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总结汇报 > 述廉报告 / 正文

**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社会因素调查报告

2020-04-22 09:00:33

  

 创建自治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社会因素调查报告

  **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年5月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基本情况 3 1.**区基本情况 4 2. **区社区环境状况 4 2.1自然环境 4 2.2人文社会环境 5 2.3社区休闲环境 5 3.社会资源及能力 5 3.1相关组织机构 5 3.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状况 6 4. 人口分布 6 4.1人口资料主要来源 6 4.2人口、性别、年龄分布 7 4.3人口动态变化 7 第二章、居民死亡及肿瘤患病情况 9 1. **区居民死亡分析 9 1.1资料来源 9 1.2方法 9 1.3.**区死亡病例报告情况 10 1.4.**区死因监测系统死因顺位 10 1.5.全死因及主要死因疾病的死因构成 .11 2. **区肿瘤患病情况 14 2.1总体情况 14 2.2常见恶性肿瘤 17 第三章、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 25 1. 资料来源: 25 2. 抽样原则方法 25 3. 监测对象及监测方式: 25 3.1监测对象 25 3.2监测方式:采取集中调查的方式。 25 3.3监测时间 25 4. 监测内容和方法 26 4.1.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 26 4.2.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

  27 5. 数据录入及管理 27 5.1数据录入. 27 5.2.数据备份 27 5.3.数据反馈 27 6. 高血压患病情况 27 6.1. 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 27 6.2知晓率 28 6.3控制率 30 7. 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 31 7.1. 患病率 31 7.2. 知晓率 32 7.3. 控制率 33 8. 辖区居民肥胖情况 33 8.1. 体质指数 34 9. 危险因素分析 34 9.1. 吸烟 34 9.2.饮酒 37 9.3.膳食 52 9.4.身体活动 59 第四章、**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状况 69 1. 儿童口腔疾病综合状况 69 1.1 项目概况 69

 1.2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情况 69 1.3口腔健康检查及窝沟封闭实施情况 69 第五章、健康素养 71 1.2014年**区居民健康素养情况 71 1.1总体情况 71 1.2三方面素养 73 1.3六类健康问题素养 74 2.2014年**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同全国监测结果比较 74 2.1.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比较 74 2.2.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比较 74 第六章、诊断结果及建议 78 1.社区诊断结论 78 1.1.慢性病危险因素 78 1.2.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和重点防控人群 78 1.3.社区主要卫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79 1.4.社区优势和劣势 80

 2.建议……………………………………………………………………………………….80

  2.1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网底作用,做好社区康复工作……80

  2.2加强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降低和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80

  2.3落实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82

  2.4完善监测工作,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治的科学性………………………………….82 第七章

  应对策略和措施 83 1.优先策略与措施 83 1.1.政策与环境支持策略 83 2.社区卫生服务资源调整策略措施 83 2.1.设施设备资源优化调整措施 83 3.健康教育策略措施 84 3.1.完善健康教育设施 84 3.2.确定目标人群 84

  3.3重点干预项目………………………………………………………………………84 4.社区动员策略和措施 86 5.组织保障 88 5.1.加强组织领导 88 5.2.保证经费落实 89 5.3.加强协调配合与技术指导 89 5.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推动落实 89 6.社区卫生工作目标 90 6.1.总体目标 90 6.2.具体目标和指标 90 7.社区卫生工作的监测与评价 92 7.1.监测内容 92 7.2.监测方法 93 7.3.评价指标 93

  7.4评价的组织实施……………………………………………………………………94

 前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发病日趋严重,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发生和发展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维护人民健康,实现社会和谐,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对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要提供优质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其首要的、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有一个全面、科学、客观、正确的社区卫生诊断。发现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确定社区居民对健康的需要和需求,及其优先顺序。判断造成社区健康问题的原因及社区各种用以解决健康问题的资源,成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前提。 社区卫生诊断是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与利用以及社区综合资源环境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其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了解本地区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状和其他有关情况,找出辖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为制定社区疾病控制和健康促进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为开展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其效果评价提供本底资料,为政府客观决策、科学制订社区卫生工作规划和计划提供依据,针对性地解决社区主要健康问题,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与利用效率,充分发挥社区各类相关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正确评价社区卫生工作成效,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区基本情况 **区位于**市政府所在地。东倚桌子山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为邻;西隔黄河与阿拉善相望;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相连;北与鄂托克旗蒙西镇交界。**区总面积529平方公里,辖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35个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312400人。地理坐标东经106°46′至107°05′,北纬39°31′至39°52′之间,地处大陆深处,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冬季少雪,春季干旱,夏季炎热高温,秋季气温剧降。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可见光照资源丰富。多年平均9.640.2℃,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36.6℃,多年平均日照时间数为3138.6小时,年平均接受太阳辐射能155.8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无霜期为156—165天;历年平均降水量159.8毫米,平均相对湿度42%,是发展种养业及高效农业光热资源最充足、最理想的地区之一,所有北方的农作物都适宜在这里种植,并产高质优。**区交通便利,目前已开通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全国各地27次航班,铁路干线有包兰铁路,以及地方铁路东乌铁路以及海老线乌吉线等多条支线。公路有110 、109国道, 京藏高速公路以及G18荣乌高速公路。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之一。 **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户,初步形成了生物制药、装备制造、大数据、物资再生利用、综合加工等新兴产业集群。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1.74亿元,比2015年增长7.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15亿元,增长4.3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亿元,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8亿元,增长9.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294元,增长7.1%;农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80元,增长7.1%。粮食总产量达到13026吨,肉类总产量4682吨,禽蛋产量762吨。 **区三山环抱,一水中流,民风淳厚。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开始蓄水,形成118平方公里水面的“**湖”,水面面积是杭州西湖的20倍、宁夏沙湖的5.4倍,旅游资源丰富,2016全年接待游客约190万人次,增长47%;实现旅游总收入约38亿元,增长52%,被自治区确定为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 2. **区环境状况 2.1. 自然环境 **区总面积5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50公顷,有林地面积5607.9公顷(包括四合木灌溉区),牧草地面积1.4万公顷(可利用面积1.2万公顷),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 **区有能源、化工、建材所需的综合性配套矿产资源近37种,查明的矿床、矿化点近百余处,是一块具有开发建设价值的经济发展宝地。其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灰岩、硅石、高岭土、各种粘土,次之有金属矿种十余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10.4亿吨,占**市总储量近三分之一,素有“塞上煤城”之称;石灰岩远景储量40亿吨以上,氧化钙含量高,杂质少;粘土总储量50亿吨以上。另外还有辉绿岩、角闪石、世界名贵的血红色大理石等。 黄河是**区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黄河流经全境,年均水流量321亿立方米,年最大流量达556亿立方米,这为地区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2 人文社会环境 **辖区现有小学15所,初级中学6所,高级中学4所,高级职业学校3所,专科制大学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7096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456元,农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21元,家庭结构以三口之家为主。 2.3.社区休闲环境 **区体育场地面积64.04万平方米,人口数31.24万人,人均2.05平方米。**区社区公共事业方面取得健康长足发展,文化、体育活动十分活跃,公园、社区、广场均建有常规健身器材。 2.3.1. 截止目前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区共有健身活动场地19个;44个健身协会;62个健康指导员;大型体育健身广场4处,大中型体育场馆10个;各基层社区活动中心有舞蹈、音乐、棋牌等活动室39个。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到100%。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并保证每周35个小时开放时间,全年开放时间达到330天。 3.社会资源及能力 社区慢性病防控相关组织机构和人员情况 3.1. 相关组织机构 承担**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主要部门和机构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9月24日设置慢病科,主要承担**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为辖区内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及监督考核工作,现有人员配置3人,主要负责**区居民慢性病预防控制项目、死因监测工作及肿瘤登记工作等慢性病管理工作。 3.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状况 **区设医疗卫生保健机构192个。设医院17所;疾控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院1所;卫生监督机构1所;政府支持的乡镇卫生院1所(中心卫生院1所);政府支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所;政府支持的村卫生室4所,个体诊所(医务室)154所。 拥有开放床位346张;拥有8台百万元以上、10台50万元以上、22台10万元以上、105台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现有人员516人,其中:在编287人,外聘229人;专业技术人员353人,其中:高级职称38人、中级职称93人、初级职称222人。另外,**区凤凰岭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华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华西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属**区中医院、区人民医院。 4. 人口分布 4.1. 人口资料主要来源于 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分年龄性别人口数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基本信息子系统提供的数据。 4.2. 人口、性别、年龄分布 **区人口总量相对稳定。2016年末全区按户籍口径统计的总户数为83474户,户籍人口238822人,比上年减少1968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47‰,死亡率5.3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6‰。年末,全区暂住人口76880人,比上年减少3428人。 2016年**区常住人口为315702人(年平均人口),其中男性有160888人,女性有154814人,男女性别比为1.0392 :1。 2016年**区60岁以上人口40721人,占总人口的12.90%,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27%。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视为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区目前的老龄化程度较高。2016年18岁以下儿童占总人口的17.66%,见表1(数据来源于**区2016年计生委年龄别报表)。 表1

 2016年**区常住人口分年龄、性别、人口数 分年龄组 男性人口数 男性人口比例(%) 女性人口数 女性人口比例(%) 0-4岁 8423  2.67% 8022  2.54% 5-9岁 7657  2.42% 7185  2.28% 10-14岁 6526  2.07% 6090  1.93% 15-19岁 7732  2.45% 7286  2.31% 20-24岁 9756  3.09% 9471  3.00% 25-29岁 16455  5.21% 16138  5.11% 30-34岁 15416  4.88% 14376  4.55% 35-39岁 12846  4.07% 11878  3.76% 40-44岁 16664  5.28% 16394  5.19% 45-49岁 17072  5.41% 16079  5.09% 50-54岁 14101  4.47% 13271  4.20% 55-59岁 8419  2.67% 7724  2.45% 60-64岁 7290  2.31% 7330  2.32% 65-69岁 4540  1.44% 5286  1.68% 70-74岁 3346  1.06% 3810  1.21% 75-79岁 2675  0.84% 2629  0.83% 80-84岁 1322  0.42% 1336  0.43% 85岁以上 648  0.20% 509  0.16% 合计 160888  50.96% 154814  49.04% 图-2

 2016年海勃湾区人口年龄金字塔

  4.3. 人口动态变化 4.3.1. 生育指标 2016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1.57万(来自于**区计生委年龄别报表),出生率为10.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8‰。 4.3.2. 死亡及寿命指标 2016年末,**区死亡率为5.71‰,婴儿死亡率为0.04‰,5岁及以下儿童死亡率为0.04‰,平均期望寿命为79.48岁。

 第二章

 居民死亡及肿瘤患病情况 **区总占地面积529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个乡镇和6个社区服务中心,常住人口31.57万。2013年**区被列为国家疾病死因监测点,是内蒙古20个国家死因监测疾病监测点之一。按照国家CDC的要求,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所有死因监测点实行网络直报。为了解**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和患病情况,对我们下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健康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区2016年的死因和肿瘤资料做了统计分析,**区居民肿瘤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男性发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食管癌,占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61.39% 。女性发病前五位恶性肿瘤为乳腺癌、肺癌、肝癌、子宫体及子宫部位不明癌、结直肠肛门癌,占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60%。**区2016年共报告死亡病例1675例,死亡率5.31‰,所有已审核报告病例中,排在前五位的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及中毒、呼吸系统疾病。 1. **区居民死亡分析 1.1. 资料来源 来源于全国死因监测系统2016年数据库及**区医疗机构上报的2016年死因登记统计报表。 1.2. 方法 按照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管理规范与工作技术指南》的内容和要求,各级医疗单位对发现的死亡者,填写全国统一制定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各旗(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时上网审核,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确定根本死因。

 1.3. **区死亡病例报告情况 1.3.1. 总死亡率 **区2016年共报告死亡病例1657例,死亡率为524.86/10万。

 1.3.2. 三大类疾病死亡率及构成 不同性别人群三大类疾病死亡率及构成:**区2016年不同性别人群三大类疾病死亡率及构成情况见表3。 表3

  **区2016年不同年龄人群三大类疾病死亡率及构成情况统计表 年龄组 死亡总计

 感染性疾病

 慢性病

 伤害 死亡率 构成比

 死亡率 构成比

 死亡率 构成比

 死亡率 构成比 0- 7.92 1.51

 0 0.00

  4.44 0.85

 3.48 0.66

 15- 16.78 3.20

 0 0.00

  7.28

 1.39

  9.50

 1.81 35- 127.34 24.26

 2.22 0.42

  98.83

 18.83

  26.29

 5.01 60- 372.82

 71.03

  3.17

 0.60

  356.03

 67.83

  13.62

 2.60 合计 524.86

 100.00

  5.70

 100.00

  488.92

 100.00

  77.54

 100.00

 从表3看出,三大类疾病死亡首位是慢性病,其次是伤害和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全人群慢性病死亡率为524.86/10万。 1.4. **区死因监测系统死因顺位 2016年所有已审核报告病例中,排在前五位的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及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具体死因顺位及死亡数/率详见表4。 表4

