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致辞 > 慰问贺电 / 正文

***镇改革开放35年来成果综述

2020-04-15 15:01:53

  **亭镇改革开放35年来综述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35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历届镇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锐意改革,克难奋进,改革开放铸就了新的辉煌,经济社会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35年改革与发展,承载了**亭镇人民太多的梦想,35年的改革开放,**亭镇实现了一个由思想封闭保守的穷镇向富裕文明和谐的强镇跨越的奋斗与辉煌。改革开放35年,勤劳的**亭人民紧跟时代变革的脚步,打破旧桎梏、开拓新领域,踏准改革的每一个节奏,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顽强奋进、开拓创新,演绎了从改革走向辉煌的动人篇章,昂首步入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崭新时代。35年,在**亭镇的热土上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历史,谱写了一首激越的颂歌,绘就了一幅多彩的画卷。

  

 一、**亭镇的基本情况。

    **亭镇位于**县西中部偏南,距县城15公里,东临黄桥乡和泛区农场,西连逍遥镇,南与**县的张明乡隔河相望,北依颍河与艾岗乡为界,东与叶埠口乡接壤,总面积73平方公里,东临大广高速,西靠京珠高速,南石公路贯穿全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辖后朱村、杨场村、胡寨村、朱湾村、谭庄村、大丁张村、王庄村、曹湾村、奉仙寺村、后寨村、高庄村、展庄村、磨台村、前高村、司渡口村、前仓村、张庄村、竹元村、方庄村、杨庄村、陆城村、袁庄村、后仓村、前集村、庄铺村、张百楼村、吴庄村27个村民委员会,65个自然村,176个村民组,人口62260人,耕地75500亩,人均1.21亩。**亭是春秋时陈国大夫夏御叔封底。其子征舒为母亲在**县城东、西35里各建亭一座,因两亭系夏氏所建,又分东、西,故名东夏亭、**亭,西者即今**亭。**亭镇1988年撤乡建镇。

 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模范集体”和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定为“城镇建设发展重点镇”、 2012年被省环保厅评为“省级生态镇”。**镇素有“养殖第一镇”、“民间曲艺文化之乡”之称。   改革开放初期。**亭镇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并且也无主导产业可言。农民以种粮谋生,常常为温饱发愁,进城靠脚,用水靠肩,照明靠油,做饭靠柴,通知靠喊,下雨一脚泥,天晴一身灰,穿老蓝布,戴破草帽,这就是当时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居民不足1000人,生活贫困、单调,整个城镇面积仅为0.3平方公里,街道是一条宽不足5米的碎石独路,街房破烂陈旧、低矮阴暗,集镇功能萎缩,基础设施滞后,商业凋敝、市场萧条,这就严重制约了**镇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35年来,**亭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各项事业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本实现了“一高、一低、一稳定”的战略目标。2001年底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91亿元,人均纯收入达2360元,财政收入654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 以内,综合实力排名全市20强以内。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全镇6.2万人民群众在历届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紧紧围绕镇党委各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精诚团结,奋发图强,创新思维,锐意改革,坚持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积极探索特色发展之路,使区域经济社会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截止2013年,**镇工业生产总值达5.9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82

 元,农业生产总值达1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84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8000万元,比改革初期247.9的万元增长了152倍。近三年的固定资产投入分别为15486万元,17927万元和2.2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值比例为28.5:49.2:22.3。2013年财政收入848万元,其中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比例达80%,社会抚养费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为10%,市县两级财政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0%。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工作势头强劲。目前,全镇已建成各类企业69家,其中**工业小区被命名为“河南省东西合作示范区”。涌现出了华光饲料有限公司,牧原饲料厂,益丰隆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宏达缸套厂、源丰塑胶厂、根发牧业、果蔬保鲜冷库群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其中华光饲料公司被列为省重点扶持企业。河南源丰塑胶有限公司三期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新增五条PEC热熔管生产线,新建厂房3000平方米,已建成并投产。益丰隆速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具有**特色的芦笋产品已远销到欧美、日本、东南亚市场,成为全县为数不多的出口创汇企业。

