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党团知识 / 正文
邓论试题库及各章课后习题答案
2020-09-04 20:08:40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根据是(D )。
A、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C、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 2. 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D )。
A、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无产阶级专政 C、人民民主专政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D ) A、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 C )。
A、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过程 C、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5.下面哪次会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B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十六大专题)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6.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C、实现共同富裕 D、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问题是(A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8.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C )。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针的决议》 C、党的十三大报告 D、党的十四大报告 9. 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 D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10. 社会主义的一切基本问题之首要的、最基本问题是( A )。
A、社会主义本质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1、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 B ) A、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 D.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高峰 12、邓小平在党的( A )上的讲话首次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 十五大 1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发展是硬道理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两手抓 1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 A、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15 邓小平首次使用“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是在(C ) A、1980年 B、1978年 C、1992年 D 1997年 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 ) A、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1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城乡矛盾 18、我们党正式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是在( C ) A、党的十二届五中全会 B、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 C.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五大 19、我国的改革( C ) 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 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D.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20、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相互关系中( B ) A、改革是目的 B、发展是硬道理 C、稳定是绝对的 D 改革可以不管稳定 21、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是(C ) A、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广大内地的开放 B、从吸引外资到广泛的国际合作 C.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积极参与经济合作 22. 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D )。
A、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B、共产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C )。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与时俱进 D、坚持开拓创新 2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C )。
A、资产占有率 B、量的优势 C、控制力 D、市场竞争力 25.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最低层次的是(B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6. 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是( A )。
A、独立自主 B、自力更生 C、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不称霸,“不当头” 27.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是( A )。
A、教育 B、科技进步 C、可持续发展 D、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8. 掌握我国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并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的是( C )。
A、集体经济 B、公有制经济 C、国有经济 D、非公有制经济 29.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B )。
A、进行战略性改组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引入竞争机制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0.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化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对这些论述的正确理解是(D )。
A、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股份制,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实行股份制 B、资本主义国家的股份制是私有制,社会主义国家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C、公有经济单位入股的是股份制,企业职工入股是股份合作制 D、国家和集体控股,具体明显的公有性;
私人控股具有明显的私有性 31.建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C )。
A、800美元 B、1000美元 C、3000美元 D、9000美元 3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在(C) A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 C 党的十二大 D 党的十三大 33、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B)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改革开放的起步 D 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际 34、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的标准是(B) A 是否符合公有化程度下不断提高的要求 B 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 是否促进社会进步 D 是否实现共同富裕 35、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其核心问题是(C) A 人口问题 B 东西问题 C 南北问题 D 环境问题 36、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D) A 中国共产党八大 B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国共产党十二大 D 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 3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 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C) A 改革 B 稳定 C 发展 D 创新 3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39、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民主党派是(A) A 参政党 B 执政党 C 反对党 D 在野党 40、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D 市场经济是国家干预的经济 4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B) A 共产党专政 B 无产阶级专政 C 工农联盟专政 D 新民主主义专政 4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C) A 民主和法制两大方面 B 理想和纪律两大方面 C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大方面 D 道德和纪律两大方面 4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 A 人民民主专政 B 多党合作制 C 人民代表大会制 D 民主集中制 4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 A 坚持社会主义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5、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是(A)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 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 46、为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我国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文件是(B) A 《中国21世纪议程》 B 《“九五”计划和2010年 目标纲要》 C 《我们共同的未来》 D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4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C) A 所有人都享有民主 B 民主集中制 C 人民当家作主 D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48、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是看其能否(B) A 提高公有化程度 B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实现按劳分配 D 化解社会矛盾 49、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C) A 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 B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 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50、从最终目标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是(D)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实现共同富裕 5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在(C) A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 C 党的十二大 D 党的十三大 52、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B)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改革开放的起步 D 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际 53、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的标准是(B) A 是否符合公有化程度下不断提高的要求 B 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 是否促进社会进步 D 是否实现共同富裕 54、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其核心问题是(C) A 人口问题 B 东西问题 C 南北问题 D 环境问题 55、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D) A 中国共产党八大 B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国共产党十二大 D 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 5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 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C) A 改革 B 稳定 C 发展 D 创新 5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58、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民主党派是(A) A 参政党 B 执政党 C 反对党 D 在野党 59、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D 市场经济是国家干预的经济 60.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B) A 共产党专政 B 无产阶级专政 C 工农联盟专政 D 新民主主义专政 6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C) A 民主和法制两大方面 B 理想和纪律两大方面 C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大方面 D 道德和纪律两大方面 6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 A 人民民主专政 B 多党合作制 C 人民代表大会制 D 民主集中制 6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 A 坚持社会主义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64、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是(A)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 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 65、为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我国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文件是(B) A 《中国21世纪议程》 B 《“九五”计划和2010年 目标纲要》 C 《我们共同的未来》 D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6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C) A 所有人都享有民主 B 民主集中制 C 人民当家作主 D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67、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是看其能否(B) A 提高公有化程度 B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实现按劳分配 D 化解社会矛盾 68、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C) A 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 B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 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69、从最终目标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是(D)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实现共同富裕 70.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D )。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爱国主义 71.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是(C )。
A、促进经济增长 B、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C、扩大内需 D、发展对外贸易 72.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
A、 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B、中国共产党 C、广大人民群众 D、宪法和法律 73.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C )。
A、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 B、力求实现和平统一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坚持高度自治的政策 7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D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75.推进党的作风(作风建设专题)建设的核心是(D )。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C、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的是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其最主要手段是( C )。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思想手段 7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 B )。
A、物质文明 B、政治文明 C、精神文明 D、文化 78 我国民主党派是( D )。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 7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C )。
A、民主集中制 B、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C、人民当家作主 D、共产党的领导 80.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是(C )。
A、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集体主义 8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很重要的一点是( C )。