 2016年**区居民系统疾病死因顺位

 **区 死因顺位 死亡数 占比(%) 恶性肿瘤 1 553 33.37 脑血管病 2 286 17.26 心脏病 3 244 14.73 损伤及中毒 4 167 10.08 呼吸系统疾病 5 158 9.54 消化系统疾病 6 68 4.10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7 52 3.14 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 8 47 2.84 传染病 9 17 1.03 神经系统疾病 10 12 0.72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 11 6 0.36 先天异常 12 5 0.30 围生期疾病 13 4 0.24 血液造血免疫疾病 14 3 0.18 精神障碍 15 2 0.12 其他疾病 - 33 1.99 总计 - 1657 - 从表4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慢性病占主要死因位置,占全部死亡的大多数,其次是损伤和中毒。 1.5. 全死因及主要死因疾病的死因构成 1.5.1. 全死因的死因构成

 图 5

 **区居民死因构成图

 在已报告的死亡病例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在死因顺位中排在前三位,分别占总死亡数的33.37%、17.26%和14.73%,三者合计占总死亡数的65.36%。从第四位开始死因依次为损伤及中毒10.08%、呼吸系统9.54%、消化系统疾病4.10%、泌尿生殖系统3.14%、内分泌营养代谢系统2.84%、传染病1.03%、神经系统0.72%。这可能与人们饮食不当、运动不足、起居无规律、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有关。倡导以蔬菜为主的绿色饮食文化,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详见表6。

  表6

 **区2016年前10位死因构成及位次 疾

 病

 名

 称 死亡数 占比% 顺

  位 恶性肿瘤 553 33.37 1 脑血管病 286 17.26 2 心脏病 244 14.73 3 损伤及中毒 167 10.08 4 呼吸系统疾病 158 9.54 5 消化系统疾病 68 4.10 6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52 3.14 7 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 47 2.84 8 传染病 17 1.03 9 神经系统疾病 12 0.72 10

 1.5.2. 死因年龄分布 由图7可以看出,65岁以后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病例占大多数,80岁以后因循环疾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恶性肿瘤。 图7

  **区居民死亡年龄分布曲线图

 1.5.3. 循环系统疾病的死因构成 **区2016年共报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病例541例,详见表8。

 表8

  2016年**区居民循环系统疾病前五位的死因构成及位次 疾

 病

 名

 称 死亡数 构成比 心脏病 244 46.48 冠心病 149 28.38 急性心肌梗死 71 13.52 脑梗死 54 10.29 高血压病 7 1.33

 从表8可以看出,**区居民因心脏病死亡几乎占了循环系统死亡近一半。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表9

 **区2016年心脑血管疾病年龄死亡率(1/10万) 年龄组 死亡总计

 缺血性心脏病

 脑血管病 死亡率 构成比

 死亡率 构成比

 死亡率 构成比 0- 0.95 0.20

  0.95

 0.28

 0.00

 0.00

 15- 8.55

 1.83

  6.33 1.85

  2.22 1.79 35- 85.84 18.42

  63.67 18.59

 22.17

 17.90

 60+ 370.92

 79.55

 271.46

 79.28

 99.46

 80.31

 小计 466.26

 100.00

  342.41

 100.00

  123.85

 100.00

 表9的统计结果显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死因死亡率,以60岁以上人群最高,其次是35~59岁组。中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重点人群。 2. **区肿瘤患病情况 2.1 总体情况 根据医疗机构资料显示:**区户籍人口恶性肿瘤住院病例数为9315例,总患病率为1747.98/10万,标化患病率为1828.17/10万,成人患病率为2030.26/10万,成人标化患病率为2030.48/10万。患病的平均年龄为59.4岁。 2.1.1患病顺位 **区户籍人口恶性肿瘤患病顺位分性别的结果显示:男性患病顺位肺癌居第一位,其次是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女性患病顺位乳腺癌居第一位,其次是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和宫颈癌。 2.1.2性别分布 男性患病例数为4962例,患病率为1757.17/10万,标化患病率为1834.90/10万;男性成人患病率为2030.89/10万,成人标化患病率为2031.33/10万。女性患病例数为4353例,患病率为1737.61/10万,标化患病率为1820.56/10万;女性成人患病率为229.54/10万,成人标化患病率为2029.51/10万。恶性肿瘤患病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14:1。

 图10

  **区户籍居民分性别前十位恶性肿瘤患病率及构成(%)

 2.1.3年龄分布 男性中恶性肿瘤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而女性60岁以前恶性肿瘤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0岁以后则略有下降;60岁以前女性的患病率略高于男性,60岁以后,男性恶性肿瘤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图11)。 儿童组(0-14岁组)共报告病例3例,占恶性肿瘤总患病人数的0.03%,其中男性白血病2例,女性恶性肿瘤未归类1例。 青壮年组(15-44岁组)共报告病例862例,占恶性肿瘤总患病人数的9.3%。。该年龄组淋巴瘤患病例数占恶性肿瘤总例数的16.9%,居男性患病的第一位;乳腺癌患病例数占恶性肿瘤总例数的39.8%,居女性患病的第一位。 中年组(45-59岁组)共报告病例3332例,占恶性肿瘤总患病人数的35.77%。该年龄组肺癌患病例数占恶性肿瘤总例数的17.3%,居男性患病的第一位;乳腺癌患病例数占恶性肿瘤总例数的28.5%,居女性患病的第一位。 60-74岁老年组共报告病例3908例,占恶性肿瘤总患病人数的9.3%,该年龄组肺癌患病例数占恶性肿瘤总例数的26.6%,居男性患病的第一位;乳腺癌患病例数占恶性肿瘤总例数的15.0%,居女性患病的第一位。 75-89岁老年组共报告病例1194例,占恶性肿瘤总患病人数的12.8%,该年龄组无论男女, 肺癌患病例数占恶性肿瘤总例数的比例均位居第一位,其中男性占21.8%,女性占21.6%。 90岁以上老年组共报告病例16例,均为男性,其中肺癌患病人数最高为6例。

 2.2 常见恶性肿瘤 2.2.1 肺癌 **区户籍人口中住院的肺癌患者1624例,占所有恶性肿瘤病例总数的17.4%,其中男性1109例,患病率为392.7/10万,成人患病率为454.08/10万,女性515例,患病率为205.6/10万,,成人患病率为240.17/10万,男女性别比例191:100。 肺癌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0岁开始男性肺癌患病率上升加速,而女性上升较缓慢,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图12)。 2.2.2

 乳腺癌 **区户籍人口中住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032例,占女性恶性肿瘤病例总数的23.7%,居女性恶性肿瘤患病第一位,60岁以前女性乳腺癌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岁以后则逐渐降低(图13)。

 2.2.3 结直肠癌 **区户籍人口中住院的结直肠癌患者730例,占所有恶性肿瘤病例总数的7.8%,其中男性473例,患病率为167.5/10万,成人患病率为193.67/10万,女性257例,患病率为102.7/10万,成人患病率为119.85/10万,男女性别比例184:100。 结直肠癌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5岁以后男女性结直肠癌患病率均加速上升,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图14)。 2.2.4肝癌 黄博文妻子李甜甜户籍人口中住院的肝癌患者654例,占所有恶性肿瘤病例总数的7.0%,其中男性516例,患病率为182.7/10万,成人患病率为211.28/10万,女性138例,患病率为55.1/10万,成人患病率为64.36/10万,男女性别比例374:100。 肝癌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0岁以后男性肝癌患病率均加速上升,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图15)。(图中未包括男性90岁以上4例患者,患病率为4123.7/10万)

 2.2.5胃癌 **区户籍人口中住院的胃癌患者598例,占所有恶性肿瘤病例总数的6.4%,其中男性459例,患病率为162.5/10万,成人患病率为187.94/10万,女性139例,患病率为55.5/10万,成人患病率为64.82/10万,男女性别比例330:100。 男性胃癌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5岁以后呈加速上升,女性60~70岁患病人数较多,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图16)。

 2.2.6骨癌 **区户籍人口中住院的骨癌患者279例,占所有恶性肿瘤病例总数的3.0%,其中男性169例,患病率为59.8/10万,成人患病率为69.20/10万,女性110例,患病率为43.9/10万,成人患病率为51.30/10万,男女性别比例154:100。 男性骨癌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5岁以后呈加速上升,女性50岁以后患病人数开始增多,65岁以前男女患病率基本持平,65岁以后男性患病率开始高于女性(图17)。

 2.2.7食管癌 **区户籍人口中住院的食管癌患者239例,占所有恶性肿瘤病例总数的2.6%,其中男性192例,患病率为68.0/10万,成人患病率为78.62/10万,女性47例,患病率为18.8/10万,成人患病率为21.92/10万,男女性别比例409:100。 男性45岁开始出现食管癌患者,女性55岁以后开始出现食管癌患者,男女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图18)。

 2.2.8淋巴瘤 **区户籍人口中住院的淋巴瘤患者200例,占所有恶性肿瘤病例总数的2.1%,其中男性110例,患病率为39.0/10万,成人患病率为45.04/10万,女性90例,患病率为35.9/10万,成人患病率为41.97/10万,男女性别比例122:100。 青年与老年人群淋巴瘤患者较多,男性为20~35岁以及55岁以上年龄组,女性为25~30岁以及5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男女持平,但青年组男性患病率高峰先出现,而老年组则女性提早出现(图19)。

 2.2.9宫颈癌 **区户籍人口中住院的恶性肿瘤女性宫颈癌患者174例,占女性恶性肿瘤病例总数的4.0%,居女性恶性肿瘤患病第五位,65岁以前女性宫颈癌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5~70岁患病率明显降低,后又随年龄增长不断升高(图20)。

 2.2.10卵巢癌 **区户籍人口中住院的女性卵巢癌患者238例,占女性恶性肿瘤病例总数的5.5%,居女性恶性肿瘤患病第四位,45-65岁为女性卵巢癌患病高峰期,其他年龄段则患病人数较少(图21)。

 2.2.11前列腺癌 **区户籍人口中住院的男性前列腺癌患者179例,占男性恶性肿瘤病例总数的3.6%,居男性恶性肿瘤患病第六位,55岁开始男性前列腺癌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75岁达到患病高峰,后患病率始终维持较高水平(图22)。

 2.2.12甲状腺癌 **区户籍人口中住院的甲状腺癌患者179例,占所有恶性肿瘤病例总数的1.9%,其中男性46例,患病率为16.3/10万,成人患病率为18.84/10万,女性133例,患病率为55.6/10万,成人患病率为62.04/10万,男女性别比例35:100。 甲状腺癌男女性患病率均随年龄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患病高峰男性在50~55岁间,女性在45~50岁间。

  第三章、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 1.资料来源

  2014年**区按照国家慢性病危险因素和膳食情况调查项目,对**区11497名居民进行调查,采用此次调查结果资料进行分析。 2.抽样原则方法 样本量的确定根据糖尿病患病率,按照计数资料样本量计算公式得到。综合考虑各个参数取值为:显著性水平α(0.05)、Zα(1.96)、糖尿病患病率p=0.116、δ(15%),d=δ×p = 0.15×0.116 = 0.0174,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计算得到每层需要样本量约为1301,然后乘以分层的层数(8层),一共需要样本量10408例,按照10%的失访率,计算需要样本量11449份,实际调查中共完成有效问卷11497例。 3.监测对象及监测方式 3.1监测对象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 监测18岁及以上调查前12个月内在该地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居民。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被抽中的调查户中调查前12个月内在该地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所有居民。

  从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个人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 3.2.监测方式 采取集中调查的方式。 3.3. 监测时间 2014年9~11月完成现场调查,数据录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于2014年12月~2015年2月完成,2014年3~4月进行数据清理,2014年4月进行数据分析,并撰写报告。 4. 监测内容和方法 4.1.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 4.1.1.询问调查 询问调查包括家庭问卷和个人问卷。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不可由调查对象自填。 4.1.1.1.家庭问卷:所有抽取的调查户均要进行家庭问卷调查。由调查员入户面对面询问完成。其中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家庭经济状况、家庭饮食等内容应由最熟悉家庭情况的人回答。老年健康相关问题可由家庭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己回答。如果回答困难,则由最熟悉老年人情况的家庭成员代答。家庭问卷在个人问卷调查之前完成。 4.1.1.2.个人问卷:包括吸烟、饮酒、饮食、身体活动、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问题及健康状况,脑血管病等主要健康问题。 4.1.2.身体测量 身体测量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测量。身高测量采用长度为2.0米、精确度为0.1厘米的身高计;体重测量采用最大称量为150千克、精确度为0.1千克的体重计;腰围测量采用长度为1.5米,宽度为1厘米,精确度为0.1厘米的腰围尺。血压测量使用电子血压计。 4.1.3.血样采集及实验室检测 本次监测采集所有调查对象空腹血样和服葡萄糖后2小时的血样。检测指标包括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和服葡萄糖水后2小时的血糖、胰岛素水平。其中血糖检测由监测点通过考核合格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其他血液样品在调查现场进行离心和分离,并按要求保存,在1个月内送至国家指定的医学检验机构进行检测。 4.2.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

