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汇报 / 正文
精编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2020-09-02 20:14:48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等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 解歌曲内涵。
3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2 、难点:实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从蓓蕾长成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 二、 教学过程 (一)欣赏《蓓蕾之歌》 1、 初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讨论) 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 1999 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 复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 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
节拍:
4/4 拍 ( 强 弱 次强 弱 ) ;
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 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X X X 和 X X . (二)欣赏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 1 、课件播放《跨世纪的新一代》 2 、分析歌曲:
音乐结构:( AB ) 演唱情绪:(充满活力的) 演唱形式:(齐唱) 3、 复习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 1 、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 教师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找出来? 2、 复听歌曲,体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3、 老师指挥学生唱一下歌出的片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三、拓展探究 师:你还知道哪里赞美老师的歌曲呢? 生:《飞来的花瓣》、《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米兰》、《教师圆舞曲》。
师:根据时间安排,让学生有选择性的欣赏。
四、 课堂总结(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一定深深感受到教师对你们的辛勤栽培,你的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会让每一位老师感到幸福。为你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吧!为你们的梦想扬帆起航吧!每一位老师会真心的为你们保驾护航,让你们在摇篮中茁壮成长!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中学时代》 【学习目标】 1、 学会歌曲《中学时代》 ,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2 、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竖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学习重难点】 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 ,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学习内容】 1、 歌曲《中学时代》 2 、歌曲常见的音乐结构一段体 A ;
二段体 AB ;
三段体 ABA 或 ABC 。
【教学预设】 1、 很多同学可能对中学抱有很多的想象,也会有些迷惑。
2 、配乐诗的形式拿来演唱,可能学生对音高上只能听老师范唱来衡量了。
【教学措施】 老师通过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黄金时代、人生的转折点等来启发学生珍憯学习光阴,竖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教学准备】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语 人生道路上最迅丽多彩的年华是在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也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三 、 视唱练习:《蓓蕾之歌》主旋律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学时代》歌曲。
四、学习过程:
1. 作品分析:
( 1 )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
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
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 2 )讲一讲: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学生讨论(略 —— ) ( 3 )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中学时代”,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 4 )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学生讨论:(略 —— ) 师: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黄金时代,只 有珍惜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我们中学时代最宝贵的,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快快乐乐的成长,认认真真的学习。
( 5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中学时代》 a 朗诵《中学时代》,熟悉歌词,感受歌词的美。
b 讲解作品的调性为降 B 大调、 2/4 、附点、减时线、增时线、连音线、小节线等。
c 视唱简谱,熟悉歌曲旋律。
( 6 )高声区大跳音程的跳跃 a 师范唱,学生模唱 b 慢速练,待准确后再演唱 ( 7 )长音的时值要求学生要把握好 ( 8 )师带唱歌曲《中学时代》 (1—3 遍 ) ( 9 )学生跟着老师的手风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 10 )分小组练习歌曲《中学时代》要求尽量背唱歌曲 (老师巡堂指导学生练习唱歌) ( 11 )让学生讨论找出认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
师再反复教几遍。
( 12 )全班有表情的齐唱一遍。
( 13 )师:今天我们在速度的变化中体会一下歌曲。(学生排练中 —— 老师指导 —— ) 五、扩展 欣赏水木年华的《中学时代》,感受歌曲的不同。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不但学习了歌曲《中学时代》,而且还懂得了珍惜中学时代这个黄金学习时代,把握好每一寸学习光阴,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校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 、会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情感。
2 、掌握反复跳跃记号等乐理知识。
3 、能认真聆听乐曲《校园的早晨》,体验乐曲中活泼可爱、亲切自然的情感,并能随乐舞动, 自编自演。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 、切分音和强位出现休止符,增强了歌唱难度;
2 、根据歌曲自编自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
二、歌曲简析、乐理、节奏 1 、三段式 A+B+A 2 、反复跳跃记号 3 、弱位起音、切分音 4 、︱ 0 ⅹ ⅹⅹ ⅹ ⅹⅹ ∣ 三、学唱歌曲 1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校园的早晨》 ,听一听并思考: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里的场景,表达 怎样的情绪? 2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哪位学生用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情感来读第一段歌词。
3、 重点学唱第一段。逐句教唱,讲授重点、难点乐句,并加强练习。
师:因为我们这首歌是以校园生活为素材的,所以出现很多强位上的休止,使音乐显得活泼可爱。
∣ⅹ 0 ⅹ ⅹ ⅹⅹ ∣ 学生齐唱第一段,老师伴奏。打节奏要清晰,打的声音不要太大。
4、 学唱第二段。
( 1 )分句指导歌唱(同上)。
( 2 )重点练唱:有强位休止符的乐句;
有切分音的乐句。
( 3 )学生齐唱第二段,老师伴奏。
5 、学唱第三段,重点学唱最后一句,齐唱第三段。
6 、齐唱《校园的早晨》。
( 1 )按怎样的顺序唱? ( 2 )边打拍子边跟录音机唱,纠错。
( 3 )边唱边打拍子,老师伴奏;
左一下右一下;
表现出活泼可爱的样子。
四、歌表演 一至四名学生用自编舞蹈表演再现第一乐段所表现 出来的场景。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校园歌曲 - 《校园的早晨》 ,我们感受到了音乐中显现出来的活泼可爱、 亲切自然情趣。
快乐的校园是我们成长的又一个摇篮, 我们要热爱校园, 热爱校园的一草一木、 要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我们更要爱家爱国爱人民!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2 、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3 、通过学唱简谱,使学生掌握住唱音准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唱音准的方法。
2 、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 1 、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 、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教学方法】 视唱法、练习法、赏听法。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音高。学生唱出基本音阶(上行、下行) 二、教授新课:
1 、学习唱音准。
怎样唱准音的高低,唱准音的高低是学会识谱的关键。介绍几种练唱音准的方法:
( 1 )、以词带谱法。
练唱音阶是练唱音准的第一步。可以从自己唱得较准的歌曲中找出部分曲调,帮助练习。再如:《歌唱祖国》中: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通过小节 54 32 1的练习,帮助我们将1234567的音阶练唱准。
( 2 )利用手风琴等乐器边奏边唱或先奏后唱来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听自己唱出来的音与乐器奏出的音是否一样高。
( 3 )对于一些跳进的,不容易唱准的旋律可以采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
如《说句心里话》的开始:说句心里话 3-3的八度,我们可以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即从“ 3” 开始,顺着梯子-456712唱到3,这样反复唱几遍,然后抽掉梯子,直接唱3-3。第二小节的13可采用下行音 阶的梯子。176543来帮助练习。
