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公文写作 > 调研报告 / 正文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建设策略实践研究

2020-09-02 20:13:12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建设策略实践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柳江区教育幼儿园课题组 【内容提要】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没有好的教师团队,所有教育目标都是空谈.而学前教育发展不仅要建设一批坚实安全的幼儿园,更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只有从幼儿园自身实际出发,立足园本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有效的教研培训模式,在“教研训一体化”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依据,以建立专业化的教研团队为核心目标,开展基于以园为本的行动研究,让每一个教师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团队的教研,形成开放、民主的教研机制,才能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园开展了《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建设策略探究》课题研究,遵循“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一日活动组织为载体,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反思提高为特征,以团队同伴互助为宗旨,以专家引领为契机”的工作思路,探索有实效的教师团队研训模式.促进整个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团队建设 策略 研训模式 研究 【正文】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本课题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 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各地第一个,第二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纷纷出台,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正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前教育发展不仅要建设一批坚实安全的幼儿园,更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幼儿园教师队伍。要实现“基本普及”的战略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热切需求,不仅仅意味着入园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而其中的关键与核心便是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

国际经验也表明,幼儿园教师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和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为提升幼儿教师师资队伍质量,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重要政策文件,这为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提供了方向与有力保障。同时,为提升学前教师教育的质量,很多国家均大力加强教师教育“转型”研究,在近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与质量建设。因此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层面,均对学前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跨入了新的时期。那么,如何更好的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引领和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无论对当下还是长远的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亿万幼儿的健康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

我园新公招的年轻教师逐年增加,她们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高的职业愿景,但缺乏实践经验,需要快速培养新手教师尽快成长,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步伐,实现职业愿景。

2.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专业发展是实施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单凭个人力量及资源所进行的专业发展已无法满足其发展需要及其对快速发展形势的应对。因此,建立教师学习型团队是教师专业成长主要的现实诉求。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对幼儿教育质量以及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题研究价值:
在正确认识学习型团队的内涵与价值、把握学习型团队的基本特征和厘清幼儿园学习型团队构建困境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学习型团队的有效策略,以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鉴于此,本课题研究充分吸收波斯纳和朱永新教授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从教育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激发教师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是一项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的研究。所以,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不在于理论,而是行动研究,重在实践,记录过程,积累经验,形成长效机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引领,构建一所幼儿园理想的教育生态。

(二)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师需求出发,围绕教学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设置培训内容和探索培训的最佳途径。

(2)寻求和创新团队建设和研讨方式的有效策略、途径和方法,通过园长作用的调整,促进教师自主性发展;
通过教学改革进程,促进教师思考性发展;
通过班级团队建设,促进教师合作性发展。

2.研究内容 (1)立足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不断激励、支持教师的日常探索实践,培养教师求真务实的思考实践能力。

(2)通过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教研方式,在园本教研中渗透团队建设的理念,以达到促进幼儿教师团队成长的目的,最终促进教师个人和幼儿园的共同成长。

3.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我们围绕这个核心,结合幼儿园课程领导力----校园“乐”文化的建设,让教师“乐思善学、乐教善育”。抓好了教研组的学习、培训、研究,做到了研训一体化。

(2)本课题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课堂教学行为,发展创新潜力等各方面获得提高,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和园本研究,如果抛开幼儿园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和在园本研训中才能完成。

二、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1.加强理论学习,以团队建设为核心,提升团队执研能力;

2.制定课题研究制度和计划,明确分工,保证研究经费,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围绕课题,以尊重教师愿景、研训一体、研究专题化、交流多向化、考评多元化来开展各类研究活动,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如:一日教育教学活动、区角活动、主题研讨、师徒互助、集体研修、家园亲子活动、参加社区、社区学校活动、节庆活动等。

4.定期召开课题例会,开展观摩和经验交流及教学论文、案例的系列评比,进行阶段性总结,不断提升执研能力,促进课题研究的稳步发展;
做好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编印课题实验简报,物化实验成果,不断促进幼儿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今后的课题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应用于课题准备阶段和课题实施全过程中。从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学者论著中吸取 营养和材料,借鉴优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方法,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查阅中外有关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观察记录法 在幼儿园里观察记录,了解目前幼儿教师的授课情况以及相关培训。主要应用于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三专”活动的开展观察教师对此的兴趣,记录教师思想、行为上的变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和分析,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学习研讨与工作实践等活动,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

3.调查法 针对当前教师的思想状况,开展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园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应用于课题开始阶段。

