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总结汇报 > 调研报告 / 正文

宜良县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3-02 04:10:22

宜良县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前言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人口大国,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问题关系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而问题的核心在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市场化的程度低和农民生活水平低。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农业现代化决定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的生产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2010 年 10 月 18 日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球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农业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与产业化,形成特色化的农业区域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可以进一步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相关的研究成果。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宜良县的实际情况,理性认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总体要求,科学发展农业现代化,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转型模式、发展重点、产业布局及制度体系,可为相关决策部门正确认识并推动宜良县的农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

一、农业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和政策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内涵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由单纯传统的生产部门向现代多种链条相吻合的复杂产业转变的历史过程。对于现代农业,它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没有固定的标准,仅是对少数农业发展先进的国家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农业的内涵也将不断更新。归结起来,现代农业是在国民经济中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现代农业应该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观念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化的工业提供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的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创造极高的综合生产力,同时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把握好资源的不断增殖和合理利用,用以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最终能使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受益,实现共同富裕。这应当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

2、特征

首先,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村经营体制,是中国特色的发展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突出特性。中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异常特殊的地位,农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深度,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影响。同时,在我国长期的发展历史当中,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传统农业社会是我国给自己的定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社会生产力要素及我国国情结合在一起,成为长期支撑中国社会长期有序发展的经济基础。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是不高。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有近 2.5 亿农户。农户规模小,数量众多且结构、行为相似,仍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构成中国农村社会的细胞。在推进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以保证农产品供给为起点,突出资源合理利用和农村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发展要素密集型产业的集约式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对我们来讲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因此,保障农产品持续供给、促进农业不断向前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人多人均耕地少、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很难再靠增加自然资源的投入等类似的方式来达到。这些客观存在决定了我国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必须实现从传统粗放式经营向现代集约化经营转变,这也是农业现代化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在。

(二)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1、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即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过程。可见,现代化设计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化对于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而言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它是个综合的概念,具体包括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个人现代化等。然而,推动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力量是科学技术。

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
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现代化理论从萌芽至成熟,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6 世纪开始到工业革命前,是西欧资本主义童年时期也称为“原初现代化”;

第二阶段从 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末以前,即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阶段以总结和探讨西欧国家自身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验和面临的问题为主,其中主要的学者有圣西门、孔德、迪尔凯姆和韦伯等;
第三阶段是 20 世纪上半期,即大发展、大动荡、大调整阶段,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是痛苦和创伤,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互不让步,危机一触即发,人们渴望和平,希望经济复苏,晚年的列宁在探索追赶西欧文明,也是现代化的一种模式,这也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
第四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时期,也叫现代化稳定发展时期,从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 世纪 60、70 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学者有社会学家帕森斯、政治学家亨廷顿等。第五个阶段是从 20 世纪 60、70 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处理非西方的后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2、农业现代化理论

(1)农业产业结构转换理论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产业结构随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有所改变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在国家整体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应随之变化以适应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配第·克拉克定理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解释了产业结构转换的基本现象。他发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劳动生产效率是不同的,越高级的产业劳动生产效率越高,而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则劳动生产率最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部门的就业比重也不断变化,既劳动力会在不同效率部门之间流动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产业升级是保证国家经济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保证,库茨涅茨通过对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后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拥有不同的产业结构,而国家只有适度的调整产业结构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保证自己的经济地位。因此,国家要适时采取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通过结构调整中的利益再分配实现国家收入分配公平,对夕阳产业要适当援助给予其调整时间,对朝阳企业要适当扶持为将来发展奠定基础。而国家需要着重选择收入弹性和技术增长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进行重点培养,保证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并有效提升国家技术水平。当然,在产业升级调整过程中更要注意与非经济目标的接轨,农业是涉及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各方面利益的重要产业部门,只有选择合理的农业产业政策才能使农业发展跟上第二、三产业的升级步伐,实现社会生产的稳定。因此,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组织结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先进性。

