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政府报告 / 正文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与真题完全整理: 公民政治生活

2020-10-05 11:12:18
PAGE1 / NUMPAGES24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完全复习:公民的政治生活

 目录

 考情分析1

 考向预测2

 思维导图2

 知识清单3

 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3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9

 真题再现18

 【考情分析】

 考试大纲要求

 课标全国卷地区

 考题

 考查点

 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2018课标全国卷III·16

 本题以国歌法的颁布实施为切入点,考查了考生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知识的理解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

 2020·新课标全国Ⅲ·16

 结合设立村民服务代办点,考查基层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等知识

 2020·新课标全国卷I·39

 结合村民自治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考查基层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等知识

 2019课标全国卷I·16

 结合某村民主管理实例,考查基层民主管理、监督权的行使等知识

 2017课标全国卷II·15

 结合某地方叫停“村章乡管”考查民主管理和民主权利

 【考向预测】

 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为背景,考查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2.结合网络问政、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事例,考查公民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途径及其意义。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一、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考点一: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国家性质

 1.国家性质和我国的国家性质

 2.地位: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我国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5.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已被载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调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点拨:

 (1)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决定了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原则及其职能;决定党的宗旨、执政理念;决定我国的政体、政党制度、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在回答涉及以上相关知识的问题时,一般应答出国家性质的决定作用。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不是人民民主专制。

 (3)不能将人民民主的特点与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相混淆。

 (4)如何全面把握“人权”的有关知识?

 ①主权高于人权,而不是人权高于主权。国家主权决定公民人权,拥有主权是享有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人权是一国主权的体现。

 ②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

 ③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生命权和发展权。

 ④生存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二者不可混淆。

 ⑤人是生而平等的,但世界各国的人权标准是不同的,因为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

 ⑥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但不能说公民的权利“扩大”了。(凡说政府权力或公民权利扩大或缩小的都是错误的)。

 考点二: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一、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权利

 内容

 地位

 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政治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监督权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是公民重要的政治权利,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内容

 原因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是保卫国家的需要

 点拨:

 1.选举权的主体不是全体公民。我国拥有选举权的主体空前广泛,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和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

 2.这里的选举权不是选举国家领导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权利,而是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3.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统一的。

 4.公民≠人民。公民指的是具有某国国籍的人,包括人民和敌人;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

 5.权利≠权力。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个人、被管理者拥有的是权利;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国家、社会管理者行使的是权力。

 6.权利的实现≠增加权利。我国人民权利日益得到充分实现,但权利的内容是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增减。

 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两者也会产生矛盾

 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二者产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点拨:

 (1)国家保护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说的公民,不仅包括人民,还包括敌对分子,也包括那些被剥夺或暂时限制了政治权利的人以及正在监狱或劳改队服刑的犯人。对这些人,国家法律仍然要保护他们的其他合法权益。

 (2)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明确内涵

 是指在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在公民守法和国家司法上的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

 不是平均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

 反对特权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公民

 现实表现

 由于种种原因,男女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要消灭这种不平等,需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努力

 树立观念

 公民民主法治理念的养成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必须培育民主精神、规则意识,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3)关于权利和义务

 ①权利和义务不是完全对等的。②某些权利和义务为一体,如劳动、接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③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④权利和义务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⑤公民的个人权利和自由与国家、集体的利益相结合。

 易混易错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 )

 提示: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

 提示: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但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3.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具有全民性,不具有阶级性。( × )

 提示: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虽然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当家作主,但它也不是全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 )

 提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5.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是不能放弃的;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是可以不履行的。( × )

 提示: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是不可非法剥夺的,但自身享有的权利可以放弃;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是不容推卸的、必须履行的。

 6.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 )

 提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7.在我国,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提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等方面的权利。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年满18周岁,二是不能被剥夺政治权利。

 8.自由是绝对的,法律是对自由的限制。( × )

 提示: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统一的;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在法治的轨道上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9.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 )

 提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10.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守法平等、司法平等。( × )

 提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立法平等,因为法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在我国,法律是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不能体现极少数敌对分子的意志和利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守法平等、司法平等,即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11.在我国,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 × )

 提示: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要消灭这种不平等,不仅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水平。

 12.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 )

 提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13.随着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 )

 提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法律授予的。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可以丰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形式,但不能扩大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知识整合

 1.正确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的相关知识

 2.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3.你作为一名公民,如何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活动

