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公文写作 > 规章制度 / 正文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0-10-17 11:24:38
全市纪念建党90周年

 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

 在灾难中历练 在重建中奋进

 ——以5·12地震灾后重建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重要作用

 中共康县委书记 王钧

 “5·12”大地震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历史性灾难,这场灾难给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惨重损失,但灾后重建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对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三年灾后重建,使康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超过灾前水平,农村发展呈现出崭新面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幅提升,公路交通、城镇建设、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精神家园得到了同步重建,群众不仅住上了好房子,而且逐步向过上好日子迈进,重建后的康县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一切,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方方面面的援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更得益于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及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艰苦奋斗、苦干实干。

 基层党组织:坚强的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前沿,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重要责任。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全县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就是为民”的思想,以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在灾区打响了一场决战决胜的硬仗,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危难之际凝聚了人心。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受灾群众最集中的地方、抗灾困难最大的地方,传递党和政府全力抗震救灾的声音,坚定地与地震灾害拼搏与抗争,在紧要关头最先站出来稳定人心的是党的组织、党的干部、共产党员;在受灾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带头开展灾后重建的是党的干部、共产党员,危急时刻凸显出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阳坝镇党委、政府在地震发生后,立即投入抢险救灾,及时转移安置,妥善安排群众生活,镇村两级党组织成了群众的依靠、群众的主心骨,被中央媒体誉为震不垮的基层党组织,镇党委书记推选参加了全国灾后重建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作宣讲报告。碾坝乡安家坝村党支部在灾后重建中,创造了“四位一体”工作法,得到了省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的肯定,并以省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简报印发。二是特殊时期为民谋利。面对灾后重建工作中的重重困难,全县各级党组织组建党员服务队,参与党员达9500多人,帮助困难群众、受灾严重的群众恢复生产生活,互帮互助、重建家园。各乡镇党委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所有党员干部驻村办公,有83个机关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帮扶,搞规划、帮贷款、投技术,支持帮助重建;各村党支部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有力有序有效管理和实施重建项目,有186个村党支部开展了“一个支部一面旗”活动,组建了198个“党员帮建队”,帮助群众抓重建,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和凝聚到灾后重建工作上来,做到了“哪里有灾后重建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哪里就有党组织的领导”,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基本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三是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主战场上,不仅使党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且磨练了广大党员的顽强意志,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改善了基层组织办公条件。重建三年来,县委注重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培养使用干部,先后对乡镇领导班子和县直机关领导班子进行充实加强;全面完成了村党支部和第七次村委会换届,调整村干部463名,配强配齐配优了村级班子;争取中央重建基金和特殊党费5000多万元,建成了21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并完成规范化布置315个,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全面提高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领导干部:挺立不屈的脊梁

 康县灾后重建的成果,凝结了各级领导的智慧和心血。胡总书记、温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到一月时间内先后深入康县视察灾情,看望慰问群众,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同时国务院把康县列为地震重灾县区之一,给予我们巨大的关怀和鼓舞;省委、省政府领导和中央部委、省直部门负责人情牵康县,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康县检查指导工作,帮助解决重建工作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深圳、嘉峪关、酒钢公司等援建单位和社会各界给予了康县无私的援助。所有这一些,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物质上的帮助,更是对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巨大的精神鼓舞。全国人民鼎力相助,增强了我们战胜自然灾害、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涓涓细流汇成的无疆大爱,让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挺直了不屈的脊梁。一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在灾后重建中,全面实行了重建项目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联系普通群众制度,对所有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实行了“五个一”责任制(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个部门负责、一套实施方案)和一票否决制,先后制定出台了《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包抓重大建设项目责任制》、《康县项目建设考核奖惩办法》。为了如期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四大班子领导干部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日,深入乡村和重建一线,靠前指挥、亲力亲为,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督促指导工作落实;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忠于职守、勤奋工作,无私奉献,豁得出来、冲得上去,与受灾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共建美好家园。二是努力践行党的宗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天职,时刻把灾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从灾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灾民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诉求;全县98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当宣传员、又当技术员,并与重点村、重点户结成重建对子,加快了重建进程。三是有效组织带领群众。教育引导受灾群众树立“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和顾全大局、感恩社会的思想意识,使广大群众自觉自愿搞重建,满腔热情搞重建,自力更生搞重建,充分发挥群众在灾后重建中的主体作用;全面落实特困群众建房帮建责任制,明确帮扶任务,靠实帮扶责任,细化帮扶措施,在补助资金兑付、重建贷款落实、基础设施配套等各个方面对特困重建户优先照顾,重点倾斜,真帮实扶,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确保了重建任务的顺利完成。四是始终坚持廉洁重建。针对灾后重建工程项目繁多、资金量在,我们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管理,要求所有的领导干部思想上要保持警钟长鸣,模范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守财经纪律和项目工作程序,并进一步加强对救灾物资、灾后重建资金的管理、发放和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工作,坚决制止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确保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共产党员:鲜艳的一面旗帜