(2)农业后发优势理论

由于不同产业之间具有不同的技术水平、不同的生产要素需求、不同的生产环境,这导致不同地区的不同产业会具备不同的生产条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技术水平导致各国或地区在不同产业上的生产费用有很大差异,同等产出条件下生产费用较低的产业则优先发展。若多种产业同时具备先发优势,那么则选择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同产业相比劣势最小的产业。这种相对优势给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了发展相对优势企业,提高社会整体福利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机会。但由于外部因素和自身发展动力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存在差异,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必然能带动其他相对落后产业的发展。李斯特认为,对于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国家而言,有必要通过国家扶持和培育的手段发展优势产业打破原有的国际分工格局,为自己国家的发展创造一个新的国际分工局面,改善自己的国际分工地位。在培育优势产业的时候,如日本学者所说,后发国家可以直接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改善同等资金、资源条件下本国劳动效率低下的情况,并利用自身劳动力和技术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国家产业保护政策的扶持培育出自己国家新型的优势产业。工业化水平的差异使农业在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借助其他国家先进的技术和本国的扶持政策,农业能够在短期得到迅速发展,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使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3)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产品生产中的显性可计算成本,其中可变成本与产品数量成线性正比关系,而固定成本在一定数量产品生产下维持不变。同时,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开拓市场需要耗费大量的才力和物力,无论企业规模如何都必须要花费固定比例的开拓市场费用。对于生产者而言,产品生产数量越多单个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和市场开拓费用则相对越低,这对于企业整体而言存在一个生产总体成本最低点,可为最优经济规模。在达到最优经济规模之前,企业扩大生产能够扩大总体收益。这对于整个产业而言也同样适用,规模化生产能够降低产业总体经营成本,并有可能获得垄断市场的超额利润。在规模经济基础上,有日本学者提出:对某一产业而言,适度的企业规模和数量决定产业内的竞争秩序,而适度的工厂规模则决定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工厂规模与企业规模和数量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国家应该利用合适的产业政策首先保证工厂规模达到最优获得规模经济优势,使其产品在参与外部竞争时具备明显的优势使该产业稳步成长。一旦该产业与国外相比存在竞争劣势,则国家应该进行产业扶持提供产业发展必备的资金援助,而对于某些特殊的最优规模水平较高的产业而言,社会收益在到达最优规模前远高于企业自身收益,因此国家更要通过直接注资、政策扶植等手段加速其规模经济建设。农业是明显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产业,集中、规模大的农业更便于机械化、科学化发展,降低固定成本,使农业发展获得规模经济收益。

(4)舒尔茨农业经济理论

19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和平的世界秩序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部分出于对战争的恐惧,工业成为各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工业化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之一。重工轻农,成为该时期典型的经济发展倾向。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农业属于低效率产业,顺利完成产业升级,实现全面工业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最优途径。舒尔茨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农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对农业发展应该支持,而不应该轻视。传统农业在技术应用和生产效率方面较为落后和低下,使其不能创造较高的利润。因此,舒尔茨认为现代农业是推动经济腾飞的根本动力。他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其一,农业生产者绝对理性,能够利用现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中的利益最大化。即使在传统农业的生产条件下,农业生产者也能利用现有生产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并选择适宜的投资选择和技术条件,将自己的生产所有实现利益最大化,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企图通过重新配置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做法是徒劳的。

其二,投资数量并不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市场上不乏资本,而资本不流向农业的直接原因是投资收益率低于其他产业。长期以来,传统农业主要通过劳动力来创造价值,使资本的收益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使得投资者缺乏投资积极性,也阻碍了流向农业的道路。

其三,人力资本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途径。早期农业生产在资本匿乏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对于生产者而言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是必要的,生产者的教育程度与农业发展关系较小。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生产者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传统农业中的生产者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因此,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政府介入,并提供农业需要的资金和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费用。当生产者素质上升后,能与资金相结合实现现代农业的生产效率。

(三)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

1、美欧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1)美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美国是个地多人少,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美国采取了首先进行生产工具改革,实行农业机械化的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美国是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非常重视技术的引进,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吸收外国的农业生产经验。美国土地辽阔、可耕地多、土质非常肥沃,充分利用这个优势,美国发展成一个农林牧并举、能生产多种多样农产品的比较完整的农业体系。美国农业发展中的技术改革,首先从生物科学开始,对引进的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和牲畜进行改良,但在美国农业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抓农业机械化。第一次改革是推广马拉农具,主要是为了开垦广阔的西部草原;
第二次是推广轮式拖拉机以及配套农具,传统的劳动力作业改为机械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的作业能力。二战后,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导致地价和工资也不断飞涨,为了竞争,农场主将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生产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使得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改革的同步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美国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功不可没,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确保农业的健康发展。此外,美国的科研和教育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美国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公共科研、教育与推广体系,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鼓励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年积极学习科技知识,提高总体素质。

