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致辞 > 竞职演说 / 正文

在语文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020-03-02 04:08:11

在语文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创新教育改革中,发展创造性思维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一、培养创新想象力,激活思维

(一)借助语言文字,激发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想象,可拓宽学生的思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一定要争气》一文时,可在指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以实验这件事为中心,创设一个大课堂对话的情境,这样,每个学生好像置身于课文所描写的实际环境中。他们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通过讨论,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起来,并深刻领会到了,童第周在“一定要争气”的思想指导下的那种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的忘我精神。让学生收集我国科学家发愤学习的故事,谈一谈、讲一讲,将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激励学生从小具有远大抱负,勤奋好学。

(二)运用图片,再造想象。

教学图片直观形象,易为小学生接受。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挂图,插图、投影片或音像图片的作用,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中有一幅插图,描绘了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痛,像千斤巨石一样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想象邱少云的内心活动同时将心比心,说一说自己的心理感受。学生还可通过一系列观察,随时捕捉灵感,积累创作素材。

二、重视质疑问难,发展思维

(一)“无”中生“有”。

读书应当有“疑”,而学生学习课文往往顺着课文思路,不易产生疑问。这时,教师就应当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水平,创设情境,“无”中生“有”使学生生疑。如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在即将结束时,教师问学生:“都懂了吗?”学生往往怀着满足了求知欲望的欣喜心情高声回答:“懂了!”再问:“真的都懂了吗?”这时一个学生举起手说:“马克思主义既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的,为什么说是马克思主义?”大多数学生一愣,接着积极思考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情感。

(二)“约”中求“缚”。

“概括”是一种重要的、基本的思维方法。“概括”出来的东西往往是简约的,不具体的,是概念化的。要更具体更深刻地感知事物,有时还要教师引导学生把“概括”出来的东西,通过演绎而具体化,再走一个来回,使学生认识事物更加全面深刻。

三、引导多角度思考,鼓励求异

(一)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集中表现,也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加强思维的流畅性、变通生、独立性、比较鉴别性等方面的训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独特的见解。如教学《雨》一文,有一句话,“雨水流进了麦田,流进了果园,流进了农民的心里。”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
“雨水流进了麦田,流进了果园是讲怎样的景象?”,接着教师再引导:“农民的脑海里会出现什么情景,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的想象展翅飞翔,形成创新能力。

(二)多种形式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1、创设愉悦的教学环境,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语,使学生愿意跟你一起走进知识的殿堂。再把学生喜爱的游戏、竞赛形式引入教学过程中。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2、要精心设计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教过《狼牙山五壮士》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练习:如果把课文改编成电视剧本,请设计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学生怀着极大兴趣展开了讨论。通过练习,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必须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种读物,开阔思路。

总之,只有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抓住一切机会,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