A、要以意识形态来划线 B、要以社会制度的同异为标准 C、要以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为标准 D、要以历史恩怨为标准 8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C、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83.“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先源于(A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西藏 8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核心和首要原则是( A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 8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 A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民主专政 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社会主义道路 86.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 D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坚持党先进性 D、坚持执政为民 8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 )。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B、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在全民族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D、在全国范围内促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88、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C ) A 非国有化 B 私有化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实行计划经济 89、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C ) A 独立自主 B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9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D) A 爱国主义 B 集体主义 C 社会主义 D 为人民服务 91、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C) A 利用外贸 B 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C 对外贸易 D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9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是(A) A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且不平衡 B 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不高 C 集体所有制经济还不够强大 D 全民所有制经济还不够强大 93、股份企业的性质关键是(A) A 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B 股东投资入股的目的 C 该企业所在国的性质 D 该企业的生产目的 94、我国的政党制度是(D) A 共产党的一党制 B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C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D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C) A 各民族区域自治 B 各民族的平等 C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 各民族的团结 9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A) A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B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两个方面 C 经济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D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97、“三个有利于”标准主要是回答(B) A 什么是社会主义 B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姓“资”与姓“社”的区别 D 姓“公”与姓“私”的区别 98、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今天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D) A 经济不发达 B 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C 健全法制和完善民主 D 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A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 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0、“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A) A 台湾问题开始的 B 香港问题开始的 C 澳门问题开始的 D 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101、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C) A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 处理好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C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 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要渠道 102、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做到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实现的转变是(A) A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B 社会生产方式从内涵型转向外延型 C 经济从低速增长转向高速增长 D 社会生产从简单再生产转向扩大再生产 103、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B) A 爱国主义 B 集体主义 C 大公无私 D 等价交换 104、精神文明建设要贯彻的方针是(C) A 重在建设的方针 B重在普及的方针 C 重在提高的方针 D 重在批判的方针 105.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 路子。(C) A 工业化 B 信息化 C 新型工业化 D 可持续发展 106、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 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C) A 高收入者 B 中高等收入者 C 中等收入者 D 中低等收入者 10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坚持与时俱进。(A) A 关键 B 核心 C 本质 D 标志 108、可持续发展强调(B) A 经济的持续发展 B 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C 经济的快速发展 D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109、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D) A 治贫的权宜之计 B 必然造成两极分化 C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D 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110、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最主要形式是(A) A 对外贸易 B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C 利用外国资金 D 发展国际劳务合作 11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是( C ) A 发展教育与科学 B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C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A ) A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 对当今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C 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D 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基础上提出来的 1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A ) A 政权组织形式 B 执法组织形式 C 司法组织形式 D 行政组织形式 11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 B ) A 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 B 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决定的 D 世界各国人民发展友好关系的必然结果 115、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 A ) A 公有制占主体,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B 指令性计划的经济制度 C 指导性计划的经济制度 D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制度 11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C )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B 我国社会主义的一项政策, C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D 我国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17 、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联系性,其中最根本的是( A ) A 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B 综合国力的标准, C 社会生产力标准, D 市场占有率标准 118 、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A ) A 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C 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 D 商品经济不发达 119、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D ) A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20、市场经济是( D ) A 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B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C 唯一的资源配置手段 D 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 12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它的前提和基础是( C ) A 公平合理,互利互惠 B 平等互利,互通有无 C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 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 122、20世纪头20年,是我国大有作为的( C ) A 高速发展时期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C 重要战略机遇期 D 新的历史时期 123、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A ) A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 概括了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 C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24、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B ) A 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 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 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 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12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B ) A 坚持与时俱进 B 坚持执政为民 C 保持党的先进性 D 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26、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C ) A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 加强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C 保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 健全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作风 127、“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 )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 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128、当代世界的和平问题是指( A ) A 在较长时间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B 人类消灭了包括局部战争在内的一切战争 C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D 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的和平共处 12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 ) A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B 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 在全民族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D 在全国范围内促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130、我国在社会主义社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C ) 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131、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B ) 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132、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这是因为农业( B ) 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D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3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是( C ) A 发展教育与科学 B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C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34、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 C ) A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 B增加资金和资源投入量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D增加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 13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B ) A 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 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136、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起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才能( A ) A 反映价值和供求的变化,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B 保持价格与价值一致,实行等价交换 C 适应市场供求变化,实行经济协调发展 D 促进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应有的权利 137、根据市场经济和WTO的通行规则,我国将对外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这意味着外资企业在税收负担上将( D ) A 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 B 继续实行现有的优惠政策 C 课以比民族企业更高的税负,以保护民族工业 D 与国内其他经济成分一样,公平税负,平等竞争 138、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C )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139 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 D ) A 强调解放思想, B 提出实事求是, C 强调发展生产力, D 强调与时俱进 140、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C ) A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 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中国共产党和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14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D ) A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B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C 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4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 ) A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实现祖国统一 C 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小康 143、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D ) A 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 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 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 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是主体 144、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为( A ) A 为人民服务, B 诚实守信, C 爱国主义, D 团结互助 145、关于市场经济的优势的判断,以下哪个观点是不正确的( C ) A 有灵敏的信息反馈处理机制 B 有更强的激励机制 C 有较好的公平公正机制 D 有好的自主创新机制 14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就是( A )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47、“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论断,指出了( B ) A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C民主和法制的紧密关系 D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 148、在全国人口总数只有8、9﹪的55个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大代表数的14、36﹪,这说明( D ) A 我国已经形成了新型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 个少数民族享有当家作主,行使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 C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可靠保证 D 我国各族人民拥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14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B ) A 共产党的一党制 B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D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二、多项选择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 ( CD )。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 D、怎样建设党 E、理论创新 2.邓小平理论是( ABCDE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B、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C、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E、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3.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特点是( ACE )。
A、低水平 B、高水平 C、不全面 D、全面 E、发展不平衡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包含的要点是( ACDE )。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社会公平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ACDE) A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B 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 C 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D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 E 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6、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ABCDE) A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 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D 是党领导的又一次伟大革命 E 是社会主义由初级阶段转向发达阶段的重大举措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BCDE) A 中国的权力机关之一 B 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D 我国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 E 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 8、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这个科学论断的特点是(ABCD) A 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 B 把解放生产力同发展生产力统一起来 C 突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D 在动态中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E 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 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BC) A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改革 B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 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 原有经济体制自我完善和发展 E 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 10、邓小平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里的“不够格”指的是(CDE) A 我们搞的不是社会主义 B 我们还不具备条件去搞社会主义 C 我们的社会主义还不是马克思从理论上讲的那种高于资本主义的崭新制度 D 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只是处在初级阶段 E 我们的社会主义还没有摆脱不发达状态 11.我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客观趋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是(ABC )。