 (2)法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法国基本上是一个平原国,地少人多、上地分散、农场经营规模小。法国工业发达,利用这个先决条件,以工业化来带动农业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导致农业机械化和先进技术的推广,而传统的、分散的家庭式小农场难以采用现代技术装备来组织生产,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为改变这一现状,法国政府实行土地集中政策,改造小农经济的生产机构,扩大农场规模,并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法规来确保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同时,法国实行农业专业化政策,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法国有80%的农产品加工工业都设在农村,产品经过加工后外运。如甜菜加工由设在产区的70多个糖厂进行,农户收获甜菜后,糖厂会将其送到工厂,经过加工处理,工厂再把剩余的甜菜渣送回农户用作饲料。这种做法,既有效地利用了农产品资源,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成了农业和工业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法国政府还实行低息贷款和生产价格补贴政策。法国农业发展迅速,除得益于政府的扶助与政策支持外,科学研究和普及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法国有较完整的农业科研体系和强大的科研队伍,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先进的科研手段。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企业,都非常重视农牧业的科研工作,建立和健全了各种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体系;
在法国,培训农业技术人才一被列为一项重要工作,这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民提出的新要求,只有培训具有现代化农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才能提高劳

动生产率,才能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2、日韩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1)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日本是个岛国,地少人多,水利资源丰富但上质不肥。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日本农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首先从水利化、化学化入手,而后抓机械化。日本的农业技术主要是发展多投劳动,节约资本和土地的技术体系,因此重点是对品种改良、施肥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日本采用和推广良种,尤其是在水稻种子工作上下功夫,建立了一整套的良种选育和繁育制度;
重视品种资源工作,从世界各个地方收集多种多样的农作物品种进行研究;
水稻品种改良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育种方法,主要以抗寒、抗病为主,向耐肥丰产方向发展。日本是施用化肥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追求高产,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结构破坏,造成减产,于是日本采取了增加化肥品种,改进施肥方法,改良土壤的措施方法。日本是从1950年开始抓农业机械化问题,研制了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农用动力以小四轮拖拉机代替手扶拖拉机,发展了立式、自动控制的水稻干燥剂机械等等,这一系列做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水平。日本长期以来就非常重视农业科研和教育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农业科研领导管理机构,建立了健全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组织,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和法令,不断增加初、高中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立了很多农业学校。另外,日本政府进行大量投资和发放低利贷款,大力扶持农业的发展,这也是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2)韩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韩国的资源禀赋特征与日本相似,地少人多,是个多山国家,自然资源贫乏。韩国农业属小规模经营。韩国通过将农业与农村结合发展,有效的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最典型的就是“新村运动”,这是上世纪70年代初,由政府主导的在全国农村开展的致富运动。在全国“新村运动本部”的指导下,先后开展了“和谐与爱护邻里运动”、“农村公园化运动”以及“讲道德守纪律运动”等。“新村运动”的开展,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激发了全国农民创造美好家园的热情,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别,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农村的社会文明进步。韩国支持农协的发展。农协是1961年成立的,是由农民出资、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从事供销、信用、保险、农业经营和生产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经营活动。在新村运动中,农协加强了农业指导体制,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投资、补贴大部分是通过农协金融机构进行的。为促进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韩国开展了一些技术研究,如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培育水稻、蔬菜、水果新品种等。此外,韩国政府还把发展高附加值农业作为突破口,重点发展“区域特产”和设施园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增加附加值,在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基础上不断地扩大出口。

3、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尽管各国国情各有不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各具特色,但各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还是有共同的规律可循的。因为无论国别如何,也不论国情如何,农业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是无法更改的。因而,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基本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即受到农业经济的一般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又要以各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为依据,这也正是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所以,我们在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评述时,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即把农业现代化及其进一步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中合乎科学的先进经验结合起来,吸收适合我国的东西。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分析研究,可以概括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问题。

(1)注重发挥农业自身优势。各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特别是在初期,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如何能更好地抓住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其作用,则是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美国在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就是抓住了他们土地辽阔,可耕地多,土地肥沃,不需要怎样经营就可以获得较好收成这一优势,把大力开发土地作为美国农业现代化的起点的。同样,日本在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也是抓住了自己农业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这一优势,尽量往土地上多投劳动,因而有“多劳多肥农业”之称。农业技术体系也充分体现了多投劳动这一特点,类似的国家还有韩国。

(2)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尽管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在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现代化方面可以有所侧重,但是,由于二者之间有着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农业现代化才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例如,美国在实行了机械化与生物技术现代化相结合以后,农业现代化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大力扶持农业是国家重要之举。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来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是密不可分的。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的发展实行鼓励政策,通过合理的政策来刺激农业发展。例如,美国立国二百多年来所实施的农业政策,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而不同时期都是根据当时农业上的具体情况,为了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农业政策。第一个时期:从建国到十九世纪中期,这一时期的农业政策主要是鼓励移民开荒,发展农业生产。由于实行了移民开荒的政策,可耕地不断扩大,农产品不断增加。第二个时期: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一时期的农业政策主要是鼓励发展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而农业科研和教育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第三个时期: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迄今,农业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农产品的剩余问题。美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直到今天都存在农产品过剩问题。美国政府为了缓和这一问题,通过价格政策来调节和控制生产,如缩小耕地面积。随着国际市场对美国农产品的需要,自1953年以后,政府又实行了鼓励农产品出口的政策,通过出口来减轻农产品剩余对政府的压力。不仅美国如此,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针对本国的具体情况,都提出了一系列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对农业采取了政府调控,包括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引导农业向政府指定的目标发展,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以调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支持农业生产建设、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实现农业在现代化轨道上的健康发展。