2 、听歌曲 , 边听边看曲词 , 注意主体。
3 、作者简介:
王莘, 1918 出生,江苏无锡人。青年时期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1938 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毕业后在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解放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
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 《战斗生产》、《愉快的劳动》、《歌唱祖国》、《祖国颂歌》及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
、 4 、简介作品 : 《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作曲,作于 1950 年 9 月。
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壮前进的步伐。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在继承聂耳、冼星海革命群众歌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时代的新风格。歌曲由长度相等的主、副歌组成,主歌每段歌词不同,表现了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
副歌歌词不变,是歌曲主题集中的体现,两者在节奏、结构、音调诸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
几十年来,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的新中国的象征。
5 、学唱歌曲。
A :师示范演唱歌曲 B :生跟琴视唱歌曲 6、 视唱旋律 : A. 视唱 B 段旋律 : ( 1) 每两小节分句听唱一遍 ( 2) 每小节一句分句听唱一遍 B. 整体视唱 7、 完整演唱歌曲。
8 、及时纠正。
( 1 )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 ,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 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 2 )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家乡”“人民”。
( 3 )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四、小结:
热爱祖国是我们的共同情感。你们用歌声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深深的爱,愿感人的 歌声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力。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
初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
初步了解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2 、能力目标;
能视唱《红旗颂》的“歌唱性主题”;
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跟随作品展开想象和联想,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 、情感目标:通过演唱和欣赏,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表达爱国之情,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听赏《红旗颂》;
能唱一唱“歌唱性红旗主题”;
能分辨“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的异同点。
难点:引导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能区别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演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礼仪,检查出勤,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五星红旗》(刘媛媛演唱),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三、讲授新课:
1 、赏画:油画《开国大典》 2 、讨论:
★ 从画面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 身临其境假象,我们置身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感觉如何。
3 、播放开国大典视频,感受氛围。
4 、听赏吕其明《红旗颂》(管弦乐曲):
①、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师生共同交流) ②、简介管弦乐队构成。(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 ③、聆听引子主题片段。
思考:你听了《红旗颂》号角主题后有什么感受?它的旋律来源于哪一首歌曲?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感受:激动、振奋、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来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④、聆听红旗主题。
教师播放“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
思考:这两个主题有何异同点?能激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异同点:乐曲的节奏、旋律没有变,节拍、速度、力度、音乐情绪变了。
结论:节拍、速度、力度的变化会产生旋律的风格特点的变化。
歌唱性主题的感受:红旗迎着朝阳,烈烈招展;
深情、眷恋、真挚赞颂的情绪。
进行性主题的感受:在红旗的指引下,无数的革命先辈们英勇战斗,奋勇前进的步伐;
坚定有力、斗志昂扬的情绪。
⑤、分别用不同的节拍 4/4 和 2/4 ,唱一唱两个主题,加强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⑥、听赏再现部。
思考:你能感觉到音乐情绪发生变化了吗?请用手势示意。
请学生听辨出东方红主题,并在聆听过程中用手势示意,强化学习的目标,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⑦、完整听赏《红旗颂》。
四、课堂小结:
比较相同主题(红旗)不同体裁(歌曲、乐曲)的表演风格特点。
相同点:都能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共鸣。
不同点:
歌曲 —— 动听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动情的演唱,使得歌曲在表达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上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感受。
乐曲 —— 丰富的和声,多层次的配器,大型的管弦乐队,使得乐曲在表达上更到位,更有层次,更感人肺腑,得到的感受更深刻难忘。
五、布置作业:
课后唱背红旗主题,尝试为红旗主题填上合适的歌词并演唱出来,下节课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创作更精彩。
红旗颂 一面用鲜血和精神凝结的旗帜在飘扬 飘扬在一个用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地方 就是这面旗帜摧毁了旧时代的腐朽 就是这面旗帜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 就是这面旗帜埋葬了屈辱 就是这面旗帜揭开了中国崭新的篇章 从此 一个民族告别了被压迫奴役的历史 昂首阔步走向了新时代的万里康庄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神圣的战争》《伏尔塔瓦河》《在灿烂阳光下》 【教学目标】 1 、欣赏《神圣战争》、《伏尔塔瓦河》、《在灿烂阳光下》,体验出每一首乐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
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
体会不同的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
认识旋律线;
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
2 、掌握《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听辨西洋乐器;
启发学生形象思维;
了解捷克和沃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
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
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
2 、难点: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
体会不同的 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
认识旋律线;
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欣赏 3 首颂祖国的歌曲,复习歌曲《歌唱祖国》。
“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在这一课,我们能欣赏到不同的歌颂祖国的歌曲,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请听《神圣的战争》和《在灿烂阳光下》。
三、提问:
( 1 )这两首歌曲在音乐形象上与《红旗颂》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用恰当的音乐表 情术语描绘各段音乐。
( 2 )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各分为几段? ( 3 )这两首歌曲 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 ( 4 )在乐曲中是怎样歌颂祖国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这两首歌曲制作小插图。
四、欣赏了三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乐曲,接下来欣赏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1 、介绍捷克和沃尔塔瓦河。在欧洲有一个国家叫捷克,捷克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是“沃尔塔瓦河”。(出示地图) 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是一部著名的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
(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其中的第二曲《沃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她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沃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她的歌颂和赞美。
2 、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跟随音乐,看着乐谱哼唱。
3 、介绍乐曲内容,分段听赏。
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什么乐器表现的?如沃尔塔瓦河的源头 —— 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
