访问策略的制定、修改、配置更改等维护,安全级别的设定和调整,安全日志保护;
3、网络杀毒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包括杀毒代码、引擎等的及时更新,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软件更新;
4、系统和网络设备的漏洞扫描和入侵检测,定期进行关键设备的安全检查、入侵检测检查并及时修补漏洞;
5、信息安全管理,对于不同共享平台中产生的大量信息,按照其重要性或保密性要求,进行信息分级,并采取不同的数据备份措施和数据恢复措施。
l 后期技术培训
根据系统运行和日常维护工作情况,结合对今后系统发展规划和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有关培训和咨询服务,提高系统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l 紧急技术服务
紧急情况的反应和处理是服务质量的重要方面。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类突发性问题——系统瘫痪、设备损坏、线路故障、系统错误、操作失误、病毒破坏及非法入侵,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提供相应的紧急情况技术支持。
1.1.9.2.5.5.4 组织体系
技术运维组织体系描述了整个系统相关的所有部门在运维工作中的接口关系和管理分工。一级支持小组负责相关处室等终端使用单位的运维支持,并得到二级支持小组的管理和支持。二级支持小组负责整个系统的全面支持、管理和规范制定,是相关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和执行部门,它应该得到三级支持小组的大力支持,如在需求方案、实施等方面,三级支持小组可以是项目开发方的项目小组。项目工作小组是整个系统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相关的策略制定、组织协调管理等工作。如下图所示:
一级支持小组
可以隶属于用户信息中心的业务人员,人员编制在1-3人之间(根据各单位的大小进行选择),主要的工作包括:本地的最终用户支持,本地系统的维护(系统管理、备份管理、用户和权限管理),本地新需求的汇总和提交跟踪。此支持小组不负责在本地运行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开发工作,但需要对业务应用层面能够提供最基本的支持。复杂问题提交给二级运维支持体系。对此小组人员的具体要求包括:基本的系统技术、网络知识、基本的业务知识、系统使用技能,所以应该是参加过项目实施的用户方主要人员。
二级支持小组
二级支持小组主要对最终用户和一级支持小组进行支持。此小组人员的基本技能包括(按不同的岗位可能有侧重点):基本的网络、系统技能和知识;对系统有比较深入理解的业务人员(Key User),基本全时参加了项目的实施;对系统的理念有深入的理解,经过比较深入的培训(项目组培训),并且核心人员经过了原厂商提供的专业认证培训;能够长期稳定地在本岗位上工作,因为相关系统的知识传递和掌握过程不是在短短3-5个月中就能获得的;有比较好的沟通和交流界面和技巧,协调工作有力。
三级支持小组(软件产品原厂商)
负责系统在基础软件层面的维护,如补丁、软件升级等,对于相关运维部门在出现问题不能解决时,提供电话支持服务;对于非常复杂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以上分工是初步设想,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1.9.2.5.5.5 工作流程
技术运维体系的流程都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需要根据系统的具体业务情况、责任分工等进行制定。但总体上说,流程包括以下几类:
日常应用申请流程
如用户帐号申请流程等。
问题解决流程
解决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如系统问题、备份问题、最终用户的客户端问题、数据问题、使用问题,也可以包括相关的网络问题、操作系统问题等,凡是涉及到系统使用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在问题解决流程中解决。问题解决流程需要明确以下工作:问题的分类、问题的分级、问题的解决责任部门、问题级别的升级管理,遗留问题的处理机制。
需求管理流程
需求管理解决系统上线后,业务在新的网站群系统支持下运转一段时间后,业务或管理部门提出的新的要求或对现有系统功能的改造或改进工作。这些工作需要一定的管理和控制过程。具体完成的功能包括,问题的提出及详细描述、相关业务部门的确认、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核和批示、解决方案描述、工作具体计划、工作量及投入预测、实施、测试管理、验收确认、结项过程。需求管理的过程,类似于一个小的项目的管理,由于需求可能会对现有应用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对每个需求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实施监控。
紧急事件处理流程
解决在发生紧急事件后,如何进行应对。所谓紧急事件就是发生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运行,对业务造成很大的影响。紧急事件发生后,需要描述清楚如何应对。紧急事件处理流程一般都是落实在纸面上的,而不是通过系统来实现的。在紧急事件处理中,需要明确相关责任人(或部门)、可能的解决方案、具体的实施步骤、管理和协调等。
