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 / 正文

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2020-08-15 11:00:48

 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2001年1月18日,潘广通父子控股21.48%的浙扛天通股份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家族企业。这揭开了家族企业上市高潮的序幕。同年3月19日,马兴田家族控股66.38%的康美药业上市;5月18日,王文京个人间接控股55.2%的北京用友软件上市;6月8日,朱保国家族控股74.18%的深圳太太药业上市;接着是杨启昭家族控股67.19%的广东东榕泰上市——于是传媒们开始疯狂地炒作家族企业。相映成趣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我国南方许多以中小企业形式存在的家族企业,它们的生命周期不足10年;80%以上的家族企业在崩峰时刻一落千丈,能够发展为大规模企业的可谓凤毛麟角。1998年的一项统计表明,家族企业聚居地的中关村,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8年。

  即使家族企业不被看好,但仍有一些家族企业经过风雨磨炼,最终发展为声名显赫的世界级企业:美国的福特汽车、洛克菲勒财团,日本的松下,台湾的王永庆家族和蔡万霖家族、香港的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泰国的四大金融集团,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在美国公开上市的最大型企业中,有40%的企业仍为家族势力所控制;台湾500家大型民营企业中很少有不是家族企业的。而我国大陆首富,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希望集团总裁等职的刘永好先生,正是从家族企业中脱颖而出的。家族企业,正是我国目前私营企业的主要形式,几乎所有的私营企业都有家族背景,我们在讨论私营经济的时候,不可不重点讲述家族企业。

  第一节

 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经济在迅速增长的同时,也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完全依赖于国有集体企业转向混合经济,私营企业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私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过程的缩影,每一次针对私营经济的政策变化,都伴随着整个经济秩序的完全改观。私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一面镜子,它照亮了我国政治、经济等各界人士对市场经济、对资本、对私营经济甚至对经济本身的认识。

  1.我国私营企业的地位

 私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从建国到如今,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这条道路,也是年轻的共和国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理论走过的曲折的道路。道路的曲折,来源于指导理论的误解,对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地追求“一大二公”,一味地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其结果是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现实,严重地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失衡。下面的文字将详细回顾这段即便在经济史上也无法忽视的曲折反复的历程。

  建国伊始,在没有进行“三大改造”之前,个体、私营经济在我国城乡生产、流通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私营经济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5%以上,更适合于私营经济的其他行业所占的比重就更加大。这个时候,私营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体,私营经济在百年战乱后的中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实施“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经济政策,使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虽然国家的政策是优先发展国营经济、积极扶持合作经济、鼓励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但在调整工商业、开展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市场流通的同时,也扩大了对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产品收购,从而使私营经济继续获得正常利润,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一直兴盛。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渐铺开,私营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小,但即便如此,到 1954年,城乡个体手工业产值仍然占据了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0%,有280万户、330万人从事个体商业,他们的商品零售额约占全国商品零售额的40%。

  1956年是个转折点,随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私营经济在一夜之间几乎全部消失,而被赶出经济舞台的私营经济,这一消失就是20多年,直到1978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对于亟待重建国家的中国来说,国家有计划地发展经济,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团结,也有利于经济体系的快速建立、人民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但在改造过程中片面强调公有、全盘否定私营,从1953年至1957年,我国经济成分逐渐趋于单一。特别是1955年下半年以后,公有化的速度急剧加速。

 1957年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产比重达97.5%,私营工业已全部公私合营,批发与零售商业中,私营成分分别仅占0.1%和1.7%。经过“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非公有制经济已所剩无几。1961年,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大约只有100万人左右。“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加盲目和片面地追求纯之又纯的公有制形式,一方面,排斥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非公有制经济被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全民所有制的优越性,将“一大二公”作为判断所有制形式先进与否的标准。在那个年代,“恐私症”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至到了“谈私色变”的地步。私有,不仅仅是经济名词,更是一个政治上极其敏感的词汇,几乎没有人敢越雷池一步。据一份1978年的统计资料,至1978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占77.6%,集体经济占22.4%,个体私营经济几乎不存在,全国的城镇个体工商业者只有15万人,总产值可以忽略不计。我国的经济结构基本上只剩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成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已成为单一的公有制。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脱离了中国国情,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种所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高度集中和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否定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失去了协调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改革开放的到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也壮大了人们的胆魄,私营企业在没有被合法承认的情况下开始厂新的萌芽。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到了“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宪法还坚持认为“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但在第十一条还是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是我国第一部正式承认私营经济的雏形——个体经济并将其纳入保护范围的根本大法。虽然没有正式提出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但对个体经济的发展还是打开了一条道路,对个体经济的有限制的承认实际上也打破了禁止私营经济发展的坚冰。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到户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人们被解禁之后消费上的庞大需求一下子暴露出来,而国有企业的生产力显然难以满足这种开闸洪水般的巨大需求,私营企业终于在夹缝中求得了生存。虽然国家对私营企业在法律上不予以承认,但在实际的行政中也不加以取缔,这种较之以前大为宽松的态度已经强烈地刺激丁私营经济的发展,它以其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服务质量,很快地就成了经济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激流。

  随着认识的不断升华,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不断提升。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正式使用了“私营经济”的提法。1988年4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一规定,第一次在根本大法中将私营经济确定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可以看出,国家对私营经济的行政手段至少在立法意识上已经逐步淡化,用政策引导逐步取代具体指导,用经济管理逐步取代物质帮助。私营经济开始名正言顺地挺起了腰杆。1988年当年,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就有4万多户,雇工总数70多万人。1992年,邓小于南巡讲话解决厂长期困扰人们认识的计划与市场问题上姓“资”姓“社”的争论,我国改革开放出现了新局面,私营经济再度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有了较大的发展。当年的“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所有制结构的特征是“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贸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纳入“所有制结构”以后,私营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92年底,全国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达13.9万户,户均产值22.1万元。1996年3月17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作为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强调:“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依法管理,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是年底,全国私营企业达到82万户,从业人员1170万,经济产值为3227亿元。这段时期,私营经济终于正式登堂入室,取得了法律上的明确认可,成为国民经济“必要补充成分”的私营经济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大步发展。

