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经验交流 / 正文
流动人口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2020-04-11 15:40:56 ℃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工作现状及对策
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成就,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财富的迅猛增长,导致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贫困群体即成为民政部门救助的“弱势群体”,据统计,这部分人数达到1.4亿,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10%。而弱势群体的流动直接影响到社会管理工作。探索弱势群体的流动状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解决办法显得非常重要。
一、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
1、流动人口现状。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五保户”供养、灾害救济以及临时救济、大病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在保障最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改革开放造成人口流动加大,人户分离严重,一部分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作选择、子女教育方面,而且在养老、医疗、住房等收入和支出保障方面都享受不到本地城镇职工应有的福利保障待遇和公民权利。数量众多的流动人口中,有一部分属于弱势群体,他们从农村来到县城,收入低、保障弱,脱离了地缘、亲缘的支持,在县城里面临着失业、财务丢失、伤病等风险,有时候还成为偷盗、诈骗、抢夺、伤害等不法侵害的对象。而且其中不少特殊群体面临的风险更大,处境更为艰难,包括部分妇女、儿童、老年人、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刑满释放后无家可归人员、呆傻智障人员、走失人员、上访人员、拾荒人员等等。这些人几乎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各种困境和威胁,很容易陷入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生活无着的境地。
据测算,全县常年有七、八名流浪人员或精神病患者需要救助。
2、社会救助制度现状。我国建立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已具有一定的基础。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自同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同时废止了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正式建立。这是一项针对城市流动人口而设立的社会救助制度。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管理,建立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将全国原有的收容遣送站转变成救助管理站,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救助管理站909个。据有关资料,从2003年8月1日到2004年11月30日,全国共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67万人次。
3、建立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效益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意义重大。这种救助是在受助者最为难的时候雪中送炭,施以援手,在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中具有十分鲜明的兜底性特征。这种救助不但能够维护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益,而且能够缩小贫富差距,缓和城乡矛盾,协调社会关系,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社会风气,进而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消除和化解部分社会矛盾,因而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因此,作为民政部门,应尽快建立针对流动人口遇到特殊困难情况下的紧急社会救助制度。
二、现行流动人口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进步与局限
我国现行流动人口社会救助管理制度是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办法较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多次颁布的救助管理办法有明显的进步,即由强制性的收容遣送转变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由过去的权力政府,强调控制、管理,转变为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第一,救助管理制度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流浪乞讨人员,认为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遇到了暂时困难,而不是他们的本性有问题,不再把流动人口作为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不稳定因素来看待。第二,在对对象看法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工作方法也由管理转变为服务,即帮助生活无着者度过困难,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而不是管制,救助机构不再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力。第三,该制度给予流浪乞讨者向救助站求助的自由,规定他们的合法权益不能侵犯,从而把受助者的选择置于重要地位,这体现了现代社会救助制度“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和对人的尊重。第四,该制度反映了政府的责任意识,从经费保障到提供服务,政府基本承担了大部分责任。该制度还通过对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的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救助站的责任义务,使被救助人员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得到保障。体现了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是政府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个人责任观,这符合现代社会救助的主流的意识形态。
但《救助管理办法》的形成时间较短,受到原有体制等方面的一些影响,特别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理念和需要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第一,该制度延续了城市和乡村分别对待的路径,明确指出救助对象仅为“城市”中的流浪乞讨人员,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虽然以城市中居多,但农村里也存在,如此规定未能公平对待所有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第二,救助条件难以把握,没有把生活无着的人员列入救助对象,而是规定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对什么是“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但没有明确“流浪”和“乞讨”应该是二者兼备还是只具其一,受助人员的范围依然模糊。按照民政部《实施细则》规定,救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1)自身无力解决食宿;(2)无亲友投靠;(3)既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又不享受农村“五保”供养;(4)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现实中,真正同时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人员比例很小。因此,从工作实际出发,如何合理界定救助对象显得比较困难。
第三,对流浪乞讨人员中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和管理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大多数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常年脱离家庭在外流浪,历经曲折,他们的生存环境也使他们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造成心理健康状态不佳。为促使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回到社会,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这方面应是今后我国着力加强的工作之一。
