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哲学范文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在2015公务员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2020-07-07 17:20:32 ℃
争做新常态下的优秀公务员
——在2015年全市公务员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2015年9月14日)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全市2015年公务员培训班就要开班了。在此,我代表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人社局、市公务员局向参加本期培训班的86名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
每逢党校新的班次开学,我都要来和大家见见面,与大家一起交流思想,谈谈体会。这里,我想就新常态下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提起“新常态”,大家并不陌生。这个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最先提出来的,后来又在多个重要场合进行了阐述,现在,“新常态”已经成为改革发展新形势下的一个热门词汇。对公务员来说,我们该怎么认识“新常态”?“新”意味着不同以往;“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态”就是一种趋势。总书记最开始提出的“新常态”是指经济新常态,现在我们所说的“新常态”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人民日报》曾经发表文章说,中国领导人已经营造了“十个新常态”,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国防、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
,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与过去不同的历史阶段。“新常态”中与公务员休戚相关的主要是吏治方面的新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壮士断腕的气魄、秋风扫落叶的力度,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出台“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老虎”、拍“苍蝇”,全面围剿“四风”现象,全面清除不严不实行为,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缩小越轨空间,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严处罚、快了结。短短两年多时间,人民群众亲眼看到了干部作风、社会风气一天天好转。吏治新常态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党性标准更高,宗旨意识更强,工作要求更实,作风纪律更严,制度约束更紧。事实上,吏治新常态正在深刻改变着干部队伍的一言一行,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比如,搞形式的少了,求实效的多了;讲享乐的少了,做奉献的多了;自由散漫的少了,按章办事的多了;“潜规则”干扰少了,工作的精力多了;迎来送往应酬少了,干事创业的时间多了,等等。
从严治吏新常态是民心所盼、众望所归。然而,新常态打破了干部以往的一些生活习惯、工作模式,一些同志感到不适应、不习惯
。有的抱怨工作纪律严了,怀念“八点上班九点到”的轻松日子;有的感叹工作节奏比以前快了,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压力山大”、“为官不易”,留恋过去“一张报纸一包烟,悠哉游哉过一天”的惬意生活;有的抱怨禁令太多、吃喝受限、福利取消、收入减少,觉得“越来越不自由,越干越没意思”。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作为一名公务员,面对从严治吏新常态,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思想上转弯、行为上转向,习惯于在遵章守纪、严格律己、清风正气中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争做一名党和人民需要的优秀公务员。关于怎么适应新常态,这里我谈五点体会,和大家共勉。
一、适应新常态,精神状态要更好
在中央一系列铁规禁令的高压下,少数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信奉“少干事,不出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在其位不谋其政,只当和尚不撞钟,拖拖拉拉,懒懒散散,严重影响了政府工作效率和形象。针对这一现象,市里及时开展了治“三官”促“两为”专项活动,锁定“为官不为”14个方面的重点问题,通过谈话教育、通报批评、组织处理、党纪政纪处分等方式,着力整治“庸官混官懒官”,
提振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目前为止,相关部门已经开展了8次暗访督查,点名通报了11家单位14人,现场谈话告诫7人,取得了初步成效。作为一名公务员,在当前纪律约束严格的大环境下,大家要经常面临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任务重的现状,疲惫之感肯定有,在这种情况下,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显得尤为珍贵。
一是以信仰提振精神。理想信念是心灵的钙质、精神的柱石。没有理想信念,心中就没有明灯,就会失去方向、走入黑暗,最终必然导致精神空虚萎靡。看看那些宗教信徒,一步一匍匐,几千公里大跪拜,动力哪里来?是信仰在支撑。在战争年代,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为了坚守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今天,我们生活在革命先烈打下的和平幸福环境里,所面临的无非是困难、挑战、辛苦而已,除了极少数岗位外,都没有牺牲生命的考验,没有理由不去为信仰而奋斗。有信仰支撑,就有不竭动力。作为一名公务员,要保持对信仰的虔诚和专一,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坚信不疑,对“三个自信”坚定不移,做到心无旁骛、心境澄明、心力茁壮,不断获取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燃料。