  世纪之末,人们的认识走向成熟。1999年3月15日,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一条的内容全面修正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仅间隔5个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第二次审议稿的基础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国第一部体现私有制企业的法诞生了,专门的法律保护意味着国家不仅仅只是承认私营经济,而且以实际的措施来促进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私营经济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从此,私营经济正式获得了“部分经济”的合法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名正言顺地与公有制经济于起子坐。这一年底,私营企业达到了148万户,从业人员2000万人左右。1999年宪法修订后,针对私营经济的怀疑思想得到完全的解放,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能够做到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于是在2000年又有了更大发展,增长近四成,私营企业发展到176.18万户,一年新增29.35万户,平均每天诞生809家,私营企业所创产值、营业收入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分别比1999年增长39.73%、 38.25%、38.7%。随着全社会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进程的加快,一大批中国私营企业家以其对社会的杰出贡献,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据统计,通过1998年全国人大、政协的换届,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有48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有46人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私营经济走入了国家经济的中心。

  20年来,中国私营经济从农村到城市,经历了在猜忌中萌芽、在夹缝中生长、在春风中勃发的曲折过程,终于以其丰富的实践成果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取得了从允许存在、有益的补充、必要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并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表11.1表示了在不同时期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体系中的比重,表11.2表示了从1989年到2000年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情况。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可有可无到不可缺少,也印证了其地位的转变。纵观我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法律、政策地位的变迁,同时也就回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现在,私营企业在经济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到2000年,全国共有私营企业 1761800家,个体工商户3100多万户,私营企业主(私营企业投资者)达 395.35万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3亿人,拥有注册资本总汁13307.69亿元,私营经济的投资比重约占35%,但对GDP增长的贡献串却占60%以上。2001年,私营经济(包括外资经济)占我国GDP的比重已超过一半,而在一些私营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如广东、浙江、福建等),则已超过60%。可以想象,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私营企业必将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258

 2.我国私营企业的特征

 我们在介绍了私营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之后,有必要明确我国私营企业的特征,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私营企业会经历那么多的曲折,又为什么能够得到复兴,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后面将要讨论到的私营企业的治理机制问题。

  我国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企业资产属于个人所有,雇工一般在8人以上。过去一般把雇工在7人或者7人以下的个人经济组织称为个体工商户,将雇工8人以上的划定为私营企业。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合理。新的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八条明确规定,有必要的从业人员以及有一个自然人投资人申报出资、有合法的企业名称、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等,就可以申请注册为个人独资企业。在这里,已经没有了7个或者8个雇工的划分界限了。这种调整主要是鼓励个人独资企业的快速发展,使“个体户”升级为“独资企业”,提升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保障他们依法进入市场公平竞争、获取发展的同等权利。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私营企业一共有四种: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私营独资企业是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是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按照协议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是由5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在这四者之中,独资和合伙企业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具备企业法人资格。我们后面在讨论治理机制时说到的私营企业都是指采用公司制的私营企业,而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个体和合伙制企业不在讨论之列,因为这两者的治理和公司治理比较起来显得简单、自由、随意、无固定程式。当然,企业治理的精髓,即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合力来实现企业的目标并使得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最大化,对于任何类型的企业都是适用的。

  私营企业和国有、集体企业最大的不同,正在于一个“私”字,不仅仅是私营,最根本的是私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决定了在剩余分配、权利归属、经营管理上,企业所有者即私营企业土都占据着统治性的地位。诚然,任何企业都是企业所有者占主要地位,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所有者是全民或者各级政府,这就意味着真正对企业施加影响的只能是所有者的各级代理者,代理者勿自身缺踏,包括知识的、道德的、情感的缺陷,以及委托-代理契约的不完善,使得代理人难以完成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任务。而私营企业则完全不同,它的所有者是自然人,

 自然人决定了企业治理不存在委托代理链,企业主自身管理自己的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没有国有企业最显著的那些弊病,这也是私营企业具备高效益的原因。一般来说,我国私营企业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产资料由极少数私人占有。私人占有的含义是无论其投资来源、投资客体如何,也无论其投资者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都属于私人投资,都属私有者,这个私有者被称作私营企业主。从企业登记的组织形式看,有限责任公司占61.7%,独资企业仅占28.4%,但实际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一人投资的企业实际上占到了35.9%,三人以内共同投资的企业占据了绝大多数。从投资构成来看,主要投资人占63.0%,其他投资人占9.5%,群众集资占0.7%,政府投资占0.2%,其他企业占4.1%,海外投资占 1.4%,其他投资占12.7%,未说明占8.4%。可见,私营企业的所有权掌握在极少的人手里。私营企业的资产属于企业主私人所有,企业主对企业资产享受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这些权利受到了国家法律的保护。私营企业的整个生产、交换、分配过程,都由企业主调节、控制和指挥,为追求最大化利润的生产经营目的服务。在私营企业内部,不存在产权模糊不清的情况,企业主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而相对照的,他们所雇用的员工是一无所有者(有的员工也有少量股份),无权占有、支配这些生产资料。私营企业主占据了所有权,也就占据了对整个企业的大小权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完全是属于企业主个人所有的。私营企业虽然是一个社会组织,不能像企业主的个人财产那样任意处置,但法律给厂企业主足够的权利和可能来按照他们正常的愿望促进企业不断增值以便达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正是这种私有使得私营企业在过去遭到抵制,很难想象在一个没有认识市场经济真正内涵的年代、在一个计飞1j经济统治的环境下,与国家公有相反的私有、与计划相反的经济上的自由,会得到承认。也正是这种所有权单一占有的现状使私营企业可以在市场经济中自由搏击,如鱼得水,这种自由得到了法律的保障,没有任何实质的约束,于是也给企业的治理带来了隐患。