(4)重视农业科研和教育。一些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十分重视农业科研和教育。特别是建立以地方农业院校为主,实行教学、科研和推广三结合的制度,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作用十分明显。美国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为世界之最。其成功的最基本因素之一是,有一个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和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因此,在农村办义务教育,兴办农业职业教育及各种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培训班,以提高农业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及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是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环节。世界各国的经验说明,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技术人才和一只庞大的具有一定文化与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农民队伍。

(四)2014年和2015年中央1号文件的政策精神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加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突出强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富裕、农村繁荣注入新的活力。文件指出: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同步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固,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5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突出强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必将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提供新动力、增添新活力。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十分复杂的新情况,需要应对前所未有的新挑战。经济增速放缓,农业生产成本攀升,主要农产品国内国际价格倒挂,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压力增加;
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要在连年丰产增收后稳住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适应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以改革为动力,以法治作保障,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改革方方面面,必须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政策精神,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农村建设管理现代化。

二、宜良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宜良县县情概况

宜良县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3℃,每年平均日照2177.3小时,每年平均降雨量912.2毫米,每年平均相对湿度75%,全年无霜期260天左右。2012年获中国科技进步县称号。宜良县金属矿藏主要有铁、铜、铅、锌、钴等,其中铁矿居首位,储量为364万吨,品位达51.07%。非金属矿藏有煤、磷、香晶石、石灰石、建筑沙、陶土等,其中煤、石灰石储量最多。煤地质储量4.49亿吨。

2014年,宜良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云南桥头堡建设、现代新**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和被列为国土部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开发试点县的重大机遇,以打造**最大的“花乡水城”和**东部最宜人宜居的“新客厅”以及立足**、辐射云南、面向全国乃至南亚、东南亚的“旅游胜地、美食王国、休闲天堂”为目 标。强化“花乡水城·宜居宜良”的城市发展定位,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环境立县”的发展战略。2014年,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攻坚克难、负重奋进,全县经济在新常态下呈现出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的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62508万元,同比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442515万元,同比增长5.3%;
第二产业501774万元,同比增长12.7%;
第三产业718219万元,同比增长3.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6:30.2:43.2。人均GDP达38618元,同比增长6.4%。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8.5%。

(二)宜良县农业发展的现状

1、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稳粮增粮、保护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紧紧把握市场取向规律,搞好产业布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一是按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做强优质稻、蔬菜、花卉、林果、烤烟、畜牧等高原特色农业支柱产业,提高农业效益。二是利用气候优势,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精细蔬菜,半山旱地早蚕豆、甜脆冬豌豆,冬早、正季、晚秋甜玉米。三是按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充分利用作物秸杆加工青贮饲料,加快奶牛、圈养山羊、肉牛发展步伐,提升畜牧业规模化水平。2014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20万亩,产量40万吨以上;
花卉种植面积1万亩,鲜切花产量5亿枝;
肉类总产量达9.35万吨,奶类总产量达4.29万吨,禽蛋产量达4000吨,畜牧业产值达26亿元;
种植烤烟面积6.39万亩,收购调拨烤烟18.8万担。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亿元。四是抓好花卉苗木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导苗木种植户进行种植结构调整,逐步实现绿化苗木向观赏苗木转变;
积极搭建信息化销售网络平台,推进花卉苗木实体展示和交易平台建设。做好500亩劣质板栗品质提升工程。

2、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积极把现代科技成果、产业组织方式和新商业模式等引入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带动农民就业致富。推进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建设,学习“淘宝县”建设成功经验,推介宜良,招商引资,引进电商交易平台;
加强对企业、商户、农户的培训和引导。充分挖掘农村自然资源、人文历史、民族风俗,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研究探索出台了《宜良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认定管理办法》;
以都市农庄建设为载体,打造建设一、三产业融合示范点3个;
加快推进马街蔬菜保鲜中心项目建设;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2014年引进融合一二三产的项目3个。