   **镇党委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切实治理向企业乱收费现象,政策倾斜,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优化、宽松发展环境,引进外来技术、设备、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万头育肥猪厂一个;益丰隆食品有限公司同**食品进出口公司合作,引资50万元,进一步增强了该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投资120万元的华裕包装厂投产运行,实现了新世纪招商引资工作开门红。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013年,实现工业生产总值5.93亿元,同比增长22%;农业总产值13.5亿元,同比增长9.1%;完成财政收入8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82元,比上年增长9.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同比增长22%;发放良种、种粮补贴资金1620 多万元。

   

 二、农业发展方面

  

   农业基础牢固,并初步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规范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格局。**镇地势平坦,沟渠纵横,排灌两利,旱涝保收,生产条件优越。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面向国内外市场,积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以芦笋为代表的蔬菜种植、林果栽培,优质麦棉套种的农作物布局。蔬菜种植5000亩,塑料大棚350座,食用菌栽培500棚,优质麦、棉间作套种面积4.8万亩,经济效益逐年凸现。

   畜牧业生产兴旺发达。畜牧业作为我镇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形成了以后朱、庄铺、前集、后寨为中心的大用肉鸡养殖基地,以张庄、吴庄、张百楼为中心的生猪养殖基地,以方庄为中心的山羊养殖基地,以袁庄为中心的奶牛养殖基地,以司渡口、奉仙寺为中心的蛋鸡养殖基地。全镇逐步形成了 “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生产模式,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拉长。一是存栏量稳定增长,截止目前,全镇肉鸡存栏300万只,年出栏1800万只;生猪存栏10万头,年出栏15万头;奶牛存栏500头,年产鲜奶600万吨;肉牛存栏400头;羊存栏3万只,年出栏8万只;蛋鸡存栏20万只,年产鲜蛋300万公斤。2012年全镇畜牧业总产值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畜牧业已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二是规模养殖场、养殖户不断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镇各类规模养殖户约300余户,其中存栏肉鸡万只以上养鸡大户120户,年出栏500头以上养猪大户205户,存栏1000只以上养羊大户20户,奶牛存栏100头以上30户,蛋鸡存栏万只以上养殖大户20户。其中华光种猪厂今年又投入资金800多万元,新建1000立方米的新型治污沼气工程一座,沼气发电10多万度,实现了沼气取暖、做饭和发电,同时建有占地200亩的高效农业生态园和占地60亩的鱼塘和**,并连接一台用沼气作能源的畜禽无害化处理焚尸炉,做到了粪污就地转化,沼渣喂了鱼,沼液通往**、鱼塘和高效农业生态园。实现了冬无老鼠,夏无蚊蝇,养殖粪污“零排放”的目标呈现出一派远看像猪场近看是花园的美好景象。三是目前河南省牧原公司近期在我镇投资建设占地780亩的牧原饲料厂、高效种植园区、养殖小区以及占地90多亩的大用富喜养殖小区正在有序进行中。

 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是**的优势产业。多年以来,全镇年出栏生猪稳定保持在10万头以上,2001年更是达到了12万头,创效益近1200万元,全镇目前已建成年出栏300头以上猪厂147个,养殖户达8620户,形成了以华光饲料有限公司为龙头,集饲料产销、仔猪供应、防疫、灭病、屠宰、分割、冷藏、熟食加工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完整链条。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镇政府又与省良种猪育种中心合作,同美国PIC公司洽谈,进行种猪改良,引进推广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等,把畜牧业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镇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组,改造、依靠与黄泛区农场毗邻,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芦笋、杂果、蔬菜等本在农产品的深加工,保鲜、储存、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已建成保鲜冷库30多个,年贮存果蔬达1200万公斤,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果蔬冷藏、销售集散地、商户遍及全国各地。建成年出栏300万只的大用肉鸡养殖小区6个;其中大用福喜肉鸡养殖小区1个正在建设中;新建年出栏生猪5000头的正大牧业养殖小区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兴源牧业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6亿元,占地400亩,年存栏奶牛4000头。已分别与伊利牛奶公司、蒙牛集团签订供货协议。正在建设**镇恒丰牧业养殖基地一个,计划投资1600万元,占地120亩,年存栏繁殖种养4000只,年出栏肉羊12000只。生猪存栏10万头,年出栏17万头;肉牛存栏500头;羊存栏4万只,年出栏10万只;蛋鸡存栏20万只,年产鲜蛋300万公斤。2013年全镇畜牧业总产值 3.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