 (1)首先明确自身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不能借助网络,破坏社会秩序。

 (2)坚持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正确表达自身诉求的同时,要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做到有序参与。公民借助网络参与政治活动,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能做出有损他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

 知识清单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考点一: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

 一、民主选举1.选举方式

 角度

 从选民角度

 从候选人角度

 方式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含义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

 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

 优点

 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局限性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

 选民不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的当家人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选择

 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适

 用

 范

 围

 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的选举

 只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

 各级人大代表一般都实行差额选举

 结论

 四种选举方式各有利弊。不能说哪个更民主、更优越

 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1)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3)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3.珍惜选举权利

 原因

 要求

 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积极参加选举,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怎样行使选举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了解候选人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点拨:

 (1)高考对民主选举的考查,既有围绕选举方式等进行的单独考查,又有结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知识点进行的综合考查。因此,考生在掌握本考点时,要注意对我国当前的选举问题进行准确辨别,如当前我国选民意识和选举制度的发展程度、人大代表、村委会主任和居委会主任的选举方式等。

 (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选举方式的客观性?

 ①经济决定政治,文化反作用于政治。选举制度受到经济文化因素的制约,在我国体现为选举制度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经济制度)、现有的经济水平(物质生活条件)、科技文化发展状况(选民的文化水平),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从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来说,公民不可能脱离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空洞地谈民主发展,不应该离开民主本质抽象地追求民主形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和其他民主制度一样,都需要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民主决策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间接方式: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几种方式的比较

 方式

 内容

 途径

 依据

 意义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新闻媒体等

 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有利于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专家咨询制度

 专家对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组织专家参加论证会、座谈会

 专家具有专业知识,掌握相关信息

 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

 公示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的参与度

 社会听证制度

 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听证会

 决策机关的方案可能存在不足

 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订的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角度

 意义

 对决

 策者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对公民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方法与规律】

 (1)如何分清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①针对性和事情的重大程度不同。一般说来,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针对性非常强,就是针对某一事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机关在形成决策意见后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而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针对性不是很强,侧重于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②征求民意的时间不同。政府在制定决策之前(此时尚未形成决策草案)征求意见,体现的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政府在制定决策之后将决策草案公之于众并征求民意,体现的是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2)如何抓住关键区分四种民主决策方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eq \o(――→,\s\up7(关键))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eq \o(――→,\s\up7(关键))在形成决策草案后公开征求意见;

 专家咨询制度eq \o(――→,\s\up7(关键))征求的是专家的意见;

 社会听证制度eq \o(――→,\s\up7(关键))征求的是各方面代表的意见。

 考点二: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

 一、我国的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农村村民自治

 城市居民自治

 自治机构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性质

 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自治内容

 选举

 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这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居委会成员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

 决策

 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管理

 依据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

 日常事务居民管理

 监督

 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干部的行为

 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①人民角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有效的途径;②公民角度: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③民主政治角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点拨:

 (1)正确理解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基层政权组织,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

 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村委会必须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选择题的解答注意误区:①村(居)委会不是国家基层政权机关,与基层政权机关也不是上下级关系。②在基层自治中,村(居)民会议是最高机构,决定村、社区一切重大事务,并监督村(居)委会的工作。③扩大基层民主自治,不等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3)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的关系

 区别

 联系

 基层政

 权组织

 包括乡镇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等

 ①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基层政权组织对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属于村委会和居委会自治范围内的事情;

 ②是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村委会和居委会协助基层政权组织开展工作

 基层群

 众性自

 治组织

 包括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它们不是国家机关,而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二、民主监督

 1.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联

 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

 督制度

 其他

 方式

 不同点

 含义

 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

 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

 依法在新闻媒体公开发表意见

 监督听证会、民主

 评议会、网上评议

 政府等

 方式

 信函、电话、手机短信、当面指出等

 通过人大代表以议案、质询的方式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

 特点

 是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途径之一,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并代表人民,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

 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

 作用

 为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落实

 在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同点

 都是公民监督权的体现,属于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无论哪种方式,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有序参与

 2.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实施民主监督的要求

 ①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点拨:

 (1)全面理解和把握民主监督方式,必须联系第一课公民的政治权利中的监督权,以及如何行使公民的权利。因为本课讲到的民主监督的内容是第一课的公民监督权的展开,行使监督权的要求与如何行使公民的权利也是一致的,即要在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不得妨碍他人的权利,否则会受到法律制裁。