A、着力加强第一产业 B、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 C、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D、大力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E、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2.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ABCD )。
A、效率优先 B、兼顾公平 C、公平优先 D、兼顾效率 E、效率与公平兼顾 1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是(ABCDE )。
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环境污染少 E、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4.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 AC )。
A、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B、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外向型经济转变 C、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企业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 E、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 1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其重点是抓好( AE )。
A、基础设施 B、结构调整 C、产业结构升级 D、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E、生态环境建设 16.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ABCD )。
A、互信 B、互利 C、平等 D、协作 E、发展 17.在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66.8亿股份中,作为国有企业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拥有40亿股,法人股和公众股10亿股,外资股16.8亿股。这种股权意味着该股份制企业:( ACDE )。
A、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B、体现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 C、扩大了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D、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 E、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18.我国多党合作的方式有(BCDE )。
A、 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B、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 C、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D、 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E、 就有关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重大问题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 1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 (CD )。
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 C、为人民服务 D、为社会主义服务 E、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20.中国共产党是(ACD )。
A、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 B、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先锋队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E、全世界无产阶级先锋队 21.之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它(BCDE) A 是对根本制度的又一次革命 B 是对旧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C 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 D 是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所起的作用而言 E 是从改革引起中国社会各方面变化的广度和深度而言的 22.下列范畴中属于经济杠杆的是:(DE) A 经济法 B 经济计划 C 经济政策 D 价格 E 税收 23.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观点的有(ABE) A 民主首先或主要是指国家制度 B 作为国家制度,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C 民主就其本质而言是多元主义的 D 民主就是人人享有自由 E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BCD) A 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 B 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 公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E 公有经济在全国所有地方都占优势 25、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AE) A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B 经济发展由速度型转变为效益型 C 经济类型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 D 经济发展阶段由农业占主导地位转变为工业占主导地位 E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6.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AB )。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B、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C、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D、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 E、信息化与工业化齐头并进 27.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AE )。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 D、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有机结合 E、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8.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三者关系是(ADE )。
A、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B、改革要有新突破、发展要有新局面、稳定要有新举措 C、改革、发展和稳定都要有新创造 D、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F、 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9.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主要应该看他们的( CDE )。
A、有没有财产 B、有多少财产 C、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 D、财产是怎样得来的以及怎样支配和使用 E、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30.我国现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 DE )。
A、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B、适度从紧财政政策 C、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D、积极的财政政策 E、稳健的货币政策 31. 加强制度建设,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BD )。
A、制度化 B、规范化 C、法制化 D、程序化 E、公开化 3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有机地统一 (ADE )。
A、坚持党的领导 B、以德治国 C、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D、人民当家作主 E、依法治国 33.“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ACE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 E、是否有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 B )。
A、按劳分配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D、按资分配 35.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是( A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的是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其最主要手段是( C )。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思想手段 37.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CDE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新民主主义过渡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8.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观点的有 ( ABD )。
A、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指国家制度 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民主就其本质而言是多元主义的 D、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E、民主就是承认人人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39、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BCD) A 工业 B 农业 C 能源和交通 D 教育和科学 E 第三产业 40、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是(ABCDE) A 抓住机遇 B 深化改革 C 扩大开放 D 促进发展 E 保持稳定 41、下列所有制形式哪些属于公有制经济(BCE) A 个体经济联合体 B 集体经济联合体 C 国有经济联合体 D 私营与个人经济联合体 E 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成分 42、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在香港实行(ACE) A “一国两制” B 政治协商 C 港人治港 D 民主集中 E 高度自治 43、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观点的有(ABD) A 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指国家制度 B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C 民主就其本质而言是多元主义的 D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E 民主就是承认人人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44、我国要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包括(ABCDE) A 商品市场 B 金融市场 C 土地市场 D 劳动力市场 E 技术、信息市场 4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有(ABCDE) A 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C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不发达状态 D 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E 初级阶段要有上百年的时间 4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有(ABCD) A 坚持和完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E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7、之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它(BCDE) A 是对根本制度的又一次革命 B 是对旧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C 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 D 是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所起的作用而言的 E 是从改革引起中国社会各方面变化的广度和深度而言的 4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的含义是 (AE )。
A、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我们需要走回头 D、这是补资本主义的课 E、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49. 新世纪我党要完成的三大历史任务是(ADE )。
A推进现代化建设 B、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C、从严治党 D、完成祖国统一 E、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50.实现海峡两岸直接“三通”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在,这里的“三通”是指(ABD )。
A、通邮 B、通商 C、通电 D、通航 E、通报 51、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ACDE ) A 权责明确 B 决策民主 C 政企分开 D 管理科学 E 产权明晰 5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有(ABCDE ) A 经济关系市场化 B 企业行为自主化 C 宏观调控间接化 D 经营管理法制化 E 保障制度社会化 5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原则是( ABC ) A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民主集中制 D 人民民主专政 E 多党合作制 54、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 ABCD ) A 开放的市场 B 统一的市场 C 有序的市场 D 竞争的市场 E 自由放任的市场 55、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点任务是(ABCDE ) A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B 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研究 C 实施重大高新技术工程项目,促进高科技成果产业化 D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 E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56、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ACE) A 体现时代性 B 勇于探索 C 把握规律性 D 研究新情况 E 富于创造性 5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 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ADE) A 共产党执政规律 B 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C 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D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E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58、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包括(ACD) A 民主监督 B 制定国家的法律 C 政治协商 D 参政议政 E 指导各阶级地方政府的工作 59、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ABD) A 立党之本 B 执政之基 C 治党之策 D 力量之源 E 兴国之道 60、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 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DE) A 不成熟的 B 不富有的 C 低水平的 D 不全面的 E 发展很不平衡的 6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 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ABE) A 制度创新 B 科技创新 C 教育创新 D 体制创新 E 文化创新 6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的伟大民族精神(ACDE) A 团结统一 B 和睦友好 C 爱好和平 D 勤劳勇敢 E 自强不息 63、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 的基本国策。(ABD) A 计划生育 B 保护环境 C 发展教育 D 保护资源 E 治理整顿 64、确立 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ABCD) A 劳动 B 资本 C 技术 D 管理 E 服务 65、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各国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 的新安全观。(ABCD) A 互信 B 互利 C 平等 D 协作 E互惠 66、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ACDE ) A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对公有制经济起着有益的补充作用 C 要予以积极鼓励和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D 对满足人们多样化需要,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E 其广大从业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67、以下不属于按劳分配的有( BCD ) A 国有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 B 乡镇企业劳动者个人通过投资入股获得的报酬 C 个体户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 D 科技工作者凭借其知识产权获得的报酬 68、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括(ABCE ) A 团结统一 B 爱好和平 C 勤劳勇敢 D 舍身取义 E 自强不息 69.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 ABC ) A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 把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D 毫不动摇地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E 毫不动摇地坚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地位 70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 ACD ) A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B 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C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D 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E 改革是补资本主义的课 7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 BCE ) A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 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 它是由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D 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 E 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7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ABCDE ) A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C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D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E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73、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ABC ) A 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B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E 进国有企业改革 7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完善的政府职能包括(ABDE ) A 经济调节职能 B 市场监管职能 C 经济管理职能 D 社会管理职能 E 公共服务职能 7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策有( ABCD ) A 坚持和完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E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76、个体生产经营收入,按其性质来说是( BCDE ) A 按劳分配收入 B 劳动所得 C 包含有一定的资产收益 D 包含有一定的经营收入 E 个体私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77、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观点的有( ABD ) A 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指国家制度 B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C 民主就其本质而演是多元主义的 D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E 民主就是承认人人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78、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必须是(ACD ) A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B 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 C 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D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E 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79、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成为(ABC ) A 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B 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C 具有经营性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综合单位 D 国家行政机构的下属单位 E 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主体 80、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ABCDE ) A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B 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目的 C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D 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E 要以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重要结合点 三、辨析题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答: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两者有着显著的不同。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解决的是共产党执政条件下理论创新问题。
