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范文 > 就职演说 / 正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教案与教学反思之(教案+反思)(精品)5,守株待兔

2020-03-12 23:00:13

  5 守株待兔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读4个会认字,会写9个会写字。

 2.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述整个故事。

 3. 理解《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懂得不能存在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述整个故事。

 理解《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懂得不能存在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 鼓励学生查字典了解“寓言”的意思。(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

 2.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评议,做补充性指导。)

 3.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寓言故事,那时的寓言是用古人的书面语写成的,也就是文言文。如《滥竽充数》、《掩耳盗铃》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1.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写出这些故事的题目。

 二、初读课文,探究初成。

 (一)字词教学:读准字音。

 1.出示本课生字(宋sòng耕gēng释shì冀jì),读准字音。

 2.重点指导“耒”。

 (1)课件出示: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汉字演变的经过记忆字形。 耒是象形字,金文依照农具的样子而成,小篆的形体结构更规矩,将这个字的上面演变成三个横,直到最后简化成楷书,就成了现在的字形。

  (2)在桌子上写一写这个字,记住这个字的写法。

 2.看拼音写字词,把课文补充完整。用“/”标出朗读时的停顿。

 sòng

 (

 )人有

 gēng

 (

 )者, 田中

 zhū

  chù

 有(

 ), 兔走(

 )

 jǐng

 株, 折(

 )而

 shì

  3.学习生字“冀”。

 (1)与“翼”比较有什么不同?

  (2)怎样记这个字?提示:“翼”有翅膀的意思。“冀”又是河北省的别称。使学生能根据字义的不同正确区分两个形近字。

  (3)指导书写:“冀” 汉字是方块字,观察怎样写才能把字写成方块字?

 (4)反馈。根据学情有针对地提醒。

 (二)朗读教学:读通句子、读出停顿。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确定多音字读音。

 3.再读课文,读出停顿。

 (1)回忆如何朗读文言文?(语速缓慢,停顿多) 学生自由练读,试着读出停顿。

  (2)指名朗读,根据学情引导学生读准停顿。重点指导: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教师范读,学生感知文言文声断气连的读法。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学生练读。

  5.指读、评价、齐读。

 死。 因(

 )其耒

 shǒu

 而(

 )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三、细读课文,了解文意。

 (一)回顾学法:引导学生回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插图。

 (二)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己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有不明白的在同桌间、小组内研讨,解决不了的提出 来共同探讨。

  2.小组交流学习。

  3.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通过合作学习仍未解决的问题。

  预设一:

 ①株:树桩。

 ②触:抵,撞到。

 ③走:跑。

 ④折:折断。

 ⑤颈:脖子。

 ⑥因:于是,就。

 ⑦释:放下,释放。

 ⑧耒(lěi):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古代称犁上的木把。

 ⑨冀(jì):希望,希冀。

 ⑩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示被动。

 身:自己。

 笑:笑柄。

  预设二: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因:于是,就。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预设三: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自己。为:被。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2)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兔子不可以重复得到,然而他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

  3.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师生对读,教师读翻译,学生读原文,加深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4)指导朗读:除了语速慢,适当停顿,还可以把你想要强调的意思重读,这样就更能读出古文的韵味。

 四、作业: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朗读课文,集体评议。

 二、展开想象,讲述故事,感悟寓意。

 1.读课文,想想可以扩充哪些内容?

 2.师引导想象: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可见兔子当时跑的怎样?(特别快)。有哪些词也表示快的意思?(快如闪电、风驰电掣、快的像离弦的箭) 再指名说说,用上刚才所说的词语。老师指导学生说出:一只野兔快如闪电般跑来;一只野兔风驰电掣般跑来;一只野兔快的像 一阵风似的跑来。

 (2)野兔为什么这样拼命的跑?(有可能遇到的猛兽或者遇到了猎人,正在逃命。) 师小结:正是因为特殊的原因这只野兔急于逃命才慌不择路跑到了种田人的地里,因为要逃命才跑的像离弦的箭一样,才致使它一下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而死。所以,这只野兔撞死在种田人地里的树桩上纯粹是什么?(学生答出:意外、凑巧、偶然、巧合)

 1.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填空。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