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等。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教材中所列钢琴、手风琴未出现)。
( 1 )沃尔塔瓦河的源头 1 、源头 2 :长笛、单簧管,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
( 2 )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
( 3 )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
( 4 )乡村婚礼 —— 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
( 5 )月亮、水仙的舞蹈: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
( 6 )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 7 )圣 · 约翰峡谷:木管组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出长音,以较快地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
( 8 )沃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和“谢维格拉德”;
乐队全奏。
4 、听赏全曲。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
五、小结:我们已经学唱和欣赏了 4 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它们各自有不同的风格、形式,各具不同的艺术感染力。《红旗颂》气势恢宏,是一首歌颂祖国的颂歌;
《神圣的战争》是一首苏联歌曲,表现出一种万众一心的抗战精神;
《伏尔塔瓦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课后反思:
通过欣赏,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出每一首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的不同方式;
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
体会 不同的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
认识旋律线;
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学生比较喜欢这些歌,有的还跟唱。
第三单元 《金色的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 、学唱《西风的话》,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歌唱秋天的美景。
2 、通过学唱歌曲,认识到歌曲的主旨 —— 珍惜时间,热爱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风琴等。
【教学方法】 听唱法、启发式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 、引入秋天美景图片。
2 、如果用绿色、红色、金色、白色来形容四季,哪种颜色最适合秋天?请同学们说说关于秋天的主题词:
“秋收”“秋高气爽”“收获”“火红的枫叶”“沉甸甸的稻谷”“金色”等,那么美丽的秋天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呢?当夏天南风飘然离我们而去,阵阵西风, 带来了秋天的信息,西风对我们说 …… 。让我们一起学习歌曲《西风的话》。
三、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1 、初听歌曲。听歌曲的时候请大家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平缓级进,较慢)。
2 、这么好听的歌曲,作曲家是谁呢? 黄自( 1904—1938 )作曲家、音乐家。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曾赴美国学习,先后在欧伯林大学音乐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钢琴。
1929 年归国后,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任教并兼任音乐教务主任,作品有:清唱剧《长恨歌》;
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
爱国歌曲《热血》《九一 · 八》;
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著作有《和声乐》《西洋音乐史》等。其中,《思乡》《长恨歌》《抗敌歌》被评为 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3、 朗读歌词,仔细领会歌词,西风到底告诉我们什么?(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和对美 好时光的憧憬)。这也是这首歌的主旨(中心思想)。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
4、 听师范唱。同学讨论,这首歌曲节拍是多少拍?运用了什么节奏型? 5 、教师简单分析歌曲:这首歌为 4/4 拍,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
X X XX XX ︱ X - X - ︱ X X XX XX ︱ X - - 0 ︱,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 比。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音程大跳,变化有致,力度运用细腻恰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由于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我”“你们”代表“孩子”,唱起来倍感亲切。
6 、学唱歌曲:
1 ) 跟琴视唱歌谱。先找出歌曲的最高音、最低音。
2 ) 用“啊”随琴唱旋律,并试着打节拍演唱。
3) 填词唱歌曲,手风琴伴奏。
4 )接龙唱练习。
5) 集体完整演唱歌曲。我们应该怎样去演唱,来体现歌曲中的秋意呢?(注意:要字正腔圆,演唱“袄”“高”“蓬”“红”等字要使声音饱满,吐字清晰。) 6 )边听边唱,认真体会在演唱时,哪些地方可作渐强或渐弱的处理?分组讨论,将歌曲的旋律线画在课本上,说说注意歌曲的强弱变化有哪些好处?(使歌曲更好听、 更富有感情) 7) 尝试用中等稍慢的速度演唱,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将歌曲的强弱对比表现出来, 轻柔、舒展的声音演唱,找一位同学指挥集体演唱 。
四、教师小结。
五、课后拓展: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 秋》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 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
【教材分析】 1 、本单元根据秋天的季节特点,通过多种音乐表现形式,围绕《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本节课主要涉及到感受与鉴赏和表现两方面。
2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由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作曲,约作于 1725 年。《四季》是他写作的 12 首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尝试》曲集开始的四首作品,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巧妙地运用全奏与独奏的交替,一呼一应,饶有情趣。每个乐章都附有短诗,表现乐曲的意境。
《秋》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 F 大调,四四拍。表现农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面。第二乐章:小提琴在乐队的衬托下独奏出歌唱性的舒展旋律,描述秋天的美景。第三乐章:描写秋日狩猎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不同音乐形式,在表达同一主题时的异同,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开始接受音乐欣赏教学,能力不够好,也缺乏信心,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多引导。增强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性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歌曲《西风的话》。
二、介绍维瓦尔第与《四季 — 秋》。
维瓦尔第(约 1675—1741 )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作有大量独奏小提琴与乐队演奏的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海上风暴》、《悦意》,大协奏曲《四季》等是他的代表作,他还创作了十几部歌剧及众多的声乐、器乐作品。《四季 --- 秋》是他写作的《和声与创意的尝试》曲集开始的四首作品,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秋》是其中的一首。《秋》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 F 大调,四四拍,表现农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面。
第二乐章:小提琴在乐队的衬托下独奏出歌唱性的舒展旋律,描述秋天的美景。第三乐章:描写秋日狩猎的过程。
三 、分乐章播放乐曲,请同学们伴随音乐朗读每个乐章前的附诗。启发学生讨论乐曲表现了哪些生活场景(如村民的舞蹈、酒宴、狩猎、枪声、犬吠、野兽的恐惧、奔逃、死亡等)。
四 、欣赏全曲。
五 、小结。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辨别笛子、唢呐、二胡、堂鼓、云锣这几件乐器的音色。
2 、通过欣赏《丰收锣鼓》,让学生感受、了解音乐如何表现人们的生活。
3 、依托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喜爱中国的民族乐器和民族乐曲。
【教学重点】 感受民族音乐风格特征;
辨听各类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了解其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下面请大家欣赏奥运开幕式《击缶而歌》。
师:录像看完了,你知道缶在民族乐器里面属于哪一类乐器吗?生:打击。
师:对,缶是鼓的一种,属于中国的民族打击乐器,你们还知道 哪些民族打击乐器呢? 生:铜锣、木鱼、梆子、钹 …… 二、 讲授新课 (一)初识音乐《丰收锣鼓》 师:看来咱们同学们课外音乐知识涉猎真丰富,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打击乐器。当然在我国除了打击类乐器以外还有很多种其它乐器。
师:大家一起来看本节课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以打击乐器为主的民族管弦乐合奏《丰收锣鼓》 。
师:在观看之前老师提一个要求:
1、 观察管弦乐合奏《丰收锣鼓》中出现了哪些乐器? 2 、该乐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学生欣赏乐曲,教师介绍:
《丰收锣鼓》的作者。
师:给大家二分钟的讨论时间,请前后位小组间讨论交流演奏中出现的乐器有哪些,小组最后确定一名代表发言。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介绍:中国民族管弦乐队。
教师介绍:中国民族乐器。
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认识了中国民族乐器,每种乐器在演奏中都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你知道这几种乐器的发音吗? (二)分段学习音乐《丰收锣鼓》。