3、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制度,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乡镇目标考核。加强执法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乡监管机构,重点开展宜良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检测资质认定工作。推进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把生态作为“宜字号”农产品的最大品牌在市场中打响。2014年申报认证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3个。2014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试点工作,完善田间档案记录制度,严格推行产地准出制度、市场准入制度、营销企业进货台帐制度、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农残检验检测制度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严厉打击各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感和满意度。

4、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建立以科技型农业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推广体系。重点抓好农作物良种繁育、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控、农产品安全等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抓好抗锈优质小麦“宜麦”系列新品种选育繁育基地建设。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引导各级农科员及农村科技辅导员、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科技服务,建立多元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机制。提高农业发展物质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重点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2014年全县农机化率达50%。

5、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

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强化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大优质高原特色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2014年建设成为全省高附加值农产品精深加工交易区。继续实施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建设、乡镇农贸(集贸)市场建设改造。支持农产品预冷、加工、储存、运输、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扩大农产品直销规模。延伸农资连锁经营体系,建立辐射全省的农资销售网络。继续实施“乡村流通工程”,推进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和综合服务社建设。

(三)宜良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环境保护不容忽视。虽说现代农业发展在改善农业生态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基本都是依托土地综合治理、丘陵山区改造等间接行为进行。新时期,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必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在宜良县发展现代农业中设立农业生态环境专项整治项目,非常有必要。

2、资金和项目管理不规范

资金管理讲规范,项目管理讲程序,是宜良县发展现代农业科学管理的一大特色,也是资金得到有效利用的重要制度。宜良县地区的开发项目以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为主,企业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财政资金仅起引导、鼓励作用,资金量仅占投资总量的20~30%,农业项目工程主要是满足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一般需要,建设水平要求相对较低,为了保证质量和工程进度,开发者一般选择本地或者有业务关系的建设单位承担建设任务,为了节约时间和节省成本,招投标环节一般被省去,财务结算上也一般以收据、凭证为主。这就带来了招投标制度和项目财政资金的报账、审核、管理的一系列问题。

3、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现代农业人才缺乏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造成农村留守劳动力素质偏低,现代农业发展面临农户兼业化、劳动者素质低、劳动年龄偏大和现代农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制约。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县农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比外出从业人员低1.3年,其中未上学占3.6%,小学占39%,初中占47.7%,高中占8.9%,大专及以上占0.8%。而美国高中以上(包括大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占90%,50岁以下的农民中有50%具有大学或大专文化水平。2013年末我县共有农业技术人员0.42万人,每万名农业人口仅有20名左右的农技人员,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每万名农业人口有4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现有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层次偏低,农村初级农技人员0.3万人,占71.43%,中级农技人员0.1万人,占23.81%,高级农技人员仅占4.76%。目前我县农技推广人员虽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但专业知识功底不深,农技储备能力不足,研究型人才更加缺乏。

4、农业科技贡献率偏低,科技推动力不强

作为农业发展的内生影响要素,农业科技进步对现代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目前我县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5%左右,但仍比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差25个百分点左右。二是随着我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业劳动力和耕地面积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都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三是目前我县农业对物质投入的依靠太重,仍然带有浓厚的粗放式发展的色彩,农业科技要素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5、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偏低

我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依然以分散的、小规模的兼业农户为主,实行一家一户家庭经营,这种单一市场主体的一体化经营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联合的垂直一体化经营和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尽管我县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增加较快,但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依然偏低,农业组织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不强,不足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另外,一些长期困扰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矛盾在金融危机中变得更加突出,集中表现在融资难和出口难,农业龙头企业在对接扩内需项目、争取各类政策扶持、获得银行贷款等方面,弱势明显,农副产品出口与销售收入增长相脱节的势头预计短期内难以彻底好转。我县农业产业化生产与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6、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体系不够健全。近年来,我县农技推广体系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原有的诸如人员待遇、专业结构等一些老的问题,特别在运行机制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二是农业生产经营融资难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资本投入大,但目前我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依然存在融资难的现象。金融机构对现代农业的支持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资金需求不相称。

宜良的现代农业虽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立足宜良县的实际情况,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宜良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一)农业现代化亟待实现几个转变

