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中药资源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3-01-13 11:15:07

张嘉仪,谭 芳,张安琪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 400065)

资源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

在文献资料中,对中药资源的定义是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还可概括为凡是可供人类直接或间接应用的,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用资源。

中药资源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和矿物药资源。广义的中药资源还可以包括栽种培育的药用植物,以及利用生物技术繁育的生物个体和产生的活性有效物质。

中药资源不仅包括传统的中药资源,还包括民间药(草药)资源和民族药(苗药、藏药等)资源。

中药资源是建立在我国中医药文化基础之上的特殊资源,其含义丰富,与经济学中最核心的经济增长问题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中医药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精华,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川渝地区是我国中草药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

地形、地貌复杂,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极高,孕育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高寒山区还盛产冬虫夏草、贝母、麝香和鹿茸。

大部分药材多冠以“川”字号,如川黄连、川黄柏、川党参、川枳壳、川续断等品种,均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药材。

四川的黄连主要产于“黄连之乡”石柱县,产量约占全国年总产量的60%;
江津的枳壳和枳实、合川的使君子和补骨脂、巫山的庙党和独活、城口的华细辛和味牛膝、涪陵的川续断等道地药材质量上乘,远近驰名,畅销海内外;
酉阳所产青蒿,其青蒿素含量高,是我国优良的黄花蒿种植资源区。

掌握中药资源现状,制定中药资源保护措施,有利于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中药资源的需求与供应

资源短缺是中药资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随着人类对中药资源数量需求的不断上升,加之盲目开采,许多资源已不能支持工业化生产。

目前,已导致30%以上的野生中药资源处于濒危状态,在贸易和利用上受到相应的控制和限制。

重楼、麝香、沉香、白及、甘草、黄柏、厚朴等常用中药材的紧缺已经使得中医药发展面临着无药可供的困局。

中药资源供给问题是中药资源经济学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影响中药资源供应量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药资源的供给能力,二是中药资源供给意愿。

中药资源供给能力与中药资源的生物属性有关,野生药材的供应能力受到资源最大可持续开采量(允许量)的限制,允许量又受到生态环境的限制。

栽培中药材的供应能力受到栽培技术成熟度、种子种苗供应、中药材种植周期等因素的影响。

中药资源供应的意愿主要受到种植收益的影响,如果考虑短期成本相对固定,那么种植收益主要由药材价格所决定。

(二)中药资源的质量与安全

中药资源的质量与安全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种植过程中,一些药农急功近利,过量使用化肥导致药材迅速增肥,但是带来的问题就是药效显著降低;
野生多年才能达到的大小,在化肥的促生长作用下,一年就可以达到。

例如,园参因其个头肥大,长得像萝卜,常常被说成“萝卜参”。

其价格与野山参价格相差上千倍,在中药行业内已经不与野生参作为同一种中药使用。

另外,大多数药材由农户分散种植,在种植过程中随意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现象比较严重。

在流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更是令人担忧。

对颜色不好的药材进行染色或漂白,以改善其卖相;
对质地较轻的药材进行人为添加淀粉、糖、盐类、沙子等,增加其重量;
用劣质药材来冒充优质药材,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

减少原料用量或使用假冒伪劣原料已成为业界半公开的“秘密”。

中药材掺假导致的药品质量问题,极有可能成为继食品安全问题之后又一社会问题。

中药资源的质量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但容易受到市场和制度的影响。

从一定程度上讲,除了疗效之外,制度、市场以及其他任何因素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都是不确定的。

市场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价格产生,价格影响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

由于中药质量的复杂性,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容易引起中药资源质量“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导致中药资源质量下降。

中药资源是生物资源,在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下,中药资源可能会产生更为复杂的质量演化。

制度同样也是影响质量的一个因素,尤其是对质量复杂的中药材而言,不恰当的质量标准可能带来的危害远大于对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

(三)中药资源价格波动

价格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中药资源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从对供给数量和质量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几乎不可能将其与价格的研究分开。