4.访谈法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及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分析和愿景。

5.行动研究法 结合一日生活、课堂教学实践、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区域活动的建构等活动,在实践中,共同探讨研究,推广有价值的学习,探索指导的策略和方法,解决教师的困惑,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6.案例剖析法 围绕“团队建设”这一重点,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解剖和分析,提炼总结有效的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交流,从中发现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方法。促进了团队教研工作不断进步。

7.经验总结法 主要应用于课题总结阶段。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新经验,探索出一条全新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应用于实际学校管理工作当中。

(三)技术路线 1.聘请市、区教科室专家引领 2.教研室领导、幼教教研员支持和指导 3.区“手拉手”姐妹园的帮扶指导 5.尽可能运用信息技术 三、 完成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以罗晓燕园长负责课题全面工作,何红妤副园长主持具体实施,在两位领导的带领下,我园以完成过两个课题的研究任务,并顺利结题,积累了一定的课题教研经验。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中以经验型教师带青年教师,具有独立操作、总结、分析及撰写能力,以教研组的形式互助学习,以师徒结对教学大赛的形式为载体丰富教学中对幼儿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活动、名家讲座提升教师素质。

为了提升科研的质量,幼儿园十分注重教师的自我学习,注重教师自身能力素质提高,在承担了课题期间,多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在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中,改变了以往单一被动的传授式学习方式和“一言堂”的做法,注重创设和谐的研究环境,营造宽松民主的研究氛围,在形式上变教师的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问题学习、分享式学习。

在教研组内开展了“每周一问”、“每周一研”、“经验一谈”等固定的学习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们结合每周的研究主题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获得的经验进行交流、分享和研讨,取得了良好的内培效果。保证每周三下午3点--5点为课题的探究、讨论、分享时间,以保证课题的深入开展和有效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性。

幼儿园保育教育经费优先用于课题的物质需求和课题组成员的人员培训,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本课题将以研究报告、物化资料等形式评价课题成果。

四、 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一) 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1月) 主要任务:
1.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立项、论证等工作。

2.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理论学习工作。通过调查、学习、讨论、等形式,使教师对自身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分析并确定自我专业成长愿景。

3.制定具体方案。

4.明确课题组分工,健全课题组交流制度。

5.组织课题开题,再次对课题进行论证,提高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二)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17年11月—2019年5月) 主要任务:
1.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定期召开课题例会,到各教研组开展课题专项检查指导,抓好了教研组教师个体学习、培训、研究,做到了研训一体化。

3.定期开展各教研组的汇报交流、联组教研、案例研究活动,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对各教研组一学期工作的绩效进行考核。

4.举行课题教研组开放、主题活动展示、课题阶段成果展示活动。

5.组织参加论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等系列评比活动 6.课题研究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调研,制定改进措施。开展简报、出版研究文集等多种形式交流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深入研究,认真反思,及时积累,形成成果。

(三)总结阶段(2019年6月—2019年9月) 主要任务:
1.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

2.将专题、案例、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3.开展实验研究成果展览。

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具体开展行动,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体系2017年11月—2019年5月) 1.制定教研(备课)组长职责,将教研组建设工作纳入幼儿园发展规划,每学期工作计划中都有详细的教研组建设内容及举措。

2.精心选派业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确保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在关注个人自修——反思的基础上,更注重合作学习、群体反思和团队建设,注重发挥学习型组织的作用与功能。

3.围绕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核心全面开展课题研究,抓好了教研组教师个体学习、培训、研究,做到了研训一体化,促进教师自身教学风格与特色的形成。

4.加强幼儿园教研组之间的交流。定期开展各教研组的汇报交流。以教研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进行具体实验,通过个案追踪与访谈、理论研讨、指导与培训,推广成功经验等。促进教研团队专业化成长。

5.对各教研组一学期工作的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的依据。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研组教研活动的质量,彰显教研组团队特色。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2019年6月—2019年9月)   具体工作:
1.多角度整理、分析课题资料。

2.整理课题组成员的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论文、反思、随笔等。

3.进行总结提炼,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组建课题团队,制定研究方案 为做好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成立了以教研室教研员、各课题园园长及幼儿园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团队及研究人员,确立了课题实施负责人为幼教教研员,主要负责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工作总结的撰写,资料收集组为各实验研究基地幼儿园主要参与人员,教研室语文、数学教研员、各实验研究幼儿园园长为课题联络人,主要负责课题研究中各项工作的策划、各项资料的整理等。课题组编写了课题文献汇编、课题实施方案、课题开题报告等。同时,各课题园也成立相应的机构并根据课题要求制定研究方案和制度。

