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公文写作 > 礼仪文书 / 正文

数学教师校本课题论文-动手操作活动在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研究

2020-10-12 10:46:52

 动手操作活动在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研究

 现行人教版教材每章中都设计有适量的数学活动,我觉得这样安排是很合理的。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我校又实施了“二六三高效”模式教学,在小组合作、探讨这一环节中开展操作实践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作用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才能最好、 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会让学生轻松灵活地掌握知识,并学到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能 动手又动脑,手脑并用,既开拓了思维想象空间,又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理解知识点,深刻体会数学的处处魅力,体会“处处皆学问”的道理。例如,在学习《四边形》这一部分时,可以让学生用木棒、橡皮筋等工具制作四边形变换器,由图形的边、角的变化情况,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玩与做的过程中掌握各特殊四边形的内在联系。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通过这样多次反复的实践探索活动,使学生们真正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

 二、动手实践活动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统计知识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几何知识时我采取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统计知识时采用让每个孩子经历统计过程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三、动手实践活动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再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 “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动手实践活动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参与自觉性。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五、动手实践活动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口说、用心体验,多种感官协调参与,提高学习活动效率。自主探究活动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整理、自觉修正、合理构建知识结构,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在每堂课的最后教师要舍得留些时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梳理所学的知识、修正自己探索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提出改进意见。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