  初筛问卷调查:调查员以面对面询问调查。

  确诊问卷调查:神经科医生对初筛结果为可疑脑血管病、自报有脑血管病史的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 5. 数据录入及管理 5.1.数据录入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采用统一录入程序由监测点使用离线录入方式,网络上传至服务器。数据录入工作应与现场调查工作同步进行,每周应由专人录入上一周完成的调查问卷和血糖检测结果。每完成录入50份问卷,应将所录入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录入。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计算机辅助调查,不需后期录入。 5.2.数据备份 每天应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意外丢失。 5.3.数据反馈 全部数据录入完成后,国家项目工作组将对全国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将清理后的数据库反馈给各省,各省将数据反馈给各监测点。 6. 高血压患病情况 6.1. 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 6.1.1. 患病率:

 **区2014年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1%,年龄标化后患病率为23.0%。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40%,年龄标化后的患病率为27.3%;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8.8%,年龄标化后的患病率为20.5%。 6.1.2. 性别分布 2014年**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1%,其中男性为40%,女性为28.8%,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见表24)。

 表24**区户籍居民高血压患病率(%) 年龄(岁) 男性 女性 合计

 患病例数 患病率 患病例数 患病率 患病例数 患病率 18~ 46 11.2 32 5.6 78 8.0 30~ 139 27.1 106 11.9 245 17.4 40~ 343 44.0 396 26.0 739 32.1 50~ 292 53.6 340 47.2 632 49.9 60~ 196 58.7 310 62.5 506 61.0 70~79 50 59.5 51 55.4 101 57.4 合计 1066 40.0 1235 28.8 2301 33.1

  6.1.3. 年龄分布

  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女性70岁以下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之后有所下降,60岁以下男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岁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18—30岁年龄组最低(8.0%),18岁开始,男性略高于女性,增幅缓慢,70-79岁有所下降。 6.2. 知晓率

 2014年**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率56.1%。 表26

 **区居民高血压知晓率(%)统计表 年龄(岁) 男性 女性 合计 18~ 31.7 16.0 25.8 30~ 30.7 28.4 29.7 40~ 49.8 48.5 49.1 50~ 66.3 66.1 66.2 60~ 64.8 68.6 67.2 70~79 60.9 71.4 66.3 合计 54.6 57.3 56.1 6.2.1. 知晓率性别分布 2014年**区18岁以上居民男性高血压患病知晓率为54.6%,女性高血压患病知晓率为57.3%,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50岁后女性的高血压患病知晓率呈上升趋势。(见图19)。

 6.2.2. 年龄分布 40岁前,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呈快速上升趋势,50岁以后,女性继续呈上升趋势,男性呈下降趋势,60岁以后均呈上升趋势,女性高于男性。 6.3. 控制率 2014年**区高血压控制率为15.0%,其中男性控制率为12.9%,女性控制率为16.8%,女性高于男性。 表28

 2014年**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控制率 年龄(岁) 男性 女性 合计 18~ 10.9 12.5 11.5 30~ 6.5 14.2 9.8 40~ 9.9 15.7 13.0 50~ 16.4 17.6 17.1 60~ 18.4 18.4 18.4 70~79 10.0 19.6 14.9 合计 12.9 16.8 15.0

 6.3.1. 性别分布 男性高血压控制率在30岁前、60岁后逐渐降低,30~60岁年龄段,则呈升高趋势,女性的高血压的控制率不断增加。除60~年龄组外,其他年龄组女性高血压控制率均高于男性。 6.3.2. 年龄分布

 高血压控制率随年龄的增长,男性控制率呈上升趋势,女性控制率先下降后上升。男性30-40岁年龄组最低(6.5%),女性30-40岁年龄组最低为(9.8%),60岁以上最高为(18.4%)。 7. 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 7.1. 患病率 **区2014年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4%,标化患病率为9.18%。其中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12.21%,标化患病率为10.77%;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为8.27%,标化患病率8.43%。男女性糖尿病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014年**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表30) 年龄(岁) 男性 女性 合计 患病例数 患病率 患病例数 患病率 患病例数 患病率 18~ 9 2.16 9 1.30 18 1.62 30~ 37 7.13 24 2.55 61 4.18 40~ 94 11.84 87 5.60 181 7.71 50~ 101 18.43 108 14.75 209 16.33 60~ 69 20.47 117 23.21 186 22.12 70~79 20 22.99 28 31.46 48 27.27 合计 330 12.21 373 8.27 703 9.74

 7.1.1. 性别分布 2014年**区18岁以上居民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12.21%,女性8.27%,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50岁前,男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均呈快速上升趋势,50岁以后,女性上升幅度高于男性, 55岁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之后呈相反趋势(见图31)。

  7.2. 知晓率

  2014年**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知晓率74.0%。 7.2.1.性别分布 2014年**区18岁以上居民男性糖尿病患病知晓率为75.6%,女性糖尿病患病知晓率为72.5%,糖尿病的知晓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增高趋势,50岁以前男性糖尿病的知晓率高于女性。(见表32)。

  表32

  2014年**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知晓率 年龄(岁) 男性 女性 合计 18~ 60.0 0.0

 27.3 30~ 72.7 60.9

 67.9 40~ 69.9 57.1

 64.5 50~ 78.3 79.2

 78.7 60~ 80.6 82.5

 81.8 70~79 85.7 80.0

 82.5 合计 75.6 72.5

 74.0

  7.2.2.年龄分布 50岁前,男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均呈快速上升趋势,50岁以后,女性继续呈上升趋势,男性呈下降趋势,60岁以后均呈上升趋势,女性高于男性。 7.3. 控制率 2014年**区常住人口糖尿病控制率为19.1%,其中男性控制率为18.9%,女性控制率为19.4%,女性高于男性。(见表34)。 表34

  2014年**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控制率(%) 年龄(岁) 男性 女性 合计 18~ 40.0 16.7 27.3 30~ 39.4 13.0 28.6 40~ 19.5 18.7 19.2 50~ 13.0 20.8 16.7 60~ 15.3 20.0 18.2 70~79 17.9 20.0 19.0 合计 18.9 19.4 19.1

 7.3.1.年龄、性别分布

 2014年**区糖尿病控制率为19.1%,其中男性控制率为18.9%,女性控制率为19.4%,女性高于男性。男性糖尿病控制率在50岁前随年龄增高而降低,之后呈相反趋势,女性则随年龄增高而上升;40岁前女性糖尿病控制率低于男性,之后则相反。

 8. 辖区居民肥胖情况 8.1. 体质指数 **市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市18~79岁常住居民体质指数平均值为24.81kg/m2。 8.1.1性别分布 男性体质指数平均值为25.56 kg/m2,女性为24.35 kg/m2。 8.1.2年龄分布 体质指数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先增高后降低。除60-70岁年龄组外,其余各年龄组均为男性水平高于女性(表36,图37)。 表 36

  **区常住居民平均体质指数水平(kg/m2) 年龄(岁) 男性 女性 合计 18~ 24.22 22.31 23.11 30~ 25.89 23.62 24.44 40~ 25.84 24.47 24.94 50~ 26.05 25.53 25.76 60~ 25.44 25.87 25.69 70~79 24.67 24.49 24.57 合计 25.56 24.35 24.81

  图 37

  **区常住居民平均体质指数水平

 9. 危险因素分析 9.1. 吸烟

  2014年**区18岁及以上居民现吸烟率为29.1%。 9.1.1.性别分布 2014年**区18岁及以上居民现吸烟率为29.1%,男性吸现烟率为67.7%,女性现吸烟率为3.4%。

 表38 **区居民不同性别吸烟率 年龄组 男性 女性 合计 18~44岁 64.1 1.3 25.1 45~59岁 75.7 3.9 34.3 60岁~ 69.7 12.7 36.6 合计 67.7 3.4 29.1

 9.1.2.

 年龄分布

  2014年**区18岁及以上居民现吸烟率与年龄之间呈抛物线型,高年龄段和低年龄段人群现吸烟率较低,45-59岁年龄组最高( 36.6%)。男性与全人群趋势相近,女性随年龄增长现吸烟率呈上升趋势,60岁年龄组最高(12.7%)。(见表38) 9.1.3. 戒烟率 2014年**区18岁及以上居民戒烟率为22.6%,其中男性戒烟率为21.8%,女性为33.3%。

 表 39 **区18岁以上成人戒烟率 年龄组 男性 女性 合计 18~44岁 15.9 36.5 16.6 45~59岁 23.0 27.6 23.3 60岁~ 43.1 35.1 41.5 合计 21.8 33.3 22.6

 18-44岁、45-59岁、60岁及以上戒烟率分别为16.6%、23.3%、41.5%,男女性戒烟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

 图40

 **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戒烟率(%)

 9.1.4戒烟成功率 2014年**区18岁及以上居民吸烟者成功戒烟率为15.6%,其中男性成功戒烟率为15.1%,女性成功戒烟率为22.5%,女性高于男性。

 表41 **区不同地域不同性别戒烟成功率(%) 年龄组 男性 女性 合计 18~44岁 9.4 28.0 9.9 45~59岁 17.3 18.9 17.4 60岁~ 34.0 23.1 31.8 合计 15.1 22.5 15.6

  18-44岁、45-59岁、60岁及以上成功戒烟率分别为9.9%、17.4%、31.8,男女性戒烟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

 图42

 **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戒烟成功率(%)

 9.2.饮酒 9.2.1.饮酒率 2014年**区18岁及以上居民健康状况调查中饮酒问卷部分有效11302例,其中男性4536人(40.1%)、女性6766人(59.9%),。饮酒5366人,男性3342人(73.7%),女性2024人(29.9%)。(见表43)

  年龄(岁) 饮酒频次 没喝过 少于 1 天/月 1-3 天/月 1-2 天 / 周 3-4 天 / 周 5-6 天/周 每天 合计 男性

  18~44 458(18.2%) 574(22.8%) 813(32.3%) 426(16.9%) 146(5.8%) 75(3.0%) 27(1.1%) 2519(100%) 45~59 398(27.6%) 212(14.7%) 322(22.3%) 278(19.3%) 112(7.8%) 45(3.1%) 75(5.2%) 1442(100%) 60~ 332(59.7%) 41(7.4%) 42(7.6%) 27(4.9%) 14(2.5%) 15(2.7%) 85(15.3%) 556(100%) 小计 1194(26.3%) 829(18.3%) 1181(26.0%) 732(16.1%) 274(6.0%) 136(3.0%) 190(4.2%) 4536(100%) 女性

  18~44 2502(61.5%) 1072(26.4%) 391(9.6%) 55(1.4%) 12(0.3%) 26(0.6%) 8(0.2%) 4066(100%) 45~59 1488(77.7%) 244(12.7%) 133(6.9%) 23(1.2%) 11(0.6%) 6(0.3%) 11(0.6%) 1916(100%) 60~ 734(96.2%) 10(1.3%) 9(1.2%) 1(0.1%) 2(0.3%) 1(0.1%) 6(0.8%) 763(100%) 小计 4742(70.1%) 1327(19.6%) 535(7.9%) 79(1.2%) 25(0.4%) 33(0.5%) 25(0.4%) 6766(100%) 男女合计

  18~44 2960(45.0%) 1646(25.0%) 1204(18.3%) 481(7.3%) 158(2.4%) 101(1.5%) 35(0.5%) 6585(100%) 45~59 1886(56.2%) 456(13.6%) 455(13.5%) 301(9.0%) 123(3.7%) 51(1.5%) 86(2.6%) 3358(100%) 60~ 1066(80.8%) 51(3.9%) 51(3.9%) 28(2.1%) 16(1.2%) 16(1.2%) 91(6.9%) 1319(100%) 合计 5936(52.5%) 2156(19.1%) 1716(15.2%) 811(7.2%) 299(2.6%) 169(1.5%) 215(1.9%) 11302(100%) 表 43

  **区不同性别饮酒频率分布情况 9.2.2. 饮酒者饮酒频率 男性饮酒率为73.7%,女性为29.9%,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小于0.25天/周”饮酒频率小于女性,其他饮酒频次则男性较高,男性酒精摄入量高于女性。