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就是要解决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再不需要经过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错的。尽管我国现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是仍然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需要进行长期的、大量的工作,要有一个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长期的努力。我国还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条件;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
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
4.第一产业所占份额趋于减少,第二产业先迅速增长而后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则逐步增加,那么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应是第二、三产业而不是农业。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看,农业仍然应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这是因为: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表现在,农业不仅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②就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看,我国农业技术基础还相当脆弱,农业生产还比较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如果得不到加强,就很难支撑其他产业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将失去物质基础。因此,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早日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将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
5、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始终没有变。
不对。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划分大致为两个时期。一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一段中国共产党对台的基本方针是武力解决,但不放弃和平争取,统一以后实行“一国一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出现了有利于和平统一祖国的新局面,为适应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做了重大的调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即成为新时期对台方针的核心内容。所以说我党对台方针是一成不变的。
6. 判断改革是否成败关键在于看是不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错的。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
正确。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得到保护是正确的,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其相适应的是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8.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错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性质,它只能是公有制,非公有制本身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它只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我国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但市场机制要发挥作用,计划机制也要存在,并且二者要做到有机的结合。
这种说法正确。在社会主义大生产的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形式;
计划经济是通过中央计划直接调节资源配置的资源组织形式。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调节手段,各有优点和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把计划体制和市场机制的优势和长处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10、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制企业占多数。
错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就是要完善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错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是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而不是完善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
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即还处于前现代化阶段。
正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深化,是衔接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说明我国已经接近了现代化水平,但还没有达到现代化的水平,所以说还是处于前现代化阶段。
13、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正确。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对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上 层建筑进行调整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因而是社会主义社会发 展的根本动力。
14、“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答:错。“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评介显然过高。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错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则是指公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只存在于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阶段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 四、简答题 1、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①这个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②这个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③这个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④这个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这一根本制度;
(2)我国的社会 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不能超越这一阶段。
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产权清晰。企业财产的最终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划分是清晰的。
权责明确。作为最终所有权拥有者的股东和作为法人所有权拥有者的企业,对公司的责任和权 利是十分明确的。
政企分开。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管理科学。企业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结合起来;
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国家宏观调控,更为有力更有成效。
5、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核心内容是: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经济发展上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6.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简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①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②坚持了经济发展与主体价值的统一 ③注重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④体现了强烈的机遇观 ⑤强调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8.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内容及其确立的客观必然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这一制度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实现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分配关系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具有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把人们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10.“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步,用10年的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这一步主要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为后十年经济振兴打好基础。第二步,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在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3简述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意义。
11.“一国两制”构想有哪些重大的理论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一国两制”构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理论。“一国两制”构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平共处理论。
12.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的关系。
第一,说出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内容。
第二,指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是其在生产力方面的表现。
第三,社会主义本质高于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13.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辩证关系。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15.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力量。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6、简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7、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其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①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时常经济的客观需要。
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④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18、我国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
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的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 19、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①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②为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③指明了在实践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④在政治上增强了对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0、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坚持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的统一,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从哪几方面着手? 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1.5分)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5分) 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1.5分) 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1.5分) 22.加强和改革党的建设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1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1分)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
(1分)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力的领导层;
(1分)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1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1分) 23.简述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意义。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第一,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
(1.5分)第二,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1.5分)第三,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
(1.5分)第四,是保障国家稳定,维护社会秩序的客观要求。(1.5分) 24.简要分析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5.怎样理解我们现在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是指现在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是指人均GDP只有800-1000美元,还处于小康的下限;
所谓不全面,是指现在还只是基本满足人们生存性的需求,远没有能满足发展性的需求,社会保障不够健全;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别。我们还要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有哪些要点? 26.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27.如何理解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是由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次是由我国的发展现状决定的,尽管五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准也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再次是由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条件决定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现代化。
28.什么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什么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主要依靠增加资金、人力、物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提高产量或产值的那种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经济建设中,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行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取得的经济增长。
29.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应该加强提高哪些方面的执政能力?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应该加强和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30.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31.怎样理解全面的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32、 为什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始终;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观点中的核心和灵魂,是理解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 关键;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思考和解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问题的逻辑出 发点 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特征是什么? 第一, 在所有制方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 在分配制度方面,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第三, 在宏观调控方面,坚持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4、简述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 基本理论:即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 论问题。就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党的十五大加以重申的九条。