师:有谁知道乐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主题?(多提问几个学生) 生:丰收的喜悦之情。
师:丰收锣鼓通过情绪热烈的旋律展示了一幅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描绘了金秋田野的美景,抒发了劳动者喜获丰收的欢快心情。
师:下面咱们来分乐段欣赏《丰收锣鼓》。
乐曲分四个部分 : (放第一部音乐) 师:这段音乐能让人联想到哪些情景?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 ①展现了一幅热烈,欢腾,你追我赶热情欢欣的劳动场面。(锣鼓部分)节奏明快,速度较快,情绪更为高涨,尤其是最后的锣鼓部分,情绪更为高涨,这首乐曲就叫《丰收锣鼓》。
(放第二部分音乐) 师:同学们说地真不错,这欢庆的锣鼓仿佛把我们也带到了欢庆现场,让我们和农民伯伯一起来分享丰收的喜悦吧。听,什么乐器吹起了嘹亮的号角。(播放第二部分音乐) 生:唢呐。
师:唢呐声把我们引到了金色的田野、丰收的果园、飘香的茶山,这段优美、轻快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在劳动时的怎样心情? 生:高兴、喜悦。
②这一部分优美、抒情。开始以吹管乐器奏出富有号召性的音调,继而转入由弦乐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然后笛子与弹拨乐以轻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抒发了人们 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
(放第三部分音乐) 师:欣赏第三部分,重点感受笛子、云锣的音色以及他们所表达的散板旋律情绪。
师:
1 、前半段的旋律有何特点? 2、 后半段旋律的主奏乐器是哪两件?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 ③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之后,笛子以明亮的音色, • 采用散板的旋律,展现出优美如画的田 园景色,云锣的柔和音色和琶音旋律,犹如阳光下水库的碧波粼粼。
(放第四段音乐) 师: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音乐是如何表现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的?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 ④这是全曲的高潮,表现了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一开始,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奏出气势磅 礴的音响。在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打击乐又运用锣鼓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 构成第三段的锣鼓。乐曲在快速、强的全奏中结束。
(三)整体感知乐《丰收锣鼓》谈本节课收获。
学生听音乐后谈感受,要让学生尽情的说,教师要加以引导。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民乐合奏曲《丰收锣鼓》 ,了解了民族乐器的表演功能 , 又感受到农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有一首诗叫《锄禾》你们还记得吗?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你们能做到吗?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黄河船夫曲》 【教学目标】 1 、大方自信的齐唱、对唱歌曲,唱出陕北民歌的韵味。
2 、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3 、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从内心热爱我国的民歌艺术。 【教学重点】 自信演唱《黄河船夫曲》 ,唱出陕北民歌韵味。
【教学难点】 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部 1 、音乐引路。课件播放电视剧插曲:赶路、放羊、送别、阿宝《山丹开花红艳艳》片段。
学生在音乐声中等待上课。
2 、导入新课:生活中处处是陕北民歌。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听到的民歌里唱的内容还有印象吗?他们的演唱有什么共同点?(赶路、方言、送别的场景。音调较高。) 师:这些歌曲是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在陕北有这样一句话“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陕北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 都喜欢民歌。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更是 反映了人们的生活。
师:其中的演唱者认识吗? 阿宝在农村长大,从小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他对陕北民歌非常 钟情,声音能窜高走低,将陕北民歌的魂植入人们的内心。他的声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陕北民歌到底和陕北有什么联系?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陕北,走近陕北民歌。
二、 赏析陕北民歌。
1 、介绍地域环境。
师:在我国的陕西省,以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成:北部的陕北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就是来自北部的陕北高原。我们来看看黄土地上陕北人的生活 环境。这里与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比较城市 — 陕北高原,黄河 — 湘江,配歌曲伴奏。
师:在陕北高原上流淌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它与我们的湘江有区别吗? 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有着怎样的性格?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 师: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与咆哮怒吼的黄河赋予了陕北人的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 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
因此,大自然赋予了他们 高亢的声调、嘹亮的歌喉。
2、 一听全曲,关注歌词内容。
师:就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黄河上飘来的歌声! 师:黄河上的歌声是谁唱的?他们在干什么?(船夫,边划船边唱歌) 师:生活在黄河上的船夫们,在黄河上艰辛、无畏地划船、拉纤,风浪将他们的脸刻满了皱纹, 雨雪将他们的须发染成苍白,但是他们依然不畏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黄河上摆桨撑 船。
师:陕北民歌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干活也罢、赶路也罢、放羊也罢、划船也罢,只要心中有感,便放开嗓子唱起来。《黄河船夫曲》唱的正是黄河上船夫们艰辛的生活, 体现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性格,简单的歌词也许没有太深的含义,但是唱歌为他们枯燥的划船生活消除劳累与疲乏。
3、 二听旋律,关注音程跳动。
1 )生边听旋律,画旋律线。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画出旋律线,请你说说旋律有什么特点?(跳动较大) 2 )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分析旋律音程跳动较大原因。
师: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陕北民歌的音程跳动较大,这跟什么有关?(江南人感情细腻、说话柔和。陕北人性格粗犷,声调高亢、嘹亮) 4、 三听老师范唱,轻声跟唱曲谱,关注旋律重复。
师:老师来唱第一段歌词,请大家随我轻轻跟唱曲谱,注意观察 歌曲的旋律还有什么特点?(重复)出现了几次?( 5 次) 1 )生随琴唱重复旋律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同学们已经能基本轻声跟唱,说明这首曲调琅琅上口。尤其是中间这一段,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旋律。
2) 生边做协调有致的划船动作边唱旋律,感受旋律的重复 师:这一句是整首歌曲中最典型、重复次数最多的旋律?我们可以联系船夫们此时的动作,想一想他们一边唱歌一边在(划船)。他们的动作有什么特点?(娴熟、协调有序) 师:让我们模仿船夫娴熟的、重复的划船动作,随琴唱这一句重复出现的旋律。
3) 生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词,感受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歌曲的韵味,将歌词每小节第一拍的字放大。
师:歌曲是四四拍,四四拍的强弱关系是怎样的? (强 弱 次强 弱) 师:划船动作中第一个划开水波的动作是最用力的,注意歌曲的强弱关系。让我们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韵味。
5、 四听方言、衬词乐句的范唱,了解方言、衬词。
1 )分析方言特点。
师: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哪几句让你一听就知道是陕北方言? 师:由于地域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我国的语言形成了丰富的地方特点,即所谓的方言。像这首歌曲产生于陕北高原一带,因而这一带的方言使得陕北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2 )分析衬词特点。
师:这首歌曲中,有哎、嗬哟衬词。也是陕北民歌的特点。
师:为什么要加上衬词?要是没有衬词,也可以唱啊。
(师示范) 师:
歌唱中加入一些衬词, 不仅使歌唱语言更加口语化, 音乐更加饱满、连贯,而且能使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3 )模仿方言、衬词,跟唱开始和结尾的两句了解演唱形式。
师:每一句最后都加了一个前倚音和一个下滑音记号,前倚音与陕北方言的语音语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下滑音使演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好的发挥。
6、 随琴完整演唱,分析唱法:原生态。
师:歌曲的唱法有很多种:通俗唱法、民歌唱法、美声唱法,现在还有一种原生态的演唱方法,《黄河船夫曲》应该采用什么演唱方法? 师:因为歌曲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写照,他在赶路就唱赶路的歌、分别是唱送别的歌、放羊时唱出自己的心情,划船时唱出心中歌为枯燥的生活解解乏。所以歌曲的唱法应该是随意的、 直白的、非常原生态的唱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宣泄自己的情绪。让我们带上对歌曲的理解,有味的唱一唱这首歌。
7、 小组对唱,参与律动。
师:整首歌曲有两段歌词?以什么演唱形式出现?( 2 段、一问一答) 师:让我们扮演黄河上的船夫,按照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韵味。