  (2)企业主与职工的雇佣关系。在私营企业内部,企业主作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支配者,受雇员工作为劳动力的所有者,两者以一定的契约结合起来,形成了企业的形式。企业主和雇工的结合是不平等的,企业主支配全部经营管理活动,也支配受雇员工的劳动力使用,雇工在企业里处于完全受支配的地位,究其原委,在于企业主所掌握的资本是稀缺的,而雇工掌握的劳动力是充分供给的。在这里,企业主是主人,他付给受雇员工以工资和社会保险金,其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力的价值,并受制;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他们之间是雇佣关系、劳资关系。企业主除了承担支付工资的义务外,掌握了其他一切的权利,而雇工除了获得合同工资外,在其他经济权利关系中都处于被动。雇佣关系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有其合理的解释,但在片面强调社会主义千等、把经济关系错误理解为政治关系的年代,是不可能容忍这种不子等关系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企业主和雇工占有的生产资料都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得到实现和利用,否则就是资源的浪费,企业主不雇佣员工,其资本就没有得到增值的可能;雇工不被雇佣,其劳动力就不能转化为资源投入到生产中,价值将为零。这样的结局当然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只有两者的结合,只有雇佣和被雇佣,才能双赢。当然,如果能够在法律上更注重保障处于弱者地位的雇工的权益,这种雇佣关系看起来将不仅合理,也更加合情。

  (3)企业主垄断厂企业的几乎所有权利。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分析将证实这一点:①所有权集中,这在第(1)点中已经得到详细的说明,

 由少数几个人控制的私营企业数量占了其绝大部分,私营企业的资产平均来看也大部分归属于主要投资人个人。②管理权力集中,私营企业中的总经理由主要投资人(董事长)兼任的企业占93.2%,6.7%的企业由其他投资入担任总经理,o.1%的企业由非投资人担任总经理。重大经营决策和一般管理决定,基本由主要投资人决定(在2000年,分别占43.7%和35.4%,参看表 11.3)。从表11,3中可以看出,几乎没有任何管理决策离开了主要投资者的参与,即使是在由主要投资者和其他个体共同进行的决策中,主要投资者即企业主的意见也占主要的地位,其他的意见往往只能起参谋的作用。不过,表中也显示出民主管理的趋势已经出现,经营决策开始逐渐转向由董事会和主要投资人、主要管理人员共同商定。③家族制管理普遍。第三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显示,50.5%的已婚企业主的配偶在本企业担任管理工作,20.3%的企业主的成年子女在本企业做管理工作,在所有管理人员中,投资者占26.7%,企业主亲属占16.8%,企业主同乡占5.0%,在社会上招聘的占44.2%。另外,投资者中有12.9%的人是企业主的亲属。企业主占有了太多的权利,在企业的发展初期往往显示出灵活、快速、高效的优点,但在企业走向壮大、成熟之后,又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因此,一些明智的企业主现在已经开始注意把权力分配到不同的部门来行使,以避免个人决策的片面、盲目、短视带来的错误。

  历次调查中私营企业权力分配(%)

 类别

 重大经营决策

 一般管理决定

 不同年份

 1993

 1994

 1997

 2000

 1993

 1995

 1997

 2000

 主要投资人

 63.6

 54.4

 58.8

 43.7

 69.3

 47.3

 54.7

 35.4

 董事会、主要投资人和主要管理人

 15.2

 19.7

 11.0

 26.3

 5.1

 15.1

 10.0

 18.2

 主要投资人和其他组织

 20.7

 25.6

 29.7

 29.1

 25.3

 37.3

 34.5

 41.8

 专职经理

 0.6

 0.0

 0.3

 0.5

 0.3

 0.3

 0.4

 0.8

 其他

 -

 -

 0.2

 -

 -

 -

 0.3

 3.4

 资料来源: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室编:《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汇编》(1993-2000)。

  (4)私营企业主垄断利润分配。企业主占有生产资料,也占有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利,而且企业主也是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然人,那么在剩余分配上也很自然是企业主占有决定地位。诚然,私营企业的纯利润是雇佣员工与企业主共同创造的,但是在纯利润分配上却没有雇工的份额,而是由企业主独自占有、支配和使用。企业主凭借私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雇工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格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这是企业主的资本所有权收入,即资产所有权在分配上的体现。雇佣员工得到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格,他们无权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企业主拥有私人财产,并通过雇佣劳动而获得较高的收入,从而成为中国现阶段先富起来的有产者。不可否认,在这种利润分配模式中存在着企业主对雇工的剥削,这也是私营企业现在还遭到一部分人抵制的原因。但是,我们分析一个问题的出发点,不是感情,而是理智,我们可以比较私营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中的员工的福利水平,虽然在国有、集体经济中看不到剥削的影子,但那里的职工福利往往不如私营企业优厚,之所以在被剥削后仍然得到更多的报酬,在于私营经济创造利润具有更高的效率,目前的国有企业还无法比拟。即使不考虑这种横向的比较,雇工被雇佣也比不被雇佣能够获得更多的福利。所以现在争论这种制度是否合理已经没有必要,真正需要做的是如何使这种制度更加合理,即为雇工的福利得到正常的获得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并为雇工的权益不断得到提升提供法律依据。

  3.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

 (1)私营企业的形成途径。私营企业是由不同的经济形式发展或者蜕变而来的,几乎任何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都有可能被个别私人控制而成为私营企业,因此其形成有各种来源,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地考虑,只看最主要的三种形成方式。①私人收入资本化,即个人或者家庭将其积累和筹集的货币资金转化为私人资本,并通过自我扩张,逐步扩大规模,最后发展成为私营企业。通过私人收入资本化而发展形成的私营企业中,有许多原来是农村“专业户”和城镇个体工商户,通过资本的积累和规模的扩大形成企业的形式。

  ②公有企业私营化。公有制企业通过个人承包、租赁等方式,个人逐渐掌握了企业的所有权,公有企业演化为私营企业。这种方式首先出现在乡镇企业上,乡镇集体企业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引入了农业中的承包制度,进行以承包经营为形式的制度创新,承包者在交足国家的税金、留够集体的承包金后,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样,集体企业的所有者以收取承包金为条件让渡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不再过问企业的人、财、物与产、供、销,从而与企业的经营过程完全分离。后来这一过程扩展到国有中小型企业和城镇大集体企业。

  ③人力资本企业化。这主要是指正在中国崛起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形成方式。民营科技企业是由非政府经营的、以发展科技产业为目的的科技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等人力资本,吸引风险投资者投入资金,从而形成企业形式。从1992年到1998年,民营科技企业的技工贸总收入和上缴税金以年均88.4%和93.2%的速度递增。1998年,民营科技企业的技工贸总收入突破7670亿元,上缴税金367亿元,是同期全国私营企业税金163亿元的1.25倍。