二是以事业提振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任何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都离不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离不开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们身上,都体现着强烈的事业心。我们现在正处在实现“中国梦”的“最后一公里”,百年夙愿,即将得偿。就XX来讲,正处在转型跨越、竞进升级、重返百强的关键阶段。大家虽然身处一个乡镇、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但所从事的事业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相连,与XX跨越发展紧密相连。相信大家只要“胸怀全局、心忧天下”,就一定会信心百倍、初心不改,恪尽职守,敬业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XX跨越发展创造出超越前人的光辉业绩。
三是以境界提振精神。境界是一个人在精神方面的高度,反映着一个人生命的品质和价值。有的干部不缺干事的热情,缺的是持之以恒的热情,主要是内心过于浮躁,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进步。多干了一点事生怕别人不知道,在一个岗位上多干了几年就觉得亏了,非得向上动一动,看到与自己资历相当的人提升了,心理不平衡,牢骚满腹,消极怠工,不思进取,自暴自弃。这就体现出一个人境界的高低,有意义的人生,就是不断追求高境界的人生。岗位不分大小、不分高低,都是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舞台。大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淡化做官心理,淡化职务心理,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不管在哪个岗位,都要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做一些实事,多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以崇高的境界、高尚的品格赢得领导和同事的口碑。
二、适应新常态,能力素质要更高
新常态需要锻造新能力。公务员一直被称为“铁饭碗”,备受社会追捧,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也被称为“国考”,竞争相当激烈。然而,在新常态下,一系列公务员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行,比如,**、**等地已经在试行公务员聘任制,今后聘任制将会是一种大趋势,也就是说“铁饭碗”将不再牢靠。在这种大趋势下,如果我们的能力素质不能得到相应提升,最终将会被淘汰出局。因此,要始终保持能力素质的“危机感”,抓紧时间、抓住机会苦练本领,让自己的能力素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要持续不断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学习,没有学识、知识的积累,就不会有能力的提升。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总书记旁征博引、融古通今、深入浅出的学识和能力,他用自己的语言将大道理、理论问题、现实问题讲得非常透彻,我理解,这是坚持学习、长期积累的结果。学习是一个永久的过程,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可能的,需要的是循序渐进、见缝插针、积少成多,比如,每天读一篇理论文章,每天学一条政策法规,每天学一点业务知识,
每周读一本书,量变到质变必定会有惊喜收获。大家要树立“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只有学得精彩、才能干得出彩”的理念,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精神投入学习,丰富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胆识,通过学习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二要持久深入思考。思考是学习的继续,没有思考就没有成功与进步。我们经常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日思一小时,受益一辈子”,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说天赋相近、学历相同、经历相似的干部,提高和进步的程度相差却很大,主要原因不是脑子笨,而是脑子懒。提高快的人每做完一项工作,都要琢磨琢磨,总结一下,找出成功的原因或者失败的理由,做到不沾糊涂便宜、不吃糊涂亏;提高慢的人说干就干,干完就散,不动脑、不总结,马马虎虎,稀里糊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大家不管是搞学习,还是搞工作,都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劲,养成经常总结反思的习惯,充分发挥大脑加工厂的作用,思考、总结、探寻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事物发展的大趋势,掌握推动工作的主动权。
三要坚持不懈实践。实践是所有理论、真知、能力的源泉,实践不足必须实践补,躲避实践就是躲避成长。注重实践是新常态对公务员最基本的要求。今年“国考”,很多热门职位,都备注了“国家级贫困县”、“最低服务期五年”、“工作强度大”等字眼,充分体现了重视基层、重视实践的政策导向。现在不少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是“**”干部,文化水平高而实践经验浅,在处理矛盾问题、突发事件时,心是虚的,腿是软的,表现出来的就是束手无策。刘云山同志讲过,“干部有几次热锅上蚂蚁的经历,可能正好是一个成熟的过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年轻干部要想成长得好、走得稳当,一定要
主动到一线去,到基层去,到矛盾多的地方去,接受实践锻炼,积累工作经验。
三、适应新常态,公仆情怀要更浓
公务员,顾名思义,就是公共服务人员,是为社会、为公众效力和服务的人。公务员的另一个代名词就是人民公仆。既然是公仆,就得有公仆的样子。十八大后,中央一系列吏治新举措,直指公务员的“非常态”,比如: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灰色收入,不当福利,等等,其目的就是要回归公务员的“公仆”本色。回归本色,必须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
一是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战胜国民党反动派,最后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并在中国稳定执政六十多年,凭借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一最高宗旨。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把执政权力交给了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
