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入党材料 > 入党自传 / 正文

国开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考试3

2020-05-23 00:00:42

 试卷代号:1395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试题(开卷) 论述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获得了从一国到多 国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曾占世界人口的1/3,领土面 积达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 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曲折。在严峻的考验而前,中国共产党成功 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为世界社会主义增添了光辉。请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说社会 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长期的历史过程?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 路的多样化?(100分) 一、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长期的历史过程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个生长、成熟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社会 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个从低到高、从初级到高级的很长的 发展过程。我国历史发展是跨越了资本主义的成熟发展阶段,由半 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貢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由于资本主义在旧中 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相对薄弱。

 因此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逐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有两层含义:

 一是社会主义,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 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初级阶段。也就是说中国的社 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发展的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 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 客观规律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经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 中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也需要较长的过程。在经济文化发展比较 落后的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 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社 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 现结束,大约需要一百年左右的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以后,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从国际范围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制度还有发展 余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长期共存,长期竟争。由于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技、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革命,加快了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头,使得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 水平的国家之间的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 且充满矛盾的整体,对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方面带来深 刻影响。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既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竞争, 加快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发达国家的资本在世界扩张,扩大资本 主义的影响提供了途径。但是,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固 有的矛盾。资本主义越向全球扩展,它也就在更大的范围造就自身 灭亡的社会力量。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可以判断,经济全球 化的发展,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这 种历史趋势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逾越,企图超越这个阶段,就要受到惩 罚。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这种过渡时期的长 期性和艰巨性缺乏充分认识,错误地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看成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开始,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结果违背了 历史发展的规律,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反而延 缓了历史进程。苏联在1936年宣布实现社会主义,1961年宣布已 经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时期”。在我国,从20世纪50年 代开始,就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口号。从1958 年开始,提出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认为“巩固社会主义”就是停止 向共产主义前进。这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左”的错误,对世界 社会主义运动造成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

 二、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化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列宁在谈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时指岀:“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 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 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 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各个国家的生 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 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 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 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 的现实原因。

 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一,探索社会主 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第二,探索社 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 的路”。立足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是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 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要点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理论来源、理论品质及世界观方法论。

  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观: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根本属性:运动。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5.意识的本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

  本质: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条件:第一,从实践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6.联系的基本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8.矛盾的基本属性。

  对立属性(斗争性)和统一属性(同一性)

 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0.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1.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2.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即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13.认识运动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的飞跃到理性认识,也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第二次能动的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1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特点是直接性。

  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推断、推理。特点是抽象性和间接性。

  1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观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一方面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一方面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广度和深度有限度。

  16.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尺度。

  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17.社会存在及其基本要素。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8.社会意识及其独立性。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1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2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的内涵,其一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在此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最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上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2.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2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存在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4.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一因素。

  25.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两个方面。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26.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8.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②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9.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30.资本的本质及其划分。

  本质: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

  划分: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中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不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31.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②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32.资本的有机构成。

  定义: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C:V表示,其中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

 (1)相对于过剩人口形成

 1.有机构成提高导致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甚至绝对减少。

  2.劳动力供给日益增加

 (2)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33.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

  剩余价值,当它不被看作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而商品价值从W = c + v + m转化为W = k + m,现在进一步转化为W = k + p,掩盖了利润的来源。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它们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这种现象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百度的)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课本上的)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