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入党材料 > 入党程序 / 正文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学概论》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82)

2020-12-06 16:03:3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学概论》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82)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10分)

  1.在下列中国现代早期著名思想家中,对社会学贡献最大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章太炎

  2.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是(

 )的代表人物。

 A.情境定义

  B.符号互动理论 C.“镜中我”理论

  D.拟剧理论

  3.(

 )是指群体内部成员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A. 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次级群体

  D.初级群体

  4.家庭传统功能中的(

 )在城市家庭中已基本丧失。

 A. 抚育功能

  B.生产功能 C.赡养功能

  D.消费功能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

 A. 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

 A. 城乡融合

  B.城市贫民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在对越轨行为的研兖.中,有一种理论认为一个曾犯过罪的人,在出狱后因为被视为“潜在的犯罪人”,所以容易再次犯罪。这种理论是(

 )。

 A.拟剧论

  B.标签理论 C.文化传递理论

  D.冲突理论

  9.“非典”初期,某些地方政府对病情未予公开,使人们对“非典”的传言更信以为真。这实际上就是集群行为产生因素中的(

 )。

 A.结构性助长

  B.结构性紧张 C.诱发因素

  D.社会控制机制

  10.基于资本、技术等经济因素的向外扩张,是导致世界规模的统一市场和跨国公司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

 )。

 A. 现代化

  B.狭义全球化 C.开放型社会

 D.广义全球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1.公认的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奠基人是(

 )。

 A.孔德

  B.马克思

  C. 涂尔干

  D.韦伯

  12.以下描述属于社会资本特征的是(

 )。

 A.关系性

  B.无形性 C.可转让性

  D.弥散性

  13.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较,社会组织特征有(

 )。

 A.成员关系亲密

  B.明确的行动目标 C.成员不可替代

  D.规范的制度

  14.按照产权的不同,经济制度可以分为(

 )。

 A.私有产权制度

  B.公有产权制度 C.集体产权制度

  D.混合经济制度

  15.按照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类型,社区可以分为(

 )。

 A.亲缘社区

  B.同事社区 C.邻里社区

  D.朋友社区

  16.(

 )是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定型化的描述。

 A.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

  B.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

 . C.出现了更多的阶层

  D.阶层之间的流动减少

  17.社会控制体系中的非正式控制包括(

 )。

 A.风俗习惯

  B.宗教信仰 C.伦理道德

  D.社会舆论

  18.以下属于行动人群行为的有(

 )。

 A.暴民

  B. 表意人群 C.偶合人群

  D.骚乱人群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9.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社会生活的技能与规范,获得个性,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20.集群行为:是指许多人面对某种共同的刺激而表现出来的相对自发、缺乏组织、难以预料、没有固定规则和很不稳定的行为。

 21.代际流动:一个家庭不同世代间社会地位或社会位置的变化指的就是代际流动,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层向别的阶层流动。

 22.社会控制:简单地说,就是为了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对可能危害社会秩序的越轨行为和社会问题进行预防和抑制的机制。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23.简述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与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有哪些区别?

  答:“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与“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两个小类。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十人以上群众自发参加的、主要针对政府的群体聚集事件,其间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暴力冲突、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指的是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并没有受到直接损害或威胁,却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参与这种事件的主力。

 “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指的是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大多数群众是因为其利益受到直接损害或威胁而成为参与这种事件的主力。

 在行动目标和组织机制上,“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与“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别。就行动目标而言,“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是为了实现群体直接的利益诉求。而在“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中,许多参与者与事件无直接利益关系,多是由于当地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情况长期存在。

 人们借群体性事件发泄不满情绪。就组织机制而言,“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一般彼此熟悉,形成了一定的组织结构,甚至有明确的领导者。而在“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中,许多参与者只是临时起意加入,组织化程度比较低。

 24.越轨和犯罪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越轨,就是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具体地说,就是个人或群体在行动中不遵从自己所属的群体或者社会中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规范。犯罪行为是被国家法律明令禁止、对其他成员或社会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就越轨和犯罪的关系而言,多数犯罪行为都是越轨行为,但越轨行为中属于犯罪的却相对要少得多。

 第一,有些行为既是越轨也是犯罪,如谋杀等多数的犯罪行为。

 第二,有些行为是犯罪却不一定是越轨。比如赌博。

 第三,还有很多越轨行为不是犯罪,如艺术家们不修边幅并不是犯罪。

 25.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

  答:第一,从经济基础来看,城市社区的成员职业门类多样,以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为主,社会分工非常精细,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因此,城市社区的成员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依赖。

 第二,从人口结构来看,城市的经济活动促进了人口集中,城市社区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

 第三,从社会结构来看,城市社区成员之间的异质性突出,在职业和生活方式上差异比较大。因此,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化程度比较高,社会分层结构复杂多样,社会流动性也比较强。

 第四,从社会关系来看,城市社区成员的社会互动多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所以,虽然城市社区中人们的互动强度和频率都比较高,但多数社区成员彼此之间并不相识。城市社区成员的社会网络只是松散地联结在一起。

 第五,从社会控制来看,城市社区秩序的维持主要依靠法律等正式的规章制度。一方面,由于城市社区成员的异质性,城市社区成员在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非正式控制不如在农村社区有效。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同时也是国家各级行政机构的所在地,各种规章制度对城市社区的控制力度和效果都远强于农村社区。