 目前,全镇芦笋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成为黄淮海地区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杂果面积3000亩,日光温室面积3000多亩、780多座;食用菌达到2000万袋;发展软籽石榴基地300亩;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镇的特色农产品呈现出“冬有西芹、春有瓜、夏季木耳遍**、金秋石榴枝头压”的喜人景象。小香瓜和黑木耳种植经验又在央视二套节目得到了宣传报道,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特别重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利用国家农业开发项目资金,开发万亩方2个;千亩方10个;百亩方100个。硬化机耕路100公里,铺设管道33公里,新打机井1498眼,修复435眼,另外国家的粮食直补,家电下乡补贴等惠农资金,镇党委、政府指派财政、包村干部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和聘请的高级农技服务人员深入到村庄,到田间地头指导粮农、菜农生产。每年举办培训班20多期受训2000人次,建立种植型、养殖型等合作社48个。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从30年前的500多元到现在的5000多元,增长了10倍以上。

  

 三、工业发展方面

  

   改革开放前期,本镇工业发展滞后,几乎无任何工业项目,群众主要以农业种植为生。刚刚过去的35年,是**亭镇壮大工业,引领镇域经济驶入快车道的30年。一是落实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加大培植骨干企业的力度。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政府办企业转变到政府为企业服务的方式上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实行和落实了镇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目标责任制,并建立了工业经济发展激励机制,要求所联系企业年产值增长30%,税收增加15%,规模企业每年要按10%的速度增长。通过制度的实施,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年都要经常带领相关职能部门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企业征地、用电、群众与企业的矛盾、合同纠纷、政策解释等等问题。通过发展,**亭镇现已有各类企业69户,规模(产值达100万以上)企业20户,其中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5户,并且形成了“建材、包装、木器加工、畜禽饲料”等四大主导产业。二是实行全民招商激励机制,保持引资的良好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委、政府一直坚持,凡为我镇成功引进企业的个人,政府按企业固定投资的2‰奖励给本人(此办法不含班子成员)。近几年,党委、政府又自加压力,出台了班子成员招商引资责任制,个人引资不得少于50万元,全镇年引资不得低于3000万元。认真制定并落实鼓励外来投资者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并做好外来企业的服务协调工作,企业招商引资取得了明显效果。改革开放以来,共协议引进资金5.4亿元,实际大为资金3.79亿元,每年以23.5% 的速度递增。仅2012年,协议引资达到5000余万元,到位资金达3000余万元,其中工业招商项目1个5000余万元;第三产业招商项目1个60余万元。为**亭工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止目前,全镇共有规模以上企业5个,目前运营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增强。今年完成2个改扩建项目:1、完成投资1500万元的河南省源丰塑胶制造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和三期扩建选址工作,生产的管材由原来的PVC系列,升级为PE系列。2、总投资5000万元的牧原饲料加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上半年可以建成投产。3、总投资1000万元的**县**镇根发木材加工厂建成投产。目前,企业运营良好,今年又和全国500强企业许继集团签订供应合同,产品供不应求,直接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四、农村社会建设方面

  

