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致辞 > 庆典致辞 / 正文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素分析

2020-06-26 22:01:00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素分析

 摘要:自改革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城乡之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此,本文从归纳总结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入手,引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固定资产投资(IFA)、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GZ)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F),通过建立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关促进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最小二乘回归

 一、引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家庭全部收入中,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强而有力的发展着,工业化水平逐步推进,乡村转移人口群体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只有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才能扩大自身的物质精神消费支出。因此,找出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变量选取及模型建立

 1、变量选取

 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是所有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在宏观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财政收入、投资总额等决定总供给与总需求水平的宏观经济数据。在微观方面,了政府的富民政策力度、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平均工资水平、企业盈利水平、市场环境等从侧面反映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情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本文中我将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固定资产投资(IFA)、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GZ)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F)这4个指标作为影响因素,研究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的

 影响程度。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之一。在长期中,一国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决定着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一国生产物品和劳务能力主要取决于GDP水平和GDP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是一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和结果。所以GDP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存在重要相关关系,GDP增长将显著性促进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本文选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变量,一般来说GDP增长越快,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越快,GDP增长放缓,有效需求不足,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也将相应放缓。

  (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IFA

 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人均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政府、公司和个人购买固定资产的活动,包括资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萎靡不振,国际市场对商品和劳务需求降低,我国出口贸易大幅度下滑,投资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更加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超过35%。宋丽智(2011)采用1980-2010年31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他们发现两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关系,且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3)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GZ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指各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和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及附属机构的在岗职工得到的劳动报酬的平均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影响可支配收入的最直接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工资越高,可支配收入越高;工资越低,可支配收入也越低。因此,研究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具体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F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社会商品供给和有支付能力的商品需求的规模所决定,是研究居民生活水平、社会零售商品购买力、社会生产、货币流通和物价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资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反映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以及零售市场的规模状

 况,也是研究对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

  2、模型建立

 根据散点图的观察,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都呈现线性关系,考虑到模型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lnY=β0+β1lnGDP+β2lnIFA+β3lnGZ+β4lnXF+μ

 利用数据对模型做多元回归分析,由回归结果可知,与预期想法不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负相关,说明存在多重共线性,采取剔除变量的方法来对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进行处理,剔除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这一个变量,得到新模型:

  lnY=β0+β1lnGDP+β2lnGZ+β3lnXF+μ

 三、数据来源与检验

 1、数据来源

 本文将基于计量经济学,对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潜在的影响因素逐个进行一元回归模型的建立。由于从2013年起,国家统计局开展了城乡一体化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2013年及以后数据来源于此项调查,与2013年前的分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的调查范围、调查方法、指标口径有所不同。因此本文运用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主要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固定资产投资(IFA)、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GZ)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F)等数据,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家数据统计局。

  2、数据检验

 (1)平稳性检验

 从模型的回归分析中我们发现拟合优度较高,但是仍有可能存在由于所选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将会造成虚假回归问题。平稳性检验一般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拒绝含有单位根的零假设,即拒绝非平稳。但是时间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或均衡关系,及时时间序列之间不平稳,也可避免陷入伪回归。

  本文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GZ)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F)等4个变量未通过单位根检验,为获得平稳性数据,分别对数据作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格1所示:

  表格1 ADF检验

 变量

 ADF检验

 临界值

 平稳性

 1%

 5%

 10%

 lnY

 1.1109

 -4.1219

 -3.1449

 -2.7138

 不平稳

 DlnY

 -2.8322

 -4.2000

 -3.1754

 -2.7290

 不平稳

 DDlny

 -3.9660

 -4.4206

 -3.2598

 -2.7711

 平稳

 lnGDP

 0.6426

 -4.1220

 -3.1450

 -2.7138

 非平稳

 DlnGDP

 -2.5540

 -4.2001

 -3.1754

 -2.7290

 非平稳

 DDlnGDP

 -4.7390

 -4.4206

 -3.2598

 -2.7711

 平稳

 lnGZ

 -0.8458

 -4.1220

 -3.1450

 -2.7138

 非平稳

 DlnGZ

 -2.2693

 -4.2001

 -3.1754

 -2.7290

 非平稳

 DDlnGZ

 -3.7983

 -4.4206

 -3.2598

 -2.7711

 平稳

 lnXF

 2.6881

 -4.1220

 -3.1450

 -2.7138

 非平稳

 DlnXF

 -1.8802

 -4.2001

 -3.1754

 -2.7290

 非平稳

 DDlnXF

 -4.1303

 -4.2971

 -3.2127

 -2.7477

 平稳

 从表格1中的ADF检验可知,所有变量的二阶差分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序列,也就是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GZ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F序列这些时间序列具有二阶平稳性,说明该回归模型的数据是有意义的。

  四、实证分析

 利用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立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如下:

  lnY=1.0434+0.1353lnGDP+0.4895lnGZ+0.1892lnXF

 s=(0.1340)

 (0.1324)

  (0.1013)

 (0.0790)

 t=(7.7850)

  (1.0225)

  (4.8340)

  (2.3945)

  R2=0.9995

  S.E.=0.0112

  F=6367.886

  DW=1.6254

 由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理论可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解释变量,拟合优度为0.9995,三个解释变量合在一起可以解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的99.95%,模型的回归结果非常好。

  在新回归结果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斜率系数为0.135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每变化1单位,那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变化0.1353单位。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斜率系数为0.4895,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每变化1单位,那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变化0.4895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斜率系数为0.1892,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变化1单位,那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变化0.1892单位。

  四、结论

 由上述模型回归和检验结果,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与预期结果不太一样,结果显示:由于存在多重共线性,剔除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IFA这个相关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GZ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F这三个影响因素有关。

  第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仍然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在回归结果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收入增长作用明显,需要拉动人均GDP来带动人均收入。

  第三,消费和工资是带动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GZ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有着较强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GZ的提高对整个社会都有着贡献。

  五、对策建议

 为了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本文认为,政府应当担负起发展经济、发展教育的重任,坚持促进就业的方针,贯彻落实国家的经济和教育政策。结合以上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1、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各大产业生产总值

 居民的收入,归根结底还是要取决于国家的经济状况,因此,政府应当坚持将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中心,提高各大产业的生产总值。政府还可以通过适当减少税收,优化税收政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税收的减少,会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进一步促进了总需求,增加了居民消费,从而也拉动了国家经济的增长。

  2、储蓄和消费结合,全面扩大收入增长

 居民的储蓄和消费是决定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否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人们总会把钱存进银行而不是进行有效的投资或消费,这样导致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会大幅地提高。我们需要放宽心态,将储蓄的稳定与消费的动力相结合,正确认识储蓄,积极去消费,全面扩大收入增长。

  3、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

 提高社会保障,完善基础设施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政府应当着眼于对于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完善,这样才能使得该地区有更大的吸引力,让更多的企业或工厂进行转移,发挥最大的区位优势,减小城市的负担。其次,政府还应提高社会保障,提高最低收入,从而使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金德友. 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林红菊.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34):10-11. DOI:10.3969/j.issn.1001-828X.2018.34.006.

 [3]陶书恒. 江苏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2):92-94. DOI:10.3969/j.issn.1009-5292.2019.02.044.

 [4]王俊杰. 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D].云南大学,2015.

 [5]郭环瑀,董树功. 基于天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4,(9):52-55. DOI:10.3969/j.issn.1672-6758.2014.09.018.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