  (2)私营企业的发展机制。私营企业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主要得益于它自身的运行机制切合了市场经济的要求。私营经济是一种天然的市场经济的经济形式,这主要表现在私营经济具备如下三个特征:首先,产权关系清晰。私营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私营企业具有明确的产权关系,具有完全的利害关系的硬约束机制,因而也具有强烈的利润动机和增殖资本的冲动,并能够承担利益风险,这正是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应当具备的基本资格。其次,经营机制健全。私营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拥有完全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和决策权,能够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决策,以调整生产要素的组合,这种以经济利益为惟一原则的经济组织形式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再次,运行机制灵活。私营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企业由于具有灵敏的市场信息传导机制,能较好地适应市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除了这几个特征外,私营企业因为产生的时间不太长,没有染上国有经济包袱沉重的恶疾,没有冗员的累赘,没有“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没有债务的麻烦,经营者、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员工基本上都年富力强,这些都使得私营经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由此可见,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方面,私营经济具有很大的优势。

  私营企业的发展还得益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即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在这个转轨过程中,原有的经济结构亟须调整,产业结构将转变为以轻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轻型结构,私营经济在大型工业上难以与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相竞争,但在轻工业与服务行业上,私营经济远比公有经济具备竞争力,经济结构的调整为私营经济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另外,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在企业所有制类型上要求公有制经济尽可能地退出竞争性经济领域,公有经济的退出正好为私营经济的发展让开了空间,私营经济有了巨大的用武之地。最后,经过30多年公有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消费需求,私营经济正可以满足这种消费需求,它的发展促进了购买力的进一步增长,购买力的增长又刺激着私营经济的兴盛。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渐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正在建设,思想上的准备、法律上的保障、中介的服务,都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综上所述,私营经济既具备发展壮大的内在能力,又适逢适合其发展扩张的外部环境,其发展之顺利、速度之快,应该是理所当然的。

  (3)私营经济的发展格局。由于历史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私营企业首先是作为个体企业被允许存在的,它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和大型国有企业较少参与的贸易、服务等部门,计划经济的不合理性又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市场机会。现在,私营企业活动的范围正逐步扩展,如在法律和组织形式、地理分布和所参与的行业方面都有较大发展,在企业的规模、运营质量、经营者素质上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规模从小到大。私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20年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私营企业集团。中国民 (私)营经济研究会2000年组织的第四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显示,私营企业户均自有资产的中位数为180万元,个别私营企业更是脱颖而出,自有资产超过了10亿元,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私营企业集团。

  ——从农村走向城市。在改革初期,私营企业主要活跃在广大的农札农村私营部门所起的主导作用是中国私营企业发展的重点。在乡镇企业大发展后,75%的私营企业实际上是在农村发展,在1993年以前,农村私营经济提供的就业机会一直都比城市的高。现在,势力增强的私营经济开始走向城市,竞争性弱的农村经济给了私营企业孕育成长的沃土,城市里完善的经济环境又给了私营经济扩张的机遇。

  ——企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在商、饮、服、修等传统第三产业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私营企业家,当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之后,普遍把二次创业的希望寄托于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上。他们尊重知识和人才,不惜成本地得到专利技术和人才,并以私营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将其迅速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使企业跻身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行列。同时,大量以入力资本建立起科技型企业的企业主本身就是具备高新技术的专业人才,他们加入到私营企业里,使得私营经济低层次、落后的面貌一扫而空。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10年前,中国私营企业的创业者大多来自农村个体户和城市无业人员,其文化、技术和管理素质普遍不高,而今天中国私营经济的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素质已有很大提高。成功的私营企业主在经营管理中增长丁才干,有远见的私营企业主以优厚的物质待遇吸引了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新型的私营企业主自身就掌握着知识和管理才能。

  ——企业布局从东部扩展到西部。私营企业发展很不平衡,沿海和内地的差别尤其明显。就企业数量而言,1992年西部、中部和沿海地区私营企业数目的比率为21:26:100;1997年这个比率为23:34:100。就员工人数而言,1992年这三个区域之间的比率是22:26:100;1997年这个比率变成了 25:39:100。虽然总体的布局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私营企业在中西部寻找发展机遇已是现实。

  ——企业从不正规发展到法治。私营企业发展的典型过程是:先进行不公开报道的试验,再加以原则批准,最后正式批准并制定相应规章,这表明了私营企业在改革的大部分时间里是在产权不明晰和无保障的状态下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私营企业市场经济机制的发展,大量的治理问题开始涌现,于是越来越需要有一整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治理,因此,

 目前私营企业发展的最大挑战是确立法治。

  4.私营经济的作用

 私营企业如此蓬勃的发展,足以证实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并能够促进生产力提高的,这也是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私营经济具有一系列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这些作用的集中点就在于私营经济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不可缺少的辅助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私营企业在没有国家投资的前提下,以灵活的资产组合和运作机制,将社会上闲散的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形成了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增加了社会资本总量,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过去十多年,我国私营经济发展迅速,企业总数增加了19.5倍,注册资金增加厂154倍,产值增加了117倍。国有经济占有社会总资本约65%左右,提供的财富却占提供总财富的1/3左右,而非公有经济占有社会总资本约为35%左右,提供的财富已经占提供总财富的2/3左右。非公有制经济对整个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奉,已由过去不到1%增加到43%,而其中尤以私营经济为骨干。统计资料表明,截止至 1999年年底,全国仅注册的私营企业就达176万户,注册资本近1.2万亿元,户均注册资本达68.18万元,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有9180户,私营企业集团达1689户。1999年,私营企业共创产值768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149.3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91.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31%、34.29%和37%,出口创汇的私营企业有836户,出口创汇折合人民币359.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33%和91.8%。从1996年至1999年,私营企业生产值平均年增幅达33.5%,消费品零售额平均年增幅达42.1%。到2001年底,私营企业已超过200万家,产值达到1.3万亿元,在全国产值中上涨到20%。在国有经济持续低迷、乡镇企业发展减缓的不利情况下,私营经济的发展无疑起到了稳定全局的作用,没有私营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持续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是不可能实现的。