 1、由传统的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属于传统的粗放型农业。其基本特征是:以人力畜力为主要生产手段,以自然资源为主要投入,产品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一贯制,播种、施肥、用水主要是凭着老习惯、老经验,而不是按科学办事。这种农业经营实际上是一种低效农业、自然经济农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这种粗放型的农业将被彻底淘汰,取而代之的必然是集约型的农业。集约型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集约型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物质投入及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武装起来的发达产业,是以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为特点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高效农业,是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社会化生产,是通过劳动积累向资本积累到技术积累为过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随着科技的发达与普及,集约农业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高度发达之时,农业,将不再是低利润的产业,而成了优质高效的富民产业。21世纪的中国农业必须向集约农业大踏步前进。在农田耕作方面,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农田灌溉方面,必须使粮田灌溉喷灌化、果园微灌化、输水渠道防渗化、农田灌溉科学化、工程管理企业化;
在育种播种方面:采用精准育种和播种技术。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突出问题是品质低。因此,选育、引进、培植良种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在用肥方面,必须实施精准平衡施肥技术。实践证明,实施配方施肥技术,可使农作物提高产量8%一巧%,同时还可使每亩降低化肥成本20元左右。推广含有根瘤菌、固氨菌、解钾菌的细菌肥料,这种菌施入土地,两小时可繁殖一代,既可以疏松土壤,培肥地力,有益生态,还可以使每亩比施用化肥节约70元。

2、由无粮不稳观念向现代食物优化观念转变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温饱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根本问题。粮食生产一直摆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粮不稳”的观念根深蒂固。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总体小康己经实现,正在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全国已有不少人先富起来。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总体生活质量已经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型消费已经或正在取代温饱型消费,健康支出日益增多,人们更加注重保养。据调查,在我国城镇有51%的人承认自己“偏爱对健康美容有益的食物。”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和新潮。我国城镇居民有54%的人表示“我喜欢购买有独特风格的产品。”人们越来越注意消费的时间效率。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在消费上开始注重寻求节约时间的消费方式,快餐店、方便面、速冻主食日益受到宠爱。有人做过调查,早在1998年,就有62%的城镇居民曾到快餐店就餐。近几年来,这一比例逐年扩大。21世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营养健康,对水果、蔬菜的需求大大增加,使得食物日益多样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食物生产部门,传统的无粮不稳观念将向现代食物优化观念转变。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己实现这种转变,如美国,传统的粮食生产部门已演变为食物和纤维体系产业。在德国,传统的粮食生产部门己演变为农工综合体。

为适应这种变化趋势,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不但要继续强调无粮不稳的观念,更要强调食物优化的观念,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大力开发“绿色食品”,把我国传统的粮食产业建设为现代强大的食物产业。由无粮不稳观念向现代食物优化观念转变必然要求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变。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是在农产品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对剩余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而食品制造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结果,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高新技术,以农产品特定的品种和一定的质量标准进行规格化生产,使农产品加工业向农产品工业制造业形态转变。它是在大力发展优质食物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初级农产品资源,全方位推进食品工业的发展,进行多品种、多层次、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加工,使制造的食品方便化、营养化、系列化、多用化,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副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和节约资源。21世纪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认清世界农业这种发展趋势,大力发展食品工业,使之成为振兴我国的支柱产业。

 3、由分散的种养业经营向农工贸一体化经营转变

几千年来,中国农业属传统型的农业,主要从事种植业与养殖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产品主要用于自给自足。这种农业属于自然经济范畴。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日益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与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范畴不仅是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等原料生产,而且还包括产前的生产资料提供以及产后的贮运、加工、销售、科技、教育、通讯、金融等各种服务,必须打破目前以粮猪等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单一格局,加速新的农业产业不断分化,因地制宜地建立起发挥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建设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高度有序的市场流通渠道,并不断培养适应农村社会分工、分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各种专业技术服务组织。

在实践中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依托,以商业为纽带,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把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和市场空间扩大统一起来,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利益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把农户、企业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从生产初级产品到最终产品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高效益的现代化产业。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纵横联合,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现代农业一体化经营的企业和集团,把农业一体化经营纳入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集体格局之中,实现市场联企业、企业带基地和农户的有效结合方式,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充分发挥科技要素的作用,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实现多层次增值,使农民收入获得大幅度提高;
通过农工贸一体化,可以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激励农民走上新的联合之路,逐步形成与支柱产业需求相配套、与专业化和区域化生产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通过农工贸一体化,可以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农业和商业的有机结合,形成多种产业环环相扣、互相依存的一体化产业链,从而推进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农工贸一体化的核心环节是龙头企业的发展,搞活一个龙头企业可以带动一片地区。我们应根据市场需要,彻底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界限,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性、强带动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和龙头企业群体,把产供销、农工贸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同时,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可通过兼并、联合、联营等方式,实现优化组合,壮大规模,提高抗风险能力。龙头企业的壮大离不开市场的支撑。要占领市场,首先,要搞好产销链接,发展“订单农业”是主要形式。要逐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产销合同,完善双方相应的权利、义务。其次,要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上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建立市场预测系统,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形式,提高企业农产品营销的组织化程度。