(2) 基本路线: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5.十五大和十六大强调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十五大和十六大强调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是:要有利于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6. 怎样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37.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什么? 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家于人;
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
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
38.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及其科学论断的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科学真理,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完整地再现了社会主义客观本性和系统规定,具有理论上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地统一起来,有利于我们克服以往在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上的两种错误倾向。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39.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科学真理,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完整地再现了社会主义客观本性和系统规定,具有理论上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地统一起来,有利于我们克服以往在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上的两种错误倾向。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40.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成果从本质上来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是统一的科学体系。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他们都把关心群众切身利益,满足实际需求,视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在思想基础上是一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它们的精髓。这条思想路线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条红线。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他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上是一致的。
在对根本任务的认识上是一致的。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
41、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坚持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
42、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方法是什么? 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
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领导地进行;
不搞政治运动;
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特征是什么? 第一, 在所有制方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 在分配制度方面,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第三, 在宏观调控方面,坚持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44、 简述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 基本理论:即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 论问题。就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党的十五大加以重申的九条。
(2) 基本路线: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 基本纲领: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纲领和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文化纲领。
4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及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 党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两者的逻辑关系是:坚持“两个基本点”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两个基本点也是相辅相承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
46、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本质和核心又是什么? 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本质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五、论述题 1.谈谈如何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根据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须做到: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2. 试比较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从时代背景、历史依据、现实依据、理论基础等四个方面来比较两者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指出相同与不同。
3.试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⑴科学是反映客观规律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是科学在生产中的运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要素,它渗透于生产力的三个实体性要素之中,可以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物化于劳动资料之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管理手段。
⑵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①它对现代化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引起生产力成倍和跳跃式发展。②它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在现代生产中,首先是科学的发现和突破,而后应用于生产过程,开辟大批新产业。③它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的决定因素。
⑶这一原理的意义:它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高科技,振兴教育,“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③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4. 根据十六大精神,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本质和核心,是精神文明的灵魂,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5.联系实际谈谈“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性。
所谓“三农”问题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十六大报告指出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地位,也是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
发展农村经济,就是要在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同时,逐步发展规模经营,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增加农民收入,就是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通过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6. 试述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但在其实形式上尚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
已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但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离发达的社会主义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
已经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但在现实生活中活该有许多非社会主义的思想存在,科技文化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整体国民素质不高。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这种状况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不足的方面尚未发生根本转变,因而,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就初级阶段长期性而言,并非指永远处于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由下列因素决定:一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的中国,必须用整整一个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二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和面临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从现实国情上,虽有二十多年的发展,但仍旧处于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要把我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要实现现代化,要走完发达国家曾经走了几个世纪才走完的历程,没有一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是难以完成的。三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所决定的。一方面,随时代的变化,现代化的水平和标准已发生很大变化,更高更难;
另一方面世界范围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在各国都加速发展的情况下,要赶上发达国家,即使中等国家发达国家,缩小彼此间的差距,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7、邓小平是如何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科学内涵、理论、实践意义是什么? (1) 形成:是认识基础 (2) 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概括,是实践基础。还要阐述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的四个阶段。
科学内涵:(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最根本的内容摆在首位。要求阐述邓小平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2)从生产关系来讲,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3) 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基础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部分要求学生回答公有制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回答现阶段的分配不公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意义:(1)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要求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历程来分析。(2)为我们坚持公有制有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3)澄清了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许多模糊认识,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8、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和意义。
产生背景:(1)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
(2)三个代表是根据党要承担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任务提出来的;
(3)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不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科学内涵:三个代表抓住了党建问题的关键环节;
三个代表的核心是要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长期指导思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个代表最终要体现在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近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新时期党性和党的先进性的新概括;
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库 第一章 导论 (一)、知识练习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三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1)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第三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江泽民。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邓小平理论是在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2)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4.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
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怎样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一脉相承:立场、观点、方法、精髓一致 与时俱进:有创新发展 2)、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 3) 3)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什么?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二)、操作题 1、以公仆角色,根据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拟一篇就职演说词 (要求:在自我介绍、谈感想、体会、表态、谈设想、方案时要体现公仆的群众观点、创新精神、先进性等精神风貌) 2、调查了解当前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有哪些?在今年的两会报告中提出了哪些新举措? (医疗、教育、农业、住房、就业等) 3、学习并解读十六届五次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寻找解决就业问题的突破口)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知识练习 1、.邓小平在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过程中发表的、被誉为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的文章是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 2.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邓小平是怎样重新确立这条思想路线的? 答:(1)“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把它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一度遭到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率先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支持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大讨论,发表了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3)、在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的主要观点有: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
不解放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
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是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3、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相互关系。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主观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2)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为了达到实事求是。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并不等于随心所欲,而必须与实事求是相联系,不能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中,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
4、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答:(1)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
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不能离开这三个标准去抽象谈论社会主义 ;
不可以把那些既可为“资”服务又可为“社”服务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排斥;
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绝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二)、操作题 怎样看待校园考证热?( 1)、从人才市场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校园考证热的必然性,肯定考证是与时俱进的的做法。但应注意校园考证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分析校园考证热)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知识练习 1.简述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答:(1)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目标;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这两大目标是互为条件的。
(2)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条件的。如果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就无法实现共同富裕;
如果企业立即实现消灭剥削和同步富裕。搞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必然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经济发展受到挫折,带来共同贫穷。因此提高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物质基础。
(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为什么邓小平要反复强调这一问题? 答:(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反复思考和强调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
(2)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搞清这一问题,是为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3、简述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基本观点。
(1)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2)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
(4)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4、简述把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2)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4)发展生产力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级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只能靠发展生产力来解决。
5、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2)、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所谓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操作题 根据你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谈谈你对家乡发展的建议?(发展是硬道理;
