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总结汇报 > 年终总结 / 正文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负责制【试析“落实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中常见的偏差”(铁路系统)】

2019-11-30 07:34:20
抓安全,是我们基层站段当前的首要任务,没有安全就没有畅通,没有畅通就没有效益。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是基层站段传递安全管理信息、指令的必要途径,是管理层正确行使管理权力、统一管理思想的重要手段,是领导班子落实上级管理思路时承上启下、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强化干部职工责任心的有效方法,在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何不断纠正安全

管理逐级负责制落实中存在的偏差,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确保指导思想的统一和安全生产的有序可控,必须引起铁路部门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深入思考。一、当前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的落实中存在的一些偏差

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系统地体现了“权利”的传递和“责任”的加压,贯穿了安全管理的全过程。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出现,纠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人为因素造成暧昧的管理关系

思想是行为的统率,人是管理的主体。在外部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人的意识决定了行为的轨迹和结果。当管理者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不能相吻合的情况下,管理者的意识必将成为落实安全逐级负责制的阻碍,必定会在执行管理的方式、方法和力度上会有很大不同。这是造成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落实不力的根本原因。

2、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了“恐慌症”

我们落实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现行的考核机制矛头直指问题,使“问题”与“利益”间产生了联动的关系。对于基层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从下至上一级比一级清楚,股室主任比段领导清楚、车间负责人比股室主任清楚、班组长比车间负责人清楚;而在处理问题的权力上却与此相反,从下至上一级强过一级。在强制性的“问题”与“利益”的联动关系作用下,下级不能、或者说不敢对上级完全负责,发生了问题便一级瞒一级,报着侥幸的心理希望逃过上级检查。处理不了,想办法,办法正确吗?没有办法,先拖着,拖得起吗?这种只顾个人或局部利益的错误态度,往往是酿成悲剧的催化剂,也是实现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闭合循环的“拦路虎”。

3、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造成的矛盾

责任的最终落脚点是个人;担负责任的大小、轻重决定着个人应得利益的多少。从安全管理“责、权、利”的走势上来看,是自上而下递减的;从矛盾的产生点来看,是自上而下递增的。举个例子:尽管考核和奖励是自上而下一级对一级的,但是一名一线的职工,他的收入有可能受到来自局、处、站段、车间、班组等各级的影响;作为集体的一员,本班组的任何一名职工违章违纪,都有可能使他的利益严重受损,而他人的突出成绩他却无从分享。矛盾产生点自上而下递增的实际,使这种情况越往基层越突出地呈现出来,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不断加深。

4、结果型管理是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的“杀手”

在我们的管理干部中还有不少人是信奉“结果第一”的,即:无论你怎样做,用成绩来说话。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结果型管理是一种粗放的管理模式,是把安全效果错误地等同于生产成绩的产物。如果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中途事发,追悔莫及。即使侥幸逃过,盲目的乐观会更乐观、麻痹的思想会更麻痹,各种矛盾日积月累,一旦爆发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和复杂化,整体安全管理的局面难以收拾。如果用结果型的管理来取代逐级负责制,安全管理就成了一个点的集合,它又怎么会贯穿在安全生产的始终呢?

二、纠正偏差的当务之急

1、提高干部素质,转变工作作风

“基本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由于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是一种管理手段,与干部的工作性质不谋而合,因此,所有党政干部都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为演好管理者这一角色,广大干部必须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严格、公正、客观地进行检查;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检查、帮促的作用,为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在安全生产整个过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建立相对独立的监督、落实机构,以科学的手段实现检查

2002年,路局杨局长对我局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异体监督”的观点,即:通过保证安全监督的相对独立性来实现安全监督的客观性。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监察大队,同样适用于基层站段内部。可以尝试监察大队的作法:由职能部门负责检查,发现问题、布置工作以单据下达,而不是口头反映;由专人负责安全管理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督促职能部门的落实,保证信息的规范完整。同时,尽可能地采用仪器进行监、检,最大限度地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3、加大管理者的激励和考核力度,减轻一线职工的考核

如果我们以逐级负责制作为安全管理的主线,那么就必须保证它的权威性,把管理者作为落实的重点。加大管理者的激励和考核力度,体现了“责、权、利”的平衡关系,也将形成更浓厚的竞争氛围。加大奖励力度,可以使管理者重视自己的责任、珍惜自己的权利,可由于与考核同在,看似一条“大鱼”,却需要努力才能捉到,无疑会使管理者的责任感与动力同步增强。减轻一线职工的考核,不等于不考核,而是将他们与管理干部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仍然根据“责、权、利”的平衡关系制定一套相应的办法,来保证付出与得到成正比,也就是说要重新划分利益这块“蛋糕”。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

的落实,必须要在管理层与作业层清晰分开的前提下,才能真正代表广大干部职工的根本利益,得到最广泛地拥护。对于这一作法,我段在班组一级进行了试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班组长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有效地推动了班组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4、走出误区,正确对待问题

矛盾是发展的原动力,一切事物都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和创新的。对于工作,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下级反映问题,至少在态度上是积极的。只有这样,上级才能抓住重点,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因此,对下级主动反映的问题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棒子打死,这一点在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的相关制度中必须要划分明显的界线。

5、坚持全过程管理,确保逐级负责制贯穿安全生产的始终。

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最基本的思路就是有检查、有处理、有记录、有落实,是PDCA循环法的拓展和延伸,无论缺少哪一个环节,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都会象一只断线的风筝。例如:站段下达了一项生产任务,车间即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也只能打50分,其余的50分要看是怎么完成的、有没有违章违纪、作业安全是否受到了有效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上不留隐患,确保安全管理的长治久安。

在安全管理中强调和突出逐级负责制,绝不是陈词滥调、默守陈规,而是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安全管理模式的完善和创新,是与时俱进精神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任他东南西北风,我自独做钓鱼船”,面对日渐复杂的外部环境,只要抓住“重在安全,难在逐级,贵在负责,成在落实”这四个关键,不断丰富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的内涵,并且认真实践,就一定能够实现管理目标,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使铁路运输企业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多做贡献。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