 4、由污染型农业向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转变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21世纪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时期,现代农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传统农业由于科技落后,管理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化肥、农药的残留和工农业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农产品的污染,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消除污染型农业,代之以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

从发展的角度看,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是世界市场的一大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药品、化妆品的消费日益向优质、营养、安全、无污染方向发展,绿色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近几年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般农畜产品的销售和农牧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建设生态农业,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可以提高农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牧业的比较效益,有效地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促进种养结构的调整,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要认清21世纪世界农业的走向,对日益兴起的“绿色革命”的态势要有清醒的认识。把生态农业建设、绿色产业的开发培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下大力气,建设好“四绿工程”。一是要开发绿色产品。要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重点抓好龙头企业和原材料基地建设,通过龙头企业打开市场,带动基地建设,实现规模效益,力争把全国绝大部分名、优、特、新农畜产品开发成绿色产品,使绿色产品的开发成为我国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建设好绿色通道。即建设好一个公路、铁路、航空、水运配合的,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流通的绿色食品运输网络系统,积极开展绿色通道达标活动和绿色通道连万家活动。三是建设好绿色市场。即按照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和制度,建立起一个能够确保绿色食品经过加工、运输、储藏、批发、零售等环节后仍然保持原有品质,对人体和城乡环境无污染的批发零售网络体系。四是树立绿色消费意识。即通过制定统一的消费政策和引导措施,让更多的消费者树立消费绿色食品的时尚和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绿色食品消费数量的增长和产品结构的优化,确立科学的、有益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食品消费观念和食品消费模式。

(二)宜良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1、着力构建农业现代化新体系

加快构建具有宜良县特色的现代农业新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路径。

一是以规模化提升发展能级。

有规模才有市场,有规模才有持续的竞争力。以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基地和示范村建设力度,大力推广高效设施农业、外向农业、品牌农业和都市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努力以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带动农业转型升级。2015年力争建成 2 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确保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 3 万亩,其中大棚面积 2 万亩,高效设施农田占比超过 30%。

二是以产业化提升发展内涵。

放大全县被列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辐射效应,着力推动农业产业由一产向二、三产业“接二连三”拓展转变。结合宜良县产业、资源、区位等优势,着力培育壮大四青作物、绿色瓜蔬、特经特粮、果品苗木、优质畜禽、优质水产等高效特色产业,着力培育一批专业户、示范村和特色基地。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重点建设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加快实现农业生产服务、产品流通和深度加工等产业链前延后伸,全年新培育国家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2 家以上,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50 家以上,入社农户覆盖率超过65%。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强农产品流通集散地、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和绿色通道建设,大力推进基地直销、农超对接、网上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努力促进产销衔接。

三是以科技化提升发展动力。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宜良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并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新型农民培育等方面走在全省县市前列。深入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鼓励龙头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快培育“育繁推一体”企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对接度和核心竞争力。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利用,抓好“三新”工程示范、推广、应用,真正把科技转化为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加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中央“一个衔接、两个全覆盖”的新要求,全面建设新型“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2、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新水平

推进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一是高标准实施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农村增色。

以省村庄环境整治为契机,加快实施农村实事工程,统筹推进城乡水利、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扎实推进区域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四位一体”长效管理成果,全面加强以“六整治、六提升”为重点的村庄环境整治力度,确保年内 156 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省级“环境整治达标村”,村庄环境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要有序推进农民集居区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配套齐全、方便快捷的新型社区。二是强举措壮大村级经济,加快提升农村实力。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经营性资产抓创收、资源性资产抓开发、公益性资产抓管护”的思路,以“四有一责”建设为主抓手,扎实开展“强基兴村行动”和“百千万”帮扶等活动,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管理经营机制转换。把发展物业经济作为加快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扩大财政引导资金规模,加大对经济薄弱村发展的扶持力度,确保年内所有村年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20万元。

三是科学化推进管理创新,不断激发农村活力。

以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典型培育为抓手,加快推进社会管理科学化建设,努力创建宜良县社会管理新品牌。立足于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农民对村务管理的知情度和参与度。立足于平安和谐,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努力营造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农村环境。立足于管理服务,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着力强化便民服务、科技服务、医疗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平安服务、文体活动、群众议事等功能建设,加速打造农村社区 3 公里管理服务圈,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群众安居、宜居、乐居的幸福家园。

3、着力放大现代农业规模优势

重点推进高效农业特色化、特色农业规模化、规模农业产业化,全力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发展。

一是要提档升级农业园区。根据全县各地不同的目标定位、产业特色和发展潜力,高起点、前瞻性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力争年内完成报批工作。全面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示范村和“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着力推动宜良县特色瓜蔬、优质家禽、优质生猪、四青作物、特经特粮、优质水产、花卉苗木等八大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加强现代渔业基地建设,扎实开展“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