三、 小结与延伸 1 、小结 师: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能用民歌的形式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乘船行驶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之上,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是行进在一马平川的 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它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生活情感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反映着人们的生活。
2、 欣赏民歌《黄河船夫曲》 师:而今,陕北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陕北民歌同样也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而应该有所改变。但是,我们要承认的是不管人们生活水平如何改变,陕北民歌的魂还在,它依然是现代音乐创作的重要音乐素材。经过新的配器、新的演唱形式、加入新的流行元素之后,又赋予了它新时代的气息。
师:同学们,民歌是一个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让我们继续挖掘和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民歌,不断发扬和壮大我国的民族文化!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欣赏歌曲《包楞调》《沂蒙山小调》《孟姜女》 2 、了解、学习“鱼咬尾”这种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并完成创编旋律。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民歌,感受齐鲁燕赵音乐文化特点,欣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感受我国民歌的流变性。
2 、本课采用对比式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创编旋律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了解齐鲁燕赵音乐的特点。
2 、掌握“鱼咬尾”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形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创编旋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了解《包楞调》 《沂蒙山小调》 《孟姜女》等齐鲁燕赵音乐的特点。
2 、了解并掌握“鱼咬尾”这种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并完成创编旋律。
3 、体会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音乐境界,并掌握民歌的流动性。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教师:(出示地图)你们知道战国时期齐鲁燕赵等国是现在我国的哪些省份吗? 学生:包括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及苏北徐州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这一代属齐鲁燕赵。
2、 教师:今天,就由老师领同学们进入齐鲁燕赵的音乐世界。
由地图或老师讲解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新课教学 1 、欣赏《包楞调》 ( 1 )教师:聆听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中给你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它对歌曲的情绪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包楞楞楞”这些衬词的印象最突出,它们使歌曲情绪既开朗又活泼。
教师:这是一首流行于山东成武县一带的民歌,因衬词“包愣愣”而得名。
( 2 ) 教师:请同学们跟随钢琴演唱音程,学生演唱。
( 3 )教师:下面,我们一同来欣赏《包楞调》(出示谱例) ,请大家跟录音模唱或选唱自己喜欢的歌曲片段。
( 4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太阳出来喜洋洋》与《包楞调》进行对比,找出两首音乐作品中相同的地方。
学生:两首歌曲中都使用了衬词。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采用先请大家跟录音模唱或选唱自己喜 欢的歌曲片段,再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特点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其对歌曲表现欢乐情绪所起的作用。用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学生熟悉的歌曲,让学生了解民歌中根据地方方言的不同,加衬词和衬句也有所不同。
2 、欣赏《沂蒙山小调》 ( 1 )教师:聆听歌曲,请同学们为歌曲划分乐句。
学生思考并划分乐句 ( 2 )教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观察乐谱,找出旋律发展的规律。
学生听音乐并回答 ( 3 )教师(出示图例) :这条旋律的发展规律我们称之为“鱼咬尾” 。鱼咬尾是指前一乐句的 结束与下一句的第一个音相同,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或连锁传递,是中国传统中发展旋律的一 种常用方法。
( 4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创编旋律。
3 、欣赏不同版本的《孟姜女》,教师播放江苏和河北两个地区的民歌《孟姜女》。
教师:不同地区的《孟姜女》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河北民歌节奏密集,可以说是江苏民歌基础上加花形成的。
【设计意图】 1 、让学生在欣赏、观察与思考中,认识民歌的流变性,而这一特点的形成是由地方语言、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的。
2 、通过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曲谱分析,验证、巩固“鱼咬尾”这种音 乐发展手法。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学 生自评主要体现在是否认识“鱼咬尾”这种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能否运用这种方法创作简单 旋律,是否理解民歌的流变性等方面。
(二)评价量规。
1 、学生能在欣赏、演唱《沂蒙山小调》中发现、认识“鱼咬尾”这种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在欣赏江苏民歌《孟姜女》中巩固对“鱼咬尾”这种知识的认同,并能运用这一手法创编简单旋律。
2 、在欣赏不同地区民歌《孟姜女》中感受到民歌的地域和流变性。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月牙五更》《乌苏里船歌》《走绛州》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欣赏民歌改编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2 、通过对关东支脉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关东支脉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聆听《月牙五更》等关东支脉地区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东支脉地区音乐的特点。
2 、通过演唱《乌苏里船歌》引子部分,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作品。
三、知识与技能 认识和了解《月牙五更》等作品不同的演奏形式,自信的演唱《乌苏船歌》引子部分,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引导学生感受东支脉地区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有表情的演唱《乌苏里船歌》的引子部分,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齐鲁燕赵支脉的音乐作品,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东北平原为主,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得大部分地区、去欣赏这些地区的音乐作品。
二、 新课教学 1 、教师:关东支脉音乐的体裁形式和风格特点与齐鲁燕赵支脉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又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接下来我们通过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来找出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教师播放《月牙五更》,请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属于音乐民歌中的哪一种。
学生回答回忆上节的知识。
3 、教师:大家能不能说出这首《月牙五更》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板胡是我国国弓弦乐器。音箱不是蒙以皮革,而是盖上薄的木板或椰壳,形似碗状,琴干琴弓比二胡粗;
音色高亢嘹亮。下面我们来听两段音乐,请大家分辨一下是二胡的音色还是 板胡的音色。
学生回答。
4 :教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男高音歌唱家郭颂,郭颂演唱了很多优秀的民歌,我们来欣赏一首由他演唱的《月牙五更》 。
学生欣赏乐曲 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器乐作品都源于优秀的民歌,民歌是我们源于创作的源泉。
让学生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5 教师: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 在黑龙江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称谓。我们来欣赏一首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请大家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三部分。
教师:开头、结尾部分与中间段落有何区别? 学生回答。
教师:第一部分是根据赫哲族的说唱音乐改编的散板性引子,只用衬词;
第二部分是歌曲主题 部分,也是歌曲的主要唱词部分, 它包括了三段歌词;
第三部分是散板性的尾声,仍只用衬词,与第一段相呼应。我们来学一下这首歌曲的引子部分。学生学唱,老师纠正。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歌曲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下面就让我们在欣赏中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学生欣赏合唱《乌苏里船歌》。学唱引子部分,加深其对歌曲的印象。
6、 教师:我们已经欣赏了两首音乐,那么关东支脉音乐到底具有什么样特点,又与齐鲁燕赵音 乐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
教师:由于关东一带的居民多从河北和山东一带迁入,所以在民间音乐的体裁形式、音调、音节旋律特点方面都与齐鲁燕赵音乐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关东一带的民间音乐又别具特点,但从 总的音乐风格上看,更显得乐观开朗。
7、 教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刚才我们总结的关东支脉音乐的特点是不是正确的,请大家欣赏一首流传于山西和陕西的由民歌改编的管弦乐合奏作品《走绛州》,大家思考这首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学生:(欣赏音频)欢快活泼的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既然是管弦乐合奏,里面出现了很多的乐器,下面我们来做一个乐器音色听辨。