要坚持科学发展)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和基本纲领 (一)、知识练习 1.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当前最大的实际是( 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任务是 (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 发展生产力 )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的相互关系是 ( 经济建设是中心 ;
改革开放是动力;
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保证 ) 6.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 7、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 );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纲领 ) 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 ( 改革是动力 ;
发展是目的;
稳定是前提 ) 9、如何全面统一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含义:①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2)原因:①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
②要用相当长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③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3)意义:①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
②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就要求我们埋头苦干。
③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
10.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1)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它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氏的利益和命运。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起着三方面的政治保证作用:一是保证有一个坚定的政治方向;
二是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
三是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为。
11.如何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统一? 答:(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这两个基本点互相贯通、互相依存。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使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新的时代内容。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2.试论如何理解我国的国情及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答:(1)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贫乏,最大的国情是我国正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党的基本纲领。(2)当前,我们必须把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一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脚踏实地地做好阶段的每一项工作,为实现党的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3)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
离开现实而空谈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1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2)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3)遵循“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操作题 1、谈谈你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解(提出;
内容;
意义及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在今天你如何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3、对入学以来学习方面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知识练习 1、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2)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3)我国目前的改革不同于社会正常发展中的一般性变革,而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的变革。
(4)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5)改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改革决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是什么? 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
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 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4.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经济发展以利用外资为主;
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
赋予特区政府较大的自主权;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5.如何正确理解“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断提高,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必须要求突破国界,发展成为统一的世界市场,由本国范围发展为世界范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掌握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生产本国所需的所有产品。每一个国家,都要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也迫切需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
6、如何认识和看待对外开放所带来的资本主义消极因素的影响?怎样防止和克服这些影响? (1)必须承认,对外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会有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进入。但是,这不可怕,有办法克服。
(2)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因为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强大的国家政权对引进的外资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就改变不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3)要防止和克服开放所带来的资本主义消极因素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第二,必须对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影响保持警觉,进行抵制和斗争;
第三,要采用法律和教育的手段来抵制和克服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影响,一手抓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一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答:(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在坚持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资金发展民族经济;
(2)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因为:①我国是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权利,决不允许别国干涉;
②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依靠别人,必须立足于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
③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鼓励我们奋发努力;
④取得外援要付出代价,如果放弃自力更生,就会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利。所以,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绝对不能动摇的,这是我们的基本点。
(二)、操作题 1、结合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谈谈你对我国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建议(信心-成就;
深化和扩大过程的建议:改革与互利共赢意识,国家经济安全、警惕和平演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出去、引进来) 2、如何谋求更快的发展? 1)、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
引进来与走出去 2)、坚持改革 3、以厂长角色谋划企业发展路子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知识练习 1.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是 ( 低投入 ;
低消耗 ;
高质地 ;
高产出 ;
高技术)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 ( 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 3.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要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 ;
可持续发展战略) 4.1988年,邓小平曾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这就是 (沿海地区要率先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内地要顾全大局;
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候,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要服从这个大局) 5.邓小平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
世界 ;
未来 ) 6.农业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在(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
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
农村是工业晶的主要市场 ;
农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农产品是重要的出口产品 ) 7、简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
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重点有三个: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战略步骤是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8、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业经济,(试述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必要性)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出口产品;
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
农业发展又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2)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安定。
(3)我国农业生产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
9简述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
(1)邓小平认为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
(2)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前进,当然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10.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答:(1)第三产业的兴旺和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寥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 (2)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有利于加快经济芡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
第三,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我国就业压力;
第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一 11.发展地区经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意义何在? 答:(1)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2)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
(3)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4)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都有重要意义。
12、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和当前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 (1)邓小平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和条件,运用事物的不平衡发展规律,提出了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
(2)这一战略构想的内容是:沿海地区利用有利条件和时机,较快地发展起来。但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地区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
(3)这一梯次推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使沿海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并带动了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了。
(4)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在于:它可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13、简述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内涵。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
(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作用。
(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4)高科技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中国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14.试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措施。
答:(1)科教兴国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科学分析和总结历史及发展趋势所提出的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和科技放在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2)必须加快科技进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
要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加大科技事业投入;
贯彻经济建设依靠科技的方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盛衰,民族强弱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战略问题。
15、简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2)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3)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操作题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你个人未来的发展及你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规划设计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一)、知识练习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2、决定所有制结构的是 ( 生产力发展状况) 3、.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 ( 资本或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4.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5.混合所有制是指 ( 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混合而形成的所有制) 6.股份制是公有还有私有,关键看 ( 谁掌握控股权 ) 7.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国有经济 ) 8.在改革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控制力上 )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0.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 ) 11 .计划和市场 ( 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 1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 (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13.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主要运用(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1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人分配的主体形式是(按劳分配) 17、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 18.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 (社会主义公有制 ) 19、某人到一集体企业担任厂长,按合同规定,除工资外,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获取5%的报酬,今年他得到了 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 (经营风险收入 ) 20.邓小平说,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 21.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 社会保险 ) 22.社会保障是 (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23、近年来城乡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它的特征主要有( 是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集体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有效形式 ;
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
共同分配劳动成果,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24.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
依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经营;
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经营活动与公有制经济有着密切联系 ) 25.市场经济的共性是 ( 经济关系市场化;
企业行为自主化 ;
宏观调控间接化 ;
经营管理法制化;
保障制度社会化 ) 26.市场机制的长处和优势是 ( 能通过价格和竞争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经济效益好的环节中去;
实现优胜劣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改善管理;
各种信息反馈较灵敏,促进产需及时协调) 27、规范收入分配,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有(保护合法收人 ;
取缔非法收入;
整顿不合理收入 ;
调节过高收入) 28.生产要素分配包括(资产收益 ;
资本收益 ;
信息收益 ;
科技收益;
房地产收益 生产要素分配包括 ( 资产收益和资本收入 ;
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房地产收入 ;