   (一)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以完善基础设施为群众办实事为重点,狠抓投入,整体推进,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几年来,我们利用国家“乡乡通”、“村村通”、“一事一议”、“扶贫”项目,完成硬化路面260公里,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彻底解决了过去的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为了调动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多次召开会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实行干部带头,党员示范,激发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在村容村貌整治中参加义务劳动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总计1万多人次,出动车辆5000多车次,清理“三堆”3500多处,垃圾5万多方,清理污水沟300多条15000多米,拆除违章建筑280多处10多万平方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年**镇镇区来共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硬化路面15万平方米,整修排水沟渠1万多米。新修排水沟渠12000米,粉刷墙体17万平方米,建成灯光球场8个,文化大院9个,安装健身器材250多件,安装照明灯332盏,栽种绿化树12000多棵,绿化带3000多米,种植草坪1000多平方米,整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二)努力统筹社会全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的大发展,推动了社会各项工业的协调发展,如今的清化镇,交通更加发达,城镇设施日益完善,自然环境更加迷人,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村村安装了远程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得到先进科技的培训,电话入户率达80%以上,手机拥有率达70%以上。根据县城市村庄发展规划要求,全镇规划设计了6个新型农村社区,目前正在实施的有后仓新村和后朱跨越小区。后仓新村共整合三个行政村,可节约土地2300亩,计划入住2170户,11730口人,共分三期实施。目前,正在施工建房180户,现已竣工170多户。后朱新型农村社区总占地175亩,规划建设24栋5层砖混结构楼房,可入住群众近12000人,节约土地1213亩,已建成居民楼7栋,文化服务中心办公室一栋,标准化篮球场一个,另有2栋居民楼正在建设中。镇域内有豪华宾馆一处,旅社5处,全镇建成农家书屋27个,文化广场6个,各种体育、健身、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全镇中心2所,小学23所,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一所24班寄宿制中学先,教育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投入300多万元,建设了清化卫生院大楼,建立农村合作医疗150多个,农民新农合参合率达98%,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0%以上。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大的提高,80%的农户和居民搬进了美观的庭院或住宅楼,人均住房面积达30多平方米以上,彩电、冰箱、摩托车、高级家具、录像机、放像机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已经进入农家。村村铺设了水泥路。90%以上的村吃上了自来水。全镇在校生1万余人,小学入学率98%,巩固率99%,升学率98%。为了使孤寡老人老有所养,镇里在原有敬老院的基础上再建一所新的敬老院,推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

 (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齐头并进

    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以宣传、讲座、展览、培训、开办市民学校等多种形式,抓好市民教育,提高文明素质;社区每年与驻镇单位和全体居民户签定了“门前三包”责任书;社区管理也从无序到有序再到规范,逐步完善了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建起了“一站式”服务窗口,组建配强“两支队伍”,即社区“蓝马褂”和“红袖套”两支保洁、执法队伍,加强市场秩序综合管理,杜绝了乱摆摊设点,撑杆搭棚和占道经营现象,做到了座商归店,行商归市。设置了小区“三员”,即小区协理员、值守员、小区保洁员。着力解决城区社会治安、环境卫生、流动暂住人口等重点难点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了功能比较齐备、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城镇体系,城区逐步扩大,城镇居民已有近3万余人。在2006年顺利通过了创建市级文明场镇的验收,荣获2007年省级平安乡镇的殊荣。根据县城市村庄发展规划要求,全镇规划设计了6个新型农村社区,目前正在实施的有后仓新村和后朱跨越小区。后仓新村共整合三个行政村,可节约土地2300亩,计划入住2170户,11730口人,共分三期实施。目前,正在施工建房180户,现已竣工170多户。后朱新型农村社区总占地175亩,规划建设24栋5层砖混结构楼房,可入住群众近12000人,节约土地1213亩,已建成居民楼7栋,文化服务中心办公室一栋,标准化篮球场一个,另有2栋居民楼正在建设中。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构筑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1、建设投入。①2012年已投资128万元,新植景观绿化树820株,新修清淤下水道2.4公里,修建北环水泥路4.6公里,2012年4月,争取县政府资金900万元,新修了镇区到大丁张行政村公里7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方便了居民和车辆的出行。②2012年**镇先申请资金革命老区补助资金67万元建成礼堂1座。投资40多万元新建6个高标准手术室和改建了镇卫生院。投资75万元新建了**镇派出所,投资29万元新建了**镇综合文化站。

 2、道路交通。2012年**镇镇区道路总长度为7000米,5年前为4200米,10年前为3000米。镇区公交路线有1条是**至前仓行政村。长途车路线5条,**至**、**至**、**至**、**至**、**至**,全镇通客运车辆的行政村村有9个,占全镇行政村的30%。

 3、市政设施。①2012年投资7500万元,建成日供能力0.3万立方米的自来水供水厂一座,目前新打500米深水井3眼。铺设供水主管网道20000米,铺设支网管道50000米,镇区向农村延伸的供水行政村达20个,占全镇行政村的74%,服务农村家庭11000户达53000人。②全镇已建成污水管网,主干网长度为3000米,其中水泥涵管长度为800米,下水道2200米,基本满足了镇区内排水的需求,镇区污水向东向西排至沟渠内自然阴干,未建污水处理厂。③生活垃圾,镇区生活垃圾由镇环卫队工人每天清运至镇垃圾中转站,经压缩后运输至**县城统一处理。其它行政村垃圾村民倒到统一建成的垃圾池,经村委派人定期清运填埋。④园林绿化。镇区绿化共有公共绿地3200平方米。