我们是新时代的公务员,不是封建时代的“官老爷”,要明白,权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我们所谓的掌权只是被授权、被委托、被聘请,只不过是人民行使权力的工具。就像合同签订后的雇用方和被雇用方,我们是被雇用方、是雇员,工资就是我们的佣金,干得好续签合同,干得不好收拾行李走人。每一名公务员都要树立现代公务员意识,明确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看待自己和群众的关系,切不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看作是凭自己的本事挣来的,看作是某个领导人恩赐的,更不能颠倒主仆关系,把自己看作主人,把群众看作奴仆,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自觉站稳群众立场。
二是自觉增进群众感情。感情决定态度,感情影响作风,感情支配行动。对待人民群众,没有一种深厚的感情,没有一种深沉的爱,就不会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就不会经常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说的就是这种“赤子”境界。要适应联系群众的新常态,俯下身、沉下去,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像对待自己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兄弟姐妹一样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真情换取群众的真心。上个星期,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机关干部集体到剅河镇芭芒村开展精准扶贫,与困难群众拉家常,送去了问候,群众非常欢迎。这项工作每个单位、每个干部都有任务,我们要通过这个平台跟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经常上门看一看,力所能及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拉近与群众的感情。
三是自觉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良好的服务意识是公务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老百姓找我们办事,如果我们热情友善、耐心细致,那么,在他们眼里,政府就是好政府;反之,老百姓就会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是厌恶感。大家要自觉形成“服务型”工作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方式,做到服务有热心,解释有耐心、工作有细心,不让群众受到冷遇,不让群众跑冤枉路,不让政府的形象受损。在服务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公平原则,按制度、按规定、按原则办事,不能走歪门邪道、投机取巧之路。以往机关部门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熟人、关系好的朋友好好服务,领导介绍来的好好服务,收取好处的好好服务。这种区别对待的差异化服务,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在新常态下、在寻求公平正义的大趋势下必须予以根除。
四、适应新常态,工作作风要更实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下决心、出实招、动真格,在全党上下树立了唯实求实崇实的作风导向,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大家要以实为本
、以干为荣,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担当是一名干部必备的品质。我们看一个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关键看你敢不敢顶事、敢不敢负责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没有“虎气”。因为在工作中,遇到好事,需要说好话,大家都会说,但是遇到难事、麻烦事,需要批评人、得罪人的事,十个人可能有九个人就往后撤了,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一个人是否敢于担当。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总是有硬事难事,能不能解决好是另外一回事,关键是能不能痛痛快快地接受任务。如果一个人既接受了任务,又有效地解决了问题,这样的干部,就是我们事业发展的中坚骨干力量。希望大家都能拿出一股“虎气”来,在难题和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和挑战面前敢打敢拼,知难不退、迎难奋进,自觉担当职责、履行使命。
二要有真抓实干的劲头。工作靠实,事业靠干。唐朝的姚崇,历任三朝宰相,为大唐盛世作出了重要贡献,临死前有人问他有什么为政之道,他只讲了“崇实充实”四个字,意思是崇尚实干、充实国库。南宋时期,社稷风雨飘摇,国家软弱可欺,就是因为当时士大夫阶层崇尚浮夸,坐而论道。打造XX发展升级版,推进XX跨越发展,容不得作壁上观、空想清谈,
必须脚踏实地地干、坚持不懈地干。大家要树立“苦熬没有头,苦干天地宽”的思想,把全部的智慧和精力用在抓工作、干事业上,坚持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闻风而动、雷厉风行,把各项工作纳入具体操作层面,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具体化、操作流程化,每项措施、每个项目都要有方案、有要求、有载体,明确责任主体、明确时间进度,一件一件落到实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三要有严谨细致的态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关注细节,都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工作要上心。前段时间媒体报道,国人到日本疯狂抢购马桶盖,后来又去抢购书包。这些东西国内都有,他们为什么不去买?我想除了跟风心态作怪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产品精细度还不够,质量上、工艺上差别较大。我们有的干部工作中就存在不够精细的问题,去年的方案今年接着用,甚至时间都没改过来,送给领导看的材料里面还有不少错别字,这样的干部,领导是最不放心的。我们搞工作不能满足于“差不多”,不能满足于“完成任务”,要有精品意识,从细微之处入手,把琐事做好,把小事做精,把细事做亮,办文就要办成精品佳作,办会就要办得圆满成功,办事就要办得无可挑剔,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