第四,《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对受助人员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人,救助站应当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拒不接回的,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但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但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等原因,还有一些受助人员家属和部分流出地省市对于此项工作比较消极,接送难度较大,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第五,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延续了收容遣送制度将救助人员送返原籍,由户籍所在地政府安置的思路。这是受目前形势所限而作出的选择,因此这项制度强调政府、家庭和社会三者责任有机结合,特别是流出地政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才能保证这项制度有效实施。然而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出地多是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他们负责解决返家受助人员的生产生活困难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有一定困难,这使得一些弱势群体的权益无法得到十分有效的保障。如何建立起全国有效的救助网络还需要做很多工作。而且,强调返回原籍使救助管理站倾向于提供其返回原籍的乘车凭证,限制了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管理站后的去向。
最重要、最现实的一点,就是我县至今没有社会救助站,也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包括儿童、老年人、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上访人员等等的流浪人员无法真正得到救助。
三、对流动人口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对策
第一,调整和转变观念。要转变对穷人的看法和态度,不能简单地把穷人的贫穷归结为个人原因,也不能把救助穷人单纯地看作是增加政府和社会的负担,而应看作是政府和社会的应尽之责,是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客观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将救助与慈善等同起来,提倡人道主义,这与我国传统中儒家仁义学说、佛教的慈悲观念和因果报应说以及民间的道教思想一脉相承,很容易推广和被接受。但现代社会的社会救助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仅仅以人道主义作为思想理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慈善虽然是一种善心、一种情操,却无法持久,因为它不是经常的,也不是固定的,所以很难承担起救苦救难的责任。人道主义的救助完全出于怜悯心、同情心和慈悲心,但与现代救助制度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救助者需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完全依靠其内在的道德、情感因素和主观意愿实施救助,不具有强制性,因而救助行为具有主观性,财物的来源没有保证,无法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救助多为个人行为,缺乏有效、充足的财力保障,救助者即使愿意提供救助,也要受到自身财力、能力的限制,无法持久、经常、固定地提供救助。三是即使救助者具有救助意愿和救助能力,也会因主观因素对被救助者进行选择,无法保障遇到困难的人都得到救助,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四是救助者与被救助者不平等,救助者没有救助的义务,救助行为显得高尚,而被救助者是被怜悯、可怜、同情和施舍的对象,得到恩惠,因而有可能使救助带有一定条件。
第二,完善救助管理制度。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救助管理办法》,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扩大救助覆盖面,将虽没有流浪乞讨行为,但因各种原因已经处于生活无着境地的流动人口都列入救助对象,积极予以救助;要尽快建立受助人员接送机制,完善接送程序和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基本生活权益。
民政部门要从特殊困难群体的特殊需求出发,逐步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救助方式,丰富救助内容,实施人性化的救助。除日常救助外,要针对不同类型受助人员的生理、心理、文化水平、个性特征进行必要的物质帮助,特别是积极开展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特殊救助,争取逐步做到“分类救助,按需施救”。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实现人性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根据我县实际和发展需求,应加快社会福利院和社会救助站建设步伐,落实供养机构、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
另外,还应研究制定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助人员实施救助管理的具体政策规定。要针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制定保护性、约束性的救助服务、治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工作措施,推动工作的规范化,体现社会的温暖。同时要强调建立流动人口的危重病人救治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工作程序,疏通经费渠道。
根据我县实情,应当由公安部门和民政部门共同负责救助,由公安部门提供帮助返乡,民政部门提供经费。
第三,实施重点救助。要重点对流浪乞讨人员和精神病人给予救助。从源头上,各乡镇、村组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城乡低保工作,提高保障准确率,对重度残疾人困难家庭、精神病患者家庭给予保障,确保这些群众在亲人的监护下合理流动。同时,加大扶贫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引导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在城市,应当逐步给予符合相关条件的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降低他们在城市就业的门槛;而当他们失业或陷于生活无着时,纳入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覆盖范围。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医疗、工伤、教育、养老保险等各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各种制度的有效衔接,建立起公正、积极、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最根本之道,则在于加快社会结构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并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通过完善基于公平和公正的社会政策,普及国民待遇原则,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6
/
猜你喜欢
- 2024-01-18 2024年主题教育经验做法(范文推荐)
- 2024-01-17 2024xx分公司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集团公司)
- 2024-01-17 2024年度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 2024-01-16 廉洁从政研讨交流稿
- 2024-01-16 经验交流:五抓五强五提升,夯基固本促发展【完整版】
- 2024-01-16 经验交流:凝聚思想,党建引领促发展【精选推荐】
- 2024-01-16 主题教育交流发言
- 2024-01-15 2024年经验做法: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完整)
- 2024-01-14 2024年机场经验交流:向中心聚焦,为发展聚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双一流”目标(范文推荐)
- 2024-01-14 经验交流:加强国企合规建设,促进国资健康发展
- 搜索
-
- 2020-2021年度个人年度党性分析材料 10-26
-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 10-17
- 2020年组织生活会专题学习心得范文 10-12
- 性生活论坛 性生活经验交流区()范本 08-11
- 2019年度公安局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 08-21
- 全职妈妈复出简历范文【简历自我介绍】 01-09
- 预备党员考察情况(四个季度) 06-10
- 英文日期写法 02-02
- 目前涉法涉诉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点 04-10
- 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 07-02
- 网站分类
-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