  (2)私营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多方面的社会需求。私营经济之所以诞生,就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私营经济之所以能够不断壮大,也是因为它能够极大地满足各种层出不穷的社会需求。与别的经济种类相比较,私营经济进入的门槛很低,能够非常迅速地形成并马上发挥作用取得赢利,这种灵活性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正好匹配,这决定了私营经济必定成为为人们生活和生产服务的主体经济,公有经济因为种种复杂的代理关系和政企混淆的弊病,很难高效而灵敏地满足这种瞬息万变的需求。在诞生之初,私营经济集中于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等第三产业,20年来,正是由于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根本,才得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成为中国农副产品生产、流通和城市服务业的重要渠道。现在,私营经济的触角延伸到了国民经济的大多数部门,没有哪个行业能够离开私营经济的支持。在满足生活需要方面,城乡的商品零售、餐饮住宿、娱乐文体、美容护理,等等;在满足生产需要方面,诸如交通运输、建筑安装、市场中介、代理服务,等等,这都是私营企业占领主要地位的行业,而更大规模的私营企业已经在重工业、轻工业、金融保险等行业崭露头角。

  (3)私营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随着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新生就业人口的激增,中国的就业压力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将持续增大,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国有企业大批职工下岗,基本无力吸纳新增就业人口的情况下,私营经济成为吸纳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重要渠道。1990~1999年我国总的就业人口增加 6677万人,私企、个体和乡镇企业新增就业人口达到了6253万人,我国 93%的新增就业机会是由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提供的,其中私营企业的就业人数增加5400万人,更是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现在私营部门中的新就业人数早超过厂国有、集体和乡镇企业新就业人数的总和,私营部门成为新就业工作机会的主要来源。有个现象很普遍,凡是国有经济占有比重大的省份,下岗的职工多,社会安定性差,而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大的省份,下岗职工少,社会相对比较稳定。

  《中国民航报》2000年4月17日报道,

 目前中国共有私营企业148.61万户,从业人员1901.4万人;个体户已达 3163.09万户,从业人员8334.34万人。二者合计就业人员10239.74万人。非公有经济吸收下岗职工就业2136.4万人,平均每天解决就业人员4000人。私营经济的贡献由此不言而喻。

  (4)私营经济的税收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中国私营企业缴纳的工商税收已从1996年的60.23亿元猛增到1999年的 254.96亿元,并连续4年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幅度,占全国工商税收的比重也从1996年的1.1%,提高到1999年的2.6%。在少数私营经济发达的地区,个体、私营企业缴纳的税收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私营经济的税收贡献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还不太大(这是有客观原因存在的,私营经济虽然数量众多,但总的来看,还基本上维持着小规模的状态,大多数私营企业真正成长的日十间还不足几年,在税收贡献上当然难以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比较),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私营企业交纳税收的增长速度非常明显,随着企业数量的继续增加与规模的继续扩大,私营经济将能够为国家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5)私营经济的发展支持了国企改革。私营经济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支持,不仅表现在它吸纳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分流人员,而且在于一大批进入二次创业阶段的私营企业通过承包、租赁、托管、参股、兼并等多种形式,参与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为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作出了贡献,从而促进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值得关注的是,私营企业是在耗费了很少的资源下就取得了上述令人瞩目的成果的。1991—1997年间,私营部门投资仅仅占全国投资总额的15%~27%,而且获得的贷款微乎其微,据统计,只有不到1%的流动资本贷款交给了私营企业;其业绩与资源耗费的不成比例是90年代私营部门发展的一个大特点。据调查,在每元工资创造新价值指标中,私营企业为5.97元,外商投资企业为5.72元,股份制企业为4.45元,国有和集体企业分别为 3.35元和3.28元,联营企业3.34元;在每元工资创利税指标中,私营企业为2.43元,股份制企业为2.1元,外商投资企业为1.99元,国有和集体企业分别为1.16元和0.88元,联营企业为1.01元。可见,私营和个体企业平均的资本产出率(=总产出/总资本)仅为国有企业的一半左右,其资本利用的效率相对来说是非常高的。具有更高效率的私营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如鱼在水,市场经济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天地;同时,私营经济的发展又有力地推动了各类市场体系,如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的形成和完善;而且,私营经济的发展深化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促进了市场经济理论的渐趋完善。显而易见,这又是私营经济的重要贡献。

  第二节

 私营企业的治理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整个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私营企业的管理方式、市场半径、资源组合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短短20年来,我们的市场化进程非常之快,一个初步的市场化经济架构业已形成,私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必须跟随这条主线变化。从私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变化来看,最早的私营企业家中70%~80%是非主流人士,接下来从农村冒出来许多私营企业家,接着是科技知识分子的下海,然后是机关干部下海。管理人员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治理结构在不同的阶段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同时,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态度也在变化,从非法、到适度合法、到有益的补充、到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已经在参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扮演厂重要的角色。正是由于在这几个方面的变化导致了私营企业的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1.从发展中看私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变化

 从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其治理结构经历了如下转变:①经营者队伍从业余到专业化转变,无论是文化程度、专业技能还是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营者从业余到专业,由小老板变成真正的企业家,开始逐渐具备下面这些企业家素质:具备创新能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对经济生活反应灵敏;对企业的发展有永不满足的追求,并视为自我价值的实现。②组织结构上,从无组织发展到组织庞大,再过渡到组织结构的理性化。私营经济正在从中小企业加快向集团的过渡。不过,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中小企业还有三大难题没有解决好,即:无专利技术及开发能力、企业无活力;市场占有率低、规模小、市场不稳定;规模不经济、效益差。③经营方式由单一产品经营到多元化经营转变。小规模的、初级的、辐射范围窄小的企业,生产单一的产品比较适合。而在进行多元化经营后,横向的或者纵向的经营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发挥了大企业集团的优势,又促进子大企业集团的形成。④产权制度上,从最初无产权概念到最后确立产权意识、从不成熟的产权制度向成熟的产权制度过渡。形成后的成熟的产权制度,包括了三个有机组成,即产权明晰、产权可交易性和产权结构合理。⑤在与政府的关系上,由被管制过渡到灰色交易、再过渡到现在合法与政府进行合作。私营企业走向合法,与政府的关系不再是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而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协调关系。⑥管理方式上,由毫无管理意识发展到自创管理、到借鉴洋人的东西、最后发展到管理本土化,从传统的管理走向现代化管理,其核心是管理制度的责权利的统一。⑦产业选择上,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过渡到技术密集型行业到现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从盲目走向自觉。⑧企业文化上,在最初无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开始自创企业文化,然后引入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经验,最后挖掘出比较理性的有自我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⑨融资方式上,开始是不规范的融资,现在已经大大地规范化,注重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私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来融资有三条途径,一是把自己改造成股份公司,二是对即将上市的公司参股,三是协议收购股份公司。⑩资产状况上,由专业化到多元化,