(二)加强课题管理,促进课题研究 1.开题引路,明确研究方向。我们于2016年3月3日在教育局四楼会议室举行了课题开题会,本课题的主要参加人员、本课题实验研究基地幼儿园的负责人参加了本次的开题会。课题负责人教研室韦秀鲜老师作开题报告,并对本课题5个课题实园的工作和研究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后,5个课题园也相继在幼儿园举行了面向全体教师的子课题开题会,使课题研究进入良好的状态。

2.加强学习,提高执研能力。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课题组对相关理论书籍、杂志及网络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在课题工作例会上进行介绍,并将收集到的这些文献资料放在柳江区“幼小衔接”课题工作微信群中,让各课题园组织广大执研教师认真学习。二是组织参加市、县级科研课题培训会。组织课题主要参加人员、幼儿园执研教师60人次先后参加市教科所所长刘明、副所长唐丽,科研室主任李红文等作的有关课题的专题讲学;
2015年5月21日组织参加柳州市幼儿园科研骨干培训活动;
2016年12月18日组织参加“柳州市2016年学校课程领导力培训暨教科研颁奖会”活动;
2016年12月28日组织参加了《“168”教学改革模式实验研究》柳江区子课题开放日活动;
2017年8月17日—26日选派课题主研人员参加“2017年‘国培计划’—广西柳州市统筹项目柳江区工作坊坊主研修班”培训活动等,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很好的导向作用。

3.召开例会,实现互动交流。一是每学期开学初,我们召开课题工作会,总结上学期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讨论、研究、布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及研究策略,明确研究的目标;
二是每月召开一次课题工作研讨会,汇报交流本课题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实验研究基地幼儿园也定期召开课题例会进行理论学习。

4.加强督查,规范课题研究。为不断推进课题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我们狠抓实验研究过程的督查指导工作。一是开展课题实验的专项督查指导。2017年1月,由区教研室副主任和本课题负责人组成的督查组,分别到5个课题园开展课题工作专项督查,先听取各园负责人汇报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然后到实验班级听课、观察实验教师开展研究的状态,最后召开实验教师座谈会,讨论、研究各园在开展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在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每学期本课题负责人都到课题园参与研究活动并进行随机检查,了解课题实验进展情况,结合活动情况指导课题园更好地将课题研究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并注意做好课题资料的分类收集和整理等工作,促使课题园认真规范地开展研究。在课题实验的后期,课题负责人深入到各课题园开展课题结题工作检查,检查各课题园结题工作准备情况,对幼儿园和实验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困惑给予解答和指导,督促幼儿园按时保质地做好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对课题园的督查,不但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体评价,还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方向。

5.加强研讨观摩,推广课题成果。两年来,本课题组先后举行了课题研讨活动和课题开放日活动。2016年6月23日、30日分别在机关幼儿园、教育幼儿园举行课题研讨活动,主要是针对课题中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中幼儿园与小学之间无缝衔接的方法与策略进行研讨。2016年12月29日在教育幼儿园成团渡村分园举行课题开放日活动,主要是针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衔接方法与策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展示。2017年5月—6月,5个课题园先后举行了课题开放日活动,旨在探索城区小学与城区幼儿园、中心小学与中心幼儿园、村级小学与村级幼儿园三级小学与幼儿园之间无衔接的方法与策略。通过活动,各课题园教师全员参与,非课题园教师及小学一年级教师、小学的教导主任等参与学习和观摩,通过实验教师与实验教师之间、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之间、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学校管理者与班级管理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全区小学、幼儿园的管理者、广大教师更明确了小学与幼儿园之间无缝衔接工作的方向,也掌握了小学与幼儿园之间无缝衔接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6.开展评比表彰,深化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期间,我们先后举行了《农村地区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阶段成果评选活动和课题实验简报、板报评比评比活动。在课题实施阶段成果评选活动中,课题优秀成果获一等奖11篇,二等奖19篇,三等奖26篇。在课题实验简报、板报评比评比活动中,获集体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展出课题板报35块。评比表彰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课题的深入开展。

7.编印课题简报,加强交流与共享。本课题实施以来,我们共编印了《农村地区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课题简报》(4期)、《农村地区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文集》、《农村地区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论文集》等课题刊物和专辑,及时物化阶段性成果,并发放到全区课题幼儿园,加强了课题园和实验教师的交流与共享。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