 4、公共服务设施。①**镇现有初级中学2所,分别是**镇一中、**镇二中,在校生2300人,小学23所,在校生3800人,②镇中心卫生院于2012年改扩建,投资40多万元新建6个高标准手术室和改建了镇卫生院。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牙科、中医内科,检验设备齐全,新购有X光机、彩超、心电图、多普勒等先进检设备,共有病床83张,全镇医务人员包括村级卫生院室达到140人,为农村医疗和农民的健康做到应有贡献,极大的方便于广大农民的就医。③镇区商贸业繁荣,因**镇紧邻黄泛区,区位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强,商贸业繁荣。镇区内店铺林立、门类齐全、集中商贸市场1个,大型商场超市2个,百货商店23座,各种零售商店438余个,吸引了外省福建、**和省内**、**、**等地外商纷纷来**投资经商,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活和购物,带动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④镇区商业银行网点数有2家,包括**信用社,**邮政银行**营业所。**镇的年储蓄余额连续10多年位列全县第一位。⑤镇区争取1500万元新建了一所24班寄宿制中学,可容纳学生2400余人,明年可以投入使用。⑥**镇建有一个占地2亩的**镇文化站,总投资29多万元,文化站设有电脑、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和健身广场,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5、城乡规划与管理。**镇政府设有**镇村镇建设发展管理中心,共有人员11名,其中有6名专职人员,并且还聘请了2名专业退伍军人组建了市政监察队,负责镇区道路交通秩序,聘请3名环卫工人负责整个镇区的卫生保浩和垃圾清运工作。2010年又投资10多万元,聘请**市规划设计院、规划编制了《**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并经**县政府批准。2012年10月,调整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新编制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新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为9.5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3.8平方公里。镇区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18000亩,镇区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护目标为19200亩。

 (五)积极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全面开展“清洁美化家园”活动。

    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了2个省级生态示范村、7个市级生态示范村,使农民分享生态建设成果的同时,增强农民生态环保意识。一是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整治。按照“清洁美化家园”活动的要求,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分类处理垃圾,开展卫生庭院活动,以卫生庭院推动全村的环境卫生。二是大力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实施以及农村卫生改厕为重点的创建良好人居环境工程。三是规范养殖减少污染和疾病传播。引导农户建设标准化养殖场,改变传统的庭院养殖模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今年5月29日,**市畜牧业发展调研组,深入我镇华光种猪厂调研畜牧业发展情况,并对我镇畜牧发展给予充分表扬;8月13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储亚平主任、王群主任等一行来我镇调研华光饲料厂,华光种猪厂和环境污染治理情况,市委书记徐光、刘继标书记等以及县委书记王田业、县长林鸿嘉等40多人到**镇参观华光种猪场、华光饲料厂和后寨村环境整治成果后,对我镇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四是秸秆利用。今年6月6日,河南电视台大型三夏直播报道组深入到我镇万亩高产示范园,用镜头记录我镇繁忙的三夏生产进展情况和三夏麦收壮观景象。河南电视台三夏直播报道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报道、调查等形式,采取直播、录播、直录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示我镇三夏生产过程,为观众勾画出全方位的我镇三夏丰收景象。河南电视台大型三夏直播报道组,围绕我镇农机合作社与河**通生态板业的合作,扎实做好我镇秸秆再利用工作。以及小麦高产、土地流转、惠农政策的落实、麦收故事等内容进行采访报道。

    

 五、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发展,财力增强,人们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82元,收入的增长,促进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由过去的“老四件”发展为“新四件”。洗衣机、冰箱、彩电等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九五”初期开始零星进入居民家庭的空调、微波炉、热水器,“十五”期间得到快速增加;90年代中后期手机迅速普及,摄像机、健身器、电脑、钢琴、汽车、住房等千元级、万元级、十万元级的商品也进入寻常百姓家。