学生:木鱼、小号、单簧管、板胡、钢琴。
教师: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这首《走绛州》也是根据汉族民歌《一根扁担》改编的,下面我们就欣赏由歌唱家演唱的民歌《走绛州》。学生可以从音乐要素、情感等方面较全面深入理解作品。
三、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关东支脉地区的音乐,我们了解了它的风格特点,也了解了很多的音乐创作都来源于民歌。希望在课下,同学们能够多去了解欣赏民歌,让民歌的灿烂文化一直发扬光大。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京剧《猛听得金鼓响》 【教材分析】 《猛听得金鼓响》选自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这个唱段是穆桂英在听得金鼓响起时所唱,表现了她性格中超强的自信心,同时也表现了这位女将保家卫国的责任感。这一唱段采用西皮流水板式,有板无眼。
【知识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的欣赏与演唱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调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 、教学过程和方法:在聆听、演唱中感受唱段《猛听得金鼓响》所表达的情感,并结合对京剧基础知识的了解,能唱准旋律、唱出京剧的意味。
3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京剧艺术的重要地位。了解传统风格特点。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京剧唱段。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学唱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
【教学难点】 学生在学唱《猛听得金鼓响》过程中,对传统京剧韵味的把握。
【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想、听、唱、动,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采用了“欣赏、讨论、表现”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 感受京剧(约 5 分钟) 师:同学们,又到了音乐课的时间了,今天这节音乐课呀,我们不学唱歌,不欣赏乐曲,我们要……我先不告诉你…… 师:以前上课学习的时候,都是听教学范唱,今天呢,老师要亲自为大家演唱,如果大家能说出我唱的是什么,那我就再唱一首,我们来比一比,看看是我会唱的多,还是你们知道的多。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较高下呀? (生:敢)好,那我们开始啦…… (一)播放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伴奏,教师演唱 生:现代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答对了,那我再唱一个,你们来说一说是什么。
(二)播放京剧《包龙图打坐开封府》伴奏 生:这是《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的唱段。
师:又答对了,同学们还真厉害啊,那我就再来一首,听好了。
(三)播放京剧《猛听得金鼓响》伴奏,教师继续演唱。
生:这个没听过……不知道…… 师:不知道了吧,我还以为得再唱几首呢。刚才老师唱的这首是京剧《穆桂英挂帅》中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不唱歌,不欣赏乐曲,我们一起来唱京剧! 二、知识拓展 了解京剧(约 10 分钟) (一)了解京剧起源、行当,基本功 师:让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感受一下京剧文化,看完以后说说你的感受(课件播放欣赏视频,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 生:认真观看视频,小声讨论并自由回答观后感受。
师:说说你对京剧的了解,或者说一说你想了解京剧的哪些知识? 生:小组讨论,自由回答。想了解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行当、脸谱等。
教师小结:中国京剧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有 200 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京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为一体 , 通过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 “ 喜、怒、哀、乐、惊、恐、悲 “ 思想感情。又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美丑、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在京剧中,艺术家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就用丰富细腻的手法,夸 张的颜色在人物的面部按照一定的谱式绘成了美妙多变的图案,这就是脸谱。
(二)京剧脸谱欣赏 师: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的含义。让我们边欣赏脸谱图片,边来了解吧。(课件播放各种颜色的脸谱图片供学生欣赏,教师简单介绍脸谱颜色的意义) 师:从色彩上说,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金、银等色。
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敌,如关羽。
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刚烈、勇猛、粗率、鲁莽的性格,如包拯、张飞。
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
如曹操。
蓝色:喻意刚强勇猛、桀骜不驯;
如窦尔敦。
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猛烈、暴躁;
如青面虎张青、程咬金等。
黄色:意示残暴、骠悍、阴险;
如宇文成、典韦等。
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三、体验尝试 学唱京剧(约 25 分钟)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京剧的基础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唱选自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 (一)了解《穆桂英挂帅》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谁知道《穆桂英挂帅》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呀? 生:自由回答…… 师:哦,同学们说对了一半,看来大家都看过苗圃和罗晋演的《穆桂英挂帅》了,我们学的这次“挂帅”和你们看的可不一样,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看这次“挂帅”的故事(课件出示《穆桂英挂帅》故事简介) (二)播放视频,欣赏《穆桂英挂帅》唱段。
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名家演唱的《穆桂英挂帅》唱段,此唱段唱腔属于西皮中的流水板试,简单的说就是跟 1/4 拍很像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随音乐练习节拍。
(三)讲解京剧发声特点:音色圆润明亮、发音位置靠前。练习发声。
师:唱戏和唱歌的发音是不一样的,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吊嗓子”。
(四)课件出示曲谱,教师弹琴,逐句教唱《猛听得金鼓响》。
(五)学生小声跟琴演唱,思考这一唱段表现了一个怎么样的情境? 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这一唱段豪气冲天,表现了穆桂英这位年过半百的女将保家卫国的责任感。
(六)随教学伴奏,手打节拍,完整演唱《猛听得金鼓响》 师:唱最后一句时,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在适当的地方换气 (七)学习简单京剧身段步法,再次感受京剧艺术。
师:了解了京剧,学唱了京剧,接下来,老师再教同学们几个简单的京剧身段步法,同学们能更近一步的了解京剧的魅力。
云手与山膀这是“手”法中的一个程式动作我们来练习一下。
老师示范,同学们学做。(强调精气神和亮相) 生:练习并在演唱中运用上“手”法…… 四、 课堂小结:(约 2 分钟)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大家对于京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不仅欣赏了名家的演唱,还学唱了一个传唱度非常高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今天这节课只是一个开始,由衷地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京剧,共同把中国古老而绚丽的文化传承下去。期待同学们下节课出色的表现,下课。
课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围绕京剧《猛听得金鼓响》展开,从感受京剧,了解京剧到学唱京剧。开始部分设计成教师演唱几首京剧选段,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但是有点担心,担心学生没听过这些唱段,不知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开头的设计就毫无意义了,不过还好,前两首学生都能说出来。为了唱好这几首京剧选段,我认真的练习了很久。学唱京剧不同与学唱歌曲,除了学会唱外,还要找到京剧的“味”,这个在课堂教学中,是个难点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是学会了唱段,但听起来总觉得唱的像流行歌曲。在课堂上也给学生强调了京剧演唱 的发音及韵味,可能学生接触的少,一时还体会到不到,以后多了解,多接触,可能会好一点。本节课基本是按教案设计的内容完成的,学唱部分费了点时间,其它完成的还可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还算高涨,可能是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到传通京剧,有点兴奋吧。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 1 ) -- 亚洲之声》 【教师寄语】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去领略异国风情吧!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樱花》 【学习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开展欣赏、歌唱、律动、听辨等丰富的教学活动,启发、调动学生体验、感受亚洲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歌的美,体会音乐无国界的独特魅力。在美妙动听的歌声中让学生自我感知只有民族的才是最美的、最具生命力的,唤醒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 、过程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践等学习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已掌握的与本课有联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表达、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以达到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 握本课所学知识内容的目的。