 9.2.2.1 饮酒现状 饮酒者中40.2 %平均每月饮酒小于1天,每月饮酒1-3天的比例为32.0%,每周1-2天比例为15.1%,每周3-4天比例为5.6%,每周5-6天比例为3.1%,每天或几乎每天饮酒的比例为4.0%。 9.2.2.2性别分布 男性饮酒者中每月饮酒小于1天比例为24.8%,每月饮酒1-3天比例为35.3%,每周1-2天比例为21.9%,每周3-4天比例为8.2%,每周5-6天比例为4.1%,每天或几乎每天饮酒的比例为5.7%;女性饮酒者中每月饮酒小于1天比例为65.6%,每月饮酒1-3天比例为26.4%,每周1-2天比例为3.9%,每周3-4天比例为1.2%,每周5-6天比例为1.6%,每天或几乎每天饮酒的比例为1.2%。(见表44) 9.2.2.3年龄分布 18~44岁年龄组饮酒频次每月小于1天或1-3天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5.4%、33.2%。45~59岁年龄组饮酒频次每周1~2天或3~4天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0.4%、8.4%;60以上年龄组饮酒频次每周5~6天或每天的比例较高,分别为6.3%、36.0%。

  表44

 **区居民饮酒者中饮酒频率分布情况

 年龄(岁) 饮酒频次

 少于 1 天/月 1-3 天/月 1-2 天 / 周 3-4 天 / 周 5-6 天/周 每天 合计 男性

 18~44 574(27.9%) 813(39.4%) 426(20.7%) 146(7.1%) 75(3.6%) 27(1.3%) 2061(100.0.0%) 45~59 212(20.3%) 322(30.8%) 278(26.6%) 112(10.7%) 45(4.3%) 75(7.2%) 1044(100.0.0%) 60~ 41(18.3%) 42(18.8%) 27(12.1%) 14(6.3%) 15(6.7%) 85(37.9%) 224(100.0.0%) 小计 829(24.8%) 1181(35.3%) 732(21.9%) 274(8.2%) 136(4.1%) 190(5.7%) 3342(100.0.0%) 女性

 18~44 1072(68.5%) 391(25.0%) 55(3.5%) 12(0.8%) 26(1.7%) 8(0.5%) 1564(100.0.0%) 45~59 244(57%) 133(31.1%) 23(5.4%) 11(2.6%) 6(1.4%) 11(2.6%) 428(100.0.0%) 60~ 10(34.5%) 9(31.0%) 1(3.4%) 2(6.9%) 1(3.4%) 6(20.7%) 29(100.0.0%) 小计 1327(65.6%) 535(26.4%) 79(3.9%) 25(1.2%) 33(1.6%) 25(1.2%) 2024(100.0.0%) 男女合计

 18~44 1646(45.4%) 1204(33.2%) 481(13.3%) 158(4.4%) 101(2.8%) 35(1.0%) 3625(100.0.0%) 45~59 456(31%) 455(30.9%) 301(20.4%) 123(8.4%) 51(3.5%) 86(5.8%) 1472(100.0.0%) 60~ 51(20.2%) 51(20.2%) 28(11.1%) 16(6.3%) 16(6.3%) 91(36.0%) 253(100.0.0%) 总计 2156(40.2%) 1716(32.0%) 811(15.1%) 299(5.6%) 169(3.1%) 215(4.0%) 5366(100.0.0%)

  9.2.3. 饮酒类型 9.2.3.1性别分布 男女的主要饮酒类型均为白酒,男性高低度白酒的比例分别为58.5%、42.3%,女性为26.7%、37.2%。以黄酒和糯米酒、红酒和保健酒等为主的饮酒类型男性比例低于女性,其他类型,男性饮酒比例均高于女性。(见表46) 表46

  **区常住居民饮酒类型(%) 年龄(岁) 饮酒类型 高度白酒(≥42度) 低度白酒(<42度) 啤酒 黄酒、糯米酒 葡萄酒 其他 男性

  18~44 54.0 43.3 55.0 4.5 13.7 2.8 45~59 67.1 40.9 19.4 2.9 9.2 2.4 60~ 59.0 40.6 8.8 2.8 10.6 2.8 小计 58.5 42.3 40.6 3.9 12.0 2.6 女性

  18~44 24.3 36.4 41.0 4.6 32.7 3.5 45~59 34.4 40.5 14.1 4.4 37.6 3.4 60~ 39.3 32.1 10.7 3.6 32.1 0 小计 26.7 37.2 34.8 4.5 33.7 3.4 男女合计

  18~44 41.6 40.4 49.1 4.5 21.7 3.1 45~59 57.8 40.8 17.9 3.3 17.2 2.7 60~ 56.7 39.6 9.0 2.9 13.1 2.4 合计 46.9 40.5 38.5 4.1 20.0 2.9 9.2.3.1年龄分布 低度白酒、黄酒和米酒、其他为主的饮酒类型受年龄影响较小,比例基本保持不变。高度白酒为主的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而啤酒或葡糖酒为主的比例随年龄增高而降低。(见图47)

  9.2.4不同酒类近期(一个月)饮用量 **市居民近期饮酒量主要以高度白酒、低度白酒、啤酒为主,平均饮用量分别为13.26两、8.54两、7.35瓶或3.57罐。(见图49) 9.2.4.1性别分布 各类型近期平均引用量,男性均高于女性。(见表48)

  表48

 **区常住居民近期饮酒量(均值±标准差)(两)* * 啤酒单位为:瓶或罐   年龄(岁) 饮酒类型 高度白酒(≥42度) 低度白酒(<42度) 啤酒 黄酒或糯米酒 葡萄酒 其他

  瓶 罐

 男性

 18~44 12.56±17.67 9.80±12.98 8.49±17.52 4.58±7.4 2.18±6.31 4.73±8.65 1.20±2.86 45~59 18.36±33.29 14.57±35.72 14.37±58.81 3.04±6.04 11.32±46.9 13.07±38.64 5.31±13.75 60~ 29.05±56.08 12.22±18.35 7.69±10.44 0±0 1.00±2.24 16.68±24.68 9.00±20.12 小计 15.68±28.3 11.40±22.68 9.33±27.47 4.32±7.21 4.21±23.05 7.35±21.10 2.78±8.96 女性

 18~44 3.61±5.46 2.98±3.5 3.15±7.93 1.74±1.89 1.2±2.01 3.44±5.27 1.45±3.35 45~59 4.35±7.95 3.13±4.65 1.56±1.7 0.17±0.41 5.38±10.07 5.57±8.66 4.50±10.52 60~ 16.70±24.91 1.61±1.32 6.50±7.78 0±0 10.00±0 2.79±2.74 0±0 小计 4.04±7.16 2.99±3.77 3.01±7.58 1.63±1.87 2.10±5.00 3.94±6.28 2.05±5.46 男女合计

 18~44 10.36±16.04 7.22±10.96 6.74±15.26 3.74±6.42 1.76±4.97 3.92±6.75 1.30±3.05 45~59 16.04±31.02 11.35±30.79 11.53±52.12 2.53±5.58 9.16±37.75 8.40±24.91 5.07±12.68 60~ 28.22±54.57 11.17±17.71 7.53±9.89 0±0 2.5±4.18 13.33±22.25 9.00±20.12 合计 13.26±25.82 8.54±18.98 7.35±23.33 3.57±6.31 3.36±18.05 5.25±14.07 2.52±7.87

 9.2.4.2年龄分布 男女高度白酒饮酒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低度白酒的饮用量在45~59岁最高,女性的低度白酒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男性啤酒的饮用量在45~59岁最高,而女性相反。男女啤酒的饮用量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男性黄酒或糯米酒的饮用量在45~59岁最高,而女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男性葡萄酒的饮用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女性在45~59岁最高。(见图50)

 9.2.5.1醉酒情况 醉酒情况以调查对象本人对醉酒主观判断为依据。每天或几乎每天醉酒比例为0.6%,每周1~4天醉酒的比例为3.4%,每月1~3天醉酒的比例为16.3%,每月低于1天醉酒的比例为33.5%,从未醉酒经历比例为46.3%。(见表51) 9.2.5.2性别分布 男性每天或几乎每天醉酒比例为0.8%,女性为0.2%;男性每周1~4天醉酒的比例为5.1%,女性为0.6%;男性每月1~3天醉酒的比例为22.9%,女性为5.7%;男性每月低于1天的比例为36.9%,女性为28.1%;男性从未醉酒比例为34.3%,女性为65.4%。男性醉酒的比例高于女性。 9.2.5.3年龄分布 女性每天或几乎每天醉酒的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过去12个月里,男女随着年龄增加未发生醉酒情况的频率升高。(见表51)

 表51

 **区常住居民醉酒频率分布情况

 年龄(岁) 每天或几乎每天(≥5 天/周) 1-4 天/周 1-3 天/月 低于 1 天/月 从未 合计 男性

  18~44 16(0.9%) 92(4.9%) 456(24.3%) 753(40.1%) 562(29.9%) 1879(100.0%) 45~59 6(0.6%) 56(6.1%) 215(23.2%) 309(33.4%) 339(36.6%) 925(100.0%) 60~ 0 6(3.2%) 15(8.1%) 39(21.1%) 125(67.6%) 185(100.0%) 小计 24(0.8%) 154(5.1%) 687(22.9%) 1106(36.9%) 1027(34.3%) 2998(100.0%) 女性

  18~44 1(0.1%) 10(0.7%) 81(5.5%) 450(30.5%) 935(63.3%) 1477(100.0%) 45~59 2(0.5%) 1(0.3%) 25(6.5%) 78(20.3%) 279(72.5%) 385(100.0%) 60~ 1(4.2%) 0 1(4.2%) 2(8.3%) 20(83.3%) 24(100.0%) 小计 4(0.2%) 11(0.6%) 108(5.7%) 530(28.1%) 1236(65.4%) 1889(100.0%) 男女合计

  18~44 17(0.5%) 102(3%) 537(16%) 1203(35.8%) 1497(44.6%) 3356(100.0%) 45~59 8(0.6%) 57(4.4%) 240(18.3%) 387(29.5%) 618(47.2%) 1310(100.0%) 60~ 1(0.5%) 6(2.9%) 16(7.7%) 41(19.6%) 145(69.4%) 209(100.0%) 合计 28(0.6%) 165(3.4%) 795(16.3%) 1636(33.5%) 2263(46.3%) 4887(100.0%)

 9.3. 膳食 膳食影响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合理的膳食模式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不科学的膳食模式增加患病的危险。了解**区居民的膳食情况,可以为引导居民合理的食物消费行为提供基础资料。 食物消费行为包括是否食用、食用频率及食用量。2014年**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使用“一月回顾性食物频率调查表”收集了**区居民各种食物食用率、食用频率的资料。食物频率调查表调查了16种食物的食用情况,包括是否食用,每天、每周、每月的食用频率。为了便于比较,将每种食物的食用频率均折算为每周食用频率。食物分为谷类及根茎类、豆类及坚果、动物性食品、蔬菜水果和饮料。 分析时按18~44岁,45~59岁60岁及以上划分为4个年龄组。 9.3.1一般情况 **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共调查了18岁至79岁居民11497人,根据第一部分提到的缺失值剔除原则,剔除93例食物消费情况大部分缺失的个案,剩余11404人。其中男性4597人(40.3%),女性6807人(59.7%)(见表52)。

  表52

 **区食物消费行为样本人群分布(人数) 年龄(岁) 性别 男女合计 男 女 18~ 2550 4078 6628 45~ 1466 1941 3407 60~79 581 788 1369 总计 4597 6807 11404

  9.3.2谷类及根茎类 谷类包括大米、小麦面粉、杂粮及油炸面食等;根茎类为薯类(包括红薯、土豆、芋头和山药等)。 **区居民谷类食用率为98.4%,薯类食用率为94.1%。男性居民薯类食用率(91.3%)低于女性(94.7%)。18~44岁年龄组薯类食用率(94.1%)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见表53)。

 表53

  **区居民谷类及根茎类食用率(%) 年龄(岁) 性别 男女合计 男 女 谷类

 18~ 98.6

 98.8

 98.7

 45~ 97.3

 98.5

 97.9

 60~79 98.5

 98.2

 98.3

 总计 98.2

 98.6

 98.4

 根茎类

 18~ 91.8

 95.6

 94.1

 45~ 89.9

 94.5

 92.5

 60~79 92.3

 90.1

 91.0

 总计 91.3

 94.7

 93.3

 **区居民谷类及薯类的食用频率分别为每周16.5次及4.9次。60岁及以上年龄组谷类及薯类的食用频率均最高(18.1次/周,6.4次/周)。男性各年龄组谷类食用频率均高于女性;而薯类食用情况男女情况相似,男性略高于女性,(见表54)。

  表54

 **区居民谷类及根茎类食物每周消费频率(次) 年龄(岁) 性别

 男女合计 男 女 谷类

 18~ 16.4

 15.7

 16.0

 45~ 16.9

 16.9

 16.9

 60~79 18.2

 18.0

 18.1

 总计 16.8

 16.3

 16.5

 根茎类

 18~ 4.5

 4.2

 4.3

 45~ 5.4

 5.4

 5.4

 60~79 6.7

 6.2

 6.4

 总计 5.1

 4.7

 4.9 9.3.3大豆类与坚果 大豆类食品包括干豆、豆腐、豆浆及豆腐丝等;坚果包括瓜子、花生、杏仁、巴旦木核桃、开心果等。 **区居民大豆类食品食用率为87.1%,女性食用率(88.0%)明显高于男性(85.8%)。各年龄组大豆类食品食用率没有明显差异。 **区居民坚果食用率为76.7%,女性坚果食用率(78.3%)明显高于男性(74.3%)。18~44岁年龄组坚果食用率(82.8%)明显高于其他两组食用率(73.6%,54.8%)(见表55)。

