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3-03-03 13:25:12

□ 文/黄晓红

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角度,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和特色实践模式,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一体化建设所要求的“一体”不是简单重复的同一体,而是由大中小学思政课不同学段、不同内容所构成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辩证统一体。一体化建设更为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实践中,研究和探索一体化建设衔接机制,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无缝对接。

一体化中首先要把握的是“体”,即发挥思政课政治引导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铸魂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上,就是要把整体性育人目标和要求贯穿于大中小各学段,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政治认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全面成长成才,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政治引导功能的充分发挥,一方面,需要培养和加强大中小各学段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同感,形成各学段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调查发现:各学段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认同感往往来自于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喜好程度,而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喜好往往聚焦于“有趣”“感兴趣”“有意义”“有道理”“思想上的博弈”“能学到知识、锻炼思维”“明事理”“树立正确人生观”“增强政治认识”“思想认知能力的提升”“长知识”“正能量,学到做人道理,了解国家时政”等原因。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规律性,需要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项理论成果,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讲授学习,把握思政学科的理论性、科学性、真理性和思想性。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政课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要遵循大中小各学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成长规律,探究各学段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和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在学习中成长,发自内心地喜欢思政课。各个学段和年龄段的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不同的,对于思政课的认同感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需要研究创新适应大中小各学段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综合运用“传统课堂教学”“多与学生交流互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多媒体和视频资料教学”“研究性学习”“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主题讨论”“小组讨论和分享”“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学生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育教学。

思政课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战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教学要循序渐进地完成知识传授和理论认知、思想感悟、政治认同等基本任务,既要突出各学段特色,强调层次性,又要注重整体性,合而为一,形成“一体”。一体化要求的“一体”,一方面,是要基于“体”而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强调整体性,即在抓住“体”的基础上,做“一”的工作。另一方面,是要辩证地看待一体化中的“一体”。一体化建设所要求的“一体”是一个统一体,而不是同一体,是和而不同,是由大中小学思政课不同学段、不同内容构成的辩证统一体。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或僵化的雷同,而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是我们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层面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无论是立德树人价值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还是政治认同和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既要循序渐进,更要螺旋上升。通过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打通育人体系的纵贯线,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实现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要求在基于“一体”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整体设计中,强调层次性,突出分段,凸显各学段特色。人的成长、成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中小各学段的学生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他们的认知理解能力、心理情感状况、意志承载水平、理想信念追求等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做思政课课程目标的整体规划,要尊重不同学段学生思想认知规律,把握各学段目标的差异性。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
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
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
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要衔接好大中小各个阶段,引导学生从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到思想意识,从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并付诸行动;
从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到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从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到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

目前,我们国家基本构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关照和体现了大中小不同学段的特点和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基本体现了教学内容一脉相承的整体性和不同时期要求螺旋式上升的情况。很多思政课内容在小学阶段属于道德启蒙或德育启蒙课程内容,如民族英雄及其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课本都有初步的设计和展示,对小学生的要求主要是感受和了解,有初步的情感体会和感悟;
到了初中,会有系统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讲解,帮助学生学习基本核心知识,锤炼基本核心素养;
在高中思政课中,本部分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深度挖掘知识内涵和联系。这样将一以贯之的思政课学习内容进行分层设计,对学生学习知识和情感体验来说,不会感觉到陌生和突兀。经过大学阶段思政课程全面系统的学习实践,对于研究生阶段思政课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认知显然是有所裨益的。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在“化”,化是注重衔接性,更多的是要落实到实践中,即在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注重衔接机制研究,在一体化的规划设计中,进行整体建构、整体实践,积极探究大中小一贯性思政课教育教学及特色实践模式,实现各学段思政课无缝衔接。

第一,在教学上注重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匹配和衔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主要是体现在不同层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感觉到低段学习的思政课内容对于后来的学习有帮助,学习内容有所提升。例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这一内容的授课,大中小学思政课、大学本科不同思政课程以及本硕博思政课程,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讲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和讲授,深度逐级加深。例如:在初中思政课中,可以适当展示小学曾经学习过的内容,或在新内容学习的导入中用已有的知识或方法进行问题设计,以便于学生的回顾和知识学习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第二,推动一体化“大思政课”建设,形成一以贯之、层次清晰的思政课特色实践衔接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其中一条是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积极探索如何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进行一体化设计,形成一以贯之、层次清晰的社会实践模式。在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既要考虑作为全学段整体性的统一,又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例如:各学段学生参观北京李大钊故居实践活动,小学生可以学习英雄故事,认识和敬仰革命先烈李大钊;
中学生可以了解李大钊生平事迹及革命活动经历,加深感性和理性认知;
大学生和研究生可以深入了解李大钊作为“播火者”的历史意义和重要作用。

第三,建立和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评价和衔接机制。一是建立大中小一体化思想政治道德素养考核评价机制。目前,思想政治道德素养评价体系多元化建设仍有不足,综合性评价中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评价量化难度较大,开拓育人评价方式,建立大中小学一体化评价方案是思政课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评价要求,评价体系要能够体现学段特点,注重评价过程中各学段的衔接性。二是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综合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每一学段的评价分析要为下一学段的育人服务,完善的一体化评价体系有利于形成思政课长链条育人效应,实现课程育人、评价为人。三是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培养衔接机制。通过螺旋式上升的思政课学习,锻炼不同学段学生思政课学习中的基本素养和关键能力。在不同学段,依据各学段学生特点,遵循不同的教学路径,从感受、理解、认知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全方位、立体化、分层级地培养各学段学生思政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四是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衔接机制。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优化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形成大中小学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组织机构,形成一体化思政课教师交流机制,搭建贯通交流的平台,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交流,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组织基础。

猜你喜欢 学段思政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大学·课外阅读(2022年3期)2022-04-25——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13期)2021-01-14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3期)2020-05-28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5年7期)2015-07-21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