3 、知识与技能: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了解东亚、东南亚几个国家(日本、朝鲜、印度 尼西亚)的民歌,体会它们各具特色的音阶、音调特征以及鲜明的民族特点。学会演唱日本著 名的民歌《樱花》 。
【教材分析】 《亚洲之声》这一单元主要是通过对亚洲的日本、朝鲜、印度尼 西亚、印度、泰国这几个 国家的民歌的欣赏演唱和器乐的认识和欣赏来了解亚洲音乐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以及亚洲音乐 与其他艺术的联系。
本单元涉及的亚洲国家较多,各国的服饰、民俗习惯、地理气候各不相同,音乐形态也 就相差迥异、各具特点,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第一课时宜从较易理解和接受的民歌开始。
【学习资源策略分析】 初一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动、有强烈的表现欲。六年的小学学习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对歌曲情感表达的认知, 也储存了一定信息量的其他知识。因此本课时从学生已知的浅 显的地理知识入手,让学生在教师这位“导游”的带领下,随着歌声的翅膀进行边欣赏边分析探讨似的学习,然后再进行歌唱、律动、听辨等教学活动和能力训练,最终使学生达到自我总结评价的目的。本课时主要采用欣赏、分析、讨论、对比、实践等学习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辅助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预期目标。
【设计思路】 地理知识导入 -- 欣赏贯穿新课学习 -- 分析对比讨论结合 -- 自主小结归纳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 1 、中国处在世界七大洲的哪一洲? 2、 谁能说说还有哪些国家也在亚洲? (出示课件) 亚洲各个国家。
地理位置的提问导入本课的课题以及新知识的学习。
3 、播放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哆啦 A 梦》主题曲。
二、新课 1 、播放歌曲并介绍日本以及日本音乐的特点(课件)。
提问:刚才听到的歌曲名称?樱花与日本的联系?出示课件介绍樱花和歌曲《樱花》 。
2 、学唱《樱花》歌谱,分析歌曲用了哪几个唱名,没用哪几个?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樱花》(课件)。(歌曲用了 do 、 mi 、 fa 、 la 、 ti 五个唱名,没用唱名 re 、 sol ,引出都节调式。
) 分析歌词:樱花开的季节,樱花的颜色、香味以及赏花人的心情。
3、 学唱歌曲《樱花》。
4 、欣赏歌曲《拉网小调》 5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樱花》。
由歌曲欣赏引入,既呼应本课开始时乘着歌声的翅膀去旅行的意图,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和引导、学生的讨论分析以及学生自己学唱歌曲和民歌欣赏,让学生自 己去发掘日本的人文、风情,发现、体会日本歌曲音阶、音调的特点,并在轻松不单调的情形下学会歌曲《樱花》的演唱。
课件:
1 (出示图片:富士山、穿和服的日本女子、樱花)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由 3900 多个小岛组成的太平洋岛国,一亿多人口。
主要音乐有雅乐、能乐(一种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结合的艺术)、筝乐、尺八乐等。樱花是日本最为著名的花,春季开花,是 3-5 朵伞房花序,色白或红,十分美丽,为日本国国花。春日观赏樱花是日 本的一种传统民俗风情活动。歌曲《樱花》是日本著名的民歌。它以平白流畅的语言描述了暮春三月人们愉快地相邀, 在晴朗的日子里去看美丽的樱花的情景。
都节调式音阶:
mi 、 fa 、 la 、 ti 、 do 、 mi 三、 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甘美兰、蜡烛舞、短颈乌德、曼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甘美兰、蜡烛舞、短颈乌德、曼德,开阔审美视野,激发、培养学生尊重、了解世界多远文化的愿望和态度。
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欣赏的方法,进一步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特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甘美兰乐器合奏形式,了解拉格和塔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点;
了解甘美兰乐器合奏形式,了解拉格和塔拉。
教学难点: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多而分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樱花》及都节调式。
出示地图,展示本节课要学作品的地理位置。
二、新课教学 东南亚 —— 印度、泰国 (一)甘美兰 —— 印度本土音乐文化的代表是甘美兰的乐器合奏形式。
播放《甘美兰》音频,通过聆听作品判断有哪种类型的乐器。
出示甘美兰合奏图片,帮助学生分析这种合奏形式以何种打击乐器为主? 再次聆听,请学生思考旋律与节奏是多重复还是多变化? 教师总结甘美兰音乐:以打击乐器(鼓、锣)为主的锣群文化。音乐结构短小,多重复,体现了对生命轮回的渴望。
(二)蜡烛舞 教师介绍东南亚的历史文化及泰国舞蹈,简单介绍泰国的蜡烛舞。
请同学观看泰国蜡烛舞视频,仔细观察舞蹈表演时手持蜡烛的动作,请同学模仿及互评。
再次欣赏作品,请学生思考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及音乐特点是什么?(主要伴奏乐器有锣、鼓。泰国音乐文化具有东南亚许多国家所共有的锣群文化特点。) (三)短颈 (乌德西亚 — 土耳其) 简单介绍土耳其音乐的发展。
观看视频,请同学表述一下乌徳琴的外观。“乌德”阿拉伯语的原意是“木头”,指它的盖板是木制的,“短颈乌德”是一种共鸣体呈半个梨状的短颈弹拨乐器,有五组双弦,用拨子弹奏。早期有用过三对或四对双弦的,现代的有些乌德演奏家会多加一对弦以扩展低音的范围。他是阿拉伯地区最重要的乐器,被誉为“乐器之王”。
欣赏用短颈乌德演奏的乐曲,思考作品的旋律、节奏特点。
教师拓展介绍乌德琴:乌德琴很早就随着商贸往来以及宗教传播向东方流传,传到中国后,成为我们目前所熟悉的琵琶,早在汉朝就出现在宫廷乐队中了。后来经中国传到日本,发展到现在称之为摩刹琵琶,向东北面俄罗斯发展为三弦琴,现在印度尼西亚的六弦琵琶身上也有乌德琴的影子。
请同学比较观察琵琶语乌德琴的图片,寻找异同。
(四)曼德 (南亚 — 印度) 观看印度影片片段,体会印度的风土人情。同时请同学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印度音乐。(具有很强的宗教性) 出示印度音乐家香卡演奏西塔尔的图片,简单介绍西塔尔琴。
知识点介绍:拉格和塔拉 拉格( Raga )是一种旋律框架,每一种拉格都有他自己独特的音阶、音程以及特定的旋律片段,并表达某一种音乐情绪。
塔拉( Tala )是印度音乐的另一支柱,指的是印度人对节奏、节拍的总称。
三、教师小结:请同学边听音乐变填写表格,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阿里郎》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欣赏与体验中感受到朝鲜民歌的特点。使学生能够用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流畅的演唱《阿里郎》,生动形象的表现歌曲内容。
(二)过程、方法目标:欣赏歌曲、学唱歌曲、并以舞蹈形式表现音乐,使学生感受音乐所具有的表现力及领会音乐所表达的内在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阿里郎》和典型人文景观、风俗民情,感受朝鲜民族音乐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活动,学唱歌曲《阿里郎》,体验作品中的情绪,并能从欣赏与体验中感受到朝鲜民歌的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聆听设疑,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师:她是谁?同学们喜欢她吗?主题曲喜欢吗? 听大长今主题曲《呼唤》,提问:这首曲子是哪个民族的?看歌谱感受音乐特点。你对朝鲜族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
二、朝鲜族相关知识介绍: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教师总结。
1 、我国朝鲜族的分布情况。朝鲜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中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多数居民使用朝鲜语和朝鲜文。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汉语。
2 、朝鲜族乐器介绍(伽耶琴、长鼓) 三、《阿里郎》相关知识介绍及音乐特点:
师: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朝鲜民族民谣中有一首历史非常悠久的民谣,这首民谣是《阿里郎》,这首民谣背后还有一个非常凄美的传说。
1 、介绍阿里郎的故事。在朝鲜的李朝中叶,名叫里郎的小伙子和成符的姑娘参加了反抗地主的暴动,暴动失败后,俩人躲进名叫水落山的深山里过上了与世隔绝却浪漫、幸福的生活。一天,里郎决定要为冤死的村民报仇血恨,越过山岭走向战场,成符唱着这首歌曲送别自己的爱人。
师:同学们想不想欣赏这首民谣啊? 2 、欣赏并感受民歌《阿里郎》的音乐特点。同学们谈感受,音乐情绪:温和,略带忧愁;
节拍:
3/4 ;
速度:中速。
师:这首民谣曲调优美,委婉缠绵,有很多种不同风格的演绎形式。听说过阿里郎组合吗 ? 让我们一起欣赏阿里郎组合演唱的《阿里郎》。
3 、欣赏阿里郎组合演唱的《阿里郎》实况片段。感受两种风格 的区别,增加学生的兴趣。
四、学唱歌曲《阿里郎》:
1 、学唱歌谱 ( 1 )教师范唱歌谱。
( 2 )师生合作讨论分析歌曲的节拍、调式、节奏型、乐句,找出相同的节奏及难点节奏。然后师生共同解决重点节奏。接下来分组练习重点节奏型,教师给与指导。
( 3 )视唱练习,学生跟琴视唱歌谱。
( 4 )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打节奏视唱歌谱。互相评价,并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 、学唱歌词 ( 1 )诵读歌词,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欣赏《阿里郎》,进一步感悟歌曲的音乐特点并熟悉歌曲。
( 2 )跟随教师弹琴学唱歌词。
( 3 )学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男女声分别演唱。互相评价,并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 、创编表演 教师示范朝鲜族舞蹈动作,鼓励学生分组在演唱时表演律动并为歌曲编创击打节奏,然后进行互相评价,并合作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巩固知识:
引导学生总结朝鲜族歌曲《阿里郎》的音乐特点。
最后在朝鲜族歌曲《桔梗谣》的音乐声中下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朝鲜族民歌的特点。
课后反思:
第六单元 管弦和鸣 【教学目标】 聆听本单元乐曲作品,使学生了解欧洲音乐一般特征,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促进学生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聆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查尔达舞曲》《梦幻曲》《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了解西洋管弦乐队及各个乐器组中的乐器,能够辨别主要乐器的外形、音色特点。了解乐器的不同构造、性能、演奏特点、表现力及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初步了解变奏曲等基础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梦幻曲》。