科技收入 ;
信息收入) 29.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 ( 平均主义 ;
两极分化;
同等富裕 ;
同步富裕;
平衡发展) 30.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社会救济 ;
社会保险 ;
社会福利 ;
社会优抚;
社会互助) 3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如何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
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2)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和调整所有制结构过程中,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有较快发展。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是消除过去那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的必然结果。公有制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动摇,非公有制经济还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33.怎样认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答:(1)它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3)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国有经济的比重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34、试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容纳不同的所有制经济。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3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I)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点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不是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而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手段和方法。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③计划和市场要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于:①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它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②解除了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
③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6、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有: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37、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1)主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8.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分配方式的种类。
答:(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
(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
(3)资产收益;
(4)社会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
(5)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
3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的 特点是什么? 答:(I)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主体,但不是社会主义惟一的分配原则;
(2)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3)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问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
(4)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40.如何规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 答:(1)依法保护合法收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获得的一切收入。(2)取缔非法收入。对以非法手段争取利益的,必须坚决取缔,并依法严加惩处。(3)整顿不合理收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理收入的因素。(4)调节过高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的手段主要是税收,目前主要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并准备开征遗产税等税种。此外,还要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得以满足。
41简述邓小平关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
(2)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谋取暴利。
(3)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先富要帮助带动后富,不搞两极分化。
4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允许和鼓励按生产要素分配?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一切生产要素都要通过市场配置,一切生产要素的使用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有偿使用。
(2)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3、如何正确理解“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根本原则。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
2)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带动人们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至少应起到这样几个作用:第一,示范作用。第二,帮助作用。第三,带动作用。
3)共同富裕是目标,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捷径。
44、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所谓效率,主要是指经济效率,即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就与效率的关系而言,公平可以理解为平等,主要指机会的平等和收入的平等。
2)效率优先、注重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承认差距,合理拉开个人收入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的是效率优先。
3)强调效率优先,不是不讲社会公平。公平问题解决得不好,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效率的提高。
(二)、操作题 1、调查了解你家乡居民收入来源 2、“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政策,拟订一个增加收入的家庭(或个人)计划 3、调查了解各类市场,比较它们的异同。
4、调查了解党和政府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 5、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看法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一)、知识练习 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的属性,归根到底因为它是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 2.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是 (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 ) 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人民当家作主) 4.民主首先和主要是指 (国家制度 ) 5.政治体制是指 ( 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 ) 6.我国的国体是 (人民民主专政 ) 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 民主集中制原则 ) 8.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 参政党 ) 9.邓小平认为,我们实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与西方国家的“三权鼎立”制度相比,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 议政合一,不受牵扯,总的效率是高的 ) 10.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 民主集中制原则 ) 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 ( 政权组织形式 ) 13.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 14.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 ( 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 15.实施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法制 ) 16.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7.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说明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 18.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 (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 1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 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 ;
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
它们的形式是一样的;
它们承担的历史任务是一样的) 2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原则是(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民主集中制 ) 21.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目的是 ( 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
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 22.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是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3.如何理解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1)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是无产阶级在一定阶段上所要争取的目标,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的国家制度;
(2)民主与社会主义是不可分的,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3)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富强、民主和文明,其中包含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
24.简述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
答: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
(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的对象来看.参加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且在一定历史时期中还有民族资产阶级。被专政的对象只是极少数敌对分子。
(2)在政党关系上,实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3)从概念的表述看,与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相比,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更适合于我国的国情 25.简述人民政协的性质,主要职能 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始终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政治协商,主要是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中的最大事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协商。
(2)民主监督,主要是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26、简述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本身存在着弊端,必须进行改革。
(2)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政治体制改革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27、简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体制改革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2)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根据我国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
(3)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28、我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权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了政权真正掌握在人民手里,就必须以一定的形式将人民组织起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人会制度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自己团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权力。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自己的组织,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各级政权机关;
②全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一切国家机关,包括行政、司法机关:③人民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决定全国及地方一切重大事务。
2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是什么?如何转变政府职能? 答:(1)政府的职能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行政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2)实现政企分开;
分离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制定法律法规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以适应政企分开和政府国有资产所有权与宏观经济调控权分离的需要。
30.试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鲜明特点。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又不同于一党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其鲜明特点主要有: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各民主党派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形式,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l必须以宪法为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31、为什么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决定的?实行这一制度有什么意义?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决定的。
第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二,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错的,早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第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民族实行互相帮助、共同繁荣。
(2)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力;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进步;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32、试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五,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操作题 1、假如你是一个厂长,你如何实施管理?(民主、依法、科学) 2、与时俱进地理解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分析社会思潮明辨是非的能力。
3、当上级的指示不符合法律规定时,如何正确处理法、权、情的关系?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一)、知识练习 1.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 ( 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 ( 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 4.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三个面向”的,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 ( 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 (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7.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 ( 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 8、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 发展教育和科学 )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导人民培育的利益观是 ( 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 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提倡集体主义。提倡集体主义,就要反对 ( 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 ) 11.邓小平在1986年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段话强调了 ( 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必要性) 12.邓小平在不同场合,提出过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这一系列“两手抓”方针中,关键是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 13.江泽民提出要“以德治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 (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
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就是要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以立为本 ;
持之以恒 ;
贵在落实 ;
务求实效) 15、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答:(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叉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3)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经济的昌盛,政治的民主,也包括文化的繁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6、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理想建设两个层次的划分及其意义是什么?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把革命理想划分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两个大的层次。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最高理想。
(3)将理想划分为两个层次,有利于我国从实际出发,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
13、简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
