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条据书信 > 表扬信 / 正文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大学语文》词语释义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52)

2020-11-19 18:41:07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大学语文》词语释义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52) 盗传必究 一、词语释义 1.“晋侯饮赵盾酒”中“饮”是什么意思?

  答:“饮”,(yin),给酒喝。意动用法。

 2.“举酒属客”中“属客”是什么意思?

  答:“属”,(zhu)客,劝客人饮酒。属,斟酒劝客。

 3.“庄辛去之赵”中的“去”、“之”是什么意思?

  答:“之”,往。

 4.“纵一苇之所如”中“纵”是什么意思?

  答:“纵”,放任,听凭。

 5.“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中“然”是什么意思?

  答:“然”,如此,这样。

 6.“赵盾弑其君”中“弑”是什么意思?

  答:“弑”,古代下杀上,如臣杀君,子杀父,都叫弑。

 7.“夫黄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中“因是以”是什么意思?

  答:“因是以”,犹此类。

 8.“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中“固”是什么意思?

  答:“固”,本来。

 9..“‘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中“我之谓”是什么意思?

  答:“之,,,,复指提宾。“我之谓”,谓我,即我说的。“谓”指……而言之。

 10.“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中“见”是什么意思?

  答:“见”,表被动。

 11.“公患之,使组魔贼之”中“患”的解释?

  答:患,厌恶。

 12.“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中“凡愚”的意思'

  答:凡愚,平凡愚钝。

 13.“王道迂阔而莫为”中“迂阔”的意思?

  答:迂阔,迂远而不切合实际。

 14.“纵一苇之所如”中“纵”的意思?

  答:纵,放任,听凭。

 1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中“莫”是什么意思?

  答:“莫”,没有谁。

 16.“穷山越国,射取而远货”中“远货”的意思?

  答:“远货”,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卖。

 二、分析题

  1.研读《晋灵公不君》中关于组麂一段故事,试分析组魔的人物性格。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组魔贼之。晨往,寝门网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麂退,叹而言日:“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答:组魔是我国思想道德史上出现较早的“舍生取义”人物。

 组麂为什么会被晋灵公选中去杀赵盾?此前是否干过此类事情?不得而知。但是从本文对他的描述上看,他并不是“不忠”、“不信”的杀手,而是品质高尚、有道德,有原则的“义士”。

 文章第二自然段,从“使组麂贼之”其人物出现,到其“触槐而死”结束,仅用八九十个字,便使组 麂从一个“杀手”转变为“义士”,完成了性格上飞跃,笔法非常精到。

 事实上本文是在“不忠”和“不信”两难的境地来刻划组麂这个人物的。

 “晋灵公不君”,他也是君。组麂也要听命,也要守信。赵盾不是君,但也是“主”,而且是“不忘恭敬”的“民之主”,也一定要忠恕。更何况做人要守信义,讲原则,明是非。

 所以,在“有一于此”选择时,组麂要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忠”“信”,这就是“义”。“舍生取义”乃为大义之人。

 这就是本文塑造的为了正义、道义,也为了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献身的大义凛然人物性格。

 2.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一段著名的内心独白。

 引文:

 哈姆雷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 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答:此段乃是整个悲剧的核心,极富哲理性,它展示了哈姆雷特的心灵煎熬。

 “生存还是毁灭?”这生死抉择,引起王子深沉的思索。生存,即活下去,“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具体地说,也就是“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讽,压迫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剧,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所换来的鄙视。”由此看来,生存太难,而毁灭反而容易得多,只要抽刀一击便可自杀身死,顷刻间万事皆休,何尝不是一种解脱。然而,作为思想家的哈姆雷特具有一般人达不到的深度,他一旦将这思虑再向纵深开掘,马上又出现新的问题:倘若如宗教所说,灵魂不死呢?那“活着”时的诸多苦难不依旧存在吗?不还得照样“忍受”吗?原来,死不是苦难的结束,而是苦难的延续;如果生前不消灭世间的不义,那死后的梦都得不到宁静。这样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哈姆雷特坚定了信念,最后选择的不是毁灭而是“活着”,他要在忍受中揭露罪恶,为父报仇,重振朝纲,直至完成“扭转乾坤的伟大事业”。

 这段独白,一针见血,鞭挞社会罪恶,指出时代特征以及英雄人物的历史使命,更重要的是此段展示了主人公的思想骤变,突出了他的哲人特点,哈姆雷特从此摆脱“自杀”的念头,开始了一系列的复仇行动。

 3.试分析下面叶圣陶《苏州园林》中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苹。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答:(1)鉴于说明是要对事物的形状、特征、性质、相互关系或事理进行介绍、阐释和解说,因此往往使用确切和平实的语言,而上面这段文字中作者也正是这样运用语言的。如“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以及“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都没有使用什么形容词、副词和复杂的句式,显得简单清楚,平实明确。

 (2)不过本文作者是散文写作的大师,在语言的使用上还显示出文艺性散文和小品文的风格,例如:“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以及“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的“隔着”、“界着”,“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用词用语;还有“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中的“栽几丛”、“蔓延着”等等,都是于清纯平淡中见生动,于自然流畅中见意趣的语言特点。

 4.分析下面这段文字,谈谈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意蕴。

 引文:

 冰心《我的家在哪里?》节录

  这时,我在枕上不禁回溯起这九十年来所走过的甜、酸、苦、辣的生命道路,真是“万千恩怨集今朝”,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前天下午我才对一位年轻朋友戏说:“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从我身上是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无‘旧’可‘毁’;地道的无顾无虑,无牵无挂,抽身便走的人。万万没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

  答:

 这段文字感情真挚、意蕴深刻,这主要体现在:

 (1)“甜、酸、苦、辣的生命道路,真是‘万千恩怨集今朝,我的眼泪涌了出来……”概括出了作者历经九十年的人生道路对人生总的体味。

 (2)当写道“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时,作者的情感掀起波澜,文势也随之起伏跌宕。冰心老人以她无畏的良知,高尚的人格,面对肮脏的世界,炎凉的世态,面对自己坎坷的人生、面对一切,作出了二十世纪末的呐喊……用排笔句式作了突如山洪爆发般的情感宣泄。与作家朝思暮想的儿时的家对比,她厌恶的是现实中的夺权、罢官、降级、罚款、毁旧。冰心用她一身一世的清白反衬出社会中阴暗、肮脏的一面;积近乎一个世纪的经历和体味,作了无情的控诉。

 (3)这两段文字反映出冰心先生灵魂的高尚与伟大,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的骨气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力可拔山,气可盖世”。

 (4)这两段文字意蕴深刻。“家”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现实中的有些“家”不正是充满着权与利争斗的所在吗?更何况整个社会这个大“家”呢!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