二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家庭农场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统一服务型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按照农业“连片布局、联户管理、联合服务、分户包干、共同收益”的模式,积极探索以各类农业企业、合作组织、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新型联合体。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订单收购、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民分享更多的收益。力争年内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5万亩,累计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突破78%。

三要狠抓农业招商引资。依托宜良县交通区位、农业资源、产业基础等独特优势,大力招引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市场份额多、辐射带动强、农民增收快的农业项目,不断优化宜良县现代农业产业质态。年内,全县项目农业投入要超过20亿元,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

4、全面提高现代农业经营水平

市场化引领、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标志,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一是要壮大市场经营主体。继续实施龙头企业倍增工程,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储藏运输、营销配供等环节的政策支持,加快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内力争新发展南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以上,省级、国家级2家以上。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各园区、乡镇均要培育1个,达到国家级和省级创建标准。积极培育壮大以农地股份合作社为重点的各类专业合作社,年内确保有5家达到省级以上“五好”示范合作社标准,农户入社率突破90%。

二是要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农产品交易市场中心、批发市场和集散地建设,加快形成层次分明、规模合理、分工协作、运行顺畅的市场网络。大力培育农产品直销、连锁经营、储运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全力促进生产基地与连锁超市、学校、城镇社区和大企业等产销对接。加快建设宜良县美食广场,大力发展专卖经营,力争在长三角大中城市再新建5个以上宜良县优质农产品专营店,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超过80%。

三是要培育知名农业品牌。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力争新认定农业“三品”30个以上、基地面积5万亩,面积占比超过90%。不断加大宜良县农业品牌的宣传和推介,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积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5、积极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方向,着力构建“组织多元、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一是要完善公益型农技推广体系。继续实施科技强农战略,大力推进产学研、农科教合作,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形成突破。深入实施“三新”工程,依托“五有”乡镇农业推广综合服务中心,通过进村入户、组织推广、示范引领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今年,全县重点示范推广优质新品种40个、适新技术20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到67%。

二要健全专业性监管保障体系。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农业建设,健全县镇村三级质量农业监管体系,完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应急处置等长效机制,确保宜良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力争30%的村有全托管和全程化服务项目,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确保建成“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加快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三要建立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培训机构等主体创办各类为农服务组织,开展科技创新、专业培训、技术推广、专项作业、流通销售、融资筹资等社会化服务,有效补充和完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

 

 

结束语

农业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固有的模式或者实践经验可以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必须选择一条多元化、差异化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要将政府的强制性与市场的诱致性进行有机结合。在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条件下,要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就要从宜良县的实情出发,在不断学习国内外、省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不断创新,寻找不同时期适合宜良县农业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蒋文岭.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2]冯国文.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与规律[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3]杨斌.农业现代化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4]徐民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程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6]曹俊杰.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综述.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7]王元钊.论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市场应对能力.北京农业, 2012.2.

[8]王静.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 北京农业,2012.8.

[9]杨文珍.农业机械合作组织在农业现代化中应用意义浅探. 北京农业,2012.5.

[10]严立冬,刘新勇,孟慧君,罗昆.绿色农业生态发展论[M].人民出版社,2008.10.

[11]李姣.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12]刘永,郭司成.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8.1.

[13]方斌,苏士虎,张桂清.耕地易地补充的经济补偿量化及配套机制研究[M]. 科学出版社,2011.12.

[14]徐鸣.奋力开启农业现代化新征程. 农村工作通讯,2012.6.

[15]程国强.推进农业现代化须坚持六条原则. 农经,2012.9.

[16]《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17]《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18]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

 

 

后记

 

经过数月笔耕,几易其稿,终成其文,但总觉得理论知识欠缺,文笔欠佳。幸有很多令我尊敬的老师和亲友给予我无私的关心和大量的帮助,才得已完成论文。衷心感谢在学习期间各位老师对我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使我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养成了勤于实践、勇于突破的学习习惯,这篇论文的完成得益于他们的精心教诲和点拨。在此特别提及是我的导师,正是由于他耐心细致的指导,才使论文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还要感谢所有教过我、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能成为你们的学生,能从你们那里学到知识和道理,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幸运的事。在这里,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感谢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同窗三年,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是你们给我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快乐,增添了色彩。衷心的祝福你们事业有成,快乐常在!

感谢关爱我默默支持我的家人,让我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断进取,让我有了对生命的激情和前进动力。我将会继续努力,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感谢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

不管今后会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将怀抱着感恩和情谊,怀抱着责任和期望,奋力前行!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