   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科教工程,培训农民达1.2万人次;5月20日,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共创美好幸福生活”为主题的第十三届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县**镇正式举行。启动仪式上,市科技局、市农科院、市中心医院等有关领导、专家对我镇的科技工作给出了充分肯定,并现场接受群众咨询、指导、发放技术资料、开展义诊、免费赠药等形式向农民群众普及农业种植、养殖、农作物管理、医药保健、抗震防震等方面的知识。本次活动周共悬挂宣传条幅8条,张贴宣传标语50条,展出各类图板30块,发放技术资料6000多份、展出新产品、新品种20多个,现场接受咨询600多人次,接受诊疗服务的人数达120多人次。积极整合基层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力量,注重加强技防措施,在重点单位,重点路段安装监控摄像头,全镇27个行政村已装摄像头160个;发挥社会法庭作用,调解处理各类纠纷129起,大大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了社会稳定。积极开展关爱育龄妇女活动,认真开展帮扶计生户活动,为六十岁以上的独生子女户发放计生奖励扶助金84000元;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每月及时向2743人农村低保户共集中发放低保金24.3万元,集中供养五保户61人,分散供养五保户193人,每月共发放供养金3.6万元。及时公布公开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孤儿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和优待抚恤等工作。今年7月4日**市残联、**县残联联合在我镇后寨行政村隆重举行了捐赠仪式。市里主要领导及县委书记王田业分别对我镇的残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武装、共青团、妇联、工会、安全生产、科技、统计、民族宗教等工作都有了新的成绩。     

     近年来,**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曲艺文化之乡”,被省委、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河南省生态农业示范村镇”、“河南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先进基层党校”。连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政法工作先进单位”、“助残工作先进单位”、“老干部活动先进单位”;“畜牧业发展推进年先进乡镇”;“精神文明先进乡镇”;“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基层党务政务公开先进乡镇”。连年被县委表彰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高效农业发展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六、改革开放35年来的经验

  

    35年的发展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转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打造“风景秀丽,功能齐全,产业联动,美丽宜居”的新型城镇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加快城镇休闲娱乐建设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品口,以产业发展为带动,以城镇建设为载体,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用2-3年时间实现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体现在**亭镇镇有五大成就。一是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二是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四是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五是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清化9万多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总结近30年来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实践表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决策和物质利益问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政策改革也提供了同样的证据。因此,经济上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是农村改革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充分考虑地方财力和群众实际承受能力,按照竭泽而鱼,不劳民伤财,不损害群众利益。

 (二)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包产到户和民营经济,这两个新事物都是农民的伟大创造,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农民所具有的首创精神还表现在借助于市场的劳动力流动,不仅打破了城乡的藩篱,而且为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继续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进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指导,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改正,把农村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三)坚持不懈地抓好镇村干部管理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各项事业。实践表明,近年来,我们推行的“每月工作比比看”、“村财镇管”等一系列管理体制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在全面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同时,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实施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

 (四)是必须坚持以扶贫开发为中心,不断创新扶贫思路,充分调动和激发全镇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五)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这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实践表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决策和物质利益问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政策改革也提供了同样的证据。因此,经济上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是农村改革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亭镇,这座古老而又颇具现代气息的场镇,在过去的战争年代,曾有过为国为民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解放后各个时期,又涌现了大批学有成就、颇有贡献的学者、专家、政坛精英、名闻遐迩的社会名流;改革开放30年来**亭镇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英勇奋斗,奋发图强,书写出了一篇篇华丽篇章,描绘出了一幅幅壮阔画卷,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这些,历史可以作证,人民可以作证!现在及以后时间里,**亭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带领全镇人民,沿着他们的足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改革发展不动摇,以“服务新县城,打造新**亭,建设新农村”统揽全局,认真实施“十一五”规划,进一步做好“经济发展、维护稳定和新县城建设服务”三篇文章,围绕“农业做特、工业做强、商贸做活,稳定安全做实、新县城服务做细”这个中心,为把花荄建设成为美丽、富饶、强盛、和谐的现代化程度高,辐射作用强的新城镇而努力奋斗!

   我们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62000**亭人民的勤劳、智慧,一个文明、高速发展的新县城,一个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新花荄,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