 由多元化到分散化,逐渐又过渡到现在的专业化;资产由静态走向动态。企业治理中资产存在的目的在于其在风险中求得增值。⑥从资源配置的方式及资源配置的半径来看,早期的资源配置区域化,已经扩展到全行业性,现在正经历着更大跨度,行为能力比较强的私营企业已经活动到欧美等完备的国际市场去了。⑩从发展战略的国际化来看,以前治理围绕着贸易国际化,现在开始向资本国际化发展,国际贸易因为种种原因受到国外的抵制,因此辅之以资本融合,可以通过购买国外公司股权来进入国际市场。这12个方面的变化显示了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治理结构的变迁。这些变迁都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反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真正完善,这些治理结构上的方方面面仍然会有不断的更新改善。

  2.私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私营经济在发展的进程中,因为自身适合市场经济的特征和适逢的有利的时代背景,发展速度相当快。但在机遇到来的同时,私营经济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阻碍着私营企业的高速增长,主要表现为:

  首先,虽然已有好的发展势头,但总体来看私营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仍普遍偏低:①企业主管理水平偏低,企业主多是在体制转轨的时代创业或者得到企业所有权的,一般不具备科学的管理知识与技能,完全是凭借经验与感情在经营着企业,这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②从业人员技术水千低下,绝大部分私营企业的雇工不具备必要的知识文化水平,私营企业作为一种还未完全被所有人接受的经济成分,难以吸引大量有才干的人员加盟,特别是老私营企业,大量纯体力劳动者得到雇佣,影响了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准;③企业的产业结构落后,大部分私营企业所经营的是非常原始的行业,它们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技术附加值很低,这样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很不利的境地;④企业治理机制很不完善,这一点本书在后面将重点论述。

  其次,私营企业比较优势的弱化。与国有企业相比,私营企业具有三个方面的比较优势,即产权清晰、出资人到位,对身家性命所系的企业发展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机制灵活、决策迅速,人尽其才、优胜劣汰;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和企业办社会的困扰,因而面对来自在生产要素的占有、政策环境和金融支持等方面占尽优势的国有企业的竞争,仍显得游刃有余。然而,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商业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程度,企业收益递减规律使不同所有制企业都进入了微利时代,同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治理结构的逐渐优化,私营经济在体制和机制上的比较优势也日趋弱化。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其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和日趋灵活;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和股份期权计划正在试点之中,无疑将大大提高其责任感和事业心;减员增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后勤服务社会化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的实施,将使国有企业卸下沉重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和私营经济展开公平的竞争。面对着逐渐治理完善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比较优势大大减弱。

  最后,私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在思想准备上,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对私有经济的排斥和“左”的思想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在法律保护上,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以“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指导思想的法规体系,使得私营经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

  3.私营企业治理存在的问题

 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瓶颈正是企业主独自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的问题,比如:投资上的封闭性不利于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难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上的家庭式使企业缺少健全的治理结构,没有形成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程序,权力高度集中,重大决策往往由“家长”个人说了算;家族式管理具有排外性,不利于择贤用能、广罗人才;在财务管理上缺乏健全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在经营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缺乏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不少私营企业的经营活动遇到了困难直到停产、倒闭,甚至一些曾经红极一时的企业也纷纷从兴旺走向衰落。要解决这些问题,私营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向现代企业制度方向迈进。这是私营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企业体制演变的必然趋势。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的发展方向,不仅是国有、集体企业的方向,也是私营企业的转变方向。

  下面五个方面将是私营企业走向现代化企业必须迈过的五种障碍,也就是私营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产权结构单一。一般说来,个体、私营企业在产权上要比国有企业明晰,很少存在国有企业在产权上政企纠缠在一起产生的那么多的问题,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也存在着类似国有企业体制上的某些产权不清的弊端。统计显示,虽然有70%以上的私营企业名义上挂着有限责任公司的牌子,但实质上它们中的大多数还是业主制的,它们一般只有一个投资主体(可参看表11.4),或者经常是父子、兄弟、夫妻合伙经营,因此,必须实行产权制度改革。

  私营企业投资结构(%)

 企业注册时

 1999年底

 主要投资人

 74.5

 63.0

 其他投资人

 20.4

 9.5

 其中:群众集资

 0.7

 0.7

 乡镇街道集体

 0.3

 0.1

 政府军队

 0.1

 0.1

 其他企业

 2.1

 4.1

 海外

 0.7

 1.4

 其他

 0.2

 12.7

 未指明

 1.0

 8.4

 资料来源: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力公室编:(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汇编)(1993~2000)。

  (2)产权不清。私营企业里面存在着的产权不清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出资入之间的产权不清。在两个以上出资人所形成的私营企业中,他们的初始资本金是明确的,这是货币资本,但是我们不能不考虑人力资本的因素,由于这些出资人又同时是企业的管理者,不同的出资人岗位不同、能力不同、责任心不同、贡献不同,理应在剩余分配上承认这些区别,否则显然不公平,将会挫伤为企业作出较多贡献的那一部分人。但事实上,所有的私营企业在剩余增量的分割上都只考虑原有资本金存量的比例,按照原来投入的货币资本的比例来分配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总的增值,这显然不合理。②出资人管理者与非出资人管理者之间的产权不清。出资人管理者可以享有剩余索取权、参与企业增值量的分割,而非山资人管理者只能享有工资性的劳动收入,其人力资本的作用照样被忽视。③职工之间的产权不清。职工的工作业绩、对企业的忠诚、为企业作出的贡献等都没有考虑到分配或分红中去,而只是单纯地按岗位分配或计件工资。这是完全把职工当做劳动力来对待,从根本上抹杀了职工对企业整体的、连续的积累性贡献,这其实也是一种产权不清。④一些由公有企业转变而来的私营企业,还存在着产权没有明确的问题,个人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取得公有企业的经营权,并在特别的情况下获得了所有权,这个所有权获得的过程一般都很模糊,既需要明确是否存在侵占公有资本的情形,又要肯定承包人为企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并且这个贡献应该用一定的产权来予以承认。