 表55

  **区居民大豆及其制品及坚果食用率(%) 年龄(岁) 性别 男女合计 男 女 大豆及其制品

 18~ 84.8 88.8 87.2 45~ 86.9 88.0 87.5 60~79 87.8 83.8 85.5 总计 85.8 88.0 87.1 坚果

 18~ 80.4 84.3 82.8 45~ 72.1 74.7 73.6 60~79 53.4 55.8 54.8 总计 74.3 78.3 76.7

  **区居民大豆类食品食用频率为每周2.7次,坚果食用频率为每周2.9次。女性坚果食用频率(3.0次)高于男性(2.6次)。高年龄组坚果食用频率(3.6次)高于中低年龄组(3.2次,2.6次)。高年龄组大豆类食品食用频率(3.0次)高于低年龄组大豆类食品食用频率(2.5次)(见表56)。

 表56

 **区居民大豆及其制品及坚果每周消费频率(次) 年龄(岁) 性别 男女合计 男 女 大豆及其制品

 18~ 2.5

 2.5

 2.5

 45~ 2.8

 3.0

 2.9

 60~79 3.1

 2.9

 3.0

 总计 2.7

 2.7

 2.7

 坚果

 18~ 2.4

 2.8

 2.6

 45~ 2.9

 3.4

 3.2

 60~79 3.4

 3.7

 3.6

 总计 2.6

 3.0

 2.9

  9.3.4畜禽肉类及鱼虾类 畜禽肉类包括猪、牛、羊肉及鸡、鸭、鹅肉等;鱼虾类包括各种淡水海水鱼、虾、蟹等水产品。 **区居民畜禽肉类食用率为95.7%。男性居民畜禽肉类食用率(96.1%)高于女性(95.3%)。18至44岁年龄组畜禽肉类食用率(96.5%)高于其他年龄组,60及以上年龄组畜禽肉类食用率(93.1%)为最低。 **区居民鱼虾类食用率为75.3%。男性居民鱼虾类食用率(76.1%)高于女性(74.7%)。60岁及以上年龄组鱼虾类食用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78.6%,74.2%)(见表57)。

  表57

  **区居民畜禽肉类及鱼虾类食用率(%) 年龄(岁) 性别 男女合计 男 女 畜禽肉类

 18~ 96.7

 96.4

 96.5

 45~ 95.2

 94.8

 95.0

 60~79 96.0

 91.0

 93.1

 总计 96.1

 95.3

 95.7

 鱼虾类

 18~ 77.6

 79.2

 78.6

 45~ 77.5

 71.7

 74.2

 60~79 66.1

 59.3

 62.2

 总计 76.1

 74.7

 75.3

 **区居民畜禽肉类每周食用频率为7.4次,鱼虾类食用频率为每周0.8次。男性各年龄组畜禽肉类食用频率均高于女性。60及以上年龄组畜禽肉类食用频率最高(8.1次/周)。**区居民鱼虾类食品每周食用频率普遍偏低,均不到1次/周。男女之间,及各年龄组之间每周食用频率差别不明显(见表58)。

  表58

 **区居民畜禽肉类及鱼虾类每周消费频率(次) 年龄(岁) 性别 男女合计 男 女 畜禽肉类

 18~ 8.3

 6.6

 7.2

 45~ 8.1

 6.8

 7.4

 60~79 8.4

 7.8

 8.1

 总计 8.2

 6.8

 7.4

 鱼虾类

 18~ 0.9

 0.8

 0.9

 45~ 0.9

 0.8

 0.8

 60~797 0.9

 0.8

 0.8

 总计 0.9

 0.8

 0.8

  9.3.5蛋奶类 蛋类包括鸡蛋、鸭蛋、皮蛋等;奶类包括液体鲜奶、酸奶等;奶制品包括奶酪、奶豆腐、奶疙瘩、奶皮等。 **区居民畜禽蛋类食用率为90.1%。男性居民蛋类食用率(90.9%)高于女性(89.6%),且各年龄组蛋类食用率均高于女性。18至44岁年龄组蛋类食用率(92.5%)高于其他年龄组,60及以上年龄组畜禽肉类食用率(84.9%)为最低。 **区居民奶及奶制品食用率分别为66.5%及24.8%。女性居民奶及奶制品食用率(70.7%,26.2 %)明显高于男性(60.4%,22.7%)。60岁及以上年龄组奶及奶制品食用率(55.2%,8.8%)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见表59)。

  表59

  **区居民蛋类及奶类食用率(%) 年龄(岁) 性别 男女合计 男 女 蛋类

 18~ 92.6

 92.4

 92.5

 45~ 88.8

 86.7

 87.6

 60~79 88.5

 82.2

 84.9

 总计 90.9

 89.6

 90.1

 奶类

 18~ 64.8

 77.3

 72.5

 45~ 55.4

 62.5

 59.4

 60~79 53.9

 56.2

 55.2

 总计 60.4

 70.7

 66.5

 奶制品

 18~ 25.8

 31.7

 29.4

 45~ 22.7

 21.9

 22.3

 60~79 9.1

 8.6

 8.8

 总计 22.7

 26.2

 24.8

 **区居民蛋类每周食用频率为3.6次,奶及奶制品食用频率分别为每周3.4次及1.5次。男性各年龄组蛋类食用频率均高于女性。60及以上年龄组蛋类食用频率最高(3.8次/周),但与其他年龄组差别不明显。**区居民奶及奶制品每周食用频率分别为3.4次及1.5次,各年龄段女性奶及奶制品食用频率均高于男性,60及以上年龄组奶及奶制品食用频率均为最高(2.6次/周,5.0次/周)(见表60)。

 表60

  **区居民蛋类及奶类每周消费频率(次) 年龄(岁) 性别 男女合计 男 女 蛋类

 18~ 3.8

 3.5

 3.6

 45~ 3.7

 3.5

 3.6

 60~79 4.0

 3.6

 3.8

 总计 3.8

 3.5

 3.6

 奶类

 18~ 2.6

 3.4

 3.1

 45~ 3.1

 3.7

 3.5

 60~79 4.9

 5.0

 5.0

 总计 3.0

 3.6

 3.4

 奶制品

 18~ 1.3

 1.4

 1.3

 45~ 1.7

 1.7

 1.7

 60~79 2.4

 2.7

 2.6

 总计 1.5

 1.5

 1.5

  9.3.6蔬菜水果 蔬菜指新鲜蔬菜(不包括榨菜、泡菜等);水果指新鲜水果(不包括罐头等水果制品)。 **区居民蔬菜食用率为97.3%,水果食用率为91.5%。女性水果食用率(94.3%)明显高于男性(87.3%)。18~44岁年龄组水果食用率(95.1%)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88.3%,81.8%)(见表61)。

 表61

 **区居民蔬菜及水果食用率(%) 年龄(岁) 性别 男女合计 男 女 蔬菜

 18~ 97.6

 97.8

 97.7

 45~ 95.5

 97.3

 96.5

 60~79 97.1

 97.1

 97.1

 总计 96.8

 97.6

 97.3

 水果

 18~ 92.2

 96.9

 95.1

 45~ 82.5

 92.7

 88.3

 60~79 77.6

 84.9

 81.8

 总计 87.3

 94.3

 91.5

 **区居民蔬菜每周食用频率为12.9次,水果食用频率为每周6.2次。女性水果食用频率(7.1次/周)明显高于男性(4.7次/周),18~44岁年龄组水果食用频率最高(6.5次/周)。蔬菜食用频率,男女之间差别不明显。60及以上年龄组蔬菜食用频率为最高(13.5次/周)(见表62)。

  表62

 **区居民蔬菜及水果每周消费频率(次) 年龄(岁) 性别 男女合计 男 女 蔬菜

 18~ 12.5

 12.9

 12.8

 45~ 13.0

 13.0

 13.0

 60~79 13.7

 13.3

 13.5

 总计 12.8

 13.0

 12.9

 水果

 18~ 4.8

 7.5

 6.5

 45~ 4.5

 6.8

 5.9

 60~79 5.2

 5.8

 5.5

 总计 4.7

 7.1

 6.2

  9.4.身体活动 在本次**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中,完成身体活动部分问卷共计11427人,男性4588人,占40.2%;女性6839人,占59.8%。其中18~44岁年龄组664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8.1%;45~59岁年龄组341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9.9%;60岁以上年龄组133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1.7%;年龄缺失的4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0.35%。 9.4.1职业性身体活动 9.4.1.1总体情况 在参与调查的18~80岁**区居民中,9559人为职业人群,占调查总人数的83.7%。其中,男性3999人,占男性调查总人数的87.2%;女性5560人,占女性调查总人数的81.3%。职业人群中,平均年龄39.0岁。男性平均年龄40.0岁,女性38.3岁。 2380人参与了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20.8%,占职业人群的24.9%。其中,男性1492人,占男性调查总人数的32.5%,占男性职业人群的37.3%;女性888人,占女性调查总人数的13.0%,占女性职业人群的16.0%。参与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年龄37.6岁。男性平均年龄37.8岁,女性37.3岁。 3664人参与了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32.1%,占职业人群的38.3%。其中,男性1872人,占男性调查总人数的40.8%,占男性职业人群的46.8%;女性1792人,占女性调查总人数的26.2%,占女性职业人群的32.3%。参与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年龄38.7岁。男性平均年龄38.5岁,女性39.0岁。 7132人参与了职业性脑力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62.4%,占职业人群的74.6%。其中,男性2932人,占男性调查总人数的63.9%,占男性职业人群的73.3%;女性4200人,占女性调查总人数的61.4%,占女性职业人群的75.5%。参与职业性脑力活动的人群,平均年龄37.6岁。男性平均年龄38.8岁,女性36.8岁。

 表63

 **区居民进行职业性身体活动的比例(%) 分组 任何职业性身体活动 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 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 职业性脑力活动 男女合计

  合计 83.7 20.8 32.0 62.5

  18~44岁 99.2 25.8 38.1 79.2

  45~59岁 79.0 18.4 30.6 50.8

  60岁~ 18.3 2.4 5.5 9.7 男性

  小计 87.2 32.5 40.8 64.0

  18~44岁 99.7 41.2 49.7 78.0

  45~59岁 89.6 28.3 37.9 58.8

  60岁~ 24.5 4.3 8.0 14.6 女性

  小计 81.3 13.0 26.2 61.5

  18~44岁 99.0 16.3 30.9 79.9

  45~59岁 71.1 10.9 25.2 44.8

  60岁~ 13.7 1.0 3.6 6.2 9.4.1.1.1平均每周工作天数 **区居民平均每周工作4.7天,男性为5.0天,女性为4.6天。职业人群平均每周工作5.7天,男性为5.7天,女性为5.6天。 9.4.1.1.2平均每个工作日工作时间

 **区居民平均每个工作日工作时间6.7小时,男性为7.2小时,女性为6.4小时。职业人群平均每个工作日工作8.1小时,男性为8.2小时,女性为7.9小时。 9.4.1.1.3平均每周工作时间 **区居民平均每周工作时间38.0小时,男性为40.9小时,女性为36.0小时。职业人群,平均每周工作45.5小时,男性为47.0小时,女性为44.4小时。

  表64

 **区居民进行职业性身体活动情况 分组 **区居民 参与职业性身体活动人群   平均每周天数(天) 平均每天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天数(天) 平均每天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时间(小时) 男女合计

  合计 4.7 6.7 38.0 5.7 8.1 45.5

  18~44岁 5.6 8.2 46.3 5.7 8.3 46.7

  45~59岁 4.5 6.1 34.5 5.7 7.7 43.8

  60岁~ 1.0 0.7 4.0 5.8 4.4 26.4 男性

  小计 5.0 7.2 40.9 5.7 8.2 47.0

  18~44岁 5.7 8.5 48.3 5.7 8.5 48.5

  45~59岁 5.1 7.2 40.7 5.7 8.0 45.5

  60岁~ 1.4 1.1 6.6 5.9 5.2 31.2 女性

  小计 4.6 6.4 36.0 5.6 7.9 44.4

  18~44岁 5.6 8.1 45.1 5.6 8.2 45.6

  45~59岁 4.0 5.3 29.8 5.7 7.4 42.3

  60岁~ 0.7 0.4 2.2 5.7 3.3 19.8 9.4.1.2 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 9.4.1.2.1平均每周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天数 **区居民平均每周参与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0.7天,男性为1.2天,女性为0.5天。参与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每周参与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3.6天,男性为3.6天,女性为3.6天。 9.4.1.2.2 平均每个工作日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时间 **区居民平均每个工作日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时间0.5小时,男性为0.8小时,女性为0.3小时。参与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每个工作日参与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2.5小时,男性为2.6小时,女性为2.3小时。 9.4.1.2.3平均每周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时间 **区居民平均每周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时间2.2小时,男性为3.5小时,女性为1.3小时。参与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每周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10.9小时,男性为11.1小时,女性为10.4小时。 表65