中药资源经济学对中药材的价格研究主要关注中药材价格决定机制问题、影响中药材价格的因素、中药材价格波动的规律、中药材价格的预测和预警、中药资源价格指数等。

中药资源经济学并不孤立地看待价格问题,而是将价格与产量和质量紧密联系起来。

价格虽然是市场竞争和均衡的结果,但同时也决定着市场的走向。

在中药市场中,中成药与中药材价格不对等问题造成的价格失灵已经成为限制中药资源发展的重要问题。

中药资源价格飙升引起药价倒挂,成为药品安全的重大隐患。

资源供需矛盾、通货膨胀、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使得近年药材价格出现成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

银翘解毒颗粒、三七片、复方丹参片等常用药物出现了药价倒挂的现象,原料成本价比最高零售价高数倍。

价格倒挂导致部分基本药物减产甚至停产,三黄片、柴胡注射液等常用药生产和使用已逐年下降,同时,价格倒挂导致基本药物目录制度面临形同虚设的风险。

中药市场价格失灵另一个现象就是:一等货做出口,二等货进医院,三等货进药厂。

即质量最好的中药材都用于国际贸易出口国外,第二等质量的中药材做饮片进医院销售,质量最差的药材都是用于生产中成药。

虽然中药材出口量不大,但是前10%顶级原料基本都出口国外了。

许多出口企业和境外公司,开始大量收购优质原料。海外市场对优质原料市场的瓜分,导致国内市场优质饮片供应不足,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四)中药贸易结构不合理

中药资源国内流通与贸易有着悠久历史和特点,是中药资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资源经济学关注国内中药资源市场集散地形成、分类与分布,同时对比批发和零售市场的规模,分析了未来市场的可能类型,包括期货市场、互联网下的电子商务平台等方向,从经济学贸易理论角度,重新梳理有着千年历史的中药材国内流通集散市场问题。

中药资源国际贸易是以中药资源产品和服务作为交易对象的,在国家间进行交易的出口和进口行为。

中药资源经济学运用国际贸易经典理论,逐一关注了诸如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无形贸易和有形贸易、贸易依存度和贸易潜力等问题,对我国中药资源国际贸易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我国中药国际贸易主要有四种商品形式: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保健品、中药提取物。

中药材及饮片属于初级产品,经济附加值较低,中药提取物虽然比中药材及饮片加工更进一步,但是由于我国出口中药提取物多是粗提物,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提纯程度差,价格并不高。

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药提取物在国外还要经过加工,一般不直接作为药品使用。中成药和保健品是最终产品,经济附加值较高,但是中成药和保健品在我国中药贸易中占比较小,且增长速度缓慢,低附加值的中药材和中药提取物占比较大。

整体来讲,我国中药贸易仍然以资源输出为主,科技含量较低,结构不合理。

(五)中药产业结构落后

中药产业链较长,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中药资源保护、中药材生产、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中药材及中药流通、国际贸易等众多环节,具有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特点。

每个生产环节都存在特有的问题,且每个环节之间又相互联系,整个产业结构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

一些生产模式具有明显的传统特色,如中药的集散地交易、中药的炮制技术等,而一些生产模式则融合了现代化的特征,如互联网等,整个市场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点。

中药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改变现有产业结构的尝试多以失败告终。

目前,中药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一是过度竞争,产业集中度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是缺乏整体规划,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
三是现代化程度较低,生产和经营方式落后。

(六)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困难

中药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充分保护和最小限度消耗中药资源的前提下,市场能够长期稳定地提供数量充足、质量稳定和价格合理的中药产品。

中药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中药产业的发展不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是在保证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最低限度地消耗中药资源。

这就要求中药产业必须从盲目扩大中药资源消耗推动产业发展,转向以提高中药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发展。

中药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困难,主要表现在中药提取效率低下,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中药质量(疗效)控制手段匮乏,治疗优势不明显;
中药材生产加工中浪费现象严重。