音乐知识:西洋管弦乐队、弦乐器组。
认识音乐家:维托里奥。蒙蒂、舒曼。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懂得欧洲的一般特征,理解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合作、探究等教学法,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使学生初步熟悉欧洲音乐的一般特征。
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梦幻曲》,提高音乐的感受力。
知识与技能:认识各种弦乐器,了解音质、音色、表现力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以及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组。
教学难点:听辨不出弦乐器在不同音区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约翰 . 施特劳斯的《蝙蝠序曲》片段。请学生说出此去由何种乐队演奏?能否说出具体乐器的名称?(此段视频片段为动画片《万能指挥家》) 二、新课教学 1 、简介西洋管弦乐队 西洋管弦乐队也叫交响乐队,是一种大型乐队形式。它的音域宽广,音色对比鲜明,表现力极为丰富,通常用来演奏大、中型乐曲。管弦乐队中使用的乐器虽然很多,但根据乐器的构造。性能和演奏方式,可以将整个管弦乐队分为四个乐器组: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2 、自学指导,了解弦乐器组 出示乐器图片,请学生判断下图中那些乐器属于弦乐器组? A 小提琴 B 双簧管 C 圆号 D 低音提琴 E 定音鼓 F 中提琴 G 大提琴 H 竖琴 3 、归纳总结。
弦乐组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竖琴组成。
辨别音色:
音色的概念 音色:指乐器或人的嗓音的音质。在器乐音色中,可分为单一音色和混合音色。
单一音色:在乐队中一种乐器的音色。
混合音色:两种或两周以上乐器的音色。
依次欣赏作品片段,了解弦乐器组乐器的特点 4 、合作探究,欣赏作品 5 、欣赏《查尔达什舞曲》 A. 聆听两部分的音乐主题,说出主奏乐器及感受。
B. 聆听两部分的音乐主题,判断在那些音乐要素上的鲜明变化形成了情绪上的对比变化。
第一部分:慢而忧郁的“拉绍”速度徐缓,情绪低沉而忧郁,旋律带有歌唱性。
第二部分:快而热烈的“弗里斯”热烈而奔放,音乐富于动感,具有舞蹈性。
C. 初听全曲。小组合作,划分段落。
D. 介绍作曲家 —— 维托里奥 · 蒙蒂 E. 对比欣赏不同演奏家和演奏的此曲,了解演奏家二度创作的特点:由于演奏技法、人文背景等情况的不同,对作品的诠释和表现也不相同。
6 、欣赏《梦幻曲》 A. 聆听《梦幻曲》音乐主题,划旋律线,谈谈感受。
B. 随琴声轻声模唱音乐主题,边唱边打 4 /4 拍指挥图示。
C. 聆听《梦幻曲》全曲,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 D. 分析作品,分组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管乐器组的认识和了解。
E. 简介音乐家 —— 舒曼 欧洲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从小就表现出超人的音乐天赋,师从著名的钢琴教育家佛里西学习钢琴。后师从德伦学习作曲技巧并开始走上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的道路。代表作品有:钢琴套曲《童年情境》、协奏曲《 a 小调钢琴协奏曲》、交响曲《降 B 大调第一交响曲》、声乐套曲《诗人之恋》、戏剧配乐《曼佛雷德》序曲等。
F. 实践检测。
G. 归纳总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 认识乐器: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定音鼓 认识音乐家:威尔第、比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通过二声部的节奏练习,训练并体验如何进行合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欣赏《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听辨出不同乐器音色,为进一步了解各乐器打下基础。通过不同的节奏练习,增强对不同节奏的把握,体验二声部节奏练习。
知识与技能:认识定音鼓及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的主要乐器,并能够听辨不同乐器音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识别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及打击乐器组的主要乐器,并能够听辨出不同乐器音色。
教学难点:通过节奏练习,体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三连音等节奏,加强学生对不同节奏的把握,体验二声部节奏练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会中的《两个犹太人》片段,提问:乐器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1 、欣赏《大进行曲》 聆听音乐回答问题:何种乐器演奏?乐曲表现的是何种形象? 对比聆听《两个犹太人》《大进行曲》片段,比较“阿依达小号”和小号在音色上有何不同? 2 、介绍主奏乐器 —— 小号 小号音色清晰嘹亮,音量较大,加弱音器可使音响更为柔和。可以表现辉煌壮丽的情景,加强乐队和声气势,又能演奏抒情有没的歌唱性乐段,并常担任独奏的角色,是交响乐队、管乐队、轻乐队及爵士乐队中重要的音高管乐器。
聆听乐曲,回答问题:乐曲的音乐风格是什么样的(进行曲) 3 、介绍进行曲 4 、介绍曲作者 —— 威尔第 意大利作曲家, 19 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他的创作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渊源,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作品以歌剧为主,一生工创作了 26 部歌剧,《茶花女》《阿依达》等是其代表作,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 、节奏练习 4/4 x x xx xx | xxx xxx xxx x 6 、再次聆听音乐,背唱音乐主题旋律 7 、介绍铜管乐器组,并通过看图或看实物认识主要乐器。音色的主要特点是:雄壮、辉煌、热烈,虽然音质各具特色,但宏大、宽广的音量为铜管乐器的共同特点。主要包括:小号、长号、大号、圆号等。
8 、聆听《龙舌兰》辨别乐曲的主奏乐器 9 、欣赏《小步舞曲》 10 、聆听音乐、回答问题:何种乐器演奏?乐曲表现的是何种形象? 这首乐曲由长笛演奏音乐恬静、优美、具有典型的欧洲田园风情。这段清新而单纯的长笛独奏旋律,原味比捷的歌剧《美丽的波斯姑娘》中的间奏。美妙的竖琴以及轻巧的琶音伴奏,更衬出长笛明澈的音色。
11 、介绍主要演奏乐器 —— 长笛 音色清澈优雅,最适于吹走华丽欢快的曲调。长笛家族包括短笛,高、中、低音长笛等,最常用的是 C 调标准笛。多用于独奏、重奏或管弦乐队中,有时也用于军乐队。
12 、介绍曲作者 —— 比才 法国作曲家,又名比才。
9 岁学钢琴,同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后又碎骨诺学习。比捷的第一部独幕音歌剧《医生之家》受韦伯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较深。
1856 年他完成了《 C 大调交响曲》,这部作品形式严禁,旋律清新,色彩明快,充分显示了他的创作才华。代表作品:歌剧《卡门》、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等。
13 、介绍木管乐器组,并通过看图或实物认识主要乐器。
包括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14 、欣赏《鼓手的战争》 介绍主奏乐器 —— 定音鼓。
15 、分组做节奏练习感受二声部。
三、巩固小结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音乐知识:西洋管弦乐队编制、变奏赋格。
认识音乐家:布里顿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曲家布里顿的独具匠心,用高超的作曲技巧结合寓教于乐的方式,为青少年打开欣赏西洋管弦乐的大门,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感受音乐的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归纳等方法对西洋管弦乐队的形成、发展及编制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通过引导、分析等方法熟悉作品各部分的表现内容。
知识与技能:掌握有关变奏和赋格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启发学生体会和感受大型管弦乐队作品。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赋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主题片段视频。请学生回答:这首作品的演奏形式是独奏还是合奏? 二、新课教学 1 、介绍西洋管弦乐队编制 出自珀塞尔主题曲谱,让学生模唱珀塞尔主题。
2 、聆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第一部分 — 珀赛尔主题部分。
3 、分析讨论珀赛尔主题部分所表达的音乐情绪(这个主题庄重宏伟,具有十分雄壮的气势)。
4 、介绍作曲家布里顿 聆听第二部分 —— 珀赛尔主题变奏 聆听第三部分 —— 赋格曲 初听赋格曲,谈感受 简单了解赋格(赋格是起源于 15 世纪末的复调声乐曲,后在器乐曲创作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作品。它是复调音乐中最复杂、最严谨的曲式,采用模仿及对位的方法创作的)。
讨论作曲家在此处运用赋格曲来结束作品的妙处。
5 、聆听全曲、分析作品。
三、拓展建议 1 、推荐西洋管弦乐作品,如贝多芬《第一交响曲》等 2 、介绍我国西洋管弦乐队的建立与发展。
四、归纳总结 课后反思:
- 上一篇:绿化造林处群众路线自我剖析材料
- 下一篇: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猜你喜欢
- 2024-01-19 XX司法行政工作汇报【优秀范文】
- 2024-01-18 2024年镇集体“三资”监督工作汇报(精选文档)
- 2024-01-17 2024年度特色支部工作汇报(全文)
- 2024-01-17 乡镇关于党建工作汇报(精选文档)
- 2024-01-17 2024年产业融合区党支部党建工作汇报(完整文档)
- 2024-01-17 乡镇老年食堂建设情况工作汇报范本【完整版】
- 2024-01-16 政协党组工作汇报(完整)
- 2024-01-16 2024产业融合区党支部党建工作汇报【精选推荐】
- 2024-01-16 2024年XX乡学习贯彻主题教育工作汇报【精选推荐】
- 2024-01-14 2024年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 搜索
-
- 支部委员与党员谈话记录 06-22
- 传染病预警级别、分级标准、判定标准 03-11
- 2020年组织生活会自我剖析发言材料 08-14
- 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建设 11-11
- 2021年建党10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及 10-08
- 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 09-03
- 深化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汇 11-04
- 3篇党员学习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心得 10-04
- 党支部纪检委员职责五篇 08-10
- 2019年党支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 09-06
- 网站分类
-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