 (2)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具体的参与方式中有些是相同的,如写信、打电话、听证会等。如何区分两者,关键是看该行为是一种“事前”行为还是“事后”行为。“事前”行为属于民主决策,“事后”行为属于民主监督。如,向有关部门提建议,在决策之前,就应该是民主决策的具体途径;在执行过程中,即决策之后,就应该是民主监督的具体途径。

 (3)不要把民主决策中的反映意见、提出建议混同于民主监督中的批评、建议权

 前者是指在决策机关决策时反映意见、提出建议,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后者是针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是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4)如何区分社会听证制度与监督听证会

 两者都是通过听证会听取意见,但社会听证制度属于民主决策,是为了听取群众对决策的意见;监督听证会则是为了评价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工作的好坏,听取群众就工作不足之处的改进意见或批评。

 【方法与规律】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政治参与?

 ①必要性: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②重要性: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对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①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③要求:宏观上——依法有序参与;中观上——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微观上——各种民主参与方式的途径和要求。

 易混易错点

 1.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体现,因为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好,更有利于保障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

 提示: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体现。但“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好”之说是错误的,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优缺点,在我国国家权力由人民行使而不是公民,另外也不是直接而是间接行使。

 2.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 × )

 提示: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但公民没有决策权。

 3.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基础。( × )

 提示:科学决策的基础是民意,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4.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自治的重要基础。( × )

 提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自己选举当家人是基层民主自治的基础。

 5.公民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一定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 )

 提示:不一定,关键看反映情况、提出意见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形成决策,就是民主决策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就是民主监督中的信访举报制度。

 6.村民委员会是农村的权力机构,有权决定村集体的重大事项。( × )

 提示:村民会议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是村里的权力机构,它有权决定村集体的重大事项。村民委员会是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但村民会议可以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有权撤销或者变更村民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7.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 )

 提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8.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 )

 提示: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不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但能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9.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或政府机关。( × )

 提示: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或政府机关。

 10.在农村,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委员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在城市,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 )

 提示:在农村,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在城市,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11.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 )

 提示: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12.公民可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 )

 提示:社会听证制度属于民主决策的方式。

 13.舆论监督制度能够使公民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落实。( × )

 提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使公民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落实。

 14.参与民主监督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 × )

 提示: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

 15.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 )

 提示: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可以行使民主监督权。

 知识整合

 公民如何参与政治活动

 (1)公民政治参与的保障

 国家

 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制度

 保障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性义务

 ①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②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③政治参与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④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有序参与的原则。

 (3)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

 ①公民政治参与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与完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调动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和信心。

 ②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推动依法行政,合理规范政府行为。

 ③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水平,保障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④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密切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能够保障人大代表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提出有利于保障人民利益的提案。

 2.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与保障

 理解公民法定权利的保障与意义

 权利保障

 法律建设

 加强立法工作,实施开门立法,立法广泛听取民意,完善法律体系

 制度建设

 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民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民主建设

 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

 保障意义

 国家角度

 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推动依法治国;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制约国家权力的运行

 公民角度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真题再现】

 一、选择题

 1.(2020·新课标全国卷Ⅲ)近年来,某县各乡镇因地制宜在村委会办公楼、社区商店、医疗卫生室等地方设立近百个村民服务代办点,提供社保卡信息采集、申领老年人优待证等10多项政务服务。设立村民服务代办点( )

 ①优化了农村社区的组织结构

 ②能够更好实现村民民主权利

 ③是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的体现

 ④提升了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材料并未涉及农村社区组织结构,①不符合题意。②:村民民主权利,就是村民参与村内社会事务、管理村社会事务,决定村内社会事务的权利及参与国家有关社会事务、管理有关国家社会事务,决定有关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利,材料并未涉及,②不符合题意。③④:设立近百个村民服务代办点,为村民提供多项政务服务,这为村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提升了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是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的体现。③④符合题意。

 2.(2019·新课标全国卷I)某县针对群众普遍关注事项,在全县各村推行“亮开政策、亮开受理、亮开办理、亮开结果”工作法,及时公开工作安排部署、重点任务推进和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并依托“民情一点通”信息化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查询。上述做法能够