  **区居民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情况 分组 **区居民 参与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人群   平均每周天数(天) 平均每天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天数(天) 平均每天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时间(小时) 男女合计

  合计 0.7 0.5 2.2 3.6 2.5 10.9

  18~44岁 0.9 0.6 2.4 3.4 2.3 9.5

  45~59岁 0.7 0.5 2.5 4.1 3.1 14.6

  60岁~ 0.1 0.0 0.2 5.1 2.1 10.3 男性

  小计 1.2 0.8 3.5 3.6 2.6 11.1

  18~44岁 1.4 1.0 3.9 3.5 2.4 9.5

  45~59岁 1.1 0.9 4.1 4.0 3.2 15.0

  60岁~ 0.2 0.1 0.4 5.3 2.4 11.4 女性

  小计 0.5 0.3 1.3 3.6 2.3 10.4

  18~44岁 0.5 0.3 1.5 3.4 2.2 9.5

  45~59岁 0.4 0.3 1.3 4.2 2.8 13.9

  60岁~ 0.0 0.0 0.1 4.3 1.4 6.8 9.4.1.3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 9.4.1.3.1平均每周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天数 **区居民平均每周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1.4天,男性为1.7天,女性为1.2天。参与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每周参与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工作4.4天,男性为4.2天,女性为4.5天。 9.4.1.3.2平均每个工作日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时间 **区居民平均每个工作日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时间1.2小时,男性为1.4小时,女性为1.0小时。参与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每个工作日参与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3.8小时,男性为3.5小时,女性为4.0小时。 9.4.1.3.3平均每周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时间 **区居民平均每周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时间6.3小时,男性为7.2小时,女性为5.6小时。参与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每周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19.8小时,男性为18.0小时,女性为21.8小时。

 表66

  **区居民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情况 分组 **区居民 参与中等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人群   平均每周天数(天) 平均每天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天数(天) 平均每天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时间(小时) 男女合计

  合计 1.4 1.2 6.3 4.4 3.8 19.8

  18~44岁 1.6 1.3 6.6 4.2 3.4 17.4

  45~59岁 1.4 1.4 7.7 4.8 4.6 25.6

  60岁~ 0.3 0.2 0.9 5.1 4.0 18.8 男性

  小计 1.7 1.4 7.2 4.2 3.5 18.0

  18~44岁 2.0 1.5 7.6 4.1 3.1 15.4

  45~59岁 1.7 1.6 8.7 4.5 4.4 23.5

  60岁~ 0.4 0.4 1.6 5.1 5.0 22.0 女性

  小计 1.2 1.0 5.6 4.5 4.0 21.8

  18~44岁 1.3 1.1 5.9 4.2 3.7 19.5

  45~59岁 1.3 1.2 6.9 5.1 4.8 27.9

  60岁~ 0.2 0.1 0.4 5.0 2.3 13.5 9.4.1.4职业性脑力活动 9.4.1.4.1平均每周职业性脑力活动天数 **区居民平均每周职业性脑力活动3.2天,男性为3.2天,女性为3.1天。参与职业性脑力活动的人群,平均每周职业性脑力活动5.1天,男性为5.1天,女性为5.1天。 9.4.1.4.2平均每个工作日职业性脑力活动时间 **区居民平均每个工作日职业性脑力活动时间2.6小时,男性为2.4小时,女性为2.7小时。参与职业性脑力活动的人群,平均每个工作日职业性脑力活动4.2小时,男性为3.7小时,女性为4.5小时。 9.4.1.4.3平均每周职业性脑力活动时间 **区居民平均每周职业性脑力活动时间13.9小时,男性为12.8小时,女性为14.6小时。参与职业性脑力活动的人群,平均每周职业性脑力活动22.4小时,男性为20.1小时,女性为23.9小时。 表67

  **区居民职业性脑力活动情况 分组 **区居民 参与职业性脑力活动人群   平均每周天数(天) 平均每天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天数(天) 平均每天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时间(小时) 男女合计

  合计 3.2 2.6 13.9 5.1 4.2 22.4

  18~44岁 4.1 3.4 18.4 5.2 4.3 23.4

  45~59岁 2.5 1.9 9.9 4.9 3.8 19.8

  60岁~ 0.5 0.3 1.4 5.4 2.8 15.4 男性

  小计 3.2 2.4 12.8 5.1 3.7 20.1

  18~44岁 4.0 3.0 16.1 5.1 3.8 20.7

  45~59岁 2.9 2.2 11.1 4.9 3.7 19.0

  60岁~ 0.8 0.4 2.2 5.5 2.8 16.2 女性

  小计 3.1 2.7 14.6 5.1 4.5 23.9

  18~44岁 4.1 3.7 19.9 5.2 4.6 25.0

  45~59岁 2.2 1.7 9.0 4.9 3.9 20.5

  60岁~ 0.3 0.2 0.8 5.4 2.6 14.1

 9.4.2家务性身体活动 9.4.2.1总体情况 在参与调查的18~80岁**区居民中,参与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和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的总人数为1003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7.8%。其中,男性3630人,占男性调查总人数的79.1%;女性6402人,占女性调查总人数的93.6%。参与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和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年龄42.0岁。男性平均年龄41.9岁,女性42.1岁。 1461人参与了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12.8%。其中,男性899人,占男性调查总人数的19.6%,女性562人,占女性调查总人数的8.2%。参与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年龄39.9岁。男性平均年龄39.6岁,女性40.4岁。 9897人参与了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86.6%。其中,男性3516人,占男性调查总人数的76.6%,女性6381人,占女性调查总人数的93.3%。参与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年龄42.0岁。男性平均年龄41.8岁,女性42.1岁。 表68

  **区居民进行家务性身体活动的比例(%) 分组 合计 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 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 男女合计

 合计 87.8 12.8 86.6

  18~44岁 90.3 14.1 89.4

  45~59岁 85.6 12.4 84.1

  60岁~ 81.2 7.2 79.2 男性

 小计 79.2 19.6 76.7

  18~44岁 84.0 23.2 82.1

  45~59岁 74.9 16.6 71.9

  60岁~ 68.4 11.5 64.3 女性

 小计 93.6 8.2 93.3

  18~44岁 94.2 8.5 94.0

  45~59岁 93.6 9.3 93.2

  60岁~ 90.6 4.0 90.0 9.4.2.2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 9.4.2.2.1平均每周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天数 **区居民平均每周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0.4天,男性为0.5天,女性为0.2天。参与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每周进行2.9天,男性为2.8天,女性为3.1天。 9.4.2.2.2平均每天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时间

  **区居民平均每天从事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0.2小时,男性为0.3小时,女性为0.1小时。参与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每天从事1.6小时,男性为1.6小时,女性为1.6小时。 9.4.2.2.3平均每周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时间 **区居民平均每周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0.5小时,男性为0.8小时,女性为0.4小时。参与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每周从事4.4小时,男性为4.1小时,女性为4.7小时。 表69

  **区居民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情况 分组 **区居民 参与高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人群   平均每周天数(天) 平均每天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天数(天) 平均每天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时间(小时) 男女合计

  合计 0.4 0.2 0.5 2.9 1.6 4.4

  18~44岁 0.4 0.2 0.5 2.6 1.4 3.7

  45~59岁 0.4 0.2 0.6 3.2 1.7 5.2

  60岁~ 0.3 0.2 0.5 4.0 2.5 7.2 男性

  小计 0.5 0.3 0.8 2.8 1.6 4.1

  18~44岁 0.6 0.3 0.8 2.5 1.4 3.4

  45~59岁 0.5 0.3 0.7 2.9 1.7 4.7

  60岁~ 0.5 0.3 0.9 4.1 2.9 8.5 女性

  小计 0.2 0.1 0.4 3.1 1.6 4.7

  18~44岁 0.2 0.1 0.3 2.7 1.5 4.2

  45~59岁 0.3 0.1 0.5 3.7 1.6 5.9

  60岁~ 0.1 0.1 0.1 3.7 1.6 4.2 9.4.2.3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 9.4.2.3.1平均每周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天数 **区居民平均每周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4.2天,男性为3.2天,女性为4.9天。参与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每周进行4.8天,男性为4.2天,女性为5.2天。 9.4.2.3.2平均每天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时间 居民平均每天从事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1.6小时,男性为1.3小时,女性为1.8小时。参与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每天从事1.9小时,男性为1.6小时,女性为2.0小时。 9.4.2.3.3平均每周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时间 **区居民平均每周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7.7小时,男性为5.0小时,女性为9.5小时。参与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每周从事8.9小时,男性为6.6小时,女性为10.2小时。

  表70

 **区居民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情况 分组 **区居民 参与中等强度家务性身体活动人群   平均每周天数(天) 平均每天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天数(天) 平均每天时间(小时) 平均每周时间(小时) 男女合计

  合计 4.2 1.6 7.7 4.8 1.9 8.9

  18~44岁 4.0 1.6 7.0 4.5 1.8 7.8

  45~59岁 4.2 1.7 8.2 5.0 2.0 9.8

  60岁~ 5.0 1.7 10.2 6.3 2.1 12.9 男性

  小计 3.2 1.3 5.0 4.2 1.6 6.6

  18~44岁 3.2 1.3 4.9 3.9 1.5 5.9

  45~59岁 2.9 1.2 4.8 4.0 1.7 6.7

  60岁~ 3.7 1.2 6.5 5.8 1.9 10.1 女性

  小计 4.9 1.8 9.5 5.2 2.0 10.2

  18~44岁 4.5 1.8 8.3 4.8 1.9 8.8

  45~59岁 5.2 2.0 10.8 5.6 2.1 11.6

  60岁~ 5.9 2.0 12.9 6.5 2.2 14.3 9.4.3交通性身体活动 9.4.3.1总体情况 在参与调查的18~80岁**区居民中,参与骑自行车、步行、乘车(公交车、出租车)、开车或电动自行车四项交通性身体活动的总人数为1082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4.7%。其中,男性4325人,占男性调查总人数的94.3%;女性6502人,占女性调查总人数的95.1%。参与骑自行车、步行、乘车(公交车、出租车)、开车或电动自行车四项交通性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年龄42.1岁。男性平均年龄42.6岁,女性41.7岁。 1597人参与骑自行车身体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14.0%。其中,男性714人,占男性调查总人数的15.6%,女性883人,占女性调查总人数的12.9%。参与骑自行车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年龄43.5岁。男性平均年龄44.0岁,女性43.1岁。 6314人参与了步行身体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55.3%。其中,男性2426人,占男性调查总人数的52.9%,女性3888人,占女性调查总人数的56.9%。参与步行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年龄43.5岁。男性平均年龄43.4岁,女性43.6岁。 4052人参与了乘车(公交车、出租车)身体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35.5%。其中,男性1452人,占男性调查总人数的31.6%,女性2600人,占女性调查总人数的38.0%。参与乘车(公交车、出租车)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年龄39.8岁。男性平均年龄40.0岁,女性39.7岁。 5656人参与了开车或电动自行车身体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49.5%。其中,男性2595人,占男性调查总人数的56.6%,女性3061人,占女性调查总人数的44.8%。参与开车或电动自行车身体活动的人群,平均年龄39.4岁。男性平均年龄41.0岁,女性38.2岁。 表71

 **区居民进行交通性身体活动的比例(%) 分组 合计 骑自行车 步行 乘车(公交车、出租车) 开车或电动自行车 男女合计

   

  合计 94.8 14.0 55.3 35.5 49.5

  18~44岁 97.1 12.9 52.1 40.0 59.0

  45~59岁 94.2 16.0 56.2 33.5 44.6

  60岁~ 84.7 14.1 69.1 18.6 15.0 男性

   

  小计 94.3 15.5 52.9 31.7 56.6

  18~44岁 96.2 14.7 51.9 35.9 62.8

  45~59岁 94.3 15.8 51.1 31.0 57.4

  60岁~ 85.8 18.3 62.7 14.6 26.3 女性

   