  (3)所有者不关心企业的实际情况。这一点似乎很难理解,因为私营企业主是最关心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的,但事实上的确存在所有者不关心企业增值的奇怪现象,这种现象一般多发生在由几个出资者共同建立起的私营企业里面。在这样的企业里,出资人直接充当企业高层管理者,同时出资人又在增量分割上的产权利益不清,剩余分配没有考虑人力资本的因素,这必然带来出资人行为的扭曲。只按货币资本比例来分割利润,一方面使得为企业经营管理作出贡献的那一部分企业主的利益受到侵害,吃亏的感觉降低厂其为企业尽全力的热情;另一方面,作为管理者的所有者会各自利用自己的权力,通过多报销、多摊成本、提高职务消费水平和范围宋追求个人收入最大化和个人效用最大化,而不去考虑企业的整体利益。

  (4)企业形式不规范。企业所有制实质与其外露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采用同一种实现形式,不论何种所有制企业都要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同样也不例外。实践和理论都证明,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形式,作为一种混合经济组织,它突破了单——投资主体的弊端,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它产权明晰,透明度高,实现了“两权”分开,有利于调动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加强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有利于资产的流动与重组,把企业推向市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当前,大量的私营企业名义上是公司,但实质上它们并非真正实行了公司制。

  (5)家族式管理模式。在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屡见不鲜:以老板为核心,太太管财务,

 兄弟(或子女)做副总,家族近亲把持生产、采购、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主要职位。这种现象在企业成长的初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使企业有着较强的凝聚力。目前大多数私营企业都是由家庭作坊发展而来,依靠家族资金和家族成员的劳动力与关系网而创立,这种由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家族亲情所形成的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的凝聚力、员工的信任,也使企业经营者能够放下包袱,一心搞经营,这在企业初创期是其他任何人事关系所无法超越的。此外,一般私营企业在其初创时期,大多规模较小,前景难料,客观上它们也不可能吸引大量优秀的社会经营管理人才,“家族制”的管理是其必然也是最佳的选择。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指导思想必然会阻碍企业招揽人才、改善经营的步伐。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晋升机制,会让外来的员工感到没有安全感和成就感,使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受到削弱,甚至会造成员工“做一天和尚念一天经”的错误倾向。如果专业管理/、员与老板亲属形成两个矛盾的利益集团,在企业内部相互摩擦,往往会造成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流失,随之而来的是技术的流失与客户的流失,于是,企业的发展将会步履艰难。由此可见,家族式企业有着它致命的缺陷。

  (6)企业管理结构不合适。大多数私营企业在创业阶段出于成本限制与规模弱小的考虑,员工的数量较少,常常是一身兼数职,而且没有明确的管理架构,员工的职责不清,权利与义务经常发生重叠;同时,在管理制度方面,人手相对比较少,疏于健全,即使建立丁相关的制度,往往也会流于形式,这样一来必然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作。与此相对应的是,当企业得到高速发展的时候,又会出现另外一种制度上的弊病,企业主为了适应企业规模的扩大,机械而无计划地大量增设部门和管理人员,结果人浮于事,扯皮严重,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决策的实施。

  (7)管理办法流于传统。科学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现代企业制度必备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前,个体私营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而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企业管理层的整体素质不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管理方法过于老化,将直接导致企业治理机制的弱化,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

  (8)产业扩张中的贪大求全。私营企业在完成艰辛的创业阶段以后,形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同时在产品上、员工上、管理制度上、公司理念上都开始趋向成熟,为了继续保持企业高速度的发展,除了少数有实力的企业采取“一元化”经营方针,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力求取得市场垄断地位以外,大多数新成长起来的中小型私营企业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已有的营销网络和品牌效应,选择向其他产业进行渗透,也就是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没有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身的资金、技术、管理实力.没有正确估计市场需要,盲目扩张,虚张声势,最后落得一败涂地的结局。

  第三节

 完善私营企业治理的措施

 要切实解决上一节提出的问题,使我国私营企业经营重新充满活力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或许能够得到一些收获。

  1.产权制度改革

 针对不同产权制度上的弊病,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也相应地有下面这几条:①针对产权结构单一的问题,可以设法变单一投资主体为多元化投资主体,把独资的组织改为混合投资形式,发展混合经济。私营企业既可以引入其他投资主体,不分公有、私有和外国资本,互相参股、互相渗透、一起利用,也可以把企业改制为职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通过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不仅能够形成合理的产权结构,还有利于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借助规模效应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②针对人力资本没有予以承认的问题,应该将企业的剩余利润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货币资本收益,由投资者根据投资比例分享,另一部分为人力资本收益,

 由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工作成效来分配,这样所有者和管理者都能够参与剩余分割。③针对产权界定不清的问题,应该进行企业的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归属。有的私营、个体企业,是向集体或国有承包或租赁的,有的是国家或集体单位投资或担保贷款的,现在企业发展壮大了,企业面貌和承包租赁之前变化很大,产权关系因此模糊起来。因此,必须进行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界定归属,确定各自所占比例,明确各自享有的权利。④针对产权挂靠的问题应予以解决澄清。过去由于对非公有经济存在认识和政策上的障碍,许多个体、私营企业挂靠在国有或集体企业上。现在,个体私营企业可以理直气壮地还自己一个真面目。如果有必要继续挂靠,首先要明晰产权归属,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国有与非公有经济可以互相渗透发展混合型经济,明确出资者和经营者权责,实行两权分离。如果不需要继续挂靠,就应该理清挂靠双方的权利与责任,然后使私营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

  2.建立完善的企业组织制度

 私营企业里,企业主和职业经理的关系很难处理好,企业主一方面希望职业经理有足够的权利来使得企业可以更好地增值保值,但另一方面,他自 Z又经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经理人,因为他有这个权利,这样使得私营企业决策权紊乱,决策随意性强。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其核心意义在于明确哪个组织(或者个人)掌握着企业的决策权。私营企业里,由于股东数量很少,股东会的重要性相对来说并不大,而经理层受到的制约较多,因此董事会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董事会掌Ⅲ着企业的重大决策权,企业主进入董事会,