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4.在当代中国,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是统一的? 答:(1)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2)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今天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的爱国者,都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只有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才能实现改革胜利、民族振兴。
15.简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答: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二)、操作题 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是什么?在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中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八荣八耻”: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内涵的准确概括。
2、、试依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谈谈你对根治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建议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有哪些?结合专业实际谈谈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如何做到诚信? 5、企业文化建设调查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祖国统一理论和方针 (一)、知识练习 1.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 ( 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 2、.英国殖民主义者宣布占领香港的年份是 ( 1841年) 3.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强行占领澳门半岛的时间是 ( 1849年 ) 4.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周恩来 ) 5.邓小平称赞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是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6.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修改权属于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 ( 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8.1995年1月30 B,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讲话是(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 9.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 (通过政治谈判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 10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基本内容:(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
(2)实行“两种制度”。
(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意义:(1)“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稳定、繁荣。
(2)“一国两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4)“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
11、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答:(1)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
(2)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容许外国干涉。
12、简述台湾问题的性质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必要性 答:(1)台湾自古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949年后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暂时分离,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2)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民族感情问题,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分裂是违背民族意志的。 (3)美国等外国反华势力长期插手台湾问题,支持“台独”势力,阻挠中国统一大业,以达到把台湾从中国领土上分离出去的险恶目的。 (4)用“一国两制”方式解决统一问题,台湾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会改变,台湾人民没有任何损失。
(5)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的趋势,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统一。无限期地拖延统一,是所有爱国同胞不愿意看到的。中国人民完全有决心、有能力解决台湾问题,台湾分裂势力阻挠祖国和平统一的图谋必将遭到最终失败。
(二)、操作题 1、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对策建议。
2、谈谈你对解决各种争端的对策建议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国际战略和国防建设 (一)、知识练习 1.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 2.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 (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 3.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 (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是 ( 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家是 ( 中国、印度、缅甸) 6.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 (对外贸易 ) 7、进入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8.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多极化 ) 9.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和平与发展 ) 10.当代世界的和平问题是指 ( 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 11.当今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 (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12.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 ( 科学技术的竞争 ) 1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是 ( 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
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 1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 ( 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真正的不结盟 ;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1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的关系是 ( 和平是发展的条件;
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 ;
发展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是核心 ) 16.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是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7.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有(经济发展以利用外资为主;
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
赋予特区政府较大的自主权;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18如何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科学论断的深刻内涵。
(1)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是关系到全局、带有全球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它反映了世界形势发展的大趋势,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迫切希望。
(2)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3)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谋求自身发展的问题。这也是关系到整个世界发展的问题。
(4)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阻碍,和平与发展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19.如何正确理解“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答:(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断提高,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必须要求突破国界,发展成为统一的世界市场,由本国范围发展为世界范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掌握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生产本国所需的所有产品。每一个国家,都要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也迫切需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
2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我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
第一,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只有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科技成果,才能发展自己,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
第二,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长期闭关自守,把我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人才,以克服我国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知识不足等困难;
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趋利避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可以参加国际经济、科学、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交换,有利于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经济、科技信息;
可以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发挥后发优势,在较高的技术基础上发展经济,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程度的差距。
21如何认识和看待对外开放所带来的资本主义消极因素的影响?怎样防止和克服这些影响? (1)必须承认,对外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会有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进入。但是,这不可怕,有办法克服。
(2)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因为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强大的国家政权对引进的外资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就改变不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3)要防止和克服开放所带来的资本主义消极因素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第二,必须对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影响保持警觉,进行抵制和斗争;
第三,要采用法律和教育的手段来抵制和克服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影响,一手抓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一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独立自主:(1)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2)真正的不结盟;
(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维护和平:(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
(3)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操作题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答:(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在坚持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资金发展民族经济;
(2)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因为:①我国是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权利,决不允许别国干涉;
②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依靠别人,必须立足于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
③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鼓励我们奋发努力;
④取得外援要付出代价,如果放弃自力更生,就会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利。所以,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绝对不能动摇的,这是我们的基本点。
2、谈谈你对当今世界局势、我国的国家地位及应对措施的认识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领导核心和根本目的 (一)、知识练习 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键在于 ( 维护和加强全体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 2我国知识分子是 (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3.我国的个体经营和私营业主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 建设者) 4.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 ( 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 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 ( 大陆范围内联盟是主体 ) 6.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7.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社会主义性质的 ) 8.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 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集中制 ) 9.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 (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10.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11.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是 ( 把党建设成为更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 12.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
批评与自我批评 ) 13、为什么说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1)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本不相容的。
(2)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党,葬送人民的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14.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要明确和把握的几个方面是什么? 答:(1)要把反腐败斗争置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之中,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大工作力度,努力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2)要把反腐败斗争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位置,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并同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3)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反腐败,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蔓延的土壤,既要对已经出现的腐败现象,采取有力措施,一项一项地进行治理,又要深入研究滋生腐败的深层原因,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4)要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抓起,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模范遵守法纪,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加强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健全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带领群众勇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15.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答:只有坚持党的领导:(1)才能保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2)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3)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正确调节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向前发展;
(4)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5)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6、简述当前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特点和基本任务。
答:(1)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使命,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各方面力量,特别是发挥各民主党派、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作用,共同努力。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
(3)这两个范围的联盟构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整体,体现了中华民旅的大团结。前一个范围的联盟是主体,主体巩固发展、坚强有力,后一个范围的联盟才能巩固、扩大,整个统一战线才能巩固发展,蓬勃兴旺;
对后一个范围的联盟团结得越广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越有利。
(二)、操作题 1、以入党申请书的形式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谈谈统一战线的作用。
猜你喜欢
- 2024-01-16 廉政知识考试题库
- 2024-01-15 2024年XX县领导干部廉政知识考试题库
- 2024-01-04 2024年(10篇)关于党务知识考试题库【优秀范文】
- 2023-08-06 2023年小学生国防知识教育6篇(完整)
- 2023-08-03 2023年度夏季四防知识5篇(精选文档)
- 2023-08-02 植物知识小百科4篇
- 2023-07-14 七一知识题库(258题)【优秀范文】
- 2023-07-13 2023年“三抓三促”行动应知应会知识集锦
- 2023-06-17 2023年党团知识竞赛主题
- 2023-05-08 了解一些全身麻醉的知识
- 搜索
-
- 2020年第三季度思想汇报范文 09-12
- 党员政治生日感言六篇 08-11
- 信访工作流程风险点及风控措施 10-18
- 某银行党委班子成员2019年度民主生活会 06-10
- 党群部部长岗位职责 10-14
- 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专题民主生活会 02-12
- 党务日常工作清单(分工) 03-13
- 派出所辅警队伍管理制度 03-13
- 2篇“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自查 09-04
- 党政办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07-14
- 网站分类
-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