 基层广大党员同群众贴得最近,他们与群众百姓朝夕相处,他们的表现如何,老百姓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表现在“平时”,关键时刻、特殊时期,更应该凸显。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全县广大党员以实际行动发扬了以下五种精神。一是高度负责的精神。当“5·12”大地震侵袭而来时,广大党员始终坚持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作为的重大责任,深入救灾第一线,到灾情最重的地方去,到困难最大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与群众手挽手、肩并肩战震魔。共产党员、铜钱乡王湾村村主任李仁清在地震发生后,舍小家、顾大家,不怕危险,不怕牺牲,在断壁残垣中一人救出7名群众,一直没有顾上他的家,第二天才得知父亲遇难,在滑坡中掏出遗体;共产党员、阳坝小学教师夏银萍奋顾不身,一次又一次冲入摇欲坠三楼教室里救出了多名学生;共产党员、碾坝乡玄麻湾村支部书记何新艳在重建中,为了不让群众的建材受损,冒着大雨带着自己不满10岁的孩子深夜组织群众在暴洪中搬运砖头。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战场上,全县广大党员以实际行动,以特殊方式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真谛。二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康县广大党员党按照县委提出的“察民情、抓重建、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联村交友,倾心帮扶,县乡1850名党员与农村群众结亲戚、交朋友,积极开展送信息、送科技、送物资、送项目,共走访慰问群众2500多人次,为群众捐献太阳灶400多个,扶持重建资金156万元,帮助物资折价87万元,解决实际问题1225件。同时广大党员率先带头遵守重建政策,顾全发展大局,服从整体规划,自觉奉献个人利益,让地界、出劳力,确保了全县灾后重建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积极主动的精神。豆坪村党支部,震后第一时间在搭建的帐蓬中恢复了党组织运行,并在抗震救灾火线发展党员7名,鼓励群众抗震救灾,发挥了主心骨作用。重建以来,在热火朝天的康县大地上,广大共产党员纷纷亮起了自己的身份,将平时珍藏的党徽佩带在胸前;无论是在严寒的冬天,还是苦热的夏天,繁忙的重建工地上,总能看到一张张树着“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出队”的彩旗在高高飘扬。全县广大共产党员及早行动,带头行动,积极开展重建,让党员的“先进性”放射光芒,让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对幸福生活充满自信,从而激发灾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互救、共渡难关的豪情。四是不怕困难的精神。全县广大党员在重建不退缩、不低头、不畏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科学应对,千方百计战胜灾后重建中的劳力紧张、建材短缺等种种困难。五是顾全大局的精神。全县广大党员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不仅在全县积极带头互帮互助、团结协力抓重建,更情系玉树、舟曲等灾区,慷慨解囊,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帮助共渡难关。

 实践证明,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群众跟党走,就有奔头、就有干劲。“5.12”地震以来全县共发展党员929名,其中农村党员613名,女党员164名,目前全县共党员人数达到了9000多人,不断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感恩奋进:不竭的精神动力

 感恩奋进、知恩图报、跨越发展,已成为康县人民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我们要把“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知恩图报、勇往直前”的灾后重建精神转化为今后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感恩奋进、创先争优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当中,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等一系列难得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把康县建成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特色农业强县、生态旅游名县、绿色食品大县”的奋斗目标,着眼于解决事关发展全局的大事要事、惠及民生的好事实事、影响发展大局的急事难事,以感恩奋进、创先争优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以感恩奋进、创先争优推进特色农业开发,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以感恩奋进、创先争优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实施,不断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以感恩奋进、创先争优推进交通和城镇建设,着力改善城乡发展环境;以感恩奋进、创先争优推进生态旅游开发,努力打造“中国西北生态旅游名县”;以感恩奋进、创先争优推进乡村清洁活动,积极创建生态文明新村;以感恩奋进、创先争优推进示范点建设,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以感恩奋进、创先争优推进惠民政策落实,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