除了有流程和组织进行保障外,各个组织之间还需要就相应的协调管理工作达成共识,并认真执行。运行维护工作组应该是整个组织和流程的负责部门,对具体执行结果的进行监督,对体系、制度、流程等进行及时和必要的调整。
1.1.9.2.5.5.6 支持手段
首先,按照国际标准,通过优化的组织结构、合理的角色分工和规范的管理流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管理体系,以科学的流程为依据,对运行维护人员的职责分工进行合理的定位,并通过量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报告,从而提高整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网站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
其次,完成网络和系统的综合监控,对于各种事件有一套完整的收集、告警处理、分析功能,提供统一的、智能的事件处理服务。
第三,对管理信息的获取、分析和报告,为管理者提供从宏观到微观的管理视图。通过对问题处理情况、常见问题,何种问题耗时最多,哪些管理员效率较高等数据的分析,产生相应报告,为技术支持结构和技能配备的相应调整提供依据。提供下列数据的获取:重大事件分析,包括重大事件列表、关键问题列表、重大变更列表等;运维效率分析,包括对事件、问题、配置与变更的各项KPI指标的查询。
第四,运维安全保障。本项目中重要信息较多,要按照安全保密部门的要求,组织各部门建立由机构、管理、制度、技术等多方面要素构成的系统运行安全保障。制定项目安全保密管理办法,严格安全保密责任制度。合理划分管理者、使用者和维护者的安全责任范围;合理划分安全责任范围;合理确定共享信息的安全级别、使用权限和保密期限。利用先进技术,定期进行系统全评估,提出安全防范措施,降低安全风险,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1.9.2.5.5.7 运维服务管理文件清单
l IT服务方针目标
l IT服务管理手册
l 服务台管理制度
l 服务策划管理程序
l 服务级别管理程序
l 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l 事件和服务请求管理程序
l 配置管理程序
l 变更管理程序
l 记录管理程序
等
1.1.9.2.5.5.8 运维服务档案示例
对用户单位的设备,我公司将建立相应的售后维护档案,根据每次故障维修报告和预防性维护报告建立技术档案,记录每次故障响应服务和预防性维护的详细信息。包括电话情况纪录、季度维护报告、巡检报告、故障处理报告、现场服务等维护报告。
维护报告记录格式示例如下:
维护与服务记录
任务书编号
承担人
执行日期
用
户
信
息
客户名称
地址
联系人
电话/传真
电子邮件
服务编号(产品序列号)
问题内容
工作记录
主要过程及结果(可另附纸张):
实施方式:现场□
远程□
咨询□
其他□
客户意见(远程维护与服务时,无客户直接签署的意见及签名,但要填写客户对本次工作情况的评价):
客户代表签字:
日期:
经理审核意见:
签字:
日期:
1.1.9.2.6 质保期满后服务方案
在质保期满后,质保期外我们将一如既往为用户进行全面的服务,定期进行回访,对业主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我们将制定专人对负责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服务工作,并定期向用户提供有关承包地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
为加强信息系统质保期外维护保养服务,特制定方案如下:
我方保证质保期外的系统维护措施与质保期内维护措施一致,为此,由**凯普顿各相关部门必须做到:
(1) 运维部:维护过程中,必须狠抓维护质量,落实各项质量保障措施,以确保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2) 售后服务部:定期对客户进行回访,了解客户的诉求,对客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3) 技术支持部:定期向用户提供有关承包地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对客户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解答。
系统维护的日常例行工作,由售后服务部主导日常实施,具体规定如下:
(4) 建立系统维护工作档案,详细记录系统各个阶段的日常维护工作,做到系统的任何模块,都可以交由部门任何一名技术人员随时进行维护,而不会因为缺少相关资料或不是本人经办而导致维护工作的延误甚至无法开展。
(5) 系统质保期过后,每个季度主动与用户的使用人员电话交流一次,做到对系统
使用现状的心中有数,对用户使用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使得用户可以用好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6) 系统质保期过后,每半年对系统的情况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并且尽可能邀请用户的使用人员陪同检查,同时可以对使用人员的使用和日常维护能力进行实际的进一步培训与提高。
(7) 系统质保期过后,每年对系统的所有相关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使得系统的性能能够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
期间,由**凯普顿将为业主提供多项增值服务:
(1) 不间断的服务响应