 ①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公信力

 ②加强基层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③方便村民行使民主监督权

 ④保证村民行使民主决策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民主监督的相关知识。通过“四亮开”工作法,“民情一点通”信息化平台,能促使村委会更好地服务群众,规范工作,有利于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公信力,①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村民的监督,不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②错误;在全县各村推行“四亮开”工作法,及时公开工作安排部署、重点任务推进和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并依托信息化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查询,方便了村民民主监督,③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方便村民民主监督,而不是民主决策,况且,民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决策权不在村民,④错误且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19·江苏卷)某社区中有些年轻父母工作忙,长辈不在身边,照护幼儿成为不少家庭的烦恼。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成员提出一个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建立幼儿托管点,开展小规模、社区化托育服务。该方案能否实施应

 A.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B.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

 C.提请政府部门讨论决定

 D.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民主管理的相关知识。我国社区实行居民自治,社区的重大事项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因此,由该方案能否实施应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而不是由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主任、政府部门来决定,D正确且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4.(2019·天津卷)2019年3月,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落实中央和市委相关指示精神,回应广大市民和人大代表呼吁,制定了《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条例》起草过程中,有50余万人通过信函或网络发表意见,提供了有价值建议260余条。上述材料表明

 ①立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②人大代表行使了提案权和决定权

 ③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④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决策的相关知识。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落实中央和市委相关指示精神,回应广大市民和人大代表呼吁,制定了《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这表明立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①正确;《条例》起草过程中,有50余万人通过信函或网络发表意见,提供了有价值建议260余条。这表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④正确;决定权属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且材料未体现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②说法错误,排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立法机关,③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5.(2019·浙江4月)2018年11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

 ①体现了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公民个人的利益

 ②有助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

 ④有助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助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②说法正确;对疫苗管理进行立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③说法正确。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公民合法利益,并非个人利益,①说法错误,排除;公布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属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而非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④说法错误。本题选择C。

 6.(2018·全国3卷文综)国歌与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象征。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明确国歌使用的禁止行为,对违反规定情节恶劣的予以处罚。国歌法的颁布实施,旨在

 ①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

 ②提高国歌的政治地位

 ③维护公民的文化活动权

 ④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国歌法的颁布实施为切入点,考查了考生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知识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强调了国歌的法律地位,而非政治地位,②排除。国歌法的颁布实施,旨在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监督、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并非意在维护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①④符合题意,③不选。故选B。

 7.(2018·北京政治)关于建立“京津冀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的建议

 通过对京津冀地区中小学生图书占有情况的调研,本研究小组发现三地的人均图书占有数量和种类存在差距。为此,我们建议建立“京津冀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鼓励市民捐赠闲置图书,免费借阅,让图书在城乡、地区之间流动。具体方案如下:

 ……

 某校中学生提出的图书流动机制建议

 ①可以扩大学生阅读量,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发挥市场在优化图书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③着眼整体,共享文化资源,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④体现了中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担当社会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中学生提出的图书流动机制建议有利于解决京津冀地区中小学生图书占有量不平衡问题,实现三地中小学生资源共享,促进三地协同发展。同时也体现了该中学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担当社会责任,③④符合题意;①中的“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②中的“发挥市场在优化图书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选D。

 8.(2018·北京文综政治)“群众家门口的事群众说了算”,北京某街道办事处开发了一款手机小程序,居民有什么意见建议,都可以在上面畅所欲言,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居民意见实时查看和归类,为街道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该街道办事处的做法

 A.激发社区活力,保障居民决策权有效行使

 B.创新社区参与途径,利于满足群众的诉求

 C.提供了交流平台,保证居民有效行使质询权

 D.扩大了公民权利,利于意见表达和集中民智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民主决策的相关知识。该街道办事处通过开发一款手机小程序,让居民有机会通过平台畅所欲言,及时表达相关诉求。这一创新做法既有利于满足群众的诉求,也有利于给相关部门进行正确决策提供信息资源,B项符合题意;居民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没有决策权,A项说法错误;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不是居民的权利,C项说法错误;公民的权利是通过宪法和法律确定的,不存在扩大或缩小,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9.(2017·全国卷2文综)某地为治理村委会公章管理不严、随意乱盖公章现象,将村委会公章收存到乡镇政府“柜子”里,由乡镇政府“代管”。这一做法受到社会质疑而被叫停。叫停“村章乡管”的主要理由在于