五、适应新常态,自律要求要更严
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在从严治吏的大环境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管好自己,做一名“善怕者”,心有所畏、心怀戒律,把各项纪律要求落实到一言一行当中。
一是政治上要用纪律辨是非。对党员干部来说,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第一位的要求。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毕福剑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吃的是共产党的饭,说的却不是共产党员的话,他用调侃的方式损害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视频在网上流出后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国家广电总局对这件事情作出了严肃处理,认为是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我们是公务员,为党工作,就必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就必须强化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既在大是大非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又在一言一行上严守规矩、谨言慎行,让红线、底线、高压线、警戒线在内心扎下根来。在任何时候都要与中央、省委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切不可开会不说、会后乱说,人前不说、人后乱说,口无遮拦、造谣生事。
二是工作上要用纪律促有为。“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贪者政之祸也,民之贼也”。意思是说,权力是“公器”,私用即盗。大家干的是公务,手中或多或少有点权力,一旦摆位不正,公私混淆,把权力用来谋取私利,跟盗贼没有什么差别。廉洁是从政者安身立命的底线,公私分明是公务员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我们要始终做到公字当头、一心为公,在处理公务时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自觉抵制金钱、名利、地位的诱惑,切不可私欲缠身、贪念横生,决不以一己之私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害国家和公众的利益。特别是要坚持以法律为准绳行使职权,坚持依法办事,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在法制、规矩、制度中赢得工作的自由,做出一番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工作实绩。
三是生活上要用纪律树形象。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到个人形象,还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望,绝不是个人小事。一些干部之所以蜕化变质,一步步陷入违法乱纪的泥坑,往往不是倒在8小时工作中,而是倒在8小时以外的生活中。几顿饭、几杯酒、几张卡,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一失足成千古恨。要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警醒自己、鞭策自己,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远离那些庸俗的东西。要保持高雅的爱好,用读书、看报、书法、运动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养成严谨的生活态度,做到“情”而有度、“趣”而有方,给生活情趣画一条警戒线。要明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从工作出发,从事业出发,慎重交友、择善交友、以德会友,净化朋友圈,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同志们,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关系XX当前和长远发展。希望同志们正确认识新常态、自觉适应新常态,牢记使命、志存高远,自我净化、自我提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为打造XX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同志们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 10 -
猜你喜欢
- 2024-01-14 2024坚持用党创新理论引导青年成长成才(精选文档)
- 2024-01-14 理论宣讲工作研讨交流:当好新时代理论宣讲“青骑兵”
- 2024-01-13 (10篇)有关理论宣讲活动方案(全文完整)
- 2024-01-13 心得体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逻辑
- 2024-01-12 (2合集)主题教育以学正风理论合集(理论党课、心得研讨发言参考)【优秀范文】
- 2024-01-12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范文推荐)
- 2024-01-01 心得体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逻辑
- 2023-12-31 2024年(33篇)主题教育以学增智理论合集(理论党课、心得研讨发言参考)
- 2023-12-31 (2合集)主题教育以学正风理论合集(理论党课、心得研讨发言参考)【优秀范文】
- 2023-12-31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范文推荐)
- 搜索
-
- 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案例 05-12
- 民警“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整 10-11
- 环保先进个人材料 03-09
- 【领导会议主持词】 有上级领导参加的 12-09
- 2020对照党章党规“五个方面”找差距个 08-07
- [简单的辞职报告] 个人原因辞职信20字 12-11
- 个人廉洁从业和作风建设情况总结 07-10
- 小学教务处工作人员职责及分工安排 06-28
- 银行如何做好市场营销 05-28
- 支部委员会组织生活会会议记录 07-15
- 网站分类
-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