  小计 95.1 13.0 56.9 38.0 44.8

  18~44岁 97.7 11.8 52.2 42.5 56.7

  45~59岁 94.1 16.1 60.0 35.3 35.0

  60岁~ 84.0 11.0 73.7 21.5 6.7

  第四章、**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状况 1.儿童口腔疾病综合状况 1.1项目概况 为切实加强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卫生工作,根据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办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口腔疾病防治的实际情况,开展**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工作。对**市**区小学生开展口腔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覆盖人数约5000人,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73%,刷牙率77%;选择**市人民医院、**市第一口腔医院2家医院作为试点医院,并对试点医院的牙科医生、学校的校医等进行了培训,总计培训人数42人;2014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疾控中心对**市5名项目工作医师进行了培训;对**区适龄儿童进行了口腔健康检查,检查人数为535人,其中符合窝沟封闭适应症人数528人,完成窝沟封闭人数526人,完成窝沟封闭牙数2002颗,县级复查人数137人。 1.2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情况 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和健康促进。主要健康教育对象为小学生。**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广电等部门,通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宣传画以及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深入的健康教育,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基本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引导适龄儿童自觉参加窝沟封闭。宣传频次为每个学校的至少进行一次校内宣传,每个班级至少进行一次班内宣传。宣传覆盖人数约5000人。1.3口腔健康检查及窝沟封闭实施情况 1.3.1口腔检查儿童年龄范围 内蒙古自治区确定的项目儿童年龄为8岁。 1.3.2 口腔健康检查项目单位 由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市第一口腔医院及**市**区的15家小学共同组织实施窝沟封闭项目。按照计划,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到试点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实施窝沟封闭。

 1.3.3 窝沟封闭完成情况 本试点适龄儿童总数为5062人,口腔健康检查总人数为535人,符合窝沟封闭适应症人数528人,完成窝沟封闭人数526人,完成窝沟封闭牙数2002颗。完成了本试点计划2000颗牙的任务。县级复查人数137人,复查牙数521颗,复查率26.02%,达到了复查率大于20%的要求。封闭完好率为99.43%。

  第五章、健康素养 1.2014年**区居民健康素养情况 1.1.总体情况 **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8.0%。 1.1.1

 性别分布 **区男性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7.4%,女性为8.4%,女性高于男性。 1.1.2

 年龄分布 18-29岁和30-39岁年龄组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比例较高,分别为11.2%、12.3%;70岁及以上年龄组最低,为0%。18-29岁和50-59岁女性具备健康素养比例高于男性,其他各年龄组均为男性高于女性。

 图76

  2014年**区居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1.1.3

 民族分布 **区蒙古族居、汉族、其他民族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为:8.6%、8.0%、7.5%,蒙古族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比例略高于汉族、其他民族。 1.1.4

 户籍分布 辖区户籍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8.2%,外地户籍居民为6.7%,户籍居民高于外地户籍居民。 1.1.5

 文化程度分布

  **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比例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图77)

 图77

 2014年**区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1.1.6职业分布 医务人员具备健康素养比例最高,其次是公务员和教师(图78)

 图78

 2014年**区不同职业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1.1.7 经济水平分布 **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比例随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图79)。

 图79

 2014年**市不同经济水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1.2三方面素养 **区居民具备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9.6%、11.1%、10.4%(图80)。

 图80

  2014年**区居民三方面健康素养水平

 1.3六类健康问题素养 **区居民具备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安全与急救素养52.6%,科学健康观素养50.1%,健康信息素养19.1%,传染病防治素养15.5%,慢性病防治素养10.7%和基本医疗素养4.8%(图81)。

 图81

 2014年**市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 2.2014年**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同全国监测结果比较 2.1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比较 2014年北京市从业人员健康素养水平为8.0%,低于全国居民9.5%(2013年监测结果)的平均水平。 2.2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市居民在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均低于全国居民的平均水平(表82、图83)。

 表 82

 2014年**市居民同全国人群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指 标 **市居民(2014) 全国居民(2013) 基本知识和理念 19.6 20.4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10.4 10.6 基本技能 11.1 12.5

 图83

 2014年**市居民同全国人群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2.2.1、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比较 **市居民的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三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均低于全国居民;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健康信息的健康问题素养水平高于全国居民平均水平(表84、图85)。 表 84

 2014年**市居民同全国人群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比较(%) 指 标 **市居民(2014) 全国居民(2013) 科学健康观 50.1 32.1 传染病防治 15.5 17.1 慢性病防治 10.7 11.6 安全与急救 52.6 43.5 基本医疗 4.8 8.3 健康信息 19.1 18.5

 图85

 2014年**市居民同全国人群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比较 附:健康素养监测指标及评判标准 参考201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中居民健康素养的判定标准进行评分: 2.2.2.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该部分共80个题目,满分100分。判定具备健康素养的标准:问卷得分达到总分80%及以上,及问卷得分≥80分,被判定具备基本健康素养。 2.2.3.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将健康素养划分为3个方面,即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 某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某方面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判定具备某方面健康素养的标准:以考察某方面素养所有题目的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达到该总分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备该方面的健康素养。 2.2.4.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结合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将健康素养划分为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即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 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指具备某类健康问题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判定具备某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标准:以考察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所有题目的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达到该总分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备该方面的健康素养。

  第六章、诊断结果及建议 1.社区诊断结论 1.1.慢性病危险因素 1.1.1吸烟 **区18岁及以上居民现吸烟率为29.1%,男性吸现烟率为67.7%,女性现吸烟率为3.4%。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50岁居民现吸烟率最高(75.7%),女性60岁居民现吸烟率最高(12.7%)。 **区成年男性吸烟率和往年比下降趋势不明显,成年男性每日吸烟量和吸烟人数并未有明显减少。 1.1.2.饮酒 **区居民2014年18岁以上居民饮酒率为47.5%,其中男性饮酒率为73.7%,女性饮酒率为29.9%,男性饮酒率明显高于女性。 1.1.3.饮食结构 **区居民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不足和肉食摄入量过多的情况仍然存在,但城区人群已经趋于多食蔬菜和水果,少食肉食。家庭烹调用盐和油仍然超标严重。 1.1.4.运动锻炼水平 业余锻炼参与度提升,但仍需进一步提高,静坐生活方式仍需改善。成年人中,经常锻炼比例偏低,城市人群经常锻炼的人群老年人较多。此外,近年来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成年人特别是青年人大部分的业余时间被手机占用。 1.2.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和重点防控人群 1.2.1.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患病率

  **区2013年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糖尿病33.1%、9.74%,其中尤以35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为高。与我国2010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结果相比,高血压患病率均低于全国的水平(高血压33.5%),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全国9.7%的水平。 **区2014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知晓率为56.1%和74.0%,与我国2010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结果相比,虽然高于全国水平(高血压知晓率35.7%,糖尿病知晓率36.1%),但两种疾病的知晓率仍需进一步的提高。 1.2.2.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 根据**区2016年肿瘤登记报告的数据统计,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较高的水平,其中气管支气管及肺、肝脏、胃、结直肠肛门的恶性肿瘤和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各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呈现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的趋势,基本上在40 岁以后上升的幅度较大,主要危害的人群是中老年人。 恶性肿瘤的死亡以气管支气管及肺、肝脏、结直肠肛门和胃的恶性肿瘤为主。60岁以上的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对居民潜在期望寿命、工作及价值的影响主要是肝脏、气管支气管及肺的恶性肿瘤。

  **区男性居民胃癌、食管癌的发病率较全国水平高,统计学检验M/I值分别为0.49和0.64,有统计学差异。这可能和**地区高盐、高脂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1.3.社区主要卫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文化层次低,对健康知识的认识不够,由于文化层次低导致居民职业选择有限,从而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社区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薄弱,自觉规律参加体育运动者少,由于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薄弱,使得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及肥胖患病率较高。 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建立,首先要有科学、全面和有针对性的健康信息。电视是最主要的知识获取途径,其次是报刊书籍。可见,大众传媒起重要作用。但由于大众传播方式缺乏针对性,甚至在某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观点,因此,对居民行为的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价值不如人际健康信息传播方式。 1.4.社区优势和劣势 1.4.1.社区的优势 调查显示,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对医疗费用的承担能力较强,自费医药卫生支出占家庭实际总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3.2%;社区内卫生资源丰富,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力量也相对较强。这些都为解决本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奠定了基础。 1.4.2.社区的劣势 由于医院侧重于治疗,社区居民不能得到全面的健康保健,例如高血压管理就不仅仅是药物治疗的问题,加上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转诊制度没有很好执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疾病控制的效果。 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特别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是影响居民信任程度的重要因素。 2.建议 2.1.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网底作用,做好社区康复工作 2.1.1.随着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创建,**区政府对慢性病的防治越来越重视,成立了慢性病综合防治小组办公室,领导协调**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推进。 2.1.2.慢性病防控涉及医疗、疾控、教育、体育、食品、农业、环境、物价等多部门、多领域,通过动员社会参与、多部门协作,齐抓共管,使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得到控制。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有效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创建无烟环境等一系列活动,定期评估, 2.1.3.进一步加大对慢性病防控的投入,加大对防控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加强对全科医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发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慢性病防控方面“关口前移”的作用。 2.1.4.通过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紧密结合,建立层次清晰的慢性病监测和防治体系,进一步建立起公共卫生体系内部各级各类有关机构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和业务联系。 2.1.5.政府主导,建设一些适合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场馆,为中小学生“减负”,减少学生作业负担,增加学生室外活动时间。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时期有一个健全的体魄,才能为将来奠定一个良好的身体条件。 2.2.加强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降低和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 2.2.1.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健康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个体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控制危险因素的技能,从而减少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风险。 2.2.2.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避免二手烟的危害。加强对被动吸烟危害的宣传和教育,宣传戒烟的好处,为戒烟者提高戒烟的方法,介绍戒烟药,在戒烟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及时有效的给予帮助,帮助戒烟者营造无烟环境,保护不吸烟者,尤其使未成年人远离烟草危害。 2.2.3.广泛推广膳食宝塔、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科学饮食相关政策,加强对健康食品的支持力度,对不健康食品进行限制,促进居民膳食结构平衡化,提倡低脂肪、低盐、低糖饮食,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三减三健”活动,提高蔬菜水果的摄入。 2.2.4.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善社区体育锻炼和设施建设,提高居民休闲活动的可及性。结合我区举办的一些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比如环镜湖自行车赛,沿黄公路自行车赛,国际马拉松赛、端午龙舟赛等赛事,培养居民体育活动爱好,促进居民参加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减少静态行为时间。 2.2.5.开展健康教育进学校活动,积极在学校开展针对学生六种常见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一个家庭来提高整体的健康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便后洗手,不吃零食、少吃甜食的习惯,及时治疗沙眼和龋齿,鼓励进行“六龄齿”窝沟封闭,加强学生近视眼的预防和治疗工作,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选择良好的用眼环境,减少用眼时间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开展膳食指导,做好膳食搭配,以减少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2.3.落实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 建立政府主导、人际互动、社会支持、政府主导的健康管理模式,动员全民参与,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扩大癌症、脑卒中、心脑血管疾病等重点慢性病早期干预适宜技术覆盖面,落实慢性病早期干预措施。进一步加强基础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群的管理,推广针对各类重点慢性病的成本低廉、效果良好、可负担的基本药物和技术,使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得到及早、有效治疗,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4.完善监测工作,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治的科学性。

  不断完善监测网络,扩展监测内容、范围,提高检查质量,加强监测信息共享与利用,切实发挥监测信息为制定政策和防控效果评估的作用。

 第七章

  应对策略和措施 1.优先策略与措施 1.1.政策与环境支持策略 1.1.1.强化政府的主导职能,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补偿机制,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政府配置或租金的全额补偿。 1.1.2.明确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问责制,保证和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1.10.3.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调整相关政策,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倾斜,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1.10.4.乡镇、社区服务中心成立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组织、管理、监督的作用,改善社区环境,支持和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的落实。 1.10.5.制定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政策,解决困难群众的就医问题。 1.10.6.组织贯彻落实《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设置明显的禁烟标志,社区内同时开展争创无烟单位、无烟家庭以及戒烟比赛等活动。 2.社区卫生服务资源调整策略措施 2.1.设施设备资源优化调整措施 2.1.1.房屋设施 采取多方合作、房屋置换等办法,扩建业务用房面积,实现科室布局合理,达到卫生部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筑面积标准。 2.1.2.适宜设备