  = 1 \* GB3 ①乡镇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行政管理事务

  = 2 \* GB3 ②乡镇政府没有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的职能

  = 3 \* GB3 ③乡镇政府不能代行村委会的自我管理权

  = 4 \* GB3 ④应当维护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权利

 A.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B. = 1 \* GB3 ① = 4 \* GB3 ④

 C.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D.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答案】D

 【解析】叫停“村章乡管”不是因为乡镇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行政管理事务,而是因为它干预了村民自治,①不选;乡镇政府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②错误;叫停“村章乡管”是因为乡镇政府不能代行村委会的自我管理权,③正确;“村章乡管”是剥夺了村委会的民主权利,叫停“村章乡管”为了维护村委会的民主权利,④正确;故选D。

 10.(2017·天津文综)在2016年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针对较为普遍的人户分离现象,深圳实行了本市户籍选民可以自由选择在户籍地、工作地和居住地登记的办法,并通过网络实施选民资格转移,方便选民就近登记。这一做法

 A.扩大了选民直接选举的范围

 B.确保了选举结果体现每个公民的意愿

 C.保障了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D.发挥了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答案】C

 【解析】本题是以2016年的县乡两级的人大换届选举为背景材料,在我国,乡级以下实行直接选举,而县级则实行的是间接选举,所以A的说法是错误的,B的说法也是错误的,选举体现的是大多数人的意愿,D的说法与材料不符合,所以本题选C。

 11.(2017·江苏政治)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地要加强对选举工作的监督,对违规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切实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因为

 A.人大代表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B.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各项工作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全体公民管理国家的基础

 【答案】C

 【解析】人大代表不都是由直接选举产生,A项不选;人大代表不是管理国家的各项工作,B项不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所以要切实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项正确;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符合条件的公民享有的,不是全体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项不选。

 12.(2017·全国卷3文综)2017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的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产生监察委员会。新的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整合政府、检察等部门的监察力量,将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及其他公共部门纳入监察范围。这一改革旨在

 ①实现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②清除公共部门滋生腐败的社会土壤

 ③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

 ④搭建群众直接监督公共权力的新平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成立新的监察委员会,整合监察力量,扩大监察范围,有利于实现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①正确;材料中改革的目的并不是仅仅清除滋生腐败的社会土壤,②错误;合署办公,整合力量,有利于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③正确;建立新的监察委员会,并没有搭建群众直接监督的公共权力新平台,④错误;故选B。

 13.(2020·新课标全国卷I.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某地探索创新村民自治机制,形成“四会管村”模式。村党支部委员会根据村民自治有关规定,讨论决定旧村改造事项并提出要求。5个村民小组组长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汇集村民意见建议300多条,初步估算总投资上亿元。村民议事会经过反复商议,形成两套改造安置方案。第一套方案经费投入较多,涉及村头大树和祠堂的保留利用;第二套方案现代时尚,且相对省钱。两套方案并报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第一套方案获得通过。在全体村民的积极支持配合下,村民委员会精心组织实施,不到两个半月,378户、10万平方米的旧房全部顺利拆迁完毕。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四会管村”实现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及其意义。

 【答案】机制:党的领导、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有机结合;党支部领导统筹,村民议事会协商方案,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决策,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意义:坚持村党支部的领导,有效汇集村民的意见建议,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提高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效能,提升村民自治能力。

 【解析】本题以村民自治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某地探索创新村民自治机制的实践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四会管村”实现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及其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试题分为两步:

 第一步,工作机制:考生阅读材料,确定“四会”分别是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由这四个会在材料中的作为联想相关知识,分析作答:

 ①村党支部委员会角度:材料信息:村党支部委员会根据村民自治有关规定,讨论决定旧村改造事项并提出要求。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坚持党的领导。

 ②村民议事会角度:材料信息:村民议事会经过反复商议,形成两套改造安置方案。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一方面坚持民主管理,同时又依法办事。

 ③村民代表大会角度:材料信息: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两套改造安置方案。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决策。

 ④村民委员会角度:材料信息:村民委员会精心组织实施,不到两个半月,378户、10万平方米的旧房全部顺利拆迁完毕。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二步,分析“意义”:考生结合材料分析,从“四会”的作为看,可以从党的领导、民主自治等方面阐释;从“不到两个半月,378户、10万平方米的旧房全部顺利拆迁完毕。”等信息说明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效能得以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得以提升。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