(一)重视野生资源保护,建立野生中药资源保护区

中药资源在中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过度消耗和不恰当利用中药资源会导致资源减少甚至濒危,危害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绝大多数中药资源属于生物资源,可以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种方式进行。

就地保护是指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维持和恢复物种在其自然环境中的生存。

迁地保护是指将物种迁移到它们的自然生境之外进行保护,两种保护形式各有千秋,共同构成中药资源的保护体系。

野生中药资源,尤其是珍稀名贵药材,如川黄连、川党参、重楼、竹根三七、江边一碗水、水灵芝等中药和民族药处于濒危状态。

建议进行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同时,开展野生繁育技术的研究。

(二)明确定位,科学规划,注重资源的开发

确定了主要的中药材(道地)种植区,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差异化发展,避免一窝蜂种植现象。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质道地的药材为基础,适当引种效益好的品种。

同时,做好长短期种植结合方式,将市场需求和发展特色相结合。政府在此基础上,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导向与资助,保证药材质量的稳定和高效。

(三)针对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中药价格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资源紧缺进一步导致中药材价格的暴涨和质量的下降。

在中药材价格问题上,中医药行业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

不少专家认为中药材价格的上涨对中医药产业影响不大,尤其是在通货膨胀严重、物价普遍上涨的社会背景下,甚至认为中药材价格上涨是合情合理的。

尤其是一些低价野生药材,其价格与实际价值不相符,应该继续上涨。

中药材价格的涨跌,不只是中药材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经济问题,需要同时考虑全社会的因素。例如,从经济学的效益与价格的角度评价,如果中医药在治疗费用上与化学药基本持平甚至略高,消费者都会倾向于使用中药治疗。

但是如果中药治疗费用过高而成为“贵族药”时,中医药在整个健康市场的竞争力将下降。

另外,价格变动也会导致中药材质量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价格高到一定水平时,中药材市场掺杂使假也逐渐严重。

因此,应该全方位、多学科地综合理解和研究中药材价格问题。

(四)紧密对接区域产业,保障药农经济收入增长和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在保护中药资源的前提下,利用中药资源,加强大健康产品开发及产业链延伸。

积极开拓市场,多样化开发新产品,研发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提高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打造中药养生保健产业。

如以奉节中药材道地种植区为基础,加大保健产品研发力度,利用旅游优势,结合中医药传统文化,构建中药养生保健产业链。

又例如打造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生津功效的川党参保健品、开发中药清凉冷饮及保健养生茶,在兴隆镇等旅游乡镇打造养生饮食一条街等方式。

这样就使得药农经济收入增长和就业形势总体趋于稳定,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中药材种植园区运营模式创新,提高运营管理能力

首先,建立以当地中药资源为基础的数据库,不断补充和更新数据库,加强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化网络建设。

主要监测内容包括:资源分布和保护情况、生长环境、繁殖方式、种群结构、市场需求及价格波动等。

其次,建立中药资源电子交易平台,使交易信息的发布与沟通更加快捷方便,打破地域与行业的限制,为采购提供便利。

同时,还可利用网络交流和沟通方式,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其不仅有助于企业内部的联系,也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广泛地传递信息,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中药资源道地性的特点使得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大宗优良药材的道地产区拥有相对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

当地经济往往因中药材种植进而形成集散、交易中心,中药资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天然禀赋优势。

川渝地区应积极利用其区域合作优势,以道地药材发展为核心,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中药产业高质量地发展,实现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药材中药材中药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2年7期)2022-05-10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期行情农村百事通(2016年23期)2017-01-09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期行情农村百事通(2016年24期)2017-01-07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检察风云(2016年1期)2016-09-10中药夹心面条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6年4期)2016-06-24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农村百事通(2016年5期)2016-05-14全国六大中药材市场最新行情农村百事通(2004年12期)2004-08-24真假药材识别(续)祝您健康(1987年2期)1987-12-30巧服中药少苦口祝您健康(1986年5期)1986-12-30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