 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装备更新为适合社区发展、方便社区居民的适宜设备。加大中医治疗设备更新和康复设备的投入,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2.1.3.优化环境改善服务总体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公开收费项目、公示服务标准。对中心科室进行装修改造,简化患者就医程序,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建设规范、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社区中心、站一体化管理。加强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建设,投入一定的资金,规范预防保健门诊流程,建设示范达标的防保体系。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建设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置系统。 2.1.4.全科诊室设置 因地制宜,改造完善医生与患者一对一的全科诊室布局与温馨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3.健康教育策略措施 3.1.完善健康教育设施 3.1.1.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间观察室、康复病房、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电视、DVD,滚动播放健康教育录像片。 3.1.2.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健康教育活动室,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健康教育角,定期更换健康教育资料,随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 3.1.3.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 2 个及以上宣传橱窗,每季度至少更换 2 次。宣传妇女健康,孕期保健、儿童预防接种及糖尿病、高血压、结核病、夏季传染病等知识。 3.2.确定目标人群 3.2.1.重点人群:高血压病人、糖尿病人、结核病人及其家属 3.2.2.高危人群:吸烟者、肥胖者、体育煅炼缺乏者、不合理膳食者。 3.2.3.特殊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女、7岁以下儿童。 3.2.4.社区关键人物:行政领导、教师、医生。 3.2.5.一般人群:社区全体居民。 3.3.重点干预项目 3.3.1.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落实跟踪管理的基础上,由责任医生定期进行用药指导、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知识讲解,保证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成立社区慢性病人俱乐部或者互助活动小组。 3.3.2.针对高危人群,动员各方面力量,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社区组织实施小型多样,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活动。组织编写合理膳食手册。 3.3.3.针对特殊人群,对60岁及以上老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利用健康教育阵地,定期对老年人、妇女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设老年人、妇女健康活动、妇女保健俱乐部。 3.3.4.开展卫生技术人员健康教育骨干培训 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及恶性肿瘤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传播技能。增强与辖区社区人群的人际沟通能力并适时地开展科学锻炼、戒烟、限酒、膳食平衡和心理疏导的能力。 3.3.5.广泛开展普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活动 3.3.5.1.开展卫生主题宣传日活动,每年在10次以上。如利用全国“高血压日”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治高血压宣传活动;又如利用“世界无烟日”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活动。 3.3.5.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对居民开展12次健康教育讲座,同时进行面对面或一对一的座谈、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学习班。健教内容以我市社区主要存在的高危因素及主要影响我市社区人群健康的几种疾病的关系对重点人群传授预防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 3.3.6.成立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协调部门之间的配合,做好社区卫生整体工作的推动。社区医生尽量参与辖区老年人晨练活动,晨练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防止运动损伤与意外(必要时邀请体育局有关人士参与指导)。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无烟区、吸烟区,医务人员在诊室内不吸烟、在病人面前不吸烟、拒吸病人的敬烟。并开展指导病人戒烟的健康教育活动。 在社区内建立血压监测点,能保证35岁及以上居民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加强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初诊病人必须测量血压规定的监督管理,提高居民血压的自知率。 深入街道居委会、学校、托幼机构、工地等,宣传戒烟、限酒、限盐,预防肥胖,不要随地吐痰,注意夏季饮食卫生等相关信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与教育部门共同组织小学生向父母宣传卫生知识,劝说父母戒烟。给家长写一篇互动式主题作文。 在社区以健康为主题开展创无烟单位、无烟家庭活动。在辖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医院、学校等地方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并落到实处。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控烟氛围。 开展辖区健康知识竞赛。在区政府、区卫计局的指导下,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活动举办过程中加大媒体报道及舆论宣传。知识竞赛内容以我区社区的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为主,以达到促进我区社区人群健康素质及生命质量提高的目的。 4.社区动员策略和措施 4.1.全员更新观念,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标准,主动征求居民意见改进服务,实施人文全科医生教育,充分理解“服务不是简单的为居民提供需求,而是千方百计为居民想到需求,”明确服务的过程重于结果,实现业务服务的全过程、全覆盖。 4.2.加强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培养,对医护人员制定必须晋升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专业系列的规定,不能达标的将按照聘任管理的要求下岗待聘,直到取得晋升资格。积极开展全员全科医学教育培训。 4.3.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落实家庭医生责任制,根据辖区居民人口,以居委会为管辖范围,成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网络,以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为骨干,合理组建团队,健全社区家庭健康责任制。 4.4.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对中心45岁以下医务人员分期分批到二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注重加强对 35 以上医务人员技术职称的提高。切实加强对中心50岁以下医务人员学历层次的管理,引进或培养高级职称全科专业人员、本科生、护理人员、检验人员等,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专业技术队伍水平。 4.5.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对老年人、高血压与糖尿病病人及其他特殊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并实施健康档案资料微机化管理,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使用管理制度。合理组建团队,利用社区诊断研究分析的结果,细化职责范围,对慢病人群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探索出一条慢病工作定时随访,定点管理,定量考核,定期更新的慢病管理机制。 4.6.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对辖区35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进行基本健康查体,筛查出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病例管理专案,实施规范管理。 4.7.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病例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以及结核病、精神病病例进行管理。定期随访高血压病人每3个月一次,糖尿病病人每季度一次;重点询问病情、检测血压、物理检查、鉴别合并症、观察指导用药和饮食、进行健康教育。同时每年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尿常规、血糖、心电图等检查,并将随访检查结果和治疗干预措施进行记录。每月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情况进行工作总结,每半年进行情况统计分析,每年对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和控制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对精神病患者实行档案管理,由责任医生定期随访,每月随访一次。对结核病人进行督导化疗。 4.8.加强运行管理措施 4.8.1.全面质量管理围绕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建立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控制小组,利用入户、电话等形式进行质控检查,定期落实质量考评,就考评结果进行排名公示。每季度开展一次缺陷研讨,对全员实施质量教育,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管理能力。 4.8.2.信息化管理加强中心的信息化管理,发挥网络功能,对辖区内老年人、孕产妇和学龄前儿童实行电子档案、文本档案双重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残疾人、低保人群等实行网络信息常规管理。三年内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全科医生工作站,中心和社区站实行联网监控管理。 4.8.3.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每季度召开一次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征求意见。每半年开展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每年深入社区入户进行居民满意度调查,并公示调查结果和改进措施,接受社区和居民的公开监督。 5.组织保障 5.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规划推动领导小组。由区卫计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街道办事处牵头,辖区有关单位协调,居委会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实施,形成有效的组织领导体系。 为加强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由全区28个乡镇、社区服务中心牵头,形成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专职人员共同实施的社区健康促进网络。 建全制度,落实责任。为保证规划的实施,每月召开两次联席会研究部署工作,定期针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协调指导。明确职责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台帐,保证落实到位,每半年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考核检查。 5.2.保证经费落实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实施项目管理,政府保证购买经费到位,让百姓得到 实惠。保证离退休人员经费和基础设施设备经费投入到位。 根据卫生改革的形势区财政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保证基本医疗补助经费、人员工资补助、药品利率补助投入,遏制机构趋利行为。 从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认真落实人才培养规划,严格 科教基金的提留,加强专项经费的投入,保证全科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严格执行社区卫生服务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事业发展基金足额提留,满足基础设施设备经费的正常使用。 5.3.加强协调配合与技术指导 加强对社区各项干预活动的全面监督、监测,推动本社区健康促进工作 的全面开展。搞好社区宣传动员工作,达到健康促进和卫生知识家喻户晓。 聘请预防保健机构、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教授,对从事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包括社区健康促进工作中遇到的所有技术性问题 给予专业技术指导。 指导辖区内幼儿园、中小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在辖区创建健康促进学校。 加强流动人口健康管理,重点是对流动妇女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管理以及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 5.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推动落实 为保证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工作推动与薄弱环节管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安排3~5人专职负责健康教育和薄弱项目管理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区卫生局规划指导下,负责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年度工作计划和季度工作安排。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将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实施中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争取支持配合。 6.社区卫生工作目标 6.1.总体目标 坚持政府主导,积极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充分发挥相关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先干预、有效防治社区主要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经济、快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6.2.具体目标和指标 6.2.1.具体目标 6.2.1.1.发挥政府主导职能,贯彻各级政府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文件精神和支持政策,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和社区建设规划。落实各级“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职责,加大投入和组织协调,开展社区健康促进。 6.2.1.2.调整优化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加强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知识技能;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绩效管理。以社区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供给数量、质量和效率。 6.2.1.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基本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居民健康危险因素水平。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进行建档管理。开展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病例筛查与系统管理,提高控制率,落实包括预防保健、妇幼保健等各项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6.2.2.具体指标 6.2.2.1.政策与环境支持指标 政府专项购买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项目管理方式逐步扩大居民受益范围并逐年提高补助水平。 政府保证基础设施和离退休人员工资补助,设立人才教育培养专项经费,制定并落实培养全科医生和吸引人才进社区政策。 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规划。 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健康促进单位。 6.2.2.2.疾病与危险因素控制指标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登记建档率达到100%;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 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率达到90%以上,对异常者应登记造册进行管理,管理率达到90%以上; 为辖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规范健康档案100%;老年人规范管理率90%; 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提高到90%以上; 成人主动体育锻炼率提高到60%以上; 男性成人吸烟率降至35%以下; 加强季节性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及生活干预,覆盖率达90%。 6.2.2.3.社区卫生服务资源优化指标 改革运行机制,落实医改方案,实施绩效管理; 制定各类卫生技术服务及其管理的规范、制度与监测、考核标准; 以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组建服务团队,健全社区家庭健康责任制。 建立晋升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专业技术资格规定,卫生技术人员大学本科学历层次达到 30%。 调整科室布局,改造完善一对一全科诊室,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康复门诊。 7.社区卫生工作的监测与评价 7.1.监测内容 7.1.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情况 7.1.1.1.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工作开展情况、经济收入与支出情况、人力资源构成、全科医生比例、设备数量和使用情况等; 7.1.1.2.开展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和干预活动的情况。 7.1.2.居民健康与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 7.1.2.1.辖区居民死亡,传染病、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水平; 7.1.2.2.居民健康状况、卫生需求、危险因素水平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7.1.2.3.政策环境支持与健康促进活动情况 出台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和居民健康政策与上级有关部门下发文件落实情况;政府补助经费情况;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健康促进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心健康促进组织网络情况,职工的健康体检情况,职工吸烟人数、戒烟人数;在社区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情况等。 7.1.2.4.过程评价 查验出台的相关政策、财务报表、职工登记簿、统计表,上述监测活动的计划、实施和完成情况,各种登记册、报告卡片、工作制度、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教案和活动记录,日常工作信息汇总与分析结果(或数据库)、死亡监测和常见疾病监测数据库、社区卫生服务站面积、租金合同和支付凭证、工作人员基本情况登记册等。 7.1.2.5.效果评价 7.1.2.5.1.评价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和居民健康政策的实施效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结构、经济收入及构成、政府投入经费额度和比重等。 7.1.2.5.2.从居民健康知识水平、危险因素水平、常见病流行情况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干预活动效果;从病人管理信息统计分析评价病人管理质量和效果。 7.1.2.5.3.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健康促进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及活动效果;各中心职工的健康体检情况频率、体检人数、主要疾病检出率,评价员工保健情况,职工吸烟人数、戒烟人数;在社区开展健康促进单位、无烟单位等活动实施效果等。 7.2.监测方法 建立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收集与分析制度,将各科室日常工作日志和随时收集的相关信息按月或季进行归纳、汇总、上报,并及时进行分析,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监测。 针对重点干预的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开展居民卫生状况专项调查和有关内容的专题调查,进行居民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需求及其利用的监测。 通过观察、询问、访谈及查阅档案记录等调查方法,了解有关政策环境、组织网络、有关健康促进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政策环境支持与健康促进活动监测。 7.3.评价指标 7.3.1.过程评价指标 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各项活动的计划、总结、落实与完成情况,各项干预策略和活动的覆盖范围、参与人数、参与者的满意度,印刷宣传材料种类、印量,宣传专栏数量、内容、更新频率等。 7.3.2.效果评价指标 7.3.2.1.干预活动和病人管理的效果指标 7.3.2.1.1.主要慢性病健康知识知晓率 7.3.2.1.2.成年居民主动锻炼率:参加体育活动(频次和时间)的比例 7.3.2.1.3.成年居民血压自我知晓率,年内测过血压的比例 7.3.2.1.4.蔬菜摄入达标比例、口味清淡比例 7.3.2.1.5.超重肥胖率 7.3.2.1.6.成年男性人群吸烟率 7.3.2.1.7.高血压病人管理率和血压控制率(Bp<140/90mmHg 为控制) 7.3.2.1.8.糖尿病人管理率和血糖控制率 7.3.2.1.9.结核病人规范督导化疗率 7.3.2.2.卫生服务需求与资源利用指标 7.3.2.2.1.两周患病就诊率 7.3.2.2.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利用率 7.3.2.2.3.患者对接受服务的满意度 7.3.2.2.4.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管理人数,健康教育和其他公共卫生工作项目覆盖人群、受益人数等 7.3.2.3.政策环境与资源调整评价指标 7.3.2.3.1.政府支持性政策数量、名称、主题、针对性内容 7.3.2.3.2.政府经费投入数额 7.3.2.3.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室设置状况 7.3.2.3.4.工作人员年龄、学历、职称构成 7.3.2.3.5.全科医生人数和医护比 7.3.2.3.6.社区人口与医生、护士、防保人员比例 7.3.2.3.7.社区卫生服务站面积和租金来源Ⅳ级评价方法 7.4.评价的组织和实施 7.4.1.经常性监督检查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对本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自查。 7.4.2.年度工作效果评价 由区卫计局组织人员在每年的年中和年终进行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价,对重点项目进行专题调查。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