由专业服务工程师全程提供7X24小时不间断电话服务响应,期间随时帮助客户解决系统使用中的相关需求和疑难问题。
(2) 优惠的额外服务
对维护过程中可能需要实施的专项维修服务项目,将给予优惠收费。
(3) 配置优化增值服务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由**凯普顿将及时提示用户对系统进行相关的持续配置优化和技术提升,在配置优化与技术提升进程中所需的软硬件费用,我公司将给予收费的优惠,服务期间所产生的人工、差旅及运输费用由我公司予以承担。
(4) 维护服务的优先权
由**凯普顿将对业主方系统的维护服务提供优先服务,使用户享有维修和技术提升的优先权。
1.1.10 项目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
我公司承诺完全按国家、省相关政策与最新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进行验收。
1.1.10.1 检验方式
“两区”划定成果检查验收采取内业审核、内业检测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在自检自验基础上,农业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本区域的成果检查验收并逐级上报。省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划定成果抽查核实。检查验收按照每个县(市、区)不低于划入“两区”农田总面积50%的比例进行;抽查核实按照本行政区不低于划入“两区”农田总面积5%的比例进行。
1.1.10.2 检验内容
检查验收的内容包括划定流程是否规范到位、数据库是否符合“两区”数据库标准规范、划定面积是否符合“两区”划定任务指标等。
1.1.10.3 检验核查
依据农业部相关要求进行验收。
1.1.10.4 验收方案
1.1.10.4.1 验收目的
验收是项目从实施到售后维护的一个过渡阶段,验收通过之后实施的项目正式实施完成,项目进入系统售后维护阶段。验收是项目建设过程的一个里程碑,说明项目建设完成了实施这一过程,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为使信息化项目建设按照《软件功能描述与操作说明书》要求进行,确保项目完成后达到有关要求和标准,正常运行平稳,必须进行项目验收。
1.1.10.4.2 验收前提条件
(一)从多方的反馈和系统稳定性方面来看,整个系统的运行已经进入正轨,需求的响应也已基本完成;
(二)每个模块需要相关使用负责人签字;
(三)所有模块按照合同要求全部建成,并满足使用要求;
(四)各个分期工程全部初验合格;
(五)已通过软件系统测试评审;
(六)各种技术文档和验收资料完备,符合合同的内容;
(七)系统建设和数据处理符合信息安全的要求;
(八)外购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和开发工具符合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
(九)经过建设方同意;
(十)合同或合同附件规定的其他验收条件。
1.1.10.4.3 验收方法
项目验收,是项目开发建设中有组织的主动性行为,它是对项目建设高度负责的体现,也是项目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切实做好项目建设中的验收工作至关重要,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实实在在做好。为保证项目验收质量,建议采用的验收方法是:
运行项目系统软件,检验其应用软件的实际能力是否与合同规定的一致;运行应用软件,实际操作,处理业务,检查是否与合同规定的一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1.10.4.4 验收步骤
(一)编写验收计划
(二)由使用方在对项目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编写验收计划,提
交建设方审定。
(三)成立项目验收小组
实施测试验收工作时,成立项目验收小组,具体负责验收事宜。
(四)项目验收的实施
严格按照验收方案对项目应用软件、系统文档资料等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收。
(五)提交验收报告
项目验收完毕,对项目系统设计、软件运行情况等做出全面的评价,得出结论性意见,对不合格的项目不予验收,对遗留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意见。
(六)召开项目验收评审会
召开项目验收评审会,全面细致地审核项目验收小组所提交的验收报告,给出最终的验收意见,形成验收评审报告并存档。
1.1.10.4.5 验收程序
验收流程
(一)初验
1、申请:项目后经测试和试运行合格,供应商根据合同、招标书、计划任务书,检查、总结项目完成情况后向建设方提出初验申请。
2、方式:建设方组织人员进行初验。
3、供应商提供材料:初验申请书、完工报告、项目总结,以及要求的验收评审
资料。
(二)终验
1、申请:初验合格后,承建方根据合同、招标书、任务书,检查、总结项目组织实施和完成情况后向建设方提出验收申请。
2、经过审核,材料齐全则由建设方组织验收。
验收工作由专家、建设方和供应商项目组人员一起组成验收小组进行验收,验收后提交验收报告。
3、验收签字
经过验收、评审形成的验收报告和评审报告,建设方签字,通过验收。
1.1.10.4.6 验收依据
验收依据为供应商提供的功能设计(项目过程中依据需求调研结果而提交的各子系统《软件功能描述与操作说明书》,即功能清单,本投标文件提交的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偏离表》也是阶段验收的依据之一)。
具体依据如下:
A、本项目招、投标书的所有文件,尤其是项目需求部分;
B、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经双方签字的变更需求,包括《二次开发方案》《软件功能描述与操作说明书》《合同或合同变更情况》;
C、确认的《系统运行情况报告》;
D、确认的《合同执行情况报告》,确认收到的终验提交文档资料情况;
1.1.10.4.7 验收需提交的文档
提供原厂商资料一套:
Ø 按标准要求,提供整个产品交付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文档
Ø 产品验收标准
Ø 技术说明书
Ø 使用说明书
Ø 安装、维修及操作手册及公开维修密码
Ø 合同中要求的其他文件资料
Ø 系统验收后中标方需提供系统源码,并签订保密协议
开发技术文档:
Ø 《数据字典、数据结构与流程》并提供电子浏览、查找工具、直接集成在“系统管理子系统”中;
Ø 《需求分析说明书》、《详细设计》、《二次开发方案》、《数据结构》、《框架结构图》、《应用系统测试方案》、《系统功能说明》,以及其它招标要求的技术文档。
工程技术文档
Ø 《测试记录》、《测试报告》
Ø 《数据准备报告》
Ø 《用户操作手册》
Ø 《系统维护手册》
Ø 《接口说明书》
Ø 《系统操作说明书》
Ø 《试运行方案》
Ø 《系统维护情况表》
Ø 《培训计划》、《培训记录》、《例会记录》、《故障情况记录表》
Ø 《阶段验收方案》
其他文档:按采购文件要求须提供的其它文档。
源代码:提供的软件产品应包括各种相关的软件系统、各阶段开发文档、运行稳定可靠的本系统安装程序、注释清晰明了的能编译生成目前(实施并客户化后的)正在运行的全套应用程序的源代码等。
阶段验收报告的组成:
阶段验收报告
1.1.10.4.8 验收结论
验收结果分为:验收合格、需要复议和验收不合格三种。符合信息化项目建设标准、系统运行安全可靠、任务按期保质完成、经费使用合理的,视为验收合格;由于提供材料不详难以判断,或目标任务完成不足80%而又难以确定其原因等导致验收结论争议较大的,视为需要复议。
1、项目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按验收不合格处理:
(一)未按项目考核指标或合同要求达到所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的;
(二)所提供的验收材料不齐全或不真实的;
(三)项目的内容、目标或技术路线等已进行了较大调整,但未曾得到相关单位认可的;
(四)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尚未解决和作出说明,或项目实施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的;
(五)没有对系统或设备进行试运行,或者试运行不合格;
(六)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审计发现问题的;
(七)违反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
2、验收结论确认和处理
由建设方根据验收意见和相关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确认。
3、项目验收结论的处理
(一)验收结论为验收合格的,则后可进行项目交接;如有需补充问题,则在补充问题响应完成后进行项目交接。
(二)验收结论为需要复议的,则供应商需在一周内补充有关材料或者进行相关说明。
(三)验收结论为验收不合格的,则供应商必须限期整改,整改后试运行合格的,重新申请验收。
1.1.10.4.9 项目交接
项目验收合格后,应办理项目交接手续,转入售后维护阶段。
猜你喜欢
- 2021-10-03 构造人才事业全链条助推高质量发展-支部党课讲稿
- 2021-05-06 年轻干部培训班座谈发言提纲
- 2021-05-05 2021年办公厅党总支年终工作总结
- 2021-05-05 硕士代表发言(多篇)
- 2021-05-01 2021年年最新整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专题领导班子及个人研讨发言8篇
- 2021-05-01 政法委书记教育整顿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供借鉴
- 2021-04-29 2篇县委书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发言范文
- 2021-04-29 传承五四精神心得体会发言材料四篇
- 2021-04-29 2021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汇编(6篇)
- 2021-04-28 党员干部“学史增信”专题学习心得体会发言材料
- 搜索
-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社会调查研究与 11-02
- 总工会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情况汇报 10-09
-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3篇 08-27
- 人力资源部印章管理规定 04-23
-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级财务会 11-09
- 派出所所长检讨书 05-12
- 森林草原防火知识宣传资料 03-23
- “去极端化”工作实施方案 06-28
- 亲属政审复函模板(配偶) 11-03
- 《西方行政学说》判断题题库(珍藏版) 12-14
- 网站分类
-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