 第六,从社区文化来看,城市社区的文化比较多样,因此城市社区成员相对比较容易容忍和接受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念和行为。城市社区对异质性的容忍和接受在某种程度上也鼓励了城市社区成员积极创新,甚至敢于标新立异。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6.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单位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尤其是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走向的改革以来,单位制度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第一,单位与成员经济关系的变化。这构成了单位制度变迁的基础。计划体制下的单位对于其成员是一种全面承包的关系,即单位为其成员几乎提供了经济所需的各个方面。而作为一种社会交换,单位成员也将个人的权利全面让渡给了单位。市场转型以后,单位内部的非市场机制受到重大冲击,单位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由流动资源,单位成员自由流动的空间也不断扩大。

 第二,单位从对人的全方位控制,逐步转变为只是对人们职业活动的控制。市场转型前,中国的单位不仅是人们职业活动的场所,而且是人们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的场所。单位已经侵入了其成员生活的各个方面。市场转型以后,单位内的关系逐渐由初级关系转为次级关系,单位逐步向单一的就业场所转化,单位的许多功能逐渐社会化,尤其是社区组织正在居住环境、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人口正在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

 第三,单位从涵盖城市中的大部分人口变为仅能涵盖城市中的部分人口,原来被单位所容纳的一批成员被甩了出去,这些成员包括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新增失业人口等。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单位制度尽管发生了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但它并没有马上解体。事实上,单位制度的变迁中同时出现了弱化和强化的两种倾向。所谓弱化,是指单位在市场的冲击下,其内控力越来越弱了。所谓强化,是指由于单位有了更为明显的独立经济利益,单位为自身向国家争利益的现象更突出了,而单位成员尽管在政治上对单位的依附大大降低了,但在经济上对单位的依附反而加深了。当人们所需要的社会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得通过单位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资源,就只有以自己对单位的服从来交换所需要的那些资源。尽管市场改革强化了国家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之间依赖关系的双向性质,但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占优势的一方仍然是国家和单位。单位在未来进一步的市场改革中是否会演化为纯粹的职业组织,还有待观察和分析。

 27.请结合实例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

 答:当代中国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可以通过六个层面的演化过程来说明:

 第一层为结构问题层。这是指由结构性利益失衡造成、弥散在事发地区的“气”。失衡与弥散是这层“气”的基本特征。在一个牵连广泛、影响深远、关系复杂的社会大转型中,出现较为普遍的利益失衡问题,这本来不足为奇。但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社会目前在市场转型中并没有建立起足够充分的利益诉求机制,同时也还缺乏建设“安全阀”制度的敏感性。许多基层政府习惯于用高压手段来处理利益纷争。利益受到损失或威胁的一些底层群体不仅实际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心中的怨气还无从发泄,造成心理严重失衡,官民对立的情绪较为普遍。威权体制这种结构性因素决定了利益冲突和心理对抗常常难以通过制度化、理性化的方式来化解。很多情况下,底层的不满一方面在高压下遭到压抑,另一方面却又正是在高压下得到积累、强化和扩散,并在寻求着以非制度化、非理性的方式释放的时机。

 第二层为道德震撼层。这是指某些具有“道德震撼”性质的触发事件将“气”从弥散状态转入凝聚状态。所谓“道德震撼”指的是在社会运动刚开始时,一个未曾料想的事件发生或一个未曾料想的信息被公布,引起了人们的道德愤怒,从而使其倾向于参加集体行动,无论是否有人对他们进行动员。“道德震撼”强调的是一种令人震惊或眩晕的景象使集体行动的潜在参与者的道德情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并由此激发出他们参与集体行动的热情。

 第三层为概化信念层。这是指由于信息传播的迅速和过滤,已经凝聚起来的“气”被不断加压,使人们产生了所谓的“概化信念”。“概化信念”是人们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归因的共同认识,它与事情本身的真相无甚关联,而是对既有的结构性怨恨和相对剥夺感的凝聚、提升和再造。在当代社会,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传递变得甚为便利和快捷,在既有的结构性怨恨基础上可以瞬间形成“概化信念”。而政府的信息公开不够、公布不快,更形成了一个信息的落差。

 第四层是次级刺激层。如果说触发事件构成了群体性事件的初级刺激的话,那么,当事者或处置者的失当言行则构成了次级刺激,并引爆了已处于高压状态的“气”。有的时候,次级刺激源可能不止一个,多个刺激源可以相互叠加。也正是在这个层面,原来具有正当性的道德震撼开始转向失去正当性的情绪发泄,群体行动从原来的“事出有因”开始转向“于法无据”。

 第五层是情境动员层。由于此时参与的人群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足以使参与者藏身在集体的匿名性中,并诉诸于情境动员,来使“气”再次加压。所谓“情境动员”是指在群体性事件中通过场景来完成的行动动员。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或者致力于理性维权的草根行动者没有在场,或者他们即使在场,也难以发挥主导的作用。

 第六层是终级刺激层。在极其紧张的最后关头,政府临场处置稍有失当,或者控制不力,处置不及时;或者控制过头,滥用警力,都可能引发“气”以大规模骚乱方式的彻底释放。尤其对中国这样的威权国家来说,基层政府更倾向于用警力来解决群体性事件,动辄把警察推到解决干群矛盾的第一线。结果在很多时候适得其反,彻底激化了矛盾。

 这六层分布的每一层都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随着这些分层逐次推进,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增加。一旦这六层分布全部完成,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