 ),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

 )。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

 (3)种田的人看到撞死的野兔是什么心情?(看到撞死的野兔他心里很高兴)还有哪些词也表示高兴的意思?(心花怒放、喜出望外、眉开眼笑、欣喜若狂等) 他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他想这么容易就能得到一只野兔,我可以美餐一顿了。)

 还有哪些词也表示容易的意思?(易如反掌、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 再指名说说,用上刚才所说的词语。

 (4)种田的人在树桩旁?他是怎样想的?学生自由发言(不用劳动就能有兔肉吃,我还种什么田呀!)从此以后他就每天都守着树桩等待野兔再次撞死。(他想我这样等万一有兔子再撞到树桩上,我就又可以吃到美味的兔肉了。 )

 (5)不劳而获最终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引导说出:一无所获、两手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或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3.观察课文插图,学生展开想象讲述故事,鼓励学生用上自己喜欢的词语。

 4.指名讲故事。

 5.师总结:同学们在讲课文故事的时候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使所讲的故事具体生动。

 ),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

 )获,留下终身遗憾。

 三、角色体验,语言转换中明寓意。

 1.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看到种田的人最后一无所获,你会对他说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也想对他说几句:自己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是不对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板书:意外收获 一无所得

  通过劳动 有所收获

 3.听了你们的话那个种田的人会怎样呢?(羞愧)

 四、多种形式朗读,熟读成诵

  1.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

  2.古文是没有标点的,去掉标点读。

  3.以前排版是竖着的,出示课文再读。

  4.播放古筝曲,学生随着曲调读,读出抑扬顿挫。

  5.试着背诵。

 五、总结学法,布置作业。

 1.老师总结:不去幻想不劳而获,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是我们学这则寓言获得的启示,也是我对你们最大的愿望。

  2.想想这节课我们怎样学习的? 初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停顿 —— 细读,借助注释、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再说说全文的意思 —— 品读,思考寓意。

  3.布置作业:

  (1)网上搜集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如《狐假虎威》),用这样的方法自学。

 (2)把《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守株待兔

 意外收获 一无所得

 通过劳动 有所收获

 [教学反思]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丢掉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写了 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从而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引导学生回忆理概括解文言文的方法——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字词教学方面,它仍然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时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法,使他们掌握字词。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找出描写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内容,从而懂得“株”就是指“树桩”的意思。在引导学生领会寓意时,也是让学生从读中来感悟守株待兔背后的真正寓意。将课堂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的说。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乌鸦喝水 农夫与蛇 杯弓蛇影 狐假虎威

 2.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树桩。

 ②触:抵,撞到。

 ③颈:脖子。

 ④因:于是,就。

 ⑤冀(jì):希望,希冀。

 ⑥身:自己。

 ⑦笑:笑柄。

 第二课时

 1.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阅读链接:《南辕北辙》阅读指导

 【内容简析】

 《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阅读目标】

 1.结合课文学习“把式”、“盘缠”、“硬要”等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大意。

 3.通过学习课文,明白“南辕北辙”的寓意,能客观分析人物的主观原因,从而指导学生健康的生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阅读重点】通过学习,明白文章的大意,体会文章的寓意。

 【阅读难点】客观分析评价人物,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

 阅读过程:

 一、导入阅读:

 回忆以前学过的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说这些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明白这些寓言故事让我们学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

 二、探究新知:

 学习指导(一)

 方法: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我会读:南辕北辙

 提醒

 把式

  盘缠

  硬要

 3.我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把式:精于某种技术的人。本课指车夫的是一个赶车技术水平很高的人。

 (2)盘缠(pán chan):路费。

 (3)硬要:一定要。

 学习指导(二)

 方法:合作交流

 1.“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南辕北辙》中那个坐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的想法对?

 3.那个坐车的人能到楚国吗?为什么?

 4.你从“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故事中明白了什么?(目标与行动相反,只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三、达标检测:

 巩固:

 1.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课文。

 (1)分担角色

  (2)人物语言、动作、表情。

 2.复述课文。

 3.拓展延伸:

 展示搜集的寓言故事:以羊替牛、滥竽充数、狐假虎威、高山流水、画蛇添足、后来居上、井底之蛙、惊弓之鸟、买椟还珠、拔苗助长、愚公移山、打草蛇惊、纸上谈兵、惊弓之鸟……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