 由董事会来集体决策企业的重大事务,而对于经理人的经营活动不再进行干涉。董事会的组成人员除出资人和企业部分高层管理人员外,还应该吸纳外部董事参加,企业的外部董事一般应有技术专家、管理专家、法律专家、市场营销专家等,同时外部董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经理的业绩,做重大决策时能够摆脱利益的纠缠。董事长一般是由控股者出任,为了实行“两权分离”,董事长原则上不兼任总经理,由董事会按公开、公千、择优的原则聘任总经理。经理班子作为执行机构,全面负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对董事会负责。同时,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工会组织和职代会也将有用武之地,这些组织在企业中能够发挥出不同于新三会的作用。

  3.优化企业管理架构

 私营企业在成立后应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架构,建立管理架构的时候应该遵循下列原则:①管理人员齐备,各岗位职责分明。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责任应该与权利相匹配,责任不可过大,过大会增加管理人员的压力,如果出现管理脱节则使管理的效率不能保障;责任也不可太细,太细就容易浪费管理资源,管理环节过于复杂也使得效率低下。在日常的管理机构之余,要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如财务监督机构、生产成本和核算机构、销售管理机构等,这些机构往往在企业管理体系中发挥关键的作用。②机构的设立必须有前瞻性。在建立管理架构前应该确定企业的定位,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分析这样的定位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体系为之努力,虽然大部分机构不会因企业不同而有差异,但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立一些特殊的部门,

 而这些部门的作用肯定是不可忽视的。③机构设立应该根据企业规模不同而具有弹性。如果企业的规模较小根据需要先设立一些机要性的部门来维持企业的运营,这样比较灵活省资源,待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再慢慢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充各个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企业内部的正常运作。

  4.科学构建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企业应该从发展战略方面考虑制定规划,明确企业在近期与远期的目标以及想要实现的目标所需聚合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确定合理分配与使用资源的方案,逐步实现企业要达到的阶段目标,进而实现企业总体目标。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实施集团和名牌战略,实行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增强现代管理意识,逐步改变作坊式生产和家庭式管理;要健全财务制度,特别是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加强资金的调度和管理;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第一,严格质量管理,利用产品质量赢得市场。

  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可以从外部聘请有关专家,对其重大经营决策按科学合理的程序进行评估,定期审视企业经营活动,评价决策效果。这样做既可以扩大经营视野和提升管理理念,又可以相对降低管理成本并尽量规避决策失误的风险,有利于逐步改变完全依赖创业者个人独断或家族内家长决策的做法,避免由于个人和家庭成员的素质局限而导致经营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逐渐形成依靠外部可利用的资源和企业内部整体力量推动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良好机制。

  5.引进和充分利用人才

 人才,特别是掌握了关键技术信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人才,是企业取得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私营企业因为人才的缺乏,就应该较公有企业更重视人才的引进,在主动引进一定数量的外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后,还要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有利的条件,特别是要让那些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才承担企业主要管理岗位的职责,以改变目前主要是家庭成员或家族成员构成经营管理者队伍的情况。引进外部真正的高级人才,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创造群策群力的氛围,向所有者展示更大的思维空间和更多的可行性方案,是切实克服家族经营决策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的有效办法。另外,人才的取得也不局限于企业外部,可以在企业内建立有利于培养人才的机制,促进优秀人才从本企业内产生,这样的人才对本企业会很了解,能够很快地为企业作出贡献,而且往往也更加忠诚。

  6.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当然,引进人才后,给以比较优厚的待遇,这是每个企业主都会想到的,但科学的方法应该是改革企业分配制度,以制度的形式规定对优秀人才的激励,而不是凭企业主的喜好随意地“论功行赏”。私营企业要注意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定的利益激励与权利制约机制,特别是要舍得在企业领军人物的选择和聘用方面加大物质上的投入,切实留住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有能力和水平的人,保证其收入随企业经营绩效的持续稳定提高而提高;并通过机制的制衡与监督,及时淘汰滥竿充数的“东郭先生”式人物和擅长“纸上谈兵”的赵括式人物,激发企业骨干员工的工作能力与潜力。同时,对私营企业内部的约束机制也要一并建立完善起来,无约束就没有真正的激励,对一部分人无约束就是对另一部分人的反面激励。

  7.强化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私营企业的凝聚力优势不应该在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后被丢弃,企业内部应注意建立信息传递与双向沟通的渠道,使员工之间、员工与高级管理者之间、高级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形成相互交流、沟通的习惯,建立起理解和互助的氛围。企业的所有者或高层管理者可尝试将企业经营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选择地提交给内部员工,使他们理解某些特定企业经营决策的由来和需要员工配合的地方,并注意吸纳他们的忠告,集思广益,这样做既有助于员工了解决策内情,熟悉内部工作步骤的衔接,尽快解决实际问题,又有助于员工在与外部客户接触时自觉主动地维护企业形象,尽量为争取客户的信任和完成企业经营绩效指标创造有利的时机和条件。这样,企业员工生产和创造的热情都将极大地发挥出来,企业的凝聚力必然会大幅度提高。

  8.私营企业的融资安排

 私营企业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融资障碍。如果考虑到公司治理的最根本起点是公司的资本配置,那么面临融资障碍可以说是私营企业公司治理遇到的最大难题。但在我国的特定环境下,这一问题又绝不是私营企业自身所能解决的,它要求政府等各有关方面和私营企业的共同努力。针对这种困难,在此提出以下建议:政府通过立法使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平等的机会;强化银行向私营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放开利率;允许银行收取贷款审核评估和贷款执行监督费;改善信贷担保机构和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拓宽银行借贷之外的其他的融资渠道选择,如租赁、保理,发展民间股奉融资市场、建立私人股权基金;转换国家在风险资本中的角色、拓宽可行的和与股票相关的证券范围、允许发行优先股及允许其他与股权有关的证券等。同时,私营企业也应积极配合国家相应政策的推进,诚实经营,遵纪守法,与政府一起营造私营企业融资的新格局。

  李惠、郭秂 编著:《中国政企治理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