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公文写作 > 法律文书 / 正文

关于留守儿童的思索

2020-07-14 13:20:15

  

 关于留守儿童的思索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外出打工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打工者的队伍更是越来越庞大。这批打工一族,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忙碌着,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子女。在竞争激烈的城市中,带着孩子极为不便,大部分人选择把孩子留在了农村老家。于是,花朵一样的孩子群体中,诞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的数量超过了5800万,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1.3%的孩子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本该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因为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关爱让这群孩子变得孤僻、寂寞、怪异,有的小小年纪就辍学外出,有的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受到不应有的伤害,有的误入歧途失去自由甚至宝贵的生命。心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深深地思索,如何让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关于留守儿童的几点思考

 (一)留:留下孩子,迫不得已,无奈之举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把幼小的孩子留下,许多父母是千不情、万不愿的。可如今,仅靠守着几块薄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怎能满足全家人不菲的开支,加之对城市的向往,许许多多年轻的父母选择了走向城市。怎奈,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打工一族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带上孩子,你有时间和精力来照料他吗?当然没有,不如留在老家

 。再说,带上孩子,就面临着要在城里上幼儿园、上小学、中学等,城里的学校,门坎高、费用高,进不了,也负担不起。时间、经济、精力,三重压力,迫不得已,只好将孩子留下。

  (二)守:守住孩子,艰辛无比,力不从心

 留守在家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由年迈的老人负责,他们不仅要带孩子,每天还有繁重的农活要做,这是何等的艰辛。这批老人,多半出生在四五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管理教育知识少,认为只要不饿着、不冻着就行了。隔代管理,有的特别溺爱、娇惯,什么事都由着孩子的性子;有的想管,却又找不着方法,沿袭老传统“黄金条子出好人”,忽视了思想上的疏导和教育。还有一部分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的,要管自己的,哪还有心思去管理、教育别人的孩子,能保证日常生活就很不错,而且他们认为“别人的孩子,不敢管,弄不好会记恨你一辈子”,管严了,弄不好人家大人还不高兴,于是就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三)留守:同样的花朵,异样的开放,畸形的果子

 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花朵,同样也有享受父母之爱的权利,可这项看似平常的权利对他们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长期处于不完整的家庭之中,缺乏血缘亲情的滋养、呵护,让他们变得沉默、自闭、怪异、多疑。一批批花朵般的孩子成长为问题孩子,有的暴力、残忍、仇视周围一切;有的好吃懒做、我行我素、报复社会

 。近年来,留守儿童或在儿童阶段有留守经历的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留守在家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受伤害的案例,不时出现在新闻、报纸上,让人感觉心痛无比。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深思。

  二、留守成因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目前存在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据相关报道显示,中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十分悬殊。以珙县为例,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430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才7814元,目前这种经济收入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中。另一方面,我国城乡存在着中国特有的 “二元结构” 问题,尤其是二元户籍制度。这种户籍制度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出了带约束性的规定,即农民虽然可以进入城市经商或打工,但农村居民仍然没有在城市定居的权利,而是实行暂住证制度。而且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无法与城市工人相比,差距很大。以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

  三、措施与建议

 (一)引导培训,提升素质。

  1.注重思想引导,提升责任意识。注重引导解决外出父母的两个思想问题:其一是外面到处是黄金的思想。有的认为外面到处都是黄金,随便抓一把,都比在家强。其实我们的大环境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有的地方的区位优势比较好,人才聚集,意识超前,转换在发展上,就比我们当地快了许多,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别地的优势,正确分析别人优势的原因,加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的思想,立足实际、敢于创业把自己的“狗窝”建设成“金窝”“银窝”。其二是责任和教育问题。父母把孩子带到世上,就有抚养

 、教育的责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但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父母呵护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我们的社区和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家教培训,强化意识,提升素质,让家长们愿意留下来,且在教育方法上有章可循。

  2.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个人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需要的人才种类也越来越多,不是没有工作的岗位,而是自己不能适应许多岗位。因此,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个人素质,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培训机构的设立上,应该深入村社,让我们的居民走出家门就能接受到自己需要的、系统的培训;在培训的形式上,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场讲授、网上辅导、参观学习、交流互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的优势,让我们的专家、学者,接上地气,和居民、农民们面对面交流,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本领,使自己在家通过勤劳能致富,过上好的生活,挑起家庭重担,出外能创设更好的条件,为自己、父母、孩子过上更好生活提供强有力地保障。

  (二)健全制度保障,维护合法权益。

  1.建立创业引导制度。鼓励就地创业,多方激发创业热情。开展摸底大调查,对县域辖区范围内的土地、河流、矿产等有详细的摸底调查,结合市场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出相关的发展规划,或者创业指导,并

 为外出务工人员本地创业提供帮助。建立指导帮助责任制度,开展技术人才下基层活动,让技术人才深入实际指导技术的落实,用技术让创业者看到希望,尝到甜头。为创业者建立资金帮扶制度,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

  2.放开进城入户政策。目前,我国有2.6亿农民工游离在城市的边缘,做的是城市人的工作,付出的辛劳比城市人更多,可是因为户籍等法律壁垒,把他们阻挡在城市之外,尽管付出再多的辛劳也无法完成与孩子、父母在城市团聚的梦想,让留守的继续留守,把想法与思念化成夜以继日的辛劳,却永远也难以逾越制度的壁垒。因此,应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出台相关的制度措施,让长期在城市就业的非当地人,能有迁入户籍的可能,能享受到户籍人的福利,特别是孩子的教育,为留守儿童不再留守提供制度保障;对不符合迁入条件的务工人员孩子的教育,去除择校费、自愿捐助等经济负担,让他们的子女能享受到和当地孩子一样的教育服务;建立务工人员的居住保障政策,让长期在城市打工的人,在城市有自己的落脚地,以便于更好的照顾孩子,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多方面的保障。

  3.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在村(居民)委会的指导下,大力整合当地的资源,为留守儿童创设温馨的环境。以村(社区)为单位,设置留守儿童活动室,分批次定期组织孩子们谈心,做游戏,安排他们和父母视频对话,为留守儿童和父母建立沟通的平台;学校可将留守儿童分组,指定相应的老师分工负责,随时关注他们的动向,以班为单位

 定期召开爱心主题班会,及时消融他们思想上的瘀结;建立健全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服务体系,为他们的服务提供平台,形成固定而长效的机制。

 — 5 —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