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会议发言 / 正文

当前建筑工地存在的治安隐患及防范对策

2020-07-25 00:40:20

  当前建筑工地存在的治安隐患及防范对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建筑大军奋战在各个楼盘、大厦、路桥、广场建设上,他们为城市发展绘就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了压力和困难。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广大干警积极探索解决新途径和新办法,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新举措,日夜奋战在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的第一线,对流动人口实行亲情化管理与服务,拉近了与流动人口距离,融洽了彼此间的感情,提高了流动人口在治安管理工作中的参与率和回报率,提高了他们对公安工作和民警管理的认同感,我结合几年来的社区警力实践,就当前建筑工地存在的治安隐患及防范对策谈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当前存在的治安隐患

 当前建筑工地总体治安形势还是比较好,但是发展不平衡,一些建筑工地还经常地发生一些治安刑事案件,给我们这座城市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建筑工地是外来民工聚集地,人员流动量大,变更频繁,客观上讲给管理带来了难度。建筑工地分打桩、土建、浇注、装饰、安装、收尾等几个流程,而每道工序所需的劳动量不同,因而用工数不断变化,流动量频繁,人员变化快,临时用工现象在每个工地屡见不鲜,给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民工中不排除有藏污纳垢的违法犯罪分子混杂其中。

  (二)建筑工地财、物比较集中,侵财性案、事件呈多发态势。工地建筑装饰材料进出量大,电路、管线贵重物品多而杂,往往在施工过程和工闲时随意摆放,易被盗或流失;民工住宿集中且条件相对简陋,钱财保管易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加上有些民工素质差,内盗现象时有发生,这类案件一旦发生,现场和提取物证难度大,破案十分困难。

  (三)建筑施工本身是高危险行业,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近来,我们经常在一些报刊媒体上看到一些建筑工地发生重特大伤亡安全事故,有的事故甚至是群死群伤,给多个家庭带来悲惨和不幸,给社会带来不稳定,而这些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后,给警方处置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成倍的工作量,如果处置不好,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治安纠纷。

  (四)建筑工地会引发其他事端。当前一些建筑工地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新建楼栋影响到周围居民的切身利益,如噪音、灰尘污染、阳光权益等问题,引发居民与建筑工地发生争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建筑工地的责任人经常用建筑工人出来与居民对峙,并时常发生械斗。还有施工每一阶段结束后是否按时结清材料款、工程款、民工工资等,也是发生群体性事件的一大诱因。

  (五)工地管理不规范引发治安事端。建筑施工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劳动强度和技术要求又不尽相同,加上有的工序分包到小组,各组之间不时发生矛盾,很多工地往往木工组是一个同乡本土人,土建组又是另一地方人,这类在同一工地中有来自几个地区的民工,导致一些建筑工地出现了“**帮”、“河南帮”、“苏北帮”等,相互之间为同乡、小团体利益发生群体性事端。再有一些建筑工地如今把一个大项目分成若干个子项目,工地同时有十几家施工单位,有的工程还层层发包,给建筑工地造成混乱的秩序,给工地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增加了工地上矛盾和纠纷,有时还引发相互打斗。

  (六)建筑工地的民工业余生活贫乏枯燥。民工都是离家远到建筑工地所在的第二故乡,他们成天在一个相对封闭的院墙里忙于重体力活,每天工作达十几个小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工闲之余他们的情感生活显得比较失衡和枯燥,酒后滋事,赌博,嫖娼是民工职业引发较多的治安隐患。今年我市曾发生过民工醉酒与人引起矛盾纠葛的群欧事件。这说明在新形势下,治安管理如何针对民工新的精神需求而要调整新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究竟如何有效地堵塞这些漏洞,解决这些困惑,落实一套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建筑工地不发生不安全的事故和案件。我认为应抓好“三个转变”,建好“四项责任制”。

  首先要抓好“三个转变”:

  一、转变把建筑民工当成是外地人、农民工,当成与社区居民“两个群体”,“两种管理模式”的错误观念。建筑工地的外来人员,他们为我们这座城市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位市民,都要平等善待他们。特别是公安机关要依靠政府部门,把流动人口纳入社区管理服务,与社区居民一同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一同开展入户走访调查,并积极争取政府综合治理、民政、计划生育等部门支持,对他们进行法律、就业培训、卫生与科普宣传,实现由歧视向关爱的转变,增强将流动人口作为弱势群体的服务意识。

  二、转变管理、服从、限制的旧观念,树立主动关心,排忧解难的新型警务理念。长期以来我们对建筑工地往往是制约性,排斥性的严管,伤害了民工的感情,拉大了公安机关和民工兄弟之间的感情距离,结果是工作难深入,得不到民工们的支持和配合。应多服务,勤登门,把安全送进工地,送到每位建筑工人心中,做到情报信息掌握在先,矛盾问题疏导在前。

  三、转变建筑工地人口管理是临时管理的误区。正因为建筑工地的治安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上门服务,将工地流动人口底数摸清楚,依靠工地管理方建立情报信息员、治安调解员建立安全管理小组,使人口数据准确、情报鲜活、动态情况随时被我掌握,从而牢牢抓住斗争主动权。

  其次要建好“四项责任制”:

  一、建立流动人口长效管理责任制。民警勤上门登记,工地管理方勤申报变动,实现两个互动,这需要民警工作深入、细致,确保人口资料为打击斗争服务和享用。流动人口包括建筑工地流动人口是公安机关各个警种各部门共同任务,做到各部门齐抓共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建立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制。依靠工地内部管理,制订各项规章,如《会客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宿舍管理制度》、《财物保管制度》等,强化内部管理,公安机关要随时检查漏洞,制订、下发整改意见通知书,并帮助建筑工地一同加以整改和完善。

 三、建立情报信息互通责任制。对工地产生的各种矛盾,公安机关要依靠工地管理方及时掌握,及时疏导,采取相应对策。对周边工地和单位居民区发生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情报信息,责任区民警应及时上门通报,以便工地管理方针对性加强防范,堵塞漏洞。

  四、建立定期检查责任制。对建筑工地一定要定期检查,这是民警的职责要求,也是不断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各建筑工地的社区民警要建立一本安全检查台帐,在深入社区工作时,要经常到建筑工地看一看,查一查,看建筑工地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查有没有切实整改和解决问题。检查中,民警要善于发现问题,对查出来的问题要记录在案,及时跟工地管理方交流,对重大问题要一着不让地抓着不放,直到抓出成效。对检查整改后的问题,民警要及时在警务平台上进行登记,只有使检查形成制度,富有成效,才能使建筑工